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近代战争
7745300000050

第50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4)

在波茨坦会议上,早在1945年4月就宣布废除苏日中立条约的苏联表示,为了尽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清除亚洲的侵略策源地,苏联准备参加对日作战。1945年8月8日,信守同盟国义务的苏联对日宣战;8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开始对集结于满洲的日本关东军连同当地军队共100余万人采取军事行动。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对日作战。由于苏军会同蒙古人民军实施了迅猛进攻,关东军在短时间内即被完全击溃。

中国东北、朝鲜北部、南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相继获得解放。满洲这一中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可靠军事战略基地和中国革命新的政治中心。苏联的参战和关东军的溃败,加速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在苏联对日作战前夕,美国于8月6日和9日首次使用新式武器,在军事上毫无必要地对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居民死伤、受照射、失踪约46.8万人。

这种野蛮行径的目的,首先是炫示美国的实力,以便在解决战后问题时对苏联施加压力。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总结和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反法西斯国家同盟和世界进步力量在同帝国主义最富有侵略性、最反动的势力所进行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中获得了胜利。国际帝国主义突击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市,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粉碎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的结果,使被法西斯集团侵占的国家恢复了主权。国际舞台的阶级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帝国主义势力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削弱苏联的盘算落空了。

战争的最重要结果,是苏维埃国家的国际威望和影响得到了提高。在苏联决定性作用下取得的胜利,促进了欧洲和亚洲许多国家的革命变革。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中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劳动人民,在共产党和工人党领导下,推翻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统治,完成了本国生活中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不久,古巴共和国也加入了这些国家的行列。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反对帝国主义和对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力量,成了人类发展的决定因素。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资本主义体系的矛盾更加尖锐,进一步加深了资本主义总危机。战争的结果,使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的力量分布和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发生了重大变化。帝国主义的经济和军事政治中心已由欧洲转移到美国。国际舞台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经过反法西斯战争,以苏联、欧亚洲新诞生的人民民主国家、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为代表的世界社会主义力量,进一步壮大、成熟。资本主义各国的阶级搏斗已具有更大的规模,劳动人民争取社会和政治权利的斗争不断扩大。

在战时和战后年代,反映劳动人民真正利益、站在解放斗争前列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影响显着增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提高到了新的更高的阶段,对法西斯的胜利,使各国人民的民族觉悟得到提高,在殖民地和附属国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的强大浪潮。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分崩离析;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几十个国家在消灭殖民压迫和争取政治独立的斗争中取得了历史性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军事冲突,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战争持续了2194天;参战国人口达17亿;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被征入伍者达1.1亿多人。在战争年代(1939年9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迫击炮61.6万门;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和强击火炮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质损失即达2600亿美元;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5000余万人丧生。遭受最大牺牲的是苏联,损失达2000余万人。苏联1710座城市、7万个乡村遭破坏,3.2万个工业企业被摧毁。在反对侵略者斗争中遭受巨大牺牲的还有波兰、南斯拉夫等国。美国损失40万人,英国损失37万人。德国被毙、伤、俘1360万人,其欧洲盟国损失150余万人。

苏德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正是在这个战场消灭了法西斯集团的军事力量,从而导致德国及其同伙整个政治和军事机器的崩溃。在各个阶段,法西斯德国及其盟国有190~270个师同时在苏德战场作战,而在同一时间内与英美军对峙的敌军,1941~1943年在北非为9~20个师,1943~1945年在意大利为7~26个师,开辟第二战场后在西欧为56~75个师。苏联武装力量从1941~1945年共击溃和俘获敌军607个师,英美军击溃和俘获约176个师。德国武装力量在苏德战场损失达1000余万人,飞机7万余架,坦克和强击火炮约5万辆,火炮16.7万门,各种舰艇和辅助船只2500余艘。

在苏德战场消灭侵略者的军事力量,是苏联军人发扬无比的集体英雄主义的结果,是采取了实施军事行动的坚决样式的结果,是军人们高度的紧张性和战斗积极性的结果。苏联军事科学和苏联军事学术的先进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鲜明地表现出来。苏联武装力量在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方面,在组织军兵种协同方面,在实施方面军群战略性进攻战役方面,在围歼敌军重兵集团方面,都作出了最完美的榜样。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之所以取得对法西斯集团的胜利,是由于反希特勒同盟各国人民作出了共同努力,各被占领国的反法西斯抵抗运动以其英勇斗争支援了这个同盟。在战争年代,列宁关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进行卓有成效的合作的原理,得到了实践的证明。苏、美、英、法及其他热爱自由的国家之间反希特勒同盟的建立和巩固,就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事实。在战争年代,希特勒当局离间反法西斯力量的战斗同盟、使其无法协同行动的盘算完全落空了。法西斯集团各国的军事政治组织在战争中垮台了。法西斯德国、法西斯意大利和军国主义日本武装力量的惨败,标志着这些国家的冒险政策、战略以及军事政治领导和战略领导体制的完全破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军事学术的进一步发展,对武装力量建设的所有方面都有全面的影响。这次战争由于大量使用航空兵和坦克,步兵高度摩托化,广泛使用新式兵器和技术器材,而不同于过去一切战争。战争中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各种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兵种在武装力量及一些军种中的关系改变了;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明显地反映了战争对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依赖,以及经济潜力、精神政治潜力、科学潜力和军事潜力在夺取胜利过程中的密切联系。

资产阶级历史伪造者故意歪曲这次大战的许多历史事实。他们对这些事实进行虚假的解释,力图为帝国主义辩护,为其推卸战争发生所应负的责任。他们当中一些人虽然承认战争是由法西斯发动的,但同时又否认一个不容置辩的事实,即垄断资产阶级的这种恐怖专政,乃是帝国主义的产物。部分历史伪造者甚至企图为法西斯德国开脱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责。他们重弹希特勒关于德国对苏联实行“预防性战争”的滥调。反动的历史文献闭口不谈苏德战场各次会战的决定性意义,正是在这些会战中,法西斯德国武装力量被打断了脊梁骨,注定了德国的彻底覆灭。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表明了社会主义的伟大和不可战胜的力量,表明了团结在一切胜利的组织者和鼓舞者——共产党周围的苏联各族人民英雄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功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导人们,维护和平的最重要条件,是所有爱好和平的力量保持高度警惕,随时准备粉碎任何侵略者通过武力达到其政治目的的企图,是保障集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