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亚洲战史
7762300000041

第41章 中法战争

中法战争指中法两国为争夺对清王朝藩属国越南的统治权而进行的战争。当时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18世纪末就企图在北圻设防驻守,曾多次以各种借口将军队派进越南北部地区。

19世纪中叶,印度支那各国也成为英法殖民者推行扩张政策的对象。1883年8月25日,法国人同越南国王签订条约,把越南变成法国的“保护国”。清政府不承认这一保护性条约,派兵增援法国要求撤离的“黑旗军”。

到1884年1月,清军连同“黑旗军”在内数量达5万人。装备精良的法军于1884年3月在北宁附近击败清军。

同时,法国向中国海岸派出了两支分舰队。清政府被迫让步,1884年5月11日签订中法停战条款。中国表示准备在3个月后签订和约。

但是,1884年6月23日,中法两国军队在薄辽村附近发生了新的武装冲突,从而破坏了协定。这一冲突成了1884~1885年中法战争的导火线。

1884年8月23日,法国分舰队的“特利乌姆凡特”号舰以直接瞄准的方法射击并歼灭了泊在福州停泊场的中国水师。10月1日,法国登陆兵在台湾岛登陆,并顺利地攻占了基隆港。10月23日,法军封锁了台湾岛。

随后,中国陆军在镇南关和谅山两地重创法军。但清政府害怕人民群众举事,便于1885年6月9日在天津同法国签订和约,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并为法国提供了在中国南部各省活动的新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