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常规武器
7743800000020

第20章 中国战车之火箭炮篇(1)

火箭炮是发射火箭的火炮。火箭弹靠自身的火箭发动机动力飞抵目标区。其特点是重量轻,射速大,火力猛,富有突然性,适宜对远距离大面积目标实施密集射击。

火箭炮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当今的火箭炮基本采用多联装自行式,口径大多在200毫米以上,配用多种战斗部,并已开始配用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火控系统,射程在20~70公里之间,用于弥补战术地地导弹与身管火炮之间的火力空白。

63式130毫米轮式

63式130毫米19管火箭炮于1963年定型,大量装备部队,曾在79年中越战争中使用。

该炮的定向系统由19根无缝钢管组成,按上10下9排成两排,固联于箱形桁架上,每根定向管后上方都装有弹簧式闭锁挡弹装置和导电装置;火箭炮用汽车蓄电池作发火电源,并备有车外发射装置。该炮采用NJ230越野车为底盘。

该炮配用130毫米固体燃料涡轮式火箭弹。

口径:130毫米

行军状态全重:5570千克

63式130毫米轮式车体长:5400毫米

车体宽:2150毫米

车体高:2500毫米

最大速度:50公里/小时

定向器长:1050毫米

初速:32米/秒

最大飞行速度:437米/秒

最大射程:10120米

发射间隔:0.5~0.6秒

高低射界:0°~50°

方向射界:180°

70式130毫米履带式

70式130毫米火箭炮属于地面火箭炮兵的近程野战火箭武器,用以歼灭10千米内目标,并能在多种条件下执行各种战斗任务,以猛烈的火力打击敌人,支援各兵种战术行动。本炮采用63式履带装甲运兵车的底盘,该炮由19根定向管组成,共两排,上10下9。火箭发射管有液压升降装置,发射时升高500毫米,可两栖作战。

70式130毫米履带式口径:130毫米

身管数:19

行军状态全重:12800千克

车体长:5746毫米

车体宽:2978毫米

车体高:2625毫米

最大速度:60公里/小时(公路)、5.2公里/小时(水上)

定向器长:1050毫米

初速:32米/秒

最大飞行速度:437米/秒

最大射程:10120米

射速:19发/9.5~11.5秒

高低射界:0度~50度

方向射界:180度

81式107毫米轮式

81式107毫米12管火箭炮于1980年研制,1982年设计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装备部队。

该炮是将63式107毫米12管火箭炮装在NJ221越野车底盘车上,既可在车上发射,也可分解在地面发射;该炮采用双层回转盘来扩大射界;车上增设两组弹仓。

口径:107毫米

车体长:4510毫米

车体宽:1964毫米

车体高:2196毫米

最大速度:100公里/小时

越野速度:8~10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500公里

定向器长:900毫米

全弹重:18.8千克

81式107毫米履带式初速:31.4米/秒

最大飞行速度:372米/秒

最大射程:8500米

发射间隔:0.9秒

高低射界:0°~60°

方向射界:左45°~右60°

炮班人数:4人

81式122毫米轮式

81式122毫米轮式81式122毫米40管火箭炮是仿制前苏联BM-21火箭炮的产品,1982年设计定型,是目前我军的主力火箭炮。

该炮的定向器为2.2毫米厚的薄壁管,并带有螺旋导向槽,40根定向管通过前后方形支座用纵、横拉紧带集合成束;采用箱形万能支承回转盘;电动高低机和方向机安装在回转机低座箱体内,采用电传动为主,手摇动为辅的传动系统;整个火箭炮以座圈为基础安装在SX250越野车底盘上;发火装置以汽车的蓄电池为电源,它与时间继电器组成的发火系统可实现车内连发或单发,该火箭炮还有车外发射装置。

该炮配用的81式122毫米杀爆榴弹是低旋尾翼式火箭弹,它是靠弹尾的4片弧形翼片来实现稳定。

口径:122毫米

战斗状态全重:15532千克

车体长:7120毫米

车体宽:2500毫米

车体高:3082毫米

最大速度:70公里/小时

越野速度:20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600公里

定向器长:3000毫米

初速:50.7米/秒

最大飞行速度:692米/秒

最大射程:20580米

高低射界:0°~55°

方向射界:左102°~右70°

炮班人数:6~7人

82式130毫米轮式

82式130毫米30管火箭炮是63式130毫米19管火箭炮的改进型,于1982年设计定型。

该炮采用新的越野车为底盘;定向管由19管增至30管,且为旋压薄壁管,减轻重量;回转盘由立轴式改为无立轴滚道式;高低机由蜗杆式改为齿弧式;射击时由千斤顶改为板簧固定器支承。

口径:130毫米

行军状态全重:8000千克

战斗状态全重:7500千克

车体长:6438毫米

车体宽:2260毫米

车体高:2250毫米

定向器长:1050毫米

82式130毫米轮式全弹重:32千克

初速:36米/秒

最大飞行速度:444米/秒

最大射程:10200米

高低射界:0°~50°

方向射界:170°

炮班人数:8人

83式273毫米履带式

83式273毫米轮式83式273毫米四联火箭炮于1983年定型并投入小批量生产,供部队试用,1988年后停产。

该炮采用60-1式中型履带牵引车为底盘;发射架为箱式桁架结构,在定向器床上下装有起导向作用的滑轨,它是由钢板冲压后组焊而成,定向器四周用薄钢板封闭,在定向器床上还装压弹器和挡弹器,在发射时可气动操纵自动解脱;双复式螺杆高低机支撑着俯仰部分的前半部,它与弹簧式的平衡机合为一体,改变射角可用电动操作,微调要用手动。

该炮配用83式273毫米杀伤爆破火箭弹,火箭弹装有旋转发动机、主发动机和滚珠式活动直尾翼。

口径:273毫米

行军状态全重:17541千克

战斗状态全重:15134千克

车体长:6190毫米

车体宽:2600毫米

车体高:3180毫米

最大公路速度:45公里/小时

越野速度:30~35公里/小时

最大行程:400公里

定向器长:4715毫米

全弹重:484千克

战斗部重:134千克

弹长:4520毫米

初速:39米/秒

最大飞行速度:810.9米/秒

最大射程:40000米

最小射程:23000米

高低射界:5.5°~56°

方向射界:左右各10°

炮班人数:5人

WM-80式273毫米轮式

WM-80式273毫米火箭炮系统是在83式基型273毫米火箭炮系统基础上发展的远程火箭炮系统,是中国新近研制成的多管火箭炮之一。整套系统由火箭发射车和弹药补给车组成。

火箭运载发射车采用TA-550越野卡车底盘,其发射装置总成安装在位于车辆后部的一个回转盘上。发射装置总成由两个四联装发射箱/储存箱组成,定向器为导轨式。瞄准装置与发射装置总成相连。炮瞄系统有高低机、方向机及瞄准具组成。

火箭运载发射车通常由3人操作,但在紧急情况下,一个人也能独立完成发射任务。如果需要的话,操纵人员也可下车实施遥控操纵射击。该火箭炮既可单发射击,也可连发射击。射击时,4个液压千斤顶放下,支于地面,以保障射击时火箭炮的稳定性。

弹药补给车是以1种6×6越野卡车底盘为基础制造的,车上携带有两个四联装发射箱/储备箱。驾驶室后面装有一个最大吊重量为1万公斤的液压起重机,弹药补给工作即通过它来进行。行军时,起重机的起重臂锁定在卡车后部的支架上。

WM-80式273毫米轮式该火箭炮备用的火箭弹弹长4.582米,弹径273毫米,重505公斤。火箭弹初速40米/秒,最大飞行速度1140米/秒,最大射程80公里。为保证飞行平稳性,火箭弹使用了一个用来赋予火箭弹旋转稳定的小型发动机,此外火箭弹的尾部还装有4片尾翼。

火箭弹可配用的战斗部有两种:(1)公150斤重的杀伤爆破战斗部,内装有炸药34公斤,破片数16822块,有效杀伤半径69.8米。(2)150公斤重的子弹药战斗部,内装有子炸弹380个,子炸弹可击穿80毫米至100毫米厚的装甲板。

火箭弹初速40米/秒,最大飞行速度1140米/秒,对应于最大射程角的最大的飞行高度31000米,最大射程飞行时间165秒,最小射程34千米。火箭发动机采用205.5公斤HPTB固体推进剂,推进剂与壳体粘接,为内燃管状药柱。

载车:“泰安”ta5808x8轮式车底盘,发动机为575马力风冷柴油机,最大行驶速度70公里/小时,最大行程400公里。

发射器:两个4联装发射器/储弹箱组成,最大射速8发/秒,再装填时间5~8分,高低射界-20°~+60°,方向射界±20°。

85式130毫米履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