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灭秦系列第四卷
774700000083

第83章 亲征天下 (3)

第二十八章 亲征天下 (3)

这倒不是英布缺乏见识,生性愚笨,实在是急功近利的思想让他一时迷了心窍。此时冷静下来,他觉得韩信的推断出现的可能性不仅存在,而且很大,的确是值得自己深思的问题。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已经迟了,他们正在赶往垓下的路上,最多不过七日,他们就会出现在垓下附近待命。”英布的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道。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信显得十分深沉地狠声道:“其实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有的事情看上去是大祸临头,只要你操纵得当,未必就不能将它转化成为一件好事。”

英布被韩信的话吓得一惊一乍,渐渐地已没有了自己的主张,目光紧盯在韩信脸上,问道:“依侯爷高见,我们究竟该怎么做?”

“一句话,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能让天下人负我!”韩信的脸上似乎多出了一股狰狞,在烛光飘摇下显出几分鬼魅之气,令英布冷不丁打了一个寒噤。

“侯爷的意思是……”

“只要我们把握时机,充分利用战场的纵深,就能够让这二十万匈奴铁骑为我所用,先行与大汉军死拼,然后,我们在适时加入战团,就可一举坐收渔翁之利!”韩信冷然道。

“你确定英布进了韩信的大营?”张良惊问道,在他的面前,正是樊哙。

“不错,昨夜三更时分,我的手下亲眼看到英布带着几名亲信进了韩信的大营,整整密谈了一夜。”樊哙的脸上显得十分冷峻。

“这可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张良不由感叹道,他最担心的就是韩信与各诸侯联手起事,想不到竟是既成事实。

“不过,这还不是最让人担心的,我已接到密报,在距垓下五百里的北方郡县出现了大批匈奴铁骑,有化整为零的迹象,这似乎不合匈奴骑兵行动的常规,我们看来应该早作提防。”樊哙缓缓而道。

张良心中一喜,暗忖:“看来大王的消息确实准确。”但却不想让太多的人知道纪空手和蒙赤的秘密,故意道:“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一旦垓下战局有匈奴人的介入,形势对我们就不容乐观了。”

樊哙沉吟半晌,请战道:“要不我率部北移,建立防线,以拒匈奴铁骑的介入?”

张良摇了摇头道:“现在行动为时已晚,而且此时调兵,容易影响军心,是以并不可取。我所担心的是,匈奴铁骑真正的来意,究竟是来相助项羽,还是前来助韩信一臂之力?只有弄清了这个问题,我们才好对症下药。”

樊哙怔了一怔道:“他们和谁是一丘之貉,这似乎并不重要,因为都是我们的敌人,就应该对他们防患于未然。”

张良微微一笑道:“虽然都是我们的敌人,但在项羽与韩信之间,却存在着太大的差别,其它的暂且不谈,单是他们加入战团的时间,就有着一定的差异。”

樊哙身为大汉少有的名将,深谙战争的取胜之道在于对战机的把握。战场形势千变万化,胜负转换之快,也许只在眨眼之间,是以他对张良的话十分赞同。

“既然如此,还是我亲自走上一遭,摸清敌情,再下决断。”樊哙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当下请缨。

“你能亲自走一趟,那是再好不过了,只是一路上要多加小心。”张良再三叮嘱道。

当纪空手赶回垓下之时,樊哙也带回了确切的消息,一切都寓示着,大汉军在垓下所面临的敌人不仅仅只有项羽,还有韩信、英布以及匈奴那二十万铁骑。

形势变得如此复杂,垓下的气氛也变得空前紧张,但纪空手似乎并没有感受到太大的压力,反而一脸轻松,从路途带回了一个来自楚地的戏班,在自己的中军帐中摆下了一道酒宴,宴请各路诸侯。

韩信与英布虽然心怀鬼胎,但经过合计之后,认为汉王在酒宴上动手的机率不大,便各带一队亲信赶来。让他们感到疑惑的是,时下大战在即,正是鼓舞斗志的时候,汉王何以一反常态,却以歌舞娱乐诸侯?

经过这数年来的明争暗斗,韩信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汉王看似信手拈来的每一个举动,其实都暗藏玄机。这一次,韩信倒想看看汉王究竟在玩什么样的把戏。

其实除了韩信、英布之外,就连纪空手身边最亲近的几个人也看不懂他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众人坐到中军帐里,面对桌上的美酒佳肴视若无睹,倒是将目光聚到了纪空手的脸上。

这是纪空手与韩信难得的一次近距离接触。自纪空手替代刘邦成为大汉之主争霸天下以来,一直避免与韩信面对面的机会,他心里十分清楚,以韩信的精明能干,以及对自己的了解,自己在他的面前很难不露出一丝破绽,而这丝破绽一旦被韩信抓住,就将使自己前功尽弃,命运顷刻翻转。

纪空手是一个自信的人,但他从不自负,尊敬自己的每一个朋友,同时也尊敬自己的每一个对手,也许这就是他能得以成功的秘诀。

酒已斟满,菜香扑鼻而来。众人到齐之后,纪空手缓缓地扫视全场,开口说话道:“垓下被围已是半月有余,军旅生涯难免枯躁,今日请各路诸侯前来,是想让各位轻松一下,欣赏一番妙绝天下的楚戏,是以大家不必拘谨,一定要尽兴。”

韩信瞟了英布一眼,没有说话。

英布明白韩信是要自己打头阵,当下站起身来道:“汉王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只是大战在即,谁也放心不下,特别是在下最近听到了一些传闻,对我们联盟攻楚甚为不利,正好今日当着众人的面,向汉王求证一下。”

“什么传闻本王倒想听听?”纪空手佯装惊奇,却一眼看出这是韩信与英布在试探虚空。

英布为自己留了一手,沉声道:“我听说汉王这几日并不在军中,在此非常时期汉王独去,实让我等纳闷!”

“你所听的并非谣传,而是确有其事,我也正要向大家解释。”纪空手淡淡而道,答应得非常干脆。

“本王此去是因为得到了消息说,有一支匈奴铁骑正在南下,距垓下不过数百里。匈奴人一向生活在北域,过着游牧生活,在这个时候进兵中原,必有深意,所以我亲自去查谈清楚。此刻证明确有其事,我们垓下之战恐得重新安排了。”纪空手不紧不慢地道。

韩信的额头上顿时渗出丝丝冷汗,有一种被人窥探的感觉,颤声道:“匈奴铁骑一向剽悍勇猛,战力惊人,项羽得到这样的强援,对我们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如果匈奴铁骑真是应项羽之约而来,本王还不甚担心,本王所担心的是请来这支匈奴铁骑的不是项羽,而是别有其人,那就让人防不胜防了。”纪空手的脸上极为严峻地道。

韩信的脸不由一红,道:“另有其人?那会是谁呢?”

“不知道!”纪空手淡淡地道:“本王今日召各位诸侯前来,听戏是假,求计是真。面对匈奴铁骑,我们不能没有一点防范,当务之急是要派一支精兵调往北面,随时注意匈奴铁骑的动向。”

“不错,正该如此。”韩信点头道。

“既然淮阴侯赞同本王的意见,那么照淮阴侯的意思,本王当派何人前往最为合适?”纪空手望着韩信道。

韩信心中一动,瞟了一眼英布道:“汉王既然问起,本侯也就冒味地说上几句。匈奴铁骑之厉害想必是众人皆知,如果随便指派一人是很难对其起到震慑作用的,所以在人选问题上必须慎重。本侯认为,九江王英布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不知汉王意下如何?”

英布心中禁不住跳了一下,骤然明白了韩信的用意所在:如果汉王真的能够采纳韩信的建议,那么匈奴铁骑就可以在自己的配合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于垓下的战场上,作为一支奇兵给大汉军造成极为致命的威胁。

“九江王英勇善战,又精通谋略,当然是个不错的人选。”纪空手沉吟片刻,却又摇摇头道:“然而匈奴铁骑善打恶仗,如果兵力太少恐怕难以对它构成威胁。”

英布忙道:“兵在精而不在多,如果汉王没有意见的话,本王愿意率本部人马前往!”

纪空手道:“扼制匈奴铁骑南下,是关系到垓下战局能否最终取得胜利的大事,为了保险起见,本王还是想让淮阴侯辛苦一趟,即刻回营调兵前往。”

韩信没想到纪空手竟会如此安排,不由喜出望外,与英布相视一眼之后,应道:“本侯这就回营,此行定当不辱使命!”

张良心中一动,似乎也明白纪空手如此安排的用意。

纪空手微微一笑道:“淮阴侯亲自出马,本王最是放心不过,只是你们的行动要快,布防之后,尽量避免与匈奴铁骑交手,只要将他们拖在原地不动,本王就为你记上首功!”

“遵命!”韩信点头道,便欲领命而去。

英布忙道:“本王起事之前,曾在匈奴的聚居地生活过几年,对匈奴的风土人情、禀性风俗都有所了解,趁着送行之便,本王可以为淮阴侯出些主意,不知汉王意下如何?”

纪空手哈哈一笑道:“如此甚好!就请九江王辛苦一下,代替本王为淮阴侯送行吧。”

出了汉王的中军帐,韩信与英布一路同骑,半晌无语,都觉事情进展的十分顺利,顺利得让他们有点不敢相信。

进了江淮军大营,韩信下达了部队开拨的命令之后,两人这才凑到一起,嘀咕起来。

“这是否是汉王对我们起了疑心,采用的‘欲擒故纵’之术?我始终觉得今日的事情进行得太过顺利,一切都按着我们所希望的进行着。”英布的眉间显出一丝忧虑道。

“我也有这样的感觉。”韩信冷静地思考着问题,眼中闪过一道慑人的异彩,缓缓接道:“出现这种现象,只有两个原因,一是正如你所担心的,这是汉王设下的一个圈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天意如此,上天终于将它的厚爱眷顾到了你我身上。”

“照你来看,哪一种可能性会更大一些?”英布问道。

“我看不出来。”韩信道:“我只知道,假如我是汉王,又对你我起了疑心,是绝对不会派你我两人中的任何一人去对付匈奴铁骑的,因为谁都清楚,这是引狼入室!”

他指着桌上的那张地图,点在了距垓下不远的鸿沟道:“此处之所以取名为鸿沟,是因为它长约百里,宽约五里,深陷于两大平原之间,如同一条巨大的沟渠,每到战争之时,便成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如果本侯率部在此设立防线,进可攻,退可守,如鱼得水,而它更像是垓下的一道门户,一旦打开,匈奴铁骑便可长驱直入,所向披靡。”

顿了一顿,目光变得深沉起来:“汉王目光敏锐,善打大战恶仗,当然不会看不到这一点,必然会派最信得过的人担负这项防御任务。而我虽然不是他最信得过的人,但我的实力摆在这里,他不可能视而不见。只要他对我不起疑心,我无疑就是最佳的人选。”

“你认为汉王迄今为止还没有怀疑到你我的头上?”英布心中仍然觉得不太踏实。

“是的,这是惟一的理由,也是天意。”韩信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沉声道:“当上天都要帮助你的时候,你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它的好意。所以,本侯已然决定调兵鸿沟,与匈奴铁骑一起静观事态的发展,一旦时机成熟,你我里应外合,必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