书城成功励志为什么总是伤害最亲的人
7721300000025

第25章 莫让感恩之心丧失在荒漠中(3)

小时候的你十分淘气,总是领着一帮小孩子爬上爬下的,有一次,你竟然不小心爬到了了工厂的贮油罐上,回来的时候,妈妈用皮带狠狠地打了你一顿,疼得你哇哇直哭,你心里一点儿也不服气:我不是就出去玩儿会儿吗?

吃饭的时候,一不小心就把原本盛着饭的碗给摔碎了,妈妈特别生气地斥责你:“做什么事情都毛手毛脚的,一点也不认真!”你委屈的不得了,因为你觉得这并不是你故意要碎的,可妈妈还是骂了你;

原本学习顶好的你,在一次模拟考试中失利,把本不应该丢失的分给丢了。原本有望进入年级前五的你,只拿了个班级名次。父母非常失望,不仅没有安慰你,还狠狠地批评了你,你心里特别难过;

你心里酝酿了一个特别不错的想法,想和父母一块分享一下,没有想到,迎面就泼了一头冷水:别整天有那么多不切实际、莫名其妙的想法!

在你的记忆里,父母总是对你那么的严厉,父母也总是那么的狠心:不仅骂你而且还打你!于是,你和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你越来越不理解父母的苦心。慢慢地,从不理解转变成了一丝丝的恨,你甚至都不想再见到自己的父母。

然而,这一切真的就像你眼中所看到的那样,你心里认为的那样吗?父母也真的就那么狠心吗?未必吧!做父母的只不过是想让你更优秀出众一些,才会对你的要求那么严格。他们只希望你是最优秀的,不想你犯一点错误。

这个时候,你是否也想到过这些问题:

为什么父母在打了你之后,心里比你更疼,更难过;

为什么在你专心上学的那段日子里,你没有做过任何家务;

为什么在你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父母比你还开心高兴;

静下心来仔细想,原来,父母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狠心。有的时候,狠心也是另外一种爱。他们对你的爱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爱。都说棒棍底下出孝子,如果不是父母打你的一皮带,你又怎么会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呢?如果不是父母斥责你一下,你又怎么会知道做事要小心谨慎一点呢?如果不是父母及时泼冷水,你又怎么会意识到自己想法的不切实际呢?

感恩父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从我们出生那一刻开始,父母便默默付出他们所有的爱。上学时,为我们的成绩担心;工作时,为我们的前途担忧;结婚时,为我们的幸福忙碌;生子时,又为我们的孩子付出……即使我们已长大,即使我们不能给他们太多,但在他们的心目中,我们依旧是他们爱的依托,依旧是他们默默付出的对象。那么,你有没有从心里开始理解自己父母的那份苦心呢?有没有从心里对自己的父母充满着感激之情呢?

在别人眼里,小可从小到大都是一个学习非常优秀并且乖巧懂事的孩子。然而,大家都没有看出来她遗传了她妈妈的争强好胜和倔强。可以想象一下,两个同样争强好胜的人,狭路相逢,必是两败俱伤。

好不容易高三毕业了,选报志愿的时候,凭着小可的骄人成绩,无论哪所高校都很有希望。小可想报北大,可是偏偏小可的妈妈非要让女儿选择上海复旦大学,原因也有两方面:为了保险起见,报复旦大学是万无一失的,万一北大失手了,就没有后路了,而复旦对于小可来说就比较稳一些了。第二一点,小可妈妈也想让女儿完成自己当年未完成的梦想。但是,小可却不这么想,她就要选择自己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

两人就这样僵持不下,谁也不肯让着谁,结果还是依着小可选报了北大,但偏偏天不遂人愿,小可仅以一分之差而名落孙山。谁也没有想到的结果,让小可和小可妈妈都失望至极。小可因此而患了自闭症。

如果小可能够不那么倔强的选择上北大,也许今天的她就坐在上海复旦大学的教室里;如果小可能够听妈妈的一句劝,今天的她也就不会患上自闭症。其实,小可的妈妈真的只是一心为小可着想,而小可却不能很好的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

有的时候,总会有一种声音在我们的耳边不厌其烦地响起,而我们只是一个冷漠的笑;有的时候我们总会理解不了他们那一代对我们深沉的爱的做法而发脾气。是啊,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我们却当成了一种最最普通的东西,我们是该想一想了。

有人说,假使你左肩荷母,右肩荷父,行万里路也不能报道父母养育之恩;假使你剥皮为纸、折骨为笔、和血为墨也书写不尽父母养育之恩。因此,不论你怎么报答都报答不完父母给予你的爱。他们的爱是隐秘而开放的,只不过是我们不了解罢了。

所以,千万不要再为父母的严厉斥责而怨恨自己的父母;千万不要再有一声不吭就选择离家出走的想法;千万不要再觉得和父母沟通是一件浪费口舌地事情。因为不论父母做了些什么,他们的出发点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你好。

6.拥有一片心灵的绿洲

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顺风顺水的,生活的苦辣酸甜每一个人都要品尝,你要学会感谢生活;

天空不可能永远都是晴朗的,当遇到阴雨天的时候,你要学会感谢上帝的洗礼;

人生的旅途当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当别人帮助你的时候,你也要学会感谢别人的给予。

感谢,从未离开

让我们学会感谢:感谢生活,感谢生命,感谢人生。让我们学会感谢:感谢别人的给予——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笑容,一个不值一提的善意提醒。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学会真诚的感谢——感谢每一缕阳光,每一滴雨露,每一个微笑,每一份关爱;感谢生活之中向我们伸出的每一双援助之手,还有每一颗真诚的心。让我们在感谢中拥抱快乐,让我们在感谢中珍爱友情、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幸福。让我们学会感谢吧!因为它是人生中一种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不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

有这样一则故事:两个行走在沙漠的商人,已经行走多日,在他们口渴难耐的时候,碰到了一个赶着骆驼的老人,老人给他们每人半碗水。两个人面对着同样的半碗水,却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一个人看到了老人给的半碗水,就十分生气地抱怨道:“这水也太少了点儿吧!根本就不足以解渴!还不如不喝呢!”于是他不屑地把半碗水给倒掉。

另外一个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他也只有半碗水喝。然而,他的想法和那一个截然相反,他十分兴奋地连蹦带跳地说道:“哇!还有半碗水喝呢!这下渴不死了呀!真不错呵!”

那么,结果就十分清楚了:前者,被活活渴死在茫茫的沙漠当中,后者居然坚持着走出了沙漠。

故事之中老人施舍的不光是少得可怜并看似无济于事的半碗水,而更是一种爱心,一种恩情。那位最后能够得以活到最后的商人所喝下的是一份感激之情,接受的是别人给予自己的一份爱心。也正是这种感激、这份爱心促使他坚持着走出了大沙漠,挽救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感恩可以说是我们生活当中一个最不被重视的细节之一。难道不是这样的吗?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国家给了我们和平,学校给了我们职责,同事给了我们爱心与帮助,领导给了我们信任……所有的这一些所谓的点点滴滴的拥有,我们都在自己的忽略当中忘记了去感激,去感恩。

往往我们会忘记充满着感激地去生活,而选择了埋怨:今天妈妈做的这饭怎么这么难吃啊;当受到别人的一点帮助的时候,你没有想到感谢,只是觉得这太微乎其微;天气不是很晴朗,抱怨天气不随人愿。

班尼迪特曾经说过:“受人恩惠,不是美德,报恩才可以称得上。”当他积极地投入,感恩地工作的时候,美德就由此而产生了。我们同时也更需要一颗懂得感恩的心,来拯救我们。然后,再从心灵之荒漠里面走出来。

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就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欢乐,同时也会给我们增添巨大的动力。为生活中的每一份拥有而感恩,能使我们知足常乐;为工作中的每一份拥有而感恩,就能够使我们积极而努力进取。当你蓦然回首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感谢真的从未离开过我们,它真的就在我们身边。

感恩是处世的一种境界

感恩,是一个人自己内心的独白,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份铭心之感谢。

感恩,不仅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处世之道和做人的至高境界。在西方国度有一个感恩节,据说感恩节起源于北美,那儿的普利茅斯人丰收后会举行感谢上帝的庆祝活动。他们认为上帝是最公平的,像阳光普照大地一样,恩泽着每一位公民。

然而,他的子民仍然要感谢上帝赐予他们丰收的果实。其实我们中国,这个古老的中华民族也从来不缺“感恩”。在我国的许多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里,也有类似的节目。人们在每年的一天聚在一起,举行各种各样的仪式来感谢给他们带来丰收和幸福的东西。有句成语叫做“知恩图报”,而中国向来就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一说法。

感谢父母的养育,使我们学会了怎样做人;感谢朋友们的帮助,让我们每一天都在进步;感谢生活中的每一个微笑的人,让生活充满欢声笑语;感谢每一个哭泣的人,让泪水带走世间的悲痛与伤感;感谢每一位为社会奉献的人,让人世间多一点爱心;感谢每一位辛勤劳作的人,让世间多一分收获;感谢每一个人,让生活变得丰富而多彩。

在一个平常的寺庙里,有一位住持给寺院立了一条规矩:每年年底,寺庙里新来的和尚都要对住持说两个字。第一年年底的时候,住持问新和尚:“你最想对我说的两个字是什么呢?”新和尚想都没有想,说道:“床硬。”住持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笑笑走开了。

转眼到了第二年的年底,住持又问那个新和尚:“你最想对我说的两个字是什么呢?”新和尚仍然不假思索,说道:“告辞。”住持望着新和尚离去的背影摇头道:“心中有魔,难成正果,可惜!可惜!”

只有学会了感恩,人生才会沉淀出一份理性。新和尚心中的“魔”是他从来都不去想自己得到了什么,而是一味地抱怨自己的需求没有满足。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回报,那么也就更谈不上感恩了。

经历了人生岁月之中的风风雨雨,我们心灵的原野上就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就开满了顿悟的花朵,我们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之所以如此能像一支燃烧着力与美的歌,正是因为不同的人或事,给予我们无比的激情与灵感,教会了我们如何去谱写出人间最动人、最曼妙的旋律,由此,我们会从心底深深地感恩。

感谢我们的朋友,是他们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妙和友情的温暖,友情是我们内心之中的阳光,将忧郁、哀伤、懦弱、失望等浓重的阴影驱散。正是因为有了能够相知又相依的朋友,我们才因此而感受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才感受到了朋友是我们人生当中一道不可或缺的亮丽风景。

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心存感激的人,其内心的灵魂一定是透着阳光与自然气息的人。他也必定是一个懂得享受生活乐趣之人。世界是如此美妙,生命如此美好,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感谢造物主给了我们一次次经历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