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军事将领
7745100000029

第29章 吉鸿昌

1.率部抗日被暗算

吉鸿昌吉鸿昌于1895年10月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生活的磨炼,造就了他刚直倔强、富于正义感的性格。1913年8月,吉鸿昌加入冯玉祥的队伍,开始戎马生涯。此后历任团、旅、师、军长及总指挥,并曾任宁夏省主席。吉鸿昌有胆有谋,作战勇敢,在北伐战争中,其所率部队被称为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的“铁军”。

吉鸿昌自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逐渐接受共产党的主张,长期与共产党员来往密切,并接受许多共产党员进入部队。在蒋介石对我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一次围剿时,吉鸿昌所部以种种托词,按兵不动。他曾化装进入鄂豫皖苏区参观,准备起义参加红军,但因故失败。

此后,吉鸿昌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并被强迫“出国考察”。

就在吉鸿昌出国前夕,“九·一八”事变发生,他听到这一消息“发指眦裂”,声泪俱下地说:“国难当头,凡有良心的军人都应该誓死救国!”坚决要求留在国内,与日本帝国主义血战到底。但蒋介石无动于衷,依然逼令他出国。满怀悲愤的吉鸿昌无奈,只好在上海下榻的旅馆墙上,留下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以明自己的心志。

赤心爱国的吉鸿昌在美国受尽了民族歧视,有人告诉他,你说自己是日本人,就可以受到礼遇。吉鸿昌怒不可遏,说:“你觉得当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为此,他特意做了一枚木制胸卡,上面用英文写着:“我是中国人!”而且随时随处佩戴,直面那些看不起中国人的人,用中华民族的自尊向美国的种族歧视挑战。

吉鸿昌在国外到处宣传抗日,一次在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他:“日本有飞机大炮,中国凭什么抗日?”他拍着胸脯愤然回答道:“我们有热血,有四万万人的热血。中国人的愤激已经达到了极点,莫不抱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誓愿牺牲一切,为生存而战!为真理而战!”到了古巴首都哈瓦那,正值那里的华侨集会,纪念孙中山诞辰65周年,他应邀在会上作了慷慨激昂的抗日讲演,听罢许多人热泪盈眶,一位华侨高声说:“吉将军,你快回国,把军队整顿起来吧,我们一定做你的后盾!”吉鸿昌听罢激动地说:“我一定不辜负同胞们的希望,誓死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说罢泪如雨下,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还我河山!”这时,到场的侨胞也放声痛哭,高喊:“牺牲一切,奋斗到底!”

1932年淞沪抗战爆发,吉鸿昌闻讯提前回国。船到上海,他见到日本军舰正在攻打吴淞炮台,而国民党的军舰却不还一枪。吉鸿昌在甲板上顿足高呼:“放炮啊!放炮啊!”然后对周围的人说:“看!我们的数百万同胞就在那炮火里!”言讫失声痛哭。到了南京,他再次向蒋介石请缨抗日,可是蒋介石却让他在上海办实业,他愤懑至极,抗议说:“我是军人出身,军人的天职是卫国杀敌,不是发财!”

随后吉鸿昌率旧部起义,由于敌人的围追堵截遂致失败。吉鸿昌突围进入苏区。这一年秋,吉鸿昌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吉鸿昌是坚定的抗日英雄。他自己拿出6万元购买一批武器,秘密运到抗日前线张家口。1933年5月26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胞军宣告成立,吉鸿昌为第2军军长。6月开始,吉鸿昌被任命为北路前敌总指挥,率部北进,三战三捷,收复多伦,对全国抗日力量产生极大鼓舞。

然而,此时蒋介石却派重兵进攻察哈尔,致使抗日同盟军腹背受敌。8月8日,日寇大举进攻多伦。根据党组织意见,吉鸿昌命令部队分批撤出县城。当夜,多伦群众伫立街头,含泪送行。

2.临刑赋诗惊敌顽

1934年5月,吉鸿昌在天津组织成立了中国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并成立了有各地反蒋抗日力量代表在内的大同盟中央委员会,吉鸿昌任中央委员会及大同盟内的中共党团领导成员。为宣传抗日爱国,大同盟编辑出版了机关刊物《民族战旗》。吉鸿昌用自己的钱购置印刷工具,并在他家3楼建立了简易印刷所。他的家同时成了党在天津进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联络站,大家亲切地称这个家为“红楼”。

此时,吉鸿昌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重整旗鼓,武装抗日。根据党中央指示,吉鸿昌一面派人在白军中加紧策反工作,一面着手在家乡河南发动暴动,同时积极在各地发展人民武装自卫军组织。

面对国民党特务的暗杀,吉鸿昌临危不惧。11月9日晚,在天津国民大饭店,吉鸿昌、任应歧正在与反蒋抗日人士会谈,房门突然被推开,两个特务开枪射击,吉鸿昌、任应歧均身负枪伤,被法租界工部局交给了国民党。

在狱中,吉鸿昌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痛斥蒋介石卖国求荣的罪行。面对敌人的酷刑,他毫不畏惧,大义凛然。何应钦问他:“你为什么搞抗日活动?说出你们的秘密来。”吉鸿昌义正词严地答道:“抗日是4万万5千万中国人民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跟你们祸国殃民,和日本暗中勾结,干些不明不白的勾当才有秘密。”接着又说:“我要救国,蒋要卖国,我不得不为抗日而讨蒋。”当被问到“为何加入共党,危害民国”时,他坦然答道:“我摆脱了旧军阀的生活而转到为工人、为劳动群众、为全国国民、为全人类的正义进步而斗争的阵营里,我参加了为全世界历史上所未有的伟大工程,这正是我的光荣……你们当政7年来,掀起了无数次的内战,酿成了空前水旱浩劫,断送了东北,断送了热河,又快要断送华北各地。你们的所作所为,哪一样不曾‘危害民国’?”

1934年11月24日,吉鸿昌殉难的日子。他在给妻子的遗嘱中写到:“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据当时的天津《大公报》报道,最后时刻,吉鸿昌披上黑色斗篷,大步走上刑场,一路上“态度从容,谈笑自若”。在地上写完那首大义凛然的就义诗后,他厉声对刽子手说:“我为抗日而死,不能跪下挨枪,我死了也不能倒下!给我拿个椅子来,我得坐着死。”接着又说:“我为抗日死,死得光明正大,不能在背后挨枪。你在我眼前开枪,我要亲眼看到敌人的子弹是怎样打死我的。”当刽子手在吉鸿昌面前颤抖地举起枪时,他奋力高呼:“抗日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1945年,党的“七大”时,党中央决定授予吉鸿昌革命烈士称号。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壮山河的就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