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教育,是成才的起点,希望未来的父母们都能重视胎教,让可爱的宝宝赢在起跑线上。
世界胎教研究概况
目前全世界研究胎教的学派包括:
日本学派由妇产科医师组成,主要指导孕妇从生理和心理着手,使胎儿处在最有利的成长环境中。
美国学派由精神科医师组成,较注重心理层面。其研究方向包括:在孕前及产前,研究使妇女心情松弛的方法。研究胎儿的生理及心理反应。
中国学派对中国音乐做了许多相关研究。现代胎儿学的进展,主要是借助超声波、脑波、胎心音这些产前诊断仪器,观测胎儿在母亲腹中的身心发展,让准爸爸和准妈妈在胎儿尚未出生前就能够确切地获知胎儿的发育情形。美国知名的胎幼胎教,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研究者认为,孕妇经常欣赏音乐,保持心情舒畅,对未来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胎儿经常接受音乐刺激,有益于大脑的发育,对未来婴幼儿的智慧和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儿心理学先驱汤玛士·维尼博士根据其多年临床研究,设计出一套包含音乐、抚摸、跳舞、按摩和对话等内容的胎教课程。孕妇通过学习和操作,让胎儿在良好环境中发育生长;一方面母亲在接受这些胎教课程时心情会较稳定,因而会产生好的荷尔蒙,这些好的荷尔蒙会经内分泌系统传输到胎盘、脐带,因而影响胎儿,引发胎儿的潜能。
胎教至少有两方面的好处:安抚胎儿情绪,让胎儿将来有较高的智商;刺激胎儿的感觉神经、运动神经。
从上面的论述可以证明,胎儿是一个具有高度感觉能力的个体。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胎教是很有必要的。
古人胎教之分析
能有健康、聪慧、仁义的孩子,是天下父母共同的愿望。
中国人自古就重视胎教,将胎教的方法写于玉板上,藏于金柜中,以作为对后代的训导。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就能够受到教育,故孕妇须谨守礼仪,从全方位给胎儿良好的影响。《烈女传》记载了周朝王妃太任的“贤行”胎教法:“太任之性,端壹诚庄,维德之行。及其有身(身孕),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子,而生文王。”周文王是历史上著名的笃行仁义、礼贤下士的君王。
现在一提起胎教,我们想到的可能就是听音乐听唐诗宋词而已。其实,胎教的范围很广,作用不容忽视。古时的胎教比我们想象得要全面、严谨得多。
按古书的记载,妇女从受孕的第一天开始,要“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跛”。同时,还要做到“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即从身体、言语、意念三方面保持内心的清静。另外,在饮食上古代的人们主张“割不正不食,不时不食”。古人这些宝贵的经验,用今人的理解大致概括为以下四方面内容:
行、住、坐、卧端庄大方“寝不侧”,就是睡觉的姿势要端正,不随便睡;“坐不边”,就是坐的姿势要端正,不要坐一侧或坐歪了;“立不跛”,就是站立时要站好。用现代话来讲,你在行、住、坐、卧时都要端庄大方,不能随随便便。
慎选视听“非礼勿视”是指凡是不好的现象,不应该看的,作为一个准妈妈就不能看。现在电视、网络、杂志等传播媒体非常普遍,不健康的画面、暴力的镜头相当多,做妈妈的要慎选所视。为什么这些不能看?因为会影响孕妇的情绪。母亲的情绪不稳定,体内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当然会影响腹中的胎儿。“非礼勿听”是说耳朵要听健康的、舒缓的、柔和的声音,对于不好的、不堪入耳的声音,包括不良的音乐也都要避免听到。
言语谨慎,保持宁静和愉悦的心境“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自己讲话时,好的才讲,不好的不讲。作为一个准妈妈,对于自己的言语和内心的活动都要非常地注意,因为这些都会影响胎儿将来的性情。胎儿的性情受母亲怀胎时候的情绪影响很大,母亲的情绪安稳,胎儿就安定。性情对于胎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饮食母亲饮食方面的喜好也会影响胎儿。有些孕妇在怀孕的时候,难免身体有些不适,吃东西就没有节制。古人认为,饮食方面也应该有所节制,所谓“割不正不食,不时不食”。作为一个准妈妈不要嘴馋,不能爱吃什么就吃什么,也不能什么时候想吃就什么时候吃。比如,这个时节不应该吃的食物,就不能吃,很难咀嚼、不好消化的食物也不能吃。作为一个准妈妈,要好好保护胎儿,防止胎儿受到不好的影响,要赋予胎儿最好的营养和禀赋。中国古人的这一理念,近来也从日本科学家江本胜博士的研究成果中得到佐证。水结晶的形态,会受外界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美好与丑陋的变化,更何况是正处在生长阶段的胎儿。
我们要向古人学习,从受孕的第一天开始,做母亲的就应全方位地对胎儿进行教育。
怀孕前应注意的问题
一、生育的最佳年龄
目前,不少的人总是把计划生育片面地理解为少生、晚生,或只生一个孩子。其实,计划生育的内容很多,还包括优生。生育时机的计划性及生育所应具备的条件(如生理条件、心理条件、经济条件等),也是计划生育及优生优育的重要内容。要开发培养孩子出生后的智力,必须选择良好的生育时机。一般来说,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在25~30岁,最好不超过30岁,男性不超过35岁。
孩子的肌体来自父母,并在母体内经历生长孕育阶段。因此,父母的生育年龄会对儿童的智力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主要取决于父母双方某些遗传因素的差异。
遗传学的研究表明,母亲年龄过小,自身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孩子的发育肯定会有不良的影响;另外,从培养孩子的角度讲,父母年龄小、社会阅历浅,也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智力教育。但年龄也不可过大,母亲年龄过大,胎儿智力发育障碍的发生率就会增加,有可能造成儿童智力低下和其他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一般来说,女性怀孕年龄在25~30岁之间为好。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卵细胞也会衰老,卵子染色体衰退,一些遗传疾病发生的几率随之增加。
同样,父亲的年龄也不能过大。男子年龄过大,精子的活力会减退,胎儿各种疾病的发生几率亦会相对增大。如精子异常,妇女受孕后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婴儿还会发生先天畸形、软骨、先天性耳聋和先天性心脏病等。
从遗传学的角度讲,生育年龄越小,变异性越大。所谓变弃性,是把父母优良的遗传因素传给后代,把父母已有的不足之处变异掉,使一代更比一代强。相反,年龄越大,则变异性越小,也就是说,把父母双方的不足和缺陷传下来的概率也就越大。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有些孩子集中了父母双方的优点,而另一些孩子则集中了父母的不足,这就是遗传作用的结果。所以,从优生优育角度讲,选择最佳的生育年龄是科学的,可以提高生育的质量,摒除不利因素。
二、做好孕育的心理准备
夫妇双方在准备要孩子之前,心理状态应当是良好的、稳定的,对生育怀有期盼和向往心理,不能把生育子女当做一种负担,应当看作是对社会和家庭应尽的责任及义务。年轻夫妻不应只顾自己享乐而拒绝生育,也不应只顾事业而无限期地把生育时间推迟,而失去生育最佳的时机。
心理情绪会影响母体自身的生理功能,对生殖功能当然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如影响排卵及卵子的活动,影响对精子的接纳等。长期的心理刺激甚至还可以影响到胚胎及胎儿发育。男性消极的心理状况,除了影响自身的生理生殖机能以外,还会使朝夕相处的妻子产生思想负担,从而影响到胎儿的生长与智力发育。因此,受孕之前,夫妻双方的心理状态都必须是良好、稳定、向上的。夫妻双方在生育上的认识应当一致,任何一方都不应该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对方,家庭其他成员也应支持夫妻双方做出的选择。即使双方认识上有分歧,一旦受孕也应当正确对待,千万不要互相埋怨和指责,更不能我行我素,采取其他终止受孕的措施。否则,不但会给对方造成伤害,同时会有损自己的身心健康。在心理上,夫妻双方都要把子女看作是夫妻爱情的结晶,要认识到新的生命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在子女身上寄托着自己无限的希望。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无疑会增加受孕信心,提高受孕率,是受孕前应当具备的心理状态。
在准备受孕时,夫妻双方感情要好,工作要顺心,近期内未经受大的精神创伤,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有忧愁、烦恼和焦虑的事情发生。比如,没有职务升降、工作调动、失业下岗、临考等精神紧张的事情。如情绪过分紧张,有可能会减少胎盘和子宫的供血,致使胎儿缺氧。因此,无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要使孕妇处于良好的状态。对妻子怀孕后可能出现的不适、不良的反应及将来育儿的辛苦,夫妻双方也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虽然孕妇在妊娠的早期会出现不良反应,给身体带来某些不适,但这毕竟是生理现象,而不是疾病,只要有勇气、有信心,是完全可以克服的。至于育儿过程中工作量的增加,虽然会使人感到劳累,但是劳累之余也伴随着幸福。所谓的天伦之乐,就是在不断地劳累忙碌之中体会出来的。
三、怀孕前如何调理体质
很多实验证明,受孕以前父母的身体是否健康,是决定宝宝体质强弱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有不少书籍记载了孕前的养生观。以中医的观点来看,孕前调理分为“身”、“心”两方面,而且对于父母同等重要,因为生孩子不只是妈妈的事。中医所强调的是“致中和”,五脏六腑要协调、阴阳要平衡,不可过与不及,气血须充足。五脏指的是肝、心、脾、肺、肾,各主掌人体的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生殖系统,所以,在怀孕期保持心理的平和、脏腑的协调极为重要。中医学也指出,父母的心理现象也影响受孕及孕男、孕女的差异,受孕后也会因“外向内感”而影响胎儿心理发育。
您一定会好奇地问:“孕前调理应在何时开始?”一般健康状况良好者,可在预定怀孕前3~4个月开始调理;若健康状况不理想,则当有半年至一年的调理期。最好在调理前请中医师就您的体质进行分析,并提出饮食建议。除此之外,您自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选择营养良好的饮食美国、英国的医学家都有研究指出,孕妇拥有良好的饮食,容易生出健康的婴儿,而且妊娠时发生恶心、呕吐、小产现象是不良饮食妇女的1/3。所谓良好饮食是指:不吃刺激性食物(包括茶、咖啡、酒);食物种类要多、要杂、要粗、要原味、要多变化,不干净或经污染的食物不可吃;不可暴饮暴食。
生活尽量规律化起床、睡觉、运动、工作,最好规则而有序。这样的生活,容易使心情平静,会增加受孕几率,并能生出脾气好、大度从容的孩子。
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使人身心健康。然而,睡眠的需求多寡因人而异,以睡到自然醒,而且醒后不觉得累为宜。
愉快的心情古书中在有关不孕的病因中,有“妒妇不孕”和“肝郁不孕”的记载。可见,孕前心情的愉悦与否是何等重要。多吃鱼、虾、山药鱼、虾、山药有补肾、调先天精气之作用,多吃鱼虾、山药可增加受孕几率。
四、妻子怀孕前丈夫应注意的事项
大量的事实已经证实,父亲与胎儿的健康情况有关,因为胎儿有1/2的基因来自父亲。这1/2的基因是否正常,对胎儿来说非常重要。那么,妻子怀孕前丈夫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职业从事喷洒农药、使用除草剂等工作的已婚男子,至少在70天时间内应避免妻子怀孕。铅、铝、氨甲嘌呤、棉酚二澳、氯丙烷等工业化学品,影响精子的形成,在妻子怀孕前,丈夫应尽可能少接触这类化学品。
减肥肥胖丈夫在减肥过程中,不能让妻子怀孕。在肥胖人的体内,储存有更多的有害化学物质,某些脂溶性的化学物都贮存在脂肪中。一般说来,在脂肪组织中沉积的环境污染物,对人的毒害作用较小,但在快速减肥过程中,体内储备的脂肪便会很快重新分解代谢,而蓄积在脂肪中的毒物也随之游离出来进入人的血液之中,进而对精子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服药丈夫不要滥用药物,更不要使用含雌激素的护肤脂。不少化学药品,如雌激素、利血平、氯丙嗪等均会影响精子的生存能力并有可能出现畸形精子。
饮食丈夫要做到不偏食。精子的生成需要优质蛋白质、钙、锌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精氨酸、多种维生素等。如果偏食,饮食中缺少这些营养素,精子的质量会受到影响,会产生一些低质精子。
烟酒丈夫要戒除烟酒。酒对精子的损害早为人们所熟悉,烟中的多种有害物质也会杀伤精子。丈夫应在妻子受孕前3个月就停止喝酒、吸烟。
情绪丈夫还要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若经常忧郁、烦恼或脾气暴躁,会使大脑皮质功能紊乱,造成神经系统、内分泌功能、睾丸生精功能以及性功能不稳定,影响精子的产生和质量。
胎教的作用及内容
一、胎教的作用
胎教是对胎儿进行的教育,它是优生的一个重要内容。孩子健康聪明程度,将会给孩子的一生带来很大影响。如果仅仅注意孩子出生后的教育,往往不能如愿以偿地把孩子培养成才。所以,教育应从“0”岁—最佳的教育时期开始,也就是进行胎教。
胎生活在妈妈子宫内的胎儿是个有各种感觉的小生命,对于外界各种刺激十分敏感。在母体内,胎儿的器官和组织迅速发育,并在功能上逐渐完善,能对各种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从而成具备了接受教育的基础。如果妈妈能不误时机地通过一些方法给予胎儿良性刺激,不仅可促进其各种感觉器官和大脑发育,还有利于其今后形成良好的性格。一些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还在母腹中时,其性格和气质特点已开始萌芽,而后天所表现出的个性都与在母体里所获得的信息有关。因此,妈妈一定要抓住这“天赐良机”,对胎儿进行环境、音乐、语言、抚摩、情绪、运动、营养等广义上的胎教。
近年来,胎教在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成为保健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受过胎教的婴儿,其智商高于未受过胎教的婴儿。经过胎教训练的婴儿智力发育快,语言能力强,动作协调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