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让孩子受益终身的成功故事
7725500000026

第26章 一加一等于几(3)

师父答道:“有两个原因:第一,你几乎完全掌握了柔道中最难的一招;第二,据我所知,对付这一招唯一的办法是对手抓住你的左臂。”

所以,小男孩最大的劣势变成了他最大的优势。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世间万物,以和为旨。左臂的劣势反而会突出右臂的优势,思维的力量可以超越肉体的力量,通过头脑可以化劣势为优势。

监狱中的三年

有三个人要被关进监狱三年,监狱长说可以满足每个人一个要求。美国人爱抽雪茄,要求给他三箱雪茄。法国人最浪漫,要求自己的妻子与其为伴。而犹太人说,他要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过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嘴里鼻孔里塞满了雪茄,大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了。

接着出来的是法国人。只见他手里抱着一个小孩子,妻子手里牵着一个小孩子,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

最后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为了表示感谢,我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相同的环境,不同的态度,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造就了不同的人生。人生态度很重要,它好比是航船上的舵手,天空中的北斗七星,态度决定成败,性格决定命运。

节省人力资源

在管理界,有这样一个流传已久的故事。一位年轻有为的炮兵军官上任伊始,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他发现几个部队都有这样一种相同的情况:在单位操练过程中,总有一名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管下面,纹丝不动。军官不解,询问原因,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要求的。

军官回去后反复查阅军事文献,终于发现,长期以来,炮兵的操练条例仍因循非机械化时代的规则。在那个时代,大炮是由马车运载到前线的,站在炮管下的士兵的任务是负责拉住马的缰绳,以便在大炮发射后调整由于后坐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所需的时间。现在大炮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很高,已经不再需要这样一个角色了,但操练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因此才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

军官的发现使他获得了国防部的嘉奖。

惯性、惰性、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往往会造成人的僵化、死板、畏首畏尾,而改变这一切则需要勇气,需要使自己逐渐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探索的好奇心。

只借一美元

一位犹太富豪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大模大样地坐了下来。

“请问先生,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效劳吗?”贷款部经理一边小心地询问,一边打量来人的穿着:名贵的西服,昂贵的手表,还有镶宝石的领带夹子……

“我想借点儿钱。”“完全可以,您想借多少钱?”“一美元。”“只借一美元?”“是的,我只需要一美元,可以吗?”“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我们都可以照办。”

“好吧。”犹太人从豪华的皮包里取出一大堆股票、国债等放在桌上,“这些作担保可以吗?”

经理清点了一下,“先生,总共五十万美元,作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是的。”犹太人说。

“好吧,到那边办手续吧,年息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归还,我们就把这些钱还给您。”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的银行行长怎么也弄不明白,一个拥有五十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一美元呢?他从后面追了上去,有些窘迫地说:“对不起,先生,你拥有五十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只借一美元呢?”“好吧,既然你这么热情,我不妨把实情告诉你。我到这儿来,是想办一件事,可是随身携带的这些票券很碍事,我问过几家金库,要租他们的保险箱很昂贵,我知道贵行的保安很好,所以嘛,就将这些东西以担保的形式寄存在贵行了,有你替我保管,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况且利息很便宜,存一年才不过6美分而已。”

因为借得少,担保得多,造就了故事中犹太人的成功;人不动,而扶梯动促成了自动扶梯,只要有了逆向思维,世界广阔无垠。

查票

有一次,两个美国人与两个犹太人搭火车旅行。

美国人很单纯,每人买了一张票;而犹太人则精打细算,两个人只买了一张票。

上了火车不久,便传来列车长查票的声音,只见两个犹太人挤进一间厕所内。

列车长查票,来到他们的车厢。敲了敲厕所的门,说:“车票查一下!”

门开了一条缝,一只手拿着一张票伸出来。列车长怎么也想不到,一间厕所内,竟会躲着两个人。

他查过票,道:“嗯,好了,谢谢!”又把票从门缝中递了回去。

到了目的地,他们四人玩得很尽兴。等到回去的时候,两个美国人也只买了一张票,但这一次两个犹太人却不买票了。上了火车,两个美国人非常期待;不知道犹太人又有什么好方法。说时迟那时快,列车长又来查票了。两个美国人顾不得观看犹太人的新着数,就赶紧钻进了厕所。

嘭嘭两声,犹太人敲了敲厕所的门。门应声而开,一只手拿着一张票,从门缝中伸出来。

犹太人:“嗯,谢谢。”

两个犹太人拿了票,立时往前一节车厢的厕所奔去……

人云亦云,只会东施效颦;亦步亦趋,始终落后一步。单纯模仿只会落入空洞的精明,变化多端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大智慧。独立之精神,难能可贵。

罗松塔尔效应

心理学有个罗松塔尔效应。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松塔尔曾经做过一个教育效应的实验。他把一群小老鼠分成两个小组——A组交给一个实验员,告诉他这群老鼠属于特别聪明的一类,好好训练;B组交给另一个实验员,告诉他这是智力很普通的一群。

两个实验员分别对这两群老鼠进行训练。一段时间后,对两群老鼠进行测试,测试的方法是让老鼠穿行迷宫。

对于老鼠来说,走出去就有食物。但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它必定会碰壁,要有一定的记忆力、一定的智力,较聪明的老鼠才可能先走出去。实验结果发现,A组老鼠比B组老鼠聪明得多,都先走出去了。

针对这个结果,罗松塔尔教授指出,他对两组老鼠的分组是随机的。他根本不知道哪个老鼠更聪明,他只是把老鼠任意分成两组,把其中的一组说成是聪明的,给了A组实验员,而把另一组说成是普通的,给了B组实验员。

由于实验员已经确认A组为聪明的老鼠,于是就用对待聪明老鼠的办法进行训练。结果,这群老鼠就真的变成了聪明的老鼠;相反,对被认为不聪明的B组老鼠,用了对待不聪明老鼠的训练方法,老鼠也就真的不聪明了。

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用将军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很可能就会成为将军,但用士兵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可能连士兵都做不好,勇于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才能成就高质量的人生。

一厘米

撑杆跳名将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一厘米王”,为什么会有这个绰号?因为在重大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纪录,将之提高一厘米。大家都感到很奇怪,到底他的潜力有多大,为什么每次都会提高一厘米,而不是彻底把自己的所有潜能都发挥出来?

巴塞罗那奥运会前,有人披露出一个惊人秘密,布勃卡在平时训练时常常能越过6.25米的高度,这可是比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高出很多的。很多人非常奇怪,以平时的成绩只要一跳,就可以刷新多年的纪录,为什么每次还在运动场上拼搏,而且每次都只是提高一厘米的高度,这跟平时的成绩差得远了。

有些人得知这个消息后,就多渠道跟他沟通,想明白其中的原因。原来,他与赞助人和运动会组织者有约,每破一次纪录可得75万美元的奖金。所以,他很轻松地说:“大幅度提高成绩是不明智的选择。每次胜利对我来说都是双丰收,如果一次就发挥了我最大的潜力,那对我来说将只拥有那一次胜利。”

月满则亏,水满则盈,万事万物,到了极限必然会回落。对标杆,只高一厘米,对爱情,只多一点点,对人生,徐步渐行,我们会因此而少了许多压力,多了许多空间,这是聪明人的生活方式。

嗜血如命的北极熊

在北极圈里,北极熊是没什么天敌的,但是聪明的爱斯基摩人,却可以轻易地逮到它。爱斯基摩人是怎么办到的呢?

他们杀死一只海豹,把它的血倒进一个水桶里,用一把双刃的匕首插在血液中央,因为气温太低,海豹血很快凝固,匕首就结在血中间,像一个超大型的棒冰。做完这些之后,把棒冰倒出来,丢在雪原上就可以了。

北极熊有一个特性:嗜血如命。这就足以害死它了。它的鼻子特别灵,可以在好几公里之外就嗅到血腥味。当它闻到爱斯基摩人放在雪地上的血棒冰的气味时,就会迅速赶到,并开始舔起美味的血棒冰。舔着舔着,它的舌头渐渐麻痹,但是无论如何,它也不愿意放弃这样的美食。忽然,血的味道变得更好——那是更新鲜的血,温热的血。于是它越舔越起劲——原来,那正是它自己的鲜血——当它舔到棒冰的中央部分,匕首扎破了它的舌头,血冒了出来。这时,它的舌头早已麻木,没有了感觉,而鼻子却很敏感,知道新鲜的血来了。最后,北极熊因为失血过多,休克晕倒过去,爱斯基摩人就走过去,几乎不必花力气,就可以轻松捕获它。

在我们的生命中,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如果一开始我们坚持的就是一种错误的观念,那么,就会一错再错,最终导致自己无路可走,陷入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