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海战
7762800000017

第17章 北挪威海域的破交战

北挪威,人烟稀少,山峦重叠,铁路和公路极不发达。德国从北挪威运入军事工业所需的镍和铁矿石,并向北挪威和芬兰运送军队及其给养,主要依靠海路。北挪威海路的东段,从基尔克内斯到洪宁斯沃格,长达170海里,多为开阔海域。而西段,从洪宁斯沃格至特罗姆瑟,长达180海里,海面上有大面积的礁岛群。战争初期,德国运输船在沿海航线上通常没有舰艇护航。运输船只受到苏联北方舰队潜艇袭击后,德国才不得不从1941年秋开始组织护航。

起初,三四艘运输船结队航行,通常只有同等数量的军舰为其护航。随着苏联北方舰队袭击的加强,德国护航兵力不断增加。德国歼击航空兵则利用挪威的机场对护航运输队进行全程空中掩护。苏联北方舰队由于战争初期其航空兵和水面舰艇的主要任务是直接支援陆军濒海翼侧,因而把破坏德军海上运输的任务交给了潜艇部队。北方舰队的潜艇支队共有各型潜艇15艘,多为中型和小型潜艇。舰队司令亲自古吉挥潜艇在敌人交通线上活动。

通常,同时出动4~5艘潜艇,采用阵地伏击法,隐蔽位置在敌舰船必经的航路上。对通过之敌实施突然袭击。1941年7月14日,“Ⅲ-402”号潜艇潜入洪宁斯沃格港首战告捷,用鱼雷击沉德国1艘3000吨的运输船。8月21日,“M-172”号潜艇闯入利伊纳哈马里港,击沉1艘正在卸货的巨轮。9月26日,“M-174”号潜艇进入利伊纳哈马里港又击沉1艘运输船。战争头几个月,由于德军海上运输量有限,加之苏联潜艇的阵地划分限制了潜艇指挥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单雷瞄准发射效果较差,所以苏联潜艇战果不大。1941年秋,北方舰队潜艇支队又增添了6艘大型和2艘中型潜艇。1941年后几个月,潜艇转而采用在一定区域内游猎和多雷间隔发射的方法,从而大大提高了潜艇作战效果。在19周年9月以前,潜艇只击沉德军2艘运输船和1艘扫雷舰,而在这以后的4个月里,却消灭了29艘运输船和4艘军舰。从1941秋季起,潜艇除使用鱼雷外,还开始使用水雷和火炮来破坏德军海上交通线。从1941年月11月起,使用水雷武器更加积极了。在战争初期,潜艇共布雷20余次,在德军基地、港口附近和海湾布雷400余枚。当情况不允许进行鱼雷攻击时,潜艇还使用火炮攻击敌人。使用火炮武器最有成效的是装备100毫米大炮的“K”型巡航潜艇。例如,1941年9月12日,“K-2”号潜艇在哈尔巴肯角水域用火炮击沉德国1艘运输船。该潜艇于19日进入基地港口入口处时呜空炮以示胜利。

同年12月3日,“K-3”号潜艇发现一支由1艘6000吨运输船和3艘护航舰艇组织成的护航运输队,潜艇实施鱼雷攻击后,受到护航舰艇的深弹攻击,于是浮出水面进行炮战。只用了5分钟,就击沉护卫舰和护卫艇各1艘,另1艘护卫艇逃之夭夭。这是北方舰队潜艇同德军反潜舰艇进行的第一次炮战。在战争的头一年,北方舰队潜艇支队在德军交通线上成功地使用了各种武器。

1942年,德国法西斯指挥部继续加强对北方交通线的保护措施,德军在很多海域设置了水雷障碍,增设了岸炮和观察哨。其反潜舰艇和航空兵也经常在沿海区域搜索苏联潜艇。一艘苏联潜艇有时在一个航次中就受到200~300枚深水炸弹的攻击。德军每艘运输船的护航舰艇已增至3艘。苏联潜艇也努力改进在运输线上活动的战术方法。尽管德军增强反潜兵力,加强对港防御,但苏联潜艇仍能成功地突防,击沉德运输船和战斗舰艇。1942年5月28日18时许,“M-176”号潜艇在敌海岸附近的阵地上持机,发现一艘德国潜艇在离自己90链的水面航行。“M-176”号紧急下潜,伺机攻击。此时那艘德潜艇也潜入水下。“M-176”号潜艇通过潜望镜发现德潜艇潜望镜击起的浪花,于是下潜至45米深度进行机动,力图占领有利的鱼雷攻击阵位。整整机动了1个小时。德潜艇艇长沉不住气,于20分钟内向“M-176”号艇发射了所有的鱼雷,但均未击中。“M-176”号艇等德潜艇浮出水面时,从8码距离向其发射两条鱼雷,其中一雷命中目标。北方舰队最老的“Ⅱ-3”号潜艇,在1942年共击沉10艘敌船。1942年,在德军运输线上活动的北方舰队潜艇,共击沉德国46艘运输船和5艘战斗舰艇。

与此同时,舰队航空兵也积极投入破坏德军海上运输的作战。他们进行空中侦察,袭击敌人的基地、港口,为运输船队和单艘船只担任护航。但战争初期由于轰炸机少,战果甚微。

1941年轰炸航空兵起飞500架次,仅击沉运输船2艘,击伤多艘。1942年北方舰队开始配备鱼雷机。鱼雷机起初采用单机或双机“自由狩猎”的办法,在有云和能见度低的气象条件下,经常对敌运输线以不超过50米的低空进行搜索,从距目标400米或更远的距离上投雷。但这种攻击由于得不到侦察保障而毫无效果。1942年7月29日,鱼雷机采用了新的攻击方法,并首创战绩。这一天,空中侦察首先发现一支敌护航运输队,从瓦兰格尔峡湾向西航行。

于是两架鱼雷机起飞前去攻击。17时58分,鱼雷机在波尔散格尔湾一带发现了这支护航运输队,相距25海里。飞机从太阳方向开始接近敌人,打算攻击最大的1艘运输船。飞机在距目标400米的距离上投射了鱼雷,并用机枪扫射了护航舰艇,然后顺利退出战斗。苏联鱼雷机的袭击,出乎德军意外,使其无法反击。结果1艘约1.5万吨的运输船被击沉。

从1942年2月起,鱼雷机开始使用水雷武器。通常使用单机在阴天或夜间布雷,至1942年底共布下18枚水雷。

1942年,北方舰队航空兵在敌交通线上活动的飞机共出动1200多架次,其中大约一半用于侦察,其余的是轰炸港口、攻击护航运输队和布雷。

从战争爆发至1942年底,北方舰队共击沉、击伤敌人船只和战斗舰艇152艘。其中,有50%属于潜艇的战绩。

战争初期,用于破德军海上运输线的水面舰艇,主要是鱼雷艇和“MO”型护卫队。只是在1941年11月,有两艘驱逐舰同英国军舰一起共同袭击了瓦尔德和北角一带的德军交通线。

鱼雷艇。在战争初期共出海140余艘次,仅消灭德军5艘舰船。主要原因是鱼雷艇数量少,缺乏与其他兵种首先是与航空兵的协同,作战海区情况复杂以及侦察较差。“MO-4”型护卫艇在鱼雷艇负责保障的情况下,自1941年至1942年还在基尔克内斯港、佩萨莫港和瓦尔德港附近先后布下72枚水雷。

岸炮从战争一开始就成功地封锁了德军最重要的港口——佩萨莫。1942年,斯烈德尼半岛增设一些100~130毫米的岸炮后,不仅加强了对佩萨莫湾出入口的炮火封锁,同时还采取了以下行动:在接近该海湾的航道上消灭德军的运输船和战斗舰艇,对出入海湾的护航运输队实施拦阻射击,炮击利伊纳哈马里港和港内船只等。德军因舰船遭受重大损失而不得不经常限制甚至停止使用利伊纳哈马里港,同时还需抽调兵力去对付斯烈德尼半岛的苏联炮兵。

总之,战争初期,北方舰队各兵种在德军运输线上的活动,对于粉碎德军在摩尔曼斯克方向的进攻和以闪击战夺取科拉半岛的计划,起了重大作用。北方舰队对德军海上交通的袭扰,给德军的补给和从芬兰、挪威向德国运输镍和铁矿石等战略原料造成了很大困难。在北方舰队潜艇、航空兵、水面舰艇和岸炮的打击下,德军不得不加强保护海上交通线,从而也牵制了它的大量兵力。

1943年上半年,在破坏德国海上交通线的斗争中,苏联潜艇继续起主导作用,而下半年,起主导作用的则是舰队航空兵。1943年1月2日晨,在挪威沿海一带活动的苏联“Ⅱ-20”号潜艇击沉敌护航运输队中的1艘5500吨运输船。1943年春,苏联潜艇在德国防潜配系最强的瓦兰格尔峡湾开始采用阵地轮流值班的方法,后来在瓦尔德与北角之间的主要阵地上也组织了潜艇轮流值班。

这年,经过精心训练,还进行了两艘潜艇协同行动的尝试。下半年开始组织潜艇与航空兵的协同动作,由航空兵袭击敌反潜兵力以协助潜艇作战。但是,潜艇与航空兵互相通信比较困难,潜艇只有在水面才能收到飞机发来的敌情通报。1943年,苏联潜艇广泛使用声呐器材,这就更好地保障了潜艇接近目标的隐蔽性和攻击的突然性,而且增强了潜艇对付水雷的能力。1943年,北方舰队潜艇总共完成120次战斗航行,实施了91次攻击和15次布雷。这一年内,潜艇袭击和所布的水雷使德军损失52艘运输船、21艘战斗舰艇和辅助船只。北方舰队损失了数艘潜艇,还有一些潜艇受到重创。北方舰队航空兵在1943年广泛采用的方法是,用轰炸机、鱼雷机和强击机战术群在歼击机掩护下联合攻击空中侦察发现的敌护航运输队,同时也采用连续攻击直至全歼敌护航运输队的方法。1943年北方舰队航空兵共击沉敌61艘运输船、5艘战斗舰艇和2艘辅助船只,击伤19艘敌船。

在这一年中,北方舰队各种兵力共击沉139艘运输船、41艘战斗舰艇和12艘小型船只,击伤37艘运输船和6艘战斗舰艇。上述破交作战的结果,掩护了苏军卡累利阿方面军的右翼,牵制了德海军的大量兵力,使其不能充分利用这些兵力去对付盟国的护航运输队。因此,从1943年起,往返于苏联北部港口和盟国之间的护航运输队较少遭到袭击。

1944年在破坏德国海上运输的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仍然是飞机和潜艇。随着北极地区白夜的到来,潜艇与侦察机加强协同动作,由侦察机提供有关敌护航运输队的情报,而潜艇在远离海岸的阵地上待机。当潜艇获得情报时,则全速驶向岸边拦截敌人,从而取得了出色的战绩。

9~10月,在佩萨莫-基尔克内斯战役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潜艇加强了在敌海上交通线上的活动,给敌人造成巨大损失。舰队航空兵在白夜期间,只有鱼雷机、水雷机和轰炸机能单独作战。鱼雷机常在交通线较远的区域,包括北角西南海区实施攻击。水雷机则在瓦兰格尔峡湾的港口入口处和北角以西的礁岛群海区布设水雷群和许多零散水雷。

随着白夜的延长,航空兵主要用来对瓦兰格尔峡湾的敌港口和基地实施密集轰炸,各机群之间紧密配合。例如6月27日和28日对基尔克内斯的袭击,共出动221架次飞机,击毁敌4艘运输船、1艘扫雷舰、3艘鱼雷艇,还击伤几艘船只,击落敌机13架、苏联损失飞机7架。在海上,特别是在白夜期间,飞机对敌护航运输队的进攻也是按照相互密集打击的原则实施的。经常是首先用强击机和轰炸机压制敌护航运输队的防空火力,接着用鱼雷机和平桅轰炸机对运输船只进行最后打击。当然,航空兵的具体战斗计划,几乎每次都有所变化,以避免被对方摸到规律。

1944年,由于苏联飞机夺取了制空权,鱼雷艇部队也参加了海上被交活动。至同年秋,鱼雷艇的破交行动达到了高峰,在阻止德军撤退方面起了一定作用。1944年全年,德国在北方诸海共损失144艘运输船、123艘军舰、11艘辅助船只和138艘小船。

1945年,德军陆续撤出北挪威,其海上交通线逐步南移。苏联北方舰队因敌交通线离自己战区越来越远,以本舰队兵力难以对敌组织突击,遂停止了破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