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现代海战
7762800000008

第8章 德军入侵挪威和丹麦

挪威和丹麦位于北欧,对于英、法和德国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德国若占领了挪威和丹麦,就可打破英、法对德国海军的封锁,使德国舰艇能够畅通无阻地进入北海和大西洋;而且德国一旦在挪威西海岸建立起海、空军基地,它就能限制英国海军的活动,从北面威胁英国。此外,德国每年从瑞典进口的铁矿石,在冬季主要是通过挪威北部港口纳尔维克运出,然后沿挪威海岸运往德国。为此,希特勒决定将于适当时机对挪威和丹麦采取军事行动。英、法唯恐德国占领丹麦和挪威,危及本国安全,也在准备采取军事行动。但当英、法还未来得及动手时,希特勒便先发制人,侵占了挪威和丹麦。

1940年3月1日,希特勒签发了代号为“威悉河演习”。的作战命令。

入侵计划的要点是:以陆军采取突袭方式,越过丹、德边境占领丹麦;同时以登陆兵和空降兵夺取挪威的重要港口和机场,而后向内地发动进攻,占领挪威全境,以航空兵对付英、法海军,力求避免海上大规模的交战。3月16日,希特勒在军事会议上决定挪威登陆战役将于4月9日5时15分发起。4月1日前,德军在挪威和丹麦登陆的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至4月2日,希特勒已调动了7个加强步兵师和1个摩托化军,约计14万人,1300架飞机和23艘舰艇。希特勒任命法根霍斯特将军为远征军总司令。

德国海军将其整个水面舰艇部队和大部分潜艇投入了挪威登陆战役。具体部署是:

第1大队前往纳尔维克,由邦特海军准将指挥。编有10艘驱逐舰和部队2000人。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和“石奈森瑙”号为其担任掩护。

第2大队前往特隆赫姆,由海耶海军上校指挥。编有“希佩尔海军上将”号重巡洋舰、4艘驱逐舰和部队1700人。补给船队由1艘油船和3艘货船组成。

第3大队前往卑尔根,由施穆恩特海军少将指挥。编有轻巡洋舰“科隆”号和“柯尼斯堡”号、火炮训练舰“牛虹”号、2艘鱼雷艇、1艘摩托鱼雷艇供应船、5艘摩托鱼雷艇和2艘辅助部只以及部队900人。补给船队由1艘小型运兵船和3艘货船组成。

第4大队前往克里斯蒂安桑和阿伦达尔,由里夫海军上校指挥。编有“卡尔斯鲁厄”号轻巡洋舰、3艘鱼雷艇、1艘摩托鱼雷艇供应船、7艘摩托鱼雷艇和4艘货船,以及部队1400人。

第5大队前往奥斯陆,由库默兹海军少将指挥。编有袖珍战列舰“吕佐夫”号、重巡洋舰“布吕歇尔”号、轻巡洋舰“埃姆登”号、3艘鱼雷艇、8艘摩托扫雷艇和2艘捕鲸船,以及部队2000人。

第6大队前往埃格松,由托马海军中校指挥。编有4艘扫雷舰。

第7大队前往丹麦的尼堡和科尔塞,由克莱坎普海军上校指挥。编有l艘老式战列舰“石勒苏盖格·荷尔斯泰因”号、3艘试验船、2艘运输舰、2艘拖船和6艘拖网渔船。

第8大队前往哥本哈根,由施罗德海军中校指挥。编有1艘布雷舰、1艘破冰船和2艘巡逻艇,以及部队1000人。

第9大队前往米德尔法特和贝耳特布甲奇,由莱斯内尔海军上校指挥。编有1艘轮船、3艘扫雷舰、2艘摩托扫雷艇、2艘巡逻艇、1艘猎潜艇和2艘海军拖船。

第10大队前往埃斯堡和诰尔比,由鲁格海军准将指挥。编有1艘指挥舰、4艘扫雷舰、8艘大型拖网渔船和8艘摩托扫雷艇。

第11大队前往丹麦利姆峡湾的蒂博伦,由贝格尔海军中校指挥。编有6艘扫雷舰、1艘供应船和8艘摩托扫雷艇。

此外,德国海军还派出8组潜艇参战。

1940年3月末,德军在各上船点集结了运输船只,并分别向英国的斯卡帕湾基地和挪威近海派出潜艇;航空兵也开始向德国北部各机场集中。4月3日,运输船队中的慢速船只,首先向挪威北部港口出发,它们载运着武器装备和技术兵器。4月6日夜,战斗舰艇由威廉港出海,开往纳尔维克和特隆赫姆;从波罗的海各港口出动的军舰及运输船只,则向挪威南部港口进发。4月8日,一艘德国驱逐舰同英国“萤火虫”号驱逐舰发生遭遇战,由此开始了挪威之战。

4月9日5时15分,德军开始入侵丹麦。满载登陆部队的运输舰在飞机的掩护下驶进丹麦港口,有1000名登陆兵在哥本哈根登陆。德军登陆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迅速占领了丹麦兵营。与此同时,德军装甲部队越过了日德兰半岛的丹麦防线,伞兵部队迅速占领了哥本哈根及其他战略要地的机场。9日6时,丹麦接受了德国提出的最后通牒,丹麦国王命令部队停止抵抗,并宣布投降。

4月9日晨,德军在入侵丹麦的同时,分别在挪威的奥斯陆、克里斯蒂安桑、埃洛松、斯塔万格、豪格松、卑尔根,特隆赫姆和纳尔维克等8处实施登陆,在大多数地方,德军没有遇到抵抗,或遇到轻微抵抗。只是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德军遇到了挪威军队的顽强抵抗,遭受严重挫折。挪威的海岸炮向德舰突然开火,一举击沉“布吕歇尔”号巡洋舰。后来,在空降部队的配合下,德军登陆部队攻取了奥斯陆。挪威国王将政府迁到奥斯陆以北100英里处的哈马尔。至9日晚,德军已全部取所有进攻目标。

英、法军队登陆与撤退为了抗击德军入侵,英、法向挪威派出了远征军,准备同时在纳尔维克和特隆赫姆两地实措施登陆。由此,德、英双方在海上和陆上进行了多次激战。4月15日,英、法联军在特隆赫姆以北100英里的纳姆索斯实施了登陆;3天之后,又在姆隆赫特以南100英里处的翁达尔斯内斯实施登陆,企图从陆上进行南北包抄,夺取特隆赫姆。但是,在德军航空兵的猛烈袭击下,英、法联军不仅不能前进,而且无法坚守纳姆索斯和翁达尔斯内斯两个登陆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英、法军队只好在4月末和5月初撤出挪威中部战场,从而使德军占领了挪威的整个南部和中部地区。

前往纳尔维克登陆的英、法军队,由于行动迟缓,最初只攻占了纳尔维克以北的哈尔斯塔。后来,根据盟军在西线的溃败形势,英国参谋长委员会向纳尔维克地区的英国部队发出指令:夺取城市,摧毁军事设施,然后撤退。5月27日,英、法军队成功地渡过罗姆巴克斯峡湾;5月28日,攻下了纳尔维克。随后不久,英国的3支运输船队载着2.4万陆战人员和大量的装备与补给品,撤离纳尔维克;至6月8日全部撤离完毕。挪威国王和政府官员也同时离开挪威。挪威残余部队,于6月10日投降。至此,挪威战役结束。在德军入侵挪威的过程中,德、英之间和德、挪之间在海上曾发生过多次战斗。

在挪威战役中,德军共伤亡5700人,损失巡洋舰8艘、驱逐舰10艘、潜艇4艘、炮艇1艘和小型船只10艘,另有2艘战列舰遭受重创;英、法和挪威的军队共伤亡5296人,英军损失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1艘、防空巡洋舰1艘、驱逐舰7艘、潜艇4艘,法国和波兰各损失驱逐舰1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