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当代散文鉴赏
7723100000015

第15章

普之仁答道:“不很难,也不容易,茶花这东西有点特性,水壤气候,事事都得细心。又怕风,又怕晒,最喜欢半阴半阳。顶讨厌的是虫子。有一种钻心虫,钻进一条去,花就死了。一年四季,不知得操多少心呢。”

我又问道:“一棵茶花活不长吧?”

普之仁说:“活的可长啦。华庭寺有棵松子鳞,是明朝的,五百多年了,一开花,能开一千多朵。”

我不觉噢了一声:想不到华庭寺见的那棵茶花来历这样大。

普之仁误会我的意思,赶紧说:“你不信么?大理地面还有一棵更老的呢,听老人讲,上千年了,开起花来,满树数不清数,都叫万朵茶。树干子那样粗,几个人都搂不过来。”说着他伸出两臂,做个搂抱的姿势。

我热切地望着他的手,那双手满是茧子,沾着新鲜的泥土。我又望着他的脸,他的眼角刻着很深的皱纹,不必多问他的身世,猜得出他是个曾经忧患的中年人。如果他离开你,走进人丛里去,立刻便消逝了,再也不容易寻到他——他就是这样一个极其普通的劳动者。然而正是这样的人,整月整年,劳心劳力,拿出全部精力培植着花木,美化我们的生活。美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正在这时,恰巧有一群小孩也来看茶花,一个个仰着鲜红的小脸,甜蜜蜜地笑着,唧唧喳喳叫个不休。

我说:“童子面茶花开了。”

普之仁愣了愣,立时省悟过来,笑着说:“真的呢,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

一个念头忽然跳进我的脑子,我得到一幅画的构思。如果用最浓最艳的硃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我把这个简单的构思记下来,寄给远在国外的那位丹青能手,也许她肯再斟酌一番,为我画一幅画儿吧。

一九六一年

[鉴赏]

这篇散文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之作。作者通过对云南昆明花事盛况的描写,借茶花美丽的姿质来表达作者对祖国母亲的眷念之情。

文章首先写昆明的春景花市,给茶花的出现作了很好的铺垫。随即,笔锋转向了茶花,好比电影的特写镜头对准茶花:华庭寺的那棵齐着廊檐一般高的茶花树“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在大理,家家户户都养茶花,花期一到,各种品种的茶花争奇斗艳,人们会“时时望见竹篱茅屋旁边会闪出一枝猩红的花事”;“翠湖的茶花多,开得也好,红彤彤的一大片,简直就是那一段彩云落到湖岸上。”

作者身处异国他乡时,就曾想用“一幅画儿画出祖国的面貌特色”,但是,这种期盼一直未能如愿。因为怎样表示祖国的风貌这个问题很抽象,难以把握。但杨朔在昆明观赏了茶花之后,生活触发了他,以实生虚,使他找到了“画出祖国面貌特色”的办法:“如果用最浓最艳的珠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这是文章的点睛之笔。作品写茶花的瑰丽姿质,写娇嫩鲜艳的“童子面茶花”,就是赞美我们春光永驻、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

把感情渗透在景、事、理中,使景、事、理又统一在完美的艺术形式之中,这是散文创作中难度较大的一个问题。在这方面,《茶花赋》处理得也是颇为成功的。这主要表现在对育花人普之仁的描写和议论上。文章着重描写了花工的形象,他“满是茧子,沾着新鲜泥土”的手,“他的眼角刻着很深的皱纹”,“走进人丛里去,立刻便消失了,再也不容易寻到他。”作品通过普之仁的形象歌颂了普通劳动者,揭示了“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这一普通而又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时,作者还把他的感情融于议论之中:“然而正是这样的人,整月整年,劳心劳力,拿出全部精力培植着花木,美化我们的生活。美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这样,作者就把他对创造美的人的感情,通过对普之仁的议论,全部渗透在景物、人物、情理之中,使景物、人物、情理三者自然溶为一体,花与人,外在美和内在的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文章的结构精巧严密。全文以一幅画的设想开始,又以画的构思完成终结;以思念祖国开头,到找到了寄托思念之情的实物结束、首尾圆合。这篇散文开头有伏笔结尾有照应,做到开头引人入胜,结尾耐人寻味。

水乡茶居

杨羽仪

在广东水乡,茶居是一大特色。

每个村庄,百步之内,必有一茶居。这些茶居,不像广州的大茶楼,可容数百人:每一小“居”,约莫只容七八张四方桌,二十来个茶客。倘若人来多了,茶居主人也不心慌,临河水榭处,湾泊着三两画舫,每舫四椅一茶几,舫中品茶,也颇有味。

茶居的建筑古朴雅致,小巧玲珑,多是一大半临河,一小半倚着岸边。地板和河面留着一个涨落潮的落差位。近年的茶居在建筑上有较大的变化,多用混凝土水榭式结构,也有砖木结构的,而我却偏好竹寮茶居。它用竹子做骨架,金字屋顶上,覆盖着蓑衣或松树皮,临河四周也是松树皮编成的女墙,可凭栏品茗,八面来风,即便三伏天,这茶居也是一片清凉的世界。

茶居的名字,旧时多用“发记茶居”、“昌源茶室”之类字号。现在,水乡人也讲斯文,常常可见“望江楼”、“临江茶室”、“清心茶座”等雅号。

旧时的水乡茶室,多备“一盅两件”。所谓“一盅”,便是一只铁嘴茶壶配一个瓦茶盅。壶里多放粗枝大叶,茶叶味涩而没有香气,仅可冲洗肠胃而已。所谓“两件”,多是粗糙的大件松糕、芋头糕、萝卜糕之类,虽然不怎样好吃,却也可以填肚子,干粗活的水乡人颇觉实惠。现时,水乡人品茗,是越来越讲究了。茶居里再也不见粗枝大叶,铁嘴壶也被淘汰,换上雪白的瓷壶。柜台上陈列着十多种名茶,洞庭君山、云南普洱、西湖龙井、英德红茶……偶有一两种大众化的,也至少是茉莉花茶和荔枝红了。至于那“两件”,也绝非粗品,而时兴“干蒸烧卖”,“透明鲜虾饺”、“蛋黄鱼饼”、“牛肉精丸”之类,倘要填肚子,也很少吃糕,而多取“荷叶糯米鸡”了。在那“史无前例”的年月,因为《爱莲说》的作者是士大夫,于是“糯米鸡”外面的荷叶也被取消了,糯米饭中裹的也不是鸡肉而变成了猪肉,“糯米鸡”变成了“裸裸糯米猪”。现在,水乡茶居的糯米鸡,不但恢复了传统的荷叶包裹,而且糯米饭里头的确裹着鸡肉,还拌以虾米、冬菇、云耳等珍品,色香味均属上品,百啖不厌。

水乡人饮茶,又叫“叹”茶。那个“叹”字,是广州方言,含有“品味”和“享受”之意。不论“叹”早茶或晚茶,水乡人都把它作为一种享受。他们一天辛勤劳作,各自在为新生活奔忙,带着一天的劳累和褥热,有暇“叹”一盅茶,去去心火,便是紧张生活的一种缓冲。我认为“叹”茶的兴味,未必比酒淡些,它也可以达到“醺醺而不醉”的境界。

“叹”茶的特点是慢饮。倘在早晨,茶客半倚栏杆“叹”茶,是在欣赏小河如何揭去雾纱,露出俏美的真容么?瞧,两岸的番石榴、木瓜、杨桃果实,或浓或淡的香气,渗进小河里,迷朦、淡远的小河,便如倾翻了满河的香脂。也许,是看大小船只在半醒半睡的小河中摇撸扬帆来去,看榕荫、朝日及小鸟的飞鸣吧!倘在傍晚,日光落尽,云影无光,两岸渐渐消失在温柔的暮色里,船上人的吆喝声渐渐远去,河面被一片紫雾笼罩。不知不觉,皎月悄悄浸在小河里……此境此情,倘遇幽人雅士,固然为之倾倒,然而多是“卜佬”的茶客。他们“叹”茶,动辄一两个小时,有如牛的反当,也是一种细细品味——不是品味着食物,而是品味着生活。

一座水乡小茶居,便是一幅“浮世绘”。茶被“冲”进壶里,不论同桌的是知己还是陌路人,话匣子就打开了。村里的新闻、世事的变迁、人间的悲欢,正史的还是野史的,电台播的大道新闻还是乡村小道消息,全都在“叹”茶中互相交换。说着,听着,有轻轻的叹息,有嗬嗬的笑声,也有愤世嫉俗的慨叹。无怪乎古时聊泉居士蒲松龄先生要在泉边开一小茶座,招呼过往客人,一边“叹”茶,一边收集可写《聊斋志异》的故事了。

在茶居里,也有独自埋下头,静静地读完一张《羊城晚报》的人,读着,读着,突然拍案而起,惊动四邻。他们评论着、叹息着、赞扬着……更多的议题则是农村经济政策的不断落实,正像水乡人的两道浓眉越来越舒展一样。茶客们“叹”着茶,便心碰心儿,谁个养了多少头奶牛,年产量多少;谁个治木瓜害虫有特效药,谁个万元户联合起来给穷队投资,帮助穷队改变落后面貌……茶越“冲”越淡了,话却越说越浓。一桩桩事儿,就在“叹”茶中经过“斟盘”而“拍板”了。这时,茶客们的兴致更浓了,他们举起茶杯“碰”起杯来……

这样的“草草杯盘共一欢”,便是水乡生活中的诗。生活有了诗,“叹”茶也如吃酒,且比酒味更醇,而世间最好的酒肴,莫过于生活中的诗了。有了诗,桌上即使摆着盐渍鸡、炸禾花雀、炖水鱼、炸花生米等,也味同嚼蜡了。唯独那一盅茶,绝不可放弃,因为它也能“酿”出生活中的诗来。

月已阑珊,上下莹澈,茶居灯火的微茫,小河月影的皴皱,水气的奔驰,夜潮的拍岸,一座座小小茶居疑在醉乡中。一切都和心象相融合。我始觉这个“叹”字的功夫,颇如艺术的魅力,竟使人“渐醉”……

[鉴赏]

杨羽仪(1941~)广东人。著有散文集《古海里的北斗星》、《南风的微笑》等。他的散文在当代文坛上可谓是一花独秀,尤其是《水乡茶居》更是精品中的杰作。作者“从一个水乡的茶居品味生活的诗。”并通过水乡茶居这一小小的窗口,反映了社会变革的重大的主题。

众所周知,在我们这样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国土上,喝茶品茶是一个家喻户晓、流传久远的习俗。宾客临门,酒余饭后,劳动之中之余,一杯芳香而馥郁的清茶是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在这篇作品中,作者描摹水乡人喝茶的情形时,先写他们“叹”茶:不是喝酒,能至“醺醺而不醉”的境界;再写他们“叹”风景:倚栏远眺,小河笼纱、两岸果树、日出月坠、鸟飞云散,对此佳景,清茗在手,自然别有一番滋味;最后写他们“叹”生活:为农村政策的落实,为贫穷面貌的改变,为各种奇闻逸事,为事情的拍板成交,“草草杯盘共一欢”。这里作者采用动态的描写手法,主要表现的是水乡人的精神面貌,这会使人们读后感到可亲可信,人们可以自然而然的通过心灵,去体味变革的影响,这与“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篇散文的意境很美。作者把客观事物的细致刻划同自己主观感情的抒发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所写之物不仅细腻,而且具有深厚的情致,充满诗意。作者在叙事时,信笔写来,随意点染,似乎很自然,不费什么力气,实际上却竟味隽永。茶居的外形和茶客的情态,在进入作品时,都已经过作者感情的过滤。比如:“他们一天辛勤劳作,各自在为新生活奔忙,带着一天的劳累和溽热,有暇‘叹’一盅茶,去去心火,便是紧张生活的一种缓冲”。这样的叙述,主观色彩是很浓的。这篇散文中所描绘出的优美的风景,别致的茶室,以及春风满面的品茶人,是如此的清新、欢悦、和谐,观之令人难忘。

这篇散文别开生面的重头戏,则是写人们在茶居品茶时所议论的话题,比如:“村里的新闻,世事的变迁,人间的悲欢,正史的还是野史的……大道新闻还是乡村小道消息”,但是,“更多的议题则是农村经济政策的不断落实……茶越‘冲’越淡了,话却越说越浓……”这样,通过茶居顾客们议题中心的变化,就说明了求实图变的改革春风吹遍了神洲大地,也吹进了小小的茶居和百姓的心田,人们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对未来生活倾注了更大的热情……这样,社会变革这一深刻严肃的主题便在一杯茶水之中升腾起来,使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作者的心曲。

这篇散文语言平易、自然。叙述时,从容不迫,有条不紊;描写时,准确无误,形神兼备;抒情时,蕴籍含蓄,发自肺腑,从无空洞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