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代言情妖媚君主:惹火小丑后
775900000150

第150章

王太后首先优雅地鼓起掌来,笑道:“你们大伙儿听了这么可乐的故事也不赏枭王爷一点掌声?太小气了吧?”

方之瑧面容阴郁,攥着拳头不说话。

“不会吧?那方小姐跟她的母亲长得十分相似,怎么会是太后老祖宗所生呢?枭王爷别是喝醉了酒了吧?”一位先王的遗孀,前朝的一个丽人,有些不赞同。

南宫枭呵呵一笑:“有个情况大家可能都不知道,那就是方之瑧的小妾,方玮仪的名义之母,其实就是王太后的嫡亲妹子!大家都说方小姐长得象她母亲,其实就是像王太后。因为,她们两姐妹长得也很像。”

“南宫枭,你若再胡说八道,我方之瑧也顾不得上下之分了。”方之瑧已大怒。

丑后却有些相信了,难怪王太后对方玮仪特别疼爱,原来是亲生女儿啊。那南宫欣宇,他到底是谁的孩子啊,他的父母在哪儿?

丑后的心有些隐痛,她想不到事情会演变成这样。真是这样的话,南宫欣宇该怎么办啊?

“好好好,不到黄河不死心是吗?孤王有得是证人。”

“好啊,你把证人给叫出来,哀家倒是要看看,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人敢将脏水泼到哀家的身上。”王太后依然很平和。

她不信南宫枭能叫得出什么证人来。那些当年亲眼目睹的证人,早就让王太后请到地底下去了,难道死人还能开口?

“王太后,还记得当年给你接生的那个稳婆吗?她如今就住在孤王的王府里,孤王已替你养了她十八年了。”南宫枭笑道。

“枭王爷辛苦了,替哀家莫名其妙地养什么稳婆,只是哀家当年的稳婆早就死了,这在内事房是有记载的。枭王爷若有兴趣,哀家令人取来看看?”

“她当时是死了,可她后来又活了。至于是怎么活过来的,烦劳王太后亲自问她本人吧。”说着,南宫枭拍了拍掌,一个人应声而进:”王爷,人带来了。“

众人的眼睛一下扫了过去,只见一个太监打扮的人,竟押着二个中年妇人!一个穿戴华贵高雅,一个朴素有加。

南宫枭笑道:“容孤王介绍介绍?”

方之瑧已扑了进去,紧紧地攥着那位穿戴得很是珠光宝气的妇人,阴着脸低声喝道:“秀鸾,这二天你上哪了?这会儿你跑到宫里来做什么?”

王太后的脸色越发阴鸷,双拳攥在胸前,狼一般凶悍的眼睛,直直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大伙看看,这位就是方大人的小星,名叫秀鸾,她跟太后是不是长得很像啊?”

那位穿戴得贵夫人一般的妇人,她任由方之瑧抓住,哀怨地一笑,脸上好像绽放开一朵经霜的秋花,她凄楚地说:“老爷,可怜秀鸾一辈子替人做嫁衣,最后的结果还落得如此难堪……老爷,原谅臣妾熬不住,什么都说了……”

说完,她用一种很狠毒的眼神望了一下王太后,满脸顿是泪痕。上下唇死命一咬,大叫了一声,口中喷出血来!

方之瑧的胸前,顿时盛开了血花!

天哪,她竟咬舌自尽了。

“秀鸾,秀鸾啊……御医,御医,快救救她啊……救救她……”方之瑧一把抱起瘫到在地的小妾,连声呼唤。眼里,已蓄满了泪水。

王太后用手摸了摸满是血污的脸,眼眶微红,却不满意方之瑧的情态,她阴着脸说:“别叫了,她升天了。”

方之瑧的小妾,确是王太后的亲妹妹。

当年,为了掩饰与方之瑧的恋情,更为了让亲生女儿在方府能有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由王太后出面,很热心地将亲妹妹介绍给方之瑧做妾室。可怜这个小妾,一面眼睁睁地看着自已的姐姐与自已的丈夫你侬我侬,情意绵绵;一面还得充当他们女儿的亲娘,这种悲愤与无奈的心情,别人恐怕是很难无法体会的。

现场因方之瑧小妾的突然自尽而一片寂静。

南宫枭不甘寂寞,走到那个穿着素寒的妇人前,阴鸷的眼睛看了看早已魂不守舍的她:“怎么,怕了?当着众人的面,你给孤王照实说,否则,孤王让你跟她做伴去!”

妇人的双臂被人攥着,可身子拼命地挣扎,连声哀求:“王太后……王太后救命啊,王太后替民妇向枭王爷求个情吧……”

王太后定睛细看,果然是当然替自已接生的稳婆。这下,心头大乱,这个稳婆当年不是被自已毒死了吗?怎么又活转来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了王太后的身上,王太后已来不及细想了,她举起手,猛地扇了过去:“胡叫什么?哀家也是你这种贱妇所能指使的?”

殿内顿时乱了起来!

南宫枭一把揪起那个稳婆的头发,逼问道:“说,当年你给王太后接生,王太后是不是生下个女孩儿?快说!”

那位穿得很朴素的妇人被打傻了,站在原地半天不动,随即大哭起来,狂哭过后,又大笑不止,边笑边道:“小公主,还有小王子……哈哈,生了一大堆……”

这什么跟什么啊?

南宫枭费尽心思弄到的两个证人,一个成了死人,一个成了疯人!

南宫枭眼看着就要败下阵了。

王太后的冷笑里已含着一抹势在必得的笑意。

这时,一个很熟悉的声音从人群中响起:“其实不必到宫外去找证人,奴才我,就是一个活证人!”

丑后定睛一看,竟是玉和宫管事太监朱清!

“死奴才,你来裹什么乱?”王太后大怒,斥道。

方之瑧将怀中的小妾请候在殿外的太监送回府去,而他自已,双眉紧蹙,紧张地注视着眼前的一切。

朱清望了一眼暗中频频点头的丑后,往人前一站,声音洪亮地说道:“今日,奴才不得不说了,这事憋在奴才的心里已整整八年。八年前,也就是先王驾崩的前几个月,先王突然接到了密报,说王太后与方之瑧大人有隐情,且生有一女。南宫二殿下,似乎并不是先王的骨血。先王得知这一消息,病上加气,令奴才潜出宫去调查此事。奴才先后找到了几个曾在方府住了一段时间的产妇,也找到了被方大人买走儿子的那位妇女,奴才正要将此妇带回王室辩认,却收到了先王的九面金牌,召奴才疾速回京。回宫后才知道,原来,先王不仅让朱清调查此事,也派了另外两位大臣。在奴才回宫之前,先王已得到了那两位大臣确认的密报。”

王太后的脸色渐渐地转为青灰色,她咬着牙,瞪大眼,大骂:“狗奴才,你竟敢假传圣音!忘恩负义的狗东西!先王在世的时候对你不薄,想不到你竟然往先王的头上泼脏水!哀家今日若让你信口歧黄地胡言乱语,来日哀家如何跟先王交待?”

王太后说到这,眼里全是腾腾的杀气,对殿外喊道:“祥和宫的侍卫何在?”

殿外响起齐齐的答应:“奴才们谨遵懿旨。”

“将这个附势的小人给哀家拖出去砍了!”

朱清的一番话,助了南宫枭的一臂之力,他将朱清挡在身后,冷笑道:“王嫂这么迫不及待地斩杀朱清,是不是有杀人灭口之嫌啊?”

丑后觉得自已也该说句话了,否则场面上不热闹。因此,她似乎很生气,走到王太后的面前,指着朱清喝道:“朱公公,平时本宫看你为人谨慎,办事牢靠,想不到你竟然如此信口开河。咱们王太后乃大乾国女子的楷模,母仪天下,她老人家怎么会做出如此不要脸的事情?今天,你必须把事情讲清楚,还王太后的一个清白!否则,本宫也决不轻饶!”

王太后被丑后搅得气不打一处来,心里面狠不得将丑后凌迟处死,可又不好说什么,阴着脸不说话。

东方靖月听到这,他差点要大声叫起好来了。丑后明是站在王太后的一边,实则上是连骂带讽。而且,有了丑后的这几句话,王太后就不得不让朱清再说下去。

“朱公公,快说!”丑后紧逼。

朱清明白丑后的意思,他将怀中的拂尘往肩上一靠,继续缓缓地往下说:“谁知,奴才回宫的第二天,先王喝了一碗参汤后突然驾崩,而那两位了解内情的大臣,先后死于非命!经查,参汤是王太后亲自熬制,令御膳房的太监奉送给先王。先王驾崩后,那两太监当场吊死在房前的树上。只是,谁都不知道,其中的一个太监,在死前曾写下了一个字条,悄悄地放在了朱清的枕头底下。”朱清扬着字条说:“众位请看。”

谁都没想看一眼,因为,当年发生的事情,很蹊跷,很离奇。经朱清这么一串联,似乎还原了事实的本来面目。

大家都觉得不必再看。

方之瑧摁住慌乱,冷笑了:“朱清,假如这个字条是真的话,为何你当时不拿出来治王太后的谋害之罪?到了八年后才拿出来,这明摆着是你这个奴才仿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