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常规武器
7743800000009

第9章 飞机(1)

军用飞机的问世与发展

1914年8月,德国军用飞机的飞行员用手投掷

小型炸弹,轰炸法国的一座城市。1903年12月17日,美国人莱特兄弟在人类历史上首次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动力飞机在空中持续飞行成功。6年后,1909年,美国陆军便首先装备了世界上第一架军用飞机,准备用它来参与战场侦察。这架飞机上装有一台30马力的发动机,最大速度可以达到68千米/小时。同年又制成了一架双座“莱特”A型飞机,用来训练飞行员。没过多久,这种没有装备武器的侦察机受到了一些国家的重视。

1911年,在墨西哥革命战争中,革命军雇用了一名美国民间飞行员埃文兰勃,驾驶一架“寇蒂斯”式飞机与政府军的一架侦察机在空中用手枪互相射击。这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首次空战。

此后,人们开始把机枪安装在飞机上,用于空中战斗和对地扫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这种战斗机开始出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使地面部队受到来自空中火力的攻击。稍后,人们又在飞机上装上炸药飞临战场,然后由投弹手点燃引信后扔下去。于是,专门用于打击地面目标的轰炸机出现了。1918年8月英国在索姆河的反攻中,1918年9月美国在圣米耶尔的进攻中,又使用强击机对地面部队进行支援。但此时飞机的速度较慢,有的1小时只能飞几十千米,最快的也只有200千米左右。尽管如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用于空战的战斗机、用于打击地面目标的轰炸机和用于支援地面部队作战的强击机,以及专门用于侦察的侦察机都出现了。

军用运输机

军用运输机是专门用于运送军事人员、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的军用飞机。

这种飞机还可实施空降、空投等,对提高军队的快速机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按执行任务的范围分,有战略运输机和运输机。运输机载重量大,航程远,可进行洲际空中运输任务;战术运输机用于在战役战术范围内执行任务,能在简易机场上起落。军用运输机的动力装置一般用2~4台以上发动机,有气密座舱、氧气设备和自动驾驶仪等,通常装有较完善的通信领航设备,能在昼夜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

到80年代,军用运输机仍为亚音速飞机,如美国的C-5A,巡航速度871公里/小时,最大载重航程为45公里,最大有效载重量达120吨;俄国的安-124,最大巡航速度850公里/小时,最大载重航程4500公里,最大有效载重量约150吨。

预警机

预警机是装有远程预警雷达,用于早期监视和搜索空中或海上目标,并引导指挥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的飞机。它在现代战争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战时,可迅速飞往作战地区,实施警戒和指挥引导;在平时,可沿边界或公海巡逻侦察敌情,搜集情报。通常由大型运输机改装而成,装有先进的预警雷达和指挥控制、通信联络、电子对抗等设备。一般在机身上方带有直径较大的圆盘形雷达天线罩,这成为预警机的一个外形特征。

现代预警机可在上千公里距离上发现、识别、跟踪数十至数百个目标,引导指挥己方飞机对近百个目标进行作战。舰载预警机可随航空母舰人海作战,扩大预警范围。现役先进的预警机有美国的E-2C、E-3A,俄国的伊尔-76。

电子对抗飞机

电子对抗飞机是专门用于对敌方雷达、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电子制导系统等实施侦察、干扰和袭击的飞机的总称。

包括电子侦察飞机、电子干扰飞机、反雷达飞机。电子侦察飞机,装备有宽频带的电子侦察系统,能侦收、识别和录取电磁信号,为指挥中心或作战部队提供情报。电子干扰飞机,装备有大功率杂波干扰机、无源于抗投放器和侦察、引导接收机,专门用以对敌地面防空体系内的雷达、陆空指挥通信设备和电子制导系统实施有源或无源电子干扰,掩护航空兵突防。

反雷达飞机(反辐射飞机),装备有告警引导接收系统、反雷达导弹和其他制导武器,主要用于袭击敌地面雷达站和防空系统中的火控雷达。现代电子对抗飞机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的EF-ⅢA电子干扰飞机和F-4G反雷达飞机。

空中加油机

空中加油机是为飞行中的各种飞机补充燃油的飞机。

飞机在空中加油为的是增大航程或续航时间,减少起飞时的载油量,以缩短起飞滑跑距离或增大有效载荷。加油机一般装有输油软管、锥形套、绞盘、压力供油机构和电控指示装置等加油设备。

加油时,加油机在受油机前上方飞行,由飞行员或加油员操纵放出软管,受油机飞行员调整飞机,将飞机前方安装的受油探管插进软管末端的锥套内,即可加油。

水上飞机

水上飞机是指能在水面上起落和停放的飞机。主要用于海上巡逻、反潜、救护和布雷。

按结构分为船身式、浮筒式、水橇式。有的能水陆两用。它凭借船形机身或浮筒能在水面漂浮。机翼都采用上单翼,以减少喷溅水流对发动机、螺旋桨、外挂式武器和机翼的影响。机上装有水舵、机轮和锚泊设备。主要武器有航炮、炸弹、导弹和水中武器。主要优点:可在广大水域起落,使用机动灵活;水上机场建设费用低;海上飞行安全。主要缺点:水上飞机阻力较大,飞行性能较差;水上维护不便,制造工艺较复杂。

美国R3C-2水上飞机。

作战飞机

飞机正式作为战斗机使用,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

现代作战飞机与以前的作战飞机相比,它们在式样和性能上有了以下几方面的改进:一是用喷气式发动机代替了老式的螺旋桨发动机,使飞机的速度由每小时几十至几百千米,达到最快每小时约2400千米;二是飞机的翅膀由初期的双机翼(也有少数单机翼的)改为单机翼,而且机翼多采用向后掠的样式,主要是为了减少飞机飞行中的空气阻力;三是增加了一些新的武器,提高了作战性能;四是变滑行起降为垂直起降,以改善飞机的机动作战性能。目前已装备使用的垂直起降飞机还较少,其代表者是英国的“鹞”式战斗飞机。

这种“鹞”式垂直起降飞机和一般的直升机不同。它的发动机有4个喷口,都能在飞机机身两侧喷气,而且喷口可以同时转动。当喷口向后时,发动机中产生的燃烧气体就向后喷出,于是在反作用力的推动下,飞机向前飞行;而当喷口转向下喷气时,就能使飞机垂直向上升起。如果减少向下的喷气量,飞机就会因本身重量垂直降落到地面。因此,这种飞机作战使用很方便,只要有三四个篮球场大的地方就能起飞降落,很适合现代作战的需要。

与地面上的坦克一样,现代作战飞机的火力都很强,一般都装有专门的航空机关炮,口径大多数为20~30毫米,射击速度较高,每分钟能发射1500发炮弹。还有一种用6个炮管轮流发射的快速炮,最高每分钟可发射6000发炮弹。

这种航空炮通常是进行空战使用的,但也有用来打坦克的航空炮。例如,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制成的A-10型攻击机,就装有一门口径30毫米用来打坦克的航空机关炮。它有7个炮管,可轮流发射炮弹,最高每分钟可发射4200发炮弹。在2000米的距离内,它发射的炮弹能穿透坦克40毫米厚的钢甲,用来攻击坦克的顶装甲很有效。不仅如此,这种飞机的机翼下还可挂导弹、火箭弹等反坦克武器弹药3吨以上,而且飞机本身的防护能力也很强,在机身四周装有厚厚的合金钢板。所以,这种飞机用来打坦克是很有效的,它已成为反坦克武器中的一个重要成员。

隐形飞机

“隐形”飞机是不易被雷达和红外探测系统发现的飞机。

“隐形”仅是一种借喻,并不是指飞机在肉眼视距内不能看到。飞机的特征信息包括雷达反射波、红外辐射和声波、可见光。军用飞机采用“隐形”技术,是专门对付敌方雷达和红外传感器的,可使它们对飞机的探测距离减小一半左右。其减小雷达有效探测距离的主要措施是:机体尽可能采用非金属材料和宜于使雷达波各向散射的外形;机体涂以吸波涂层;减少机体外露物体等。

其减弱红外辐射的主要措施是:对发动机喷口和高温部件加外层空气冷却、隔热层或红外挡板;在燃料中加人特种添加剂等。比较典型的“隐形”飞机有美国的F-117战斗机、B-2轰炸机。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出动大量飞机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其中还包括用美国F-117A隐形轰炸机突袭。然而,这种被称做“夜鹰”的隐形飞机却出师不利,被众志成城的南斯拉夫军队在塞尔维亚上空击落了一架,两名驾驶员被俘。此举意义重大,打破了“夜鹰”隐形战斗机以能避开雷达而难以发现和击落的神话。

F-117A战斗机只有一个座位,每架造价达4500万美元。在美国武器库中,这种飞机并不多,总共仅有56架。

F-117A隐形战斗轰炸机,是专门用于夜战的飞机。它对雷达波的反射面积比飞行员头盔的反射面积还小,因而敌方的雷达难以发现它。在海湾战争中,F-117A飞机对伊拉克的指挥中心、地空导弹基地和“飞毛腿”导弹基地等进行轰炸,其投弹命中率达80%,被捧为战斗机中的骄子。

近年来美国等一些国家都在大力研制隐形飞机和隐形武器,以提高飞机、导弹等的作战能力和生存能力。美国除了研制和使用隐形轰炸机和隐形战斗机外,还在研制远程隐形侦察机,并准备将隐形技术用于巡航导弹和卫星上。

从美国已公开使用的F-117A战斗轰炸机和B-2轰炸机来看,它们之所以具有“隐形”的本领,主要是由于其外形特殊,并采用了能吸收雷达电磁波的材料。

F-117A型飞机的外形像一架航天飞机,采用后掠机翼和“V”型尾翼。它的外表是由许多小平面拼合而成的多角多面体,这样在飞机受到敌雷达电磁波照射时,可使其中大部分电磁波立即分散反射,从而使敌雷达难以接收到返回的电磁波。B-2型飞机的机身和机翼连为一体,后尾呈锯齿状,既像蝙蝠,又类似一支后缘不规则的飞镖。整个飞机的外形曲线圆滑,呈流线型,可将雷达的电磁波向着不同的方向反射。

采用能吸收电磁波的复合材料也能缩小飞机反射电磁波的面积。

B-2型轰炸机的雷达电磁波反射截面积只有B-1B型轰炸机的5%。

在飞机表面涂上能吸收电磁波的涂料,也能减弱对雷达电磁波的反射,使敌方的雷达不易发现。

电子干扰飞机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攻中,使用的这种施放电子干扰的飞机,就是美国研制成的EF-111A电子战飞机。

电子战飞机,也叫做电子干扰机。这种飞机主要用来携带电子干扰设备对敌方的雷达和通信设备实施干扰,使敌雷达失其作用能力,以掩护己方飞机顺利完成作战任务。

美国F-111战斗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种可变后掠翼战斗机,其特点是速度快(最大平飞速度为M2.2)、航程远(最大转场航程可达1万千米)。根据这些特长,美军在F-111战斗机的机身上略加改进,加装了重约4吨的电子设备,摇身一变就成了EF-111A电子战飞机了。

这种电子战飞机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进行近距离空中支援。当攻击机对敌方的装甲部队发起攻击时,很容易遭受敌方的防空火力袭击。这时,EF-111A电子战飞机就可伴随攻击机一起飞行,对敌方的炮瞄雷达和防空导弹的制导系统施放干扰,使攻击机能放心大胆地对敌装甲部队进行攻击。

EF-111A电子战飞机既能几架一起施放电子干扰,形成一个电子屏障,掩护己方攻击机的作战,又可伴随攻击机突入敌方的防线,对敌方防空网中的电子设备实施干扰,使其效能降低或完全失效。

在电子战飞机家族中,EF-111A电子战飞机还有一个大哥哥,它就是美国的“徘徊者”电子战飞机,其代号为EA-6B。这种电子战飞机比EF-111A早出世10年,于1971年开始装备部队服役的。

“徘徊者”电子战飞机是由“入侵者”攻击机脱胎而来的。它比“入侵者”的机身加长了,而且在垂直尾翼顶上也有一个半圆筒状的突出部,其内安装着雷达和灵敏度很高的监视接收设备,可以远距离搜索敌方的雷达信号并输送到中央计算机,以便及时准确地实施电子干扰。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徘徊者”电子战飞机发挥了重要作用。临开战之前,美军的电子战飞机便飞临战场上空,对伊拉克实施强压制电子干扰,使200千米范围内的伊拉克雷达变成“瞎子”,光电传感器失效,通信中断,指挥失灵,武器失控。当多国部队发射的巡航导弹爆炸时,巴格达城防部门甚至还搞不清是导弹打的,还是飞机炸的。直到40分钟后,美机向巴格达总统府和通信大楼俯冲攻击时,才开始灯火管制。由此可知,电子战飞机将伊拉克的作战和指挥人员已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自然就只有挨打的份了。

侦察机

侦察机是专门用以从空中获取情报的军用飞机,是现代战争中的主要侦察工具之一。

按遂行任务范围分,有战略侦察机和战术侦察机,战略侦察机一般具有航程远和高空、高速飞行性能,多是专门设计的,用于获取战略情报。战术侦察机具有低空、高速飞行性能,用于获取战役战术情报,通常用歼击机改装而成。

侦察机一般不携带武器,通常装有航空照相机、侧视雷达、电视、红外侦察设备,有的还装有情报处理设备和传送装置。60年代无人驾驶飞机投入使用后,广泛用于侦察。

说起侦察飞机,人们自然就会想到在20世纪50年代问世的美国U-2高空侦察机。它有一个“黑小姐”的雅号。这是因为U-2侦察机的机翼很长,就像小姐修长的双臂,加上它的通体呈现黑色,所以就有了这个形象的称呼。

“黑小姐”出世不久,就窜入苏联的领空,在2万米的高空,拍摄出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停车场上小汽车的清晰照片,令美国人惊喜不已。

1958年,“黑小姐”又一次飞临苏联领空进行侦察。不过,这次它遭到了苏联防空导弹的毁灭性打击——被击落了,成了美国进行间谍活动的铁证。

后来,这个“黑小姐”又先后窜到我国领空进行偷拍,被我国防空部队打下来好几架,并进行了展览,使世界各国认识到中国防空火力网的强大威力。此后,“黑小姐”再也不敢对我国轻举妄动了。

20世纪70年代末,“黑小姐”又悄悄地飞行在蓝天上。不过,它已改头换面,在飞机上装备了更先进电子侦察设备,并改名为TR-1。1992年,美国空军决定取消TR-l的称呼,统称为U-Z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