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必须改变的207个小毛病
7747500000215

第215章 想住空中楼阁需办事

在我们周围,你会发现的确存在着不少脱离实际的人。这些人夸夸其谈,好高鹜远,不会审时度势,往往让绝好的机会白白溜走,甚至酿成大祸,带来巨大的损失。

想必提起战国时代的赵括,大家都不陌生。赵括精通兵法,对兵书倒背如流,谈起用兵策略,更是滔滔不绝、水泼不进,无人能与之抗衡。然而,就是这位率起战术来一泻千里、头头是道的奇人,却仅止于纸上谈兵,不懂得从实际情况出发,将所学的用兵之道自如地运用于战场击溃敌人,却被对方打得落花流水,自己也落得个万箭穿心的可悲下场。

世间万物,莫不遵循“道”,即是说它们的运动变化都必然受一定的规律支配,不是某个人随心所欲可以改变的。顺应规律遵照规律办事必然会取得成功。反之,违背客观规律、逆规律而行事,必须招致失败。这必须要求我们每个人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否则,脱离实际只能是遭遇挫折和失败。

古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不妨举些例子来看看。比如说秦相占不韦,他是秦始皇的父亲战国时有名的大商人。但他经商的目的不是积累财富而是谋求从政。他曾为此而主动献出自己的资财,但并未得到执政者的赏识。当他看到自己的行动未能很好地达到目的之后,立刻因时制宜改变策略,把自己已经怀孕的妻子献给了秦襄公,是为骊姬。骊姬生下儿子后,大受襄公宠爱,吕不韦由此入朝,成为一代权臣。吕不韦晚年曾编了《吕氏春秋》一书,书内《察今》一章为五人所称道。总结如何从实际出发,审时度势、以适时变的经验。为了说明这一结论的重要性,他还用寓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是古代有个楚国人要渡江,不料船行至江心处,风急浪高,此人一慌张,将身佩的长剑坠入了江中。他赶忙在船边刻了一个记号,待船停靠后,从刻记号处下水摸剑,可是,哪里能找到他的剑呢?处世做事如果拘泥于此法,不知因时因地而变的人,不正如那刻舟求剑之人的做法一样愚蠢而可笑吗?

善于为人处世的人大都会审时度势、知己知彼、视机而动。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行事处世,不仅要善于捕捉时机,而且要善于变通。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则必然落后于潮流,处处受制于人,被动损打;因时而动,锐意革新,适应新环境,新情况才能得心应手,处变不惊,创造业绩。

当初,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妃子,因曾讲过驯服烈马一用铁二用刀的话让李世民对她刮目相看。李世民病危时,武则天非常年轻,太宗很有一些让她同去的感觉。武则天当然心里极不情愿。于是她一方面除了及时与准皇帝、当时的太子后来的高宗皇帝李治建立儿女私情外,一方面主动出去,选择了当时颇为感行的一种衍罪修身的方式:削发为尼。武则天的行为举止,一则表示对太宗皇帝的忠贞,二则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她的这种一剑双雕的选择,满朝文武自然无从指责,这样,为她以后横空出世建立后周政权奠定了基础。

明代书画大家唐伯虎被江西宁王聘为上宾。当时宁王正阴谋造反夺权,网罗天下奇人异士,将其收归旗下。唐伯虎起初以为宁王礼贤下士,心中高兴。半年过去后,唐伯虎才发现宁王暗地里招兵买马,预谋造反。但是自己又进退两难,不知如何是好。宁王老奸巨滑,方便若是知道这个秘密就甭想活着走出宁王府。唐伯虎不愧是名流才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于是他整天装疯卖傻,每晚去青楼妓馆寻花问柳,痴痴癫癫有如色情狂,见了丫环婆子便追,在王妃嫔妃面前解裤脱衣,污言秽语不堪入耳,宁王啼笑皆非,信以为真。说:“谁说唐伯虎是个贤德之士,只不过是个疯子而已。”于是,将他逐出宁王府。几年后,宁王起兵造反,事败而自杀。那些被尊为宁王府上宾的名人异士,均被列于逆党之列被朝廷诛杀,惟有唐伯虎幸免劫难,而正逍遥于山水之间。

毛病点拨:凡事要从客观情况出发,并了解自己的个性、特质、自我认知,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处世的一种正确态度。否则,你一定会处处碰壁,遭人讥笑。更谈不上赢得别人的掌声和赞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