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美洲战史
7762900000053

第53章 美国南北战争(1)

南北矛盾

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两种社会制度即奴隶制度与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斗争”。美国独立后,南方和北方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在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从19世纪20年代起,北部和中部各州开始了工业革命,到50年代完成。1860年,北方工业生产居世界第4位,总产值达18.8亿美元。而在南方,则实行的是种植园黑人奴隶制度,南方1860年已有黑人奴隶400万人。南方奴隶制度是生长在美国社会的赘瘤,它严重窒息了北方工商业的发展,南北矛盾和斗争自19世纪起日趋激烈。斗争主要围绕西部土地展开。北方要求在西部地区发展资本主义,限制甚至禁止奴隶制度的扩大;南方则力图在西部甚至全国扩展奴隶制度。双方矛盾到19世纪50年代在局部地区已酿成武装冲突。在奴隶主的进逼面前,北方人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废奴运动”,南方黑奴也不断展开暴动。在人民斗争的推动下,北方资产阶级开始主张废除奴隶制度。1854年共和党成立,1860年,反对奴隶制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总统,这预示了奴隶制度的末日。于是,南方7州退出联邦,1861年2月建立了一个新“国家”——“美利坚诸州联盟”,定都里士满。4月12日,南方军队炮击并于14日占领了联邦军的萨姆特要塞,挑起了内战。

“地下铁路”

废奴运动兴起以后,废奴主义者们除了在通过书面或口头的形式进行宣传外,他们中间也有许多人用实际行动去反对奴隶制度,那就是有组织地帮助黑人奴隶从南方逃出来。其具体方法是:派工作人员到南方去,把奴隶带出来,并且在沿途设置驿站,以便掩护逃亡者,并且为他们提供食宿。因为一切是秘密的,所以这种组织又称为“地下铁路”。

“地下铁路”可以追溯到18世纪,因为自从有奴隶逃亡,就有人在协助他们。在19世纪30年代废奴运动大规模兴起之后,“地下铁路”的活动也更广泛地开展起来。到40年代,几乎每个市镇都有人与“地下铁路”发生联系。“地下铁路有两条主要干线,一条在中西部,从南方经过俄亥俄到加拿大,另一条沿着东海岸从南方通往北方。

协助奴隶逃亡,是一桩异常艰巨和危险的事情。一般都有周密的组织和计划,方法也及其巧妙,凡是人们能想出来的方法都采用了。逃亡奴隶往往化装出来:皮肤较白的奴隶通常化装成白人,有时冒充为奴隶主,皮肤较黑的打扮成仆人。有时逃亡奴隶怀抱婴儿,伪装成保姆。还有的男人装成女人,女人装成男人。在协助妇孺逃跑时,不但有护送人员,而且还有车辆送。向导时常把这些逃亡者装到运货车里,外面用货物伪装。有时也把黑人放在箱子里当作货物用火车或船运到北方去。

逃亡一般都在夜里,向导和逃亡者只能靠北斗星辨别方向,一到白天便隐藏在废奴主义者家里的仓库、顶楼或其他容易掩蔽的地方。

“地下铁路”的历史充满了逃亡奴隶克服各种险阻,历经千辛万苦的艰苦斗争的记载。

黑人是“地下铁路”的主力,到50年代,每年平均有500名黑人废奴主义者往来于南北之间从事拯救奴隶的工作。其中鼎鼎大名的有哈里特·塔布曼、约翰·斯蒂尔、拉格尔斯和道格拉斯等人,而最勇敢的便是塔布曼。她出身奴隶,年方5岁时就被迫作强度劳动,并且经常挨奴隶主痛打,因之她对奴隶制度深恶痛绝。1825年她由于帮助另一个奴隶逃跑而被监工打伤了:当时监工用两磅重的平衡锤打在她的脑袋上,她顿时昏倒在地,从此卧病不起,一连好几个月挣扎在死亡线上。后来虽然病愈了,但是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昏睡病,每天要有好几次突然沉入昏睡状态。1849年她终于逃出了奴隶制的火坑,孑然一身来到了自由州——宾夕法尼亚。

但是塔布曼并不满足于自身的解救,她想到还有千千万万个同胞仍在奴隶制下受折磨,感到自己有义务去拯救这些苦难的同胞。因此她来到北方不久,就参加了“地下铁路”的工作,并且成为东线的“机关车手”。她长途跋涉深入南方奴隶制的“龙潭虎穴”前后达19次之多,一共救出300多名奴隶。她有智有勇,既能出生入死往来于南北之间,又能运用机动灵活的策略。许多向导在工作中失事:有的被捕,有的被打伤,有的被杀害,但是塔布曼在她10年的工作期间从未发生过一次事故。正如一位废奴主义者桑伯恩所说的,她能“冷静、远见、忍耐及智慧完成她的目的。”她在南方奴隶中间简直成了神话般的人物,奴隶们亲切地称她为“摩西”。在她的影响下,协助奴隶逃亡的工作在组织和技巧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奴隶主对她恨之入骨,有的甚至悬赏4万美金想抓她。她的活动在整个马里兰州的奴隶主中间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并且促使该州的奴隶价格急剧下降。这时因为她的活动已经使得种植场主的奴隶财产失去了保障。由于塔布曼的勇敢机智,伟大的废奴战士约翰·布朗称她为“塔布曼将军”。

当然,参加这个冒险工作的也有白人,卡尔文·费尔班克斯、约翰·费尔菲尔德、列维·科芬、托马斯·加尼特、查理·托里及约翰·布朗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人物。

根据统计,参加这个伟大事业的人员有3200人以上。其中有许多人为了拯救黑人宁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他们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在历史上永放光芒。

“地下铁路”事业的意义和影响是重大的。在1810年到1850年的40年间,由于奴隶的逃亡,南方奴隶主一共损失了10万名奴隶,价值在3000万美元以上。仅仅通过俄亥俄州逃亡的奴隶就有4万人。这不能不沉重地打击了南方奴隶制度。而且,大概任何的因素都不如“地下铁路”那样更加剧了南北之间的斗争。

约翰·布朗起义

1800年5月,约翰·布朗出生在康涅狄克州托林顿一个白人农民家庭。他父亲欧文·布朗是一位坚定的废奴主义者。布朗的童年是在美国北部山林中度过的,后来他当过硝皮匠,经营过牧羊业。耳闻目睹的黑人奴隶的悲惨遭遇,激起了他对奴隶制的无比憎恶。

在美国独立战争中,黑人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独立战争以后,他们却没有获得解放,黑人被排斥于许多行业之外,没有选举权,也不能在民兵中服役。1793年,美国政府制定《逃奴追缉法》,规定只要奴隶主在逮捕逃奴地点出示证明,当地官吏即将该逃奴判归原主。许多北方的自由黑人在“逮捕逃奴”的借口下,被绑架到南方。从19世纪20年代起,废除奴隶制的呼声激荡着北美大陆。工人、农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都投入了斗争的洪流。释奴运动者创办《解放者》报,成立废奴协会,他们还组织全国性的秘密团体“地下铁路”,帮助奴隶逃离南方,移居加拿大或美国北方。

1834年,布朗组织了一个废奴主义团体,结识了许多黑人朋友,他积极参加地下铁路的工作,了解黑人分布情况,绘制奴隶逃亡路线图,研究以往美国奴隶起义的英雄事迹和海地。1854年,南方种植国奴隶主派遣武装匪徒窜犯堪萨斯,用刺刀在那里强行建立奴隶制。这激起了美国人民的反对,大批工人、农民武装起来,涌入堪萨斯,同种植园主发生武装冲突。这时,布朗正在弗吉尼亚一带主持地下铁路的一个站。当他听到堪萨斯血战的消息后,立即派他的5个儿子前往当地参加战斗。不久布朗自己也赶去了,并在达奇亨利渡口歼灭了一批敌人,从此,布朗的名字传遍各地。

为了狠狠打击奴隶制度,布朗决定在哈帕斯渡口发动武装起义,1859年10月16日晚,布朗对他的战友们说:“拿起你们的武器,我们马上就要向哈帕斯渡口进军了”,说完他一马当先,率领起义队伍向哈帕斯渡口进军。起义开始进行得很顺利,后因响应者少,加上联络不利,动作缓慢,拖延了时机,使敌人有时间从附近集结地方军警进行反扑。18日,经过最后一场激烈战斗,布朗率领的起义军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了。起义军9人牺牲,6人逃脱,布朗等7人被俘。

在敌人的法庭上,布朗大义凛然,他说:“我相信,像我所做的那样,为那些受人轻视的穷人们进行工作,并不是错误的,而是正确的。现在,如果认为有必要叫我为正义事业付出生命,把我的鲜血和我的孩子们的鲜血,以及千百万个奴隶的鲜血混合起来——我同意”。

布朗在就义前写下了他的最后遗言:“我,约翰·布朗,现在坚信只有鲜血才能清洗这个有罪的国土的罪恶。过去我自以为不需要流很多血就可以做到这一点,现在我认为,这是不现实的。”

1859年12月2日,布朗英勇就义。他为了黑人的解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林肯

1831年6月的一天,美国南方城市新奥尔良的奴隶拍卖市场上,一排排黑人奴隶戴着脚镣手烤站在那里,他们都被一根根粗壮的绳子串在一起。奴隶主们一个跟着一个走了过来。象买骡子买马一样仔细打量他们,有时还走上前摸摸他们的胳膊,拍拍他们的大腿,看他们是不是长得结实,肌肉发达,将来干活有没有力气。奴隶主们用皮鞭毒打黑奴,还用烧红的铁条烙他们。这时,几位北方来的水手走了过来,他们都被眼前的悲惨景象惊呆了,其中一个年轻人愤怒地说:“太可耻了!等一天我有了机会,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说话的这人名叫亚伯拉罕·林肯,后来他当上了美国总统,真的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抱负。

1809年2月12日,林肯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没机会上学,每天跟着父亲在西部荒原上开垦劳动。他自己说:“我一生中进学校的时间,加在一起总共不到一年。”但林肯勤奋好学,一有机会就向别人请教,没钱买纸笔,他就在土沙地上和木板上写写画画,练习写字,他放牛、砍柴、挖地时怀里也总揣着一本书,休息的时候,一边啃着粗硬冰凉的玉米饼子,一边津津有味看书。晚上,他在小油灯下常读书读到深夜。

长大后,林肯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外出谋生,他什么活都干,打过短工,当过水手、店员、乡村邮递员,土地测量员,还干过伐木,劈木头的大力气活。不管干什么,他都非常认真负责,诚恳待人。他当乡村店员时,有一次,一个顾客多付了几分钱,他为了退还这几分钱竟追赶十几里路。还有一次,他发现少给了顾客2两茶叶,跑了几里路把茶叶送到那人家中。所以,他每到一处,都受到周围人的喜爱。

林肯无论干什么都始终没忘记学习,他抓紧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攻读历史、文学、哲学、法学等着作,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这时期,他对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积极从事政治活动。1834年,25岁的林肯当选为伊利诺斯州议员,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836年,他又通过考试当上了律师。林肯青年时期就痛恨奴隶制度,因为他当水手时,多次运货到南方,亲眼目睹了奴隶主的野蛮残暴和黑奴遭到的残酷折磨。他当了议员之后,经常发表演讲,抨击蓄奴制,在群众中很有影响。1854年美国的共和党成立,因为这个党主张废除奴隶制,林肯就参加了,两年后他在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他在竞选演说中说:“我们为争取自由和废除奴隶制度而斗争,直到我国的宪法保证议论自由,直到整个辽阔的国土在阳光和雨露下劳动的只是自由的工人。”

1858年,林肯在参加伊利诺斯州参议员竞选时,发表了一篇题为《裂开了的房子》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比喻为“一幢裂开了的房子。”他说:“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林肯的演说语言生动、深入浅出,表达了北方资产阶级的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群众的愿望,因而为他赢得了很大的声誉。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他的当选使南方奴隶主忧心忡忡,惶恐不安。1861年南方部分蓄奴州组成“南方联盟”,并不宣而战,美国内战爆发。战争初期,由于北方准备不足,仓促应战,导致节节败退。在这关键时刻,林肯毅然签署了《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这两个法令的颁布是南北战争的转折点,战场上的形势变得对北方越来越有利了。到1865年4月,历时4年的南北战争终于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

南北战争被称为继独立战争之后的美国第二次革命。林肯成为黑人解放的象征。但奴隶主却对他万分仇恨。1865年4月14日晚上,林肯在华盛顿的福特剧院里看戏时,被南方奴隶主收买的一个暴徒刺杀。林肯的不幸逝世引起了国内外的巨大震动,美国人民深切哀悼他,有700多万人停立在道路两旁向出殡的行列致哀,有150万人瞻仰了林肯的遗容。林肯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为推动美国社会向前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美国人民的崇敬,在美国人的心目中,他的威望甚至超过了华盛顿。

美国南北战争的经过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之后,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严重威胁,他们当然不愿意一个主张废除奴隶制的人当总统。为了重新夺回他们长期控制的国家领导权,他们在林肯就职之前就发动了叛乱。1860年12月,南方的南卡罗来纳州首先宣布脱离联邦而独立,接着密西西比、佛罗里达等蓄奴州也相继脱离联邦。1861年2月,他们宣布成立一个“美利坚邦联”,推举大种植园主杰弗逊·戴维斯为总统,还制定了“宪法”,宣布黑人奴隶制是南方联盟的立国基础:“黑人不能和白人平等,黑人奴隶劳动是自然的、正常的状态。”

1861年4月12日,南方联盟不宣而战,迅速攻占了联邦政府军驻守的萨姆特要塞。林肯不得不宣布对南方作战,南北战争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