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摆脱烦恼靠自己:日常烦恼自我化解80法
7760900000010

第10章 提升品格篇(5)

如果你想每天得到快乐,那么,抱怨的次数不能超过三次,相反,对别人的赞美一定要超过三次。减少抱怨,多赞美别人,会让你更多地关注生活积极的一面,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人与事。每当你将焦点放在正面的事物上,你的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如果在上帝的天库里记载着每个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上帝宣布:“每做一件帮助人的事奖励100美元,说一次鼓励人的话奖励100美元,说一声谢谢奖励50美元,道一声对不起奖励30美元;反之,一次伤人的行为罚款100美元,一句损人的恶语罚款50美元。”试想一下,这样算来你是会成为百万富翁,还是会负债累累。

广交朋友法

据心理学调查中发现,拥有5位朋友的人幸福感指数仅有40%,拥有5~10位朋友的人幸福感指数达到50%,拥有超过10位朋友的人幸福感指数高于55%。对生活满意的人拥有朋友的数量是对生活不满的人的两倍。

拥有朋友的数量代表着社交关系的好坏,要想让这一影响达到最好程度,女性要有33位朋友,男性需要49位朋友,虽然女性需要的朋友数量较少,但她们总有几个十分亲密的“闺中密友”,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生活在团队中的人比较快乐,自生的烦恼也相对少,也许主要是因为有人分享和分担吧。

多和朋友们在一起。不要被日常工作缠身,亲密的人际关系,是你幸福感的信号。

广交朋友,并不是非要从朋友身上得到实质性的帮助,才算得到了好处。有些人,仅仅是和他在一起,就可以获得益处。这些人几乎都看到了世上最美好的一面。可以说,积极的人拥有更多获得成就的潜力,并且向四周散发出他的能量。只要待在她身边,你就可以得到力量。周围有愈多幸福积极的人,你的人生也会愈顺利。

努力去结交心态积极的朋友,可以分离他们的能量。

心态积极的朋友拥有下面的特质:

爱:心态积极的朋友,他人格的力量是向外涌流的。他不会一心一意只以自我为中心,却能关注到他人。他爱每一个人,因而成为被别人需要、喜爱和敬重的人。

安详:心态积极的朋友,能在每一种环境中保持冷静、安详,他知道如何避免消极的情绪。他能使自己的精神超越世俗而提升至更高的境界。外界的批评、挫折皆不足搅扰他的心思。在混乱中,他会成为众人的一股安定力量。

开朗:心态积极的朋友,更是积极奋发的,他能使你眼界开阔、性格开朗,给你勇气、希望、智慧和力量。在逆境中,他引导、带动你朝积极、正面、建设性的方向发展。他是你生活中重要的支柱。

如果你正处在艰难之中,就应该和那些见面就感叹人生凄凉的人减少交往的机会,而且绝不可参加闷闷不乐的谈话。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样的人只会责怪别人不好,只会责怪社会,只顾着挑剔别人的缺点,却从来不关心、检讨自身的不足。而且,对社会有诸多不满的人,不仅自己的人生前途黯淡,也会把这种不满的情绪传染给身边的其他朋友。

多与充满希望的人交朋友,特别是那些积极的、有信仰的及对创造气氛有贡献的朋友,让他们围绕在你的周围,他们将会以积极的态度来鼓励你。

你应该多和那些一直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并努力实践的人们交流,从中分享他们的能量。同时,你也可以鼓励他们,成为彼此信赖的朋友。周围有很多积极朋友的人,一般都很容易得到进步。

珍惜亲情法

20世纪末,一位二战士兵在太平洋一座孤岛上被人发现,他在岛上生活了53年。53年前,他的战舰被日本战舰击沉,他只身一个游到孤岛上,开始了“原始人”的生活。回国后,老兵已经丧失了语言能力,他带回来的东西只有一张发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他的妻子和女儿。他能说的不多的几个单词就是女儿和妻子的名字。53年的原始生活,就是那张照片给他力量,让他坚强的活着。

亲情是一种持久、内敛而热烈的力量,它可能不会像爱情那样令我们燃烧,但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让我们感到温暖。

无数事实表明:家庭关系和睦的老人,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普遍较高,遇到的烦恼相对少,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得到物质和精神支持。人到老年更应珍惜与晚辈的感情,享受天伦之乐。尊重儿女们的选择,不要过多干预儿女的生活。

曾有人主张:多花此时间对我们所称呼的“妈妈”关心、付出。也许,她不是你最好的朋友,也许有些想法真的与你不同,但她仍然是你的母亲。她总是听你诉说你的喜怒哀乐,你可花过足够时间陪她、听她说说她在厨房的疲劳?以贴心、爱心、尊重的心来对待她时,你会看到不同的世界。而一旦错失了,将只有美好但悔恨的加快陪伴着你,那种遗憾将难以弥补。

情,是人应有的生命元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现代人承受了很多社会资讯和很多自己无法关怀的事情,导致人情淡薄,导致大家习惯灾难的存在,也使人渐渐麻木,造成人不容易同情别人。关心变成多心、爱心换来伤心,岂不可悲?因为人其实很脆弱,那丰富的感情在冷漠、欺骗下也不堪一击!即使是亲情,我们也要懂得回报,懂得孝道!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感情对人来说是必需的、必要的,我们应在力所能有的范围之内,珍惜亲情、友情与爱情!

哲理养生法

哲理养生是更高层次的养生,涉及每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的问题。简单说来,就是你悟透了人生的道理,悟透了世界的道理。那么怎么样叫悟呢?

明末清初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叫王夫之,他就提出了一些哲理方面养生的说法,叫做“四看”。

第一,大事难事看担当。遇到大事难事,要看你能不能勇于面对它,是不是不回避、不逃避,勇敢地担当起来。

第二,逆境顺境看襟怀。碰到逆境了,或者处于顺境了,这时就要看你的襟怀,够不够豁达,能不能够承受得起。

第三,临喜临怒看涵养。碰到了喜事或者令人恼怒的事,换句话说,也就是得失了,喜就是得,怒就是失,就要看你的涵养,能不能宠辱不惊。

第四,群行群止看识见。所谓行止,也就是去留的意思,碰到去留的问题,就要看你的识见了,看你能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该去就去,该留就留。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这四看,实际上也就是一种对人生、对社会很透彻的了解和把握。这些都是就更高的思想层面来讲的,因此叫做哲理养生。

善待自己法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如意,事业上的挫折、人际关系的困扰、经济上的窘迫、健康上的烦恼……这些压力对人们来说都是不爽的。但是,假如我们不会善待自己,不以一个开朗、自信、乐观的心境去面对现实的话,那就会更不爽了!

宋代文豪苏东坡,一生命运极为坎坷:受排挤,遭诬陷,陷牢狱,受辱骂。屡次被贬,穷困潦倒;但是,无论遇到什么挫折,他都不困在愁苦中而是以享受人生的态度生活,圆通地自我解脱,善待自己,解脱自己,化苦为乐,苦中求乐,保持快乐、潇洒的心境。苏东坡被称为“坡仙”,既是因为他绝代的文学才华,亦是因为他快乐的心态。

比如,当他被人诬陷,坐了100多天的大牢,一出狱就做诗:“百日归期恰及春,余年乐事最关身。”他出获后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愉快地度过有生之年,在他看来,过去的恩怨并不重要,善待自己才是最切身的事。再比如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词句,正是体现了他坦然、豁达地对待人生痛苦的达观态度,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人的生命是一个非常短暂的过程,而且其间还充满了太多的风霜雨雪!只要我们像苏东坡一样,懂得善待自己,懂得享乐人生、寻找乐趣、解脱自己,就会成为一个活的快乐、充实的人。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不会善待自己,还会善待他人,善待工作吗?

我们应该怎样更加善待自己呢?

1.跳出“与别人比较”的模式,而成为与“自己比较”的独立的自我。做到这点很不容易,因为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与社会影响多半是与别人比较,我们已养成了习惯,但习惯是可以改变的,凡事起头难嘛!最好找一个好朋友一起做,彼此鼓励,彼此切蹉与支持。

2.写下你所有的优点。在许多场合下要求参与者写下优点时,他们觉得很困难,但要他们写缺点时,却又快又好,所以请大家花一点时间想想自己的优点,若想不出来,就问朋友或家人,有时候反而是别人知道我们的优点比我们自己知道得多。

3.每天早上、中午及晚上念自己的优点三遍,刚开始可能觉得不自然甚至有些虚假,有了这种感受而仍然去做,在做了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优点增加了,就加上吧!越多越好。

4.每天记下自己所做的事,在好事、好的表现如:努力、认真、勤劳等上面打一个记号,在需要改进的事及欠缺的方面如:骄傲、懒惰等上面打一个记号,在晚上做一个总记录,做完记录之后,好好地欣赏与肯定自己所做的好事;对需要改进的事则告诉自己说:今天我有些自私,明天我会改进,做的更好些。要谢谢今天所发生的一切人、事、物,感谢它们使你有学习、改进和成长的机会。

5.用幽默的态度“嘲笑”自己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而不要严肃地责怪自己:你看,你又犯了这毛病,怎样搞的,你怎么这么笨,老是学不会,难怪别人都不喜欢你!——转换成:哈!哈!哈!你看你,又自我中心了!我是很努力了,但下次要更小心点,更努力点,哈!哈!哈!

6.学习多欣赏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

善待自己就是要把握自己,在逢场作戏中留一份清醒,在车水马龙中留一下角落,在家庭婚姻中留一份真诚,在事业追求中留一份执著,在平淡寻常中有一个宁静的心境。

人生在世,终身与自己相处。心平则气和,心烦必意乱。善待自己,宽待他人,就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和谐。

善解人意法

有的人,无理争三分,得理不让人;而有的人,有理也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

一个女大学生去教授家请教几个问题,发现门是虚掩着的,于是她轻轻地推开,结果看到了这样一幕:教授正拥吻着一个女孩子。而那个女孩子也是他的学生。

看到女学生的不期而至,教授不知所措了。这时候,这位女大学生却一脸笑容地说:“教授,我也是您的学生,您可不能偏心哟,您也吻我一下好吗?”教授马上清醒过来。他轻轻地拥抱并吻了一下女学生的额头。那一刻,教授眼里有湿润的东西闪亮。

女孩毕业那年,教授寄给她一张贺卡,上面这样写着:我永远感激你的善良和智慧,是你拯救了我。

一位流浪画家请求为爱因斯坦画像,得到的回答是:“我没有时间。”画家说:“但是我需要你来为自己做宣传,我才能挣钱吃饭啊!”“哦,既然这样,”爱因斯坦回答说,“那我当然可以坐下来让你画。”

善解人意首先要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并且需要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

善解人意法,就是为人做事豁达而不拘小节,凡事都能从大处着眼而从不会目光短浅、斤斤计较,纠缠于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成就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但是,如果要求一个人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比如,有些人一旦做了官,便容不得下属出半点毛病,动辄捶胸顿足,横眉立目,属下畏之如虎,时间久了,必积怨成仇。想一想天下的事并不是你一人所能包揽的,何必因一点点小毛病便与人怄气呢?可如若调换一下位置,挨训的人也许就理解了上司的急躁情绪。比如在公共场所遇到不顺心的事,实在不值得生气。素不相识的人冒犯你肯定是有原因的,不知哪一种烦心事使他这一天情绪恶劣,行为失控,正巧让你赶上了,只要不是侮辱了人格,我们就应宽大为怀,不以为意,或以柔克刚,晓之以理。总之,不能与这位与你原本无仇无怨的人瞪着眼睛较劲。假如较起真来,大动肝火,刀对刀、枪对枪地干起来,酿出个什么后果,那就犯不上了。跟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较真,实在不是聪明人做的事。假如对方没有文化,一较真就等于把自己降低到对方的水平,很没面子。另外,对方的触犯从某种程度上是发泄和转嫁痛苦,虽说我们没有分摊他痛苦的义务,但客观上确实帮助了他,无形之中做了件善事。这样一想,也就宽容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