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美洲战史
7762900000072

第72章 美国—巴拿马战争(3)

此次美军使用的17辆“谢里登”坦克,是越南战争中使用过的老式轻型坦克,重量只有16吨;现役的“艾布拉姆斯”坦克重达60吨,无法迅速大量空运到巴拿马,只好以此充数。

守卫国防军司令部大楼的是巴拿马军第5连,他们手中并没有重武器,但仍然做着顽强的抵抗。大楼外的高射机枪喷射着火舌,美军一架直升机在空中被击中燃起大火,一头栽到地上,变成一团火球。

但巴军终究是寡不敌众,在武装直升机、坦克和炮火的联合围攻下,巴军第5连一部战死,一部遭擒,全军尽没,国防军司令部大楼落入美军之手。

美军尖刀突击队员层层包围了大楼,冲进诺列加将军的指挥部,可里面早已是人去屋空,连诺列加的影子也没有看到。

这厢战斗还在激烈进行的时候,属于“尖刀”特遣队的另两支小队人马却向着巴拿马城郊的两个戒备森严的地方疾进,他们都是来自美国海军“海豹”特种部队的突击队员。

“海豹”小分队之一,疾插诺列加将军的小型私人机场——帕蒂拉机场。

这支由20名“海豹”突击队员组成的小分队乘黑夜摸进帕蒂拉机场。按照情报上的提示,他们只会遇到巴拿马守卫部队轻微的抵抗。孰料警卫小型机场的巴军居然把装甲车也开了出来,抗击的火力很猛,激战中11名美军中弹,其中4名伤重不治而亡。

美军一路苦战杀散卫兵,却没有发现诺列加将军,但座机尚停在机场,估计诺列加没有从空中脱逃——队员们遂炸毁这架专为诺列加准备的美制“利尔杰特”型运输机,断其空中退路。

与此同时,另一支“海豹突击队”分队偷袭了运河岸边守卫诺列加专用船只的卫兵,被卫兵发现而引发战斗,虽然最后击溃了卫兵的守卫,并炸沉了该船,但也造成了两名突击队员的伤亡,仍未见诺列加将军的踪影。

消息报到南方司令部,瑟曼将军觉得奇怪,按照事先的推演,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诺列加将军理应成擒,是死是活,总该有个下落,现在连个影子也没见着,该不是诺列加将军提前得到消息跑了不成?

这种推测马上就被排除了:正在巴拿马上空游弋的美国空军F16战术战斗机中队和空中雷达搜索分队向司令部报告,自从“正义事业”行动发动前后,未发现巴拿马的任何一架飞机升空。为了防备诺列加从空中和海上逃遁,国防部特地从美国的希尔空军基地调来了这两个中队,由它们负责监视巴拿马空中和海域。

诺列加将军如果想从海上和空中逃离巴拿马,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尖刀”特遣队虽然最终攻占了巴拿马国防军司令部大楼和阿马多尔堡军营,但并没有抓住诺列加将军,而且还出现了伤亡,这一消息马上由美军南方司令部传到五角大楼,守候在那里的美军高层官员们心里都是一沉。

“正义事业”行动开始的12月19日之前,情报部门给特种兵提供的消息说,诺列加将军最有可能是在巴国防军司令部。于常理推测,自打宣布与美军进入战争状态之后,诺列加应该待在他的指挥位置,这里又是他的老巢,他曾多次在这里化凶为吉,他在这里的可能性最大,所以美军都指望在国防军司令部大楼中抓到他。

出乎意料的是,当夜诺列加将军却不在这里。

五角大楼只好盼望从其他4路大军中能找到诺列加将军的下落。

第2支美军部队冲向巴拿马城以西的里奥阿托。

“红色”特遣队由美军第75步兵团第2突击队营、第7特种作战大队第3营1个连组成,任务有二:东路负责抢占托里霍斯国际机场,接应运载重武器的美军运输机着陆;西路包围并解除里奥阿托巴拿马驻军的武装。

“红色”特遣队的西路分队,利用隐形战斗轰炸机的轰炸效果,迅速实施低空伞降,并扇形包抄了驻扎在里奥阿托城的巴拿马国防军第6连和第7连。

突击到阵地时才发现,F-117A的轰炸效果并非像当初想象得那么理想,巴拿马守军两个连已从神秘轰炸的震撼中逐渐清醒过来,利用残存的工事进行抵抗。

“红色”特遣队东路分队迅速降落在托里霍斯国际机场周围,机场离巴拿马城仅30公里之遥。在通往托里霍斯机场的路上,位于低薪阶层聚居的圣米格利托特区,驻有巴拿马国防军步兵团的兵营。

巴拿马士兵利用手中的轻武器对美军的进攻进行了轻微抵抗,由于火力相差太悬殊,不久即被击溃。美军包围了巴军的航空部队,没费什么劲儿就解除了国防军士兵的武装,夺占了该机场,保障载有重武器的美军运输机安全着陆,同时派兵封锁了横跨帕科拉河的大桥。

至此,“红色”特遣队东、西两路分队均达成使命。

第3支美军部队的编成内有一支女兵队伍。

战斗一打响,载满特种兵的轻型装甲车沿公路向泛美公路大桥杀将过去。

不久,“永远忠实”特遣队也完成了任务,途中只遇到巴军的零星抵抗。

第4支美军部队的任务最为繁杂,它的最终目的地是巴拿马第二大城市科隆,但沿途还要攻占麦登和加通的水坝和水电站,控制巴拿马运河的重要设施,攻占甘博亚监狱并释放关押在那里的政治犯。

承担这一任务的,是“大西洋”特遣队。

“大西洋”特遣队任务虽然繁杂,完成起来却不像前面的“尖刀”和“红色”两支特遣队那么费力,在特种部队的引导下,第7轻步兵师和第82空降师精锐组成的特遣队一路斩关夺隘,击溃通往科隆沿途的巴军第8连的阻挡,相继夺取了水坝、水电站和供电中心,攻克甘博亚的监狱,释放了关押在这里的48名前国防军军官,他们都是参加反对诺列加军事政变的要犯。

不久,“大西洋”特遣队顺利攻占了科隆,把住了巴拿马北侧的入海口。

与其他4支部队相比,第5支部队只是在美军认为重要的战略要点上使用的一支加强分队。他们的主要目标是托里霍斯机场以及附近的巴军“2000年营”和西马尔龙堡基地。

这支加强分队就是从太平洋一端入侵巴拿马的“太平洋”特遣队。它的先头部队,由美军第75步兵团第1突击队营和第7特种作战大队第3营的1个连组成,在红色特遣部队东路的突击队员控制住托里霍斯国际机场之后,他们分两批乘坐20架C-141型运输机降落在托里霍斯国际机场,以一部增援封锁帕科拉河大桥的美军“红色”特遣队东路队员,阻击驻西马龙堡基地的巴拿马“2000年营”和其他巴军入巴拿马城增援;另一部则留在原地,帮助加强托里霍斯国际机场防守,迎接美军第82空降师第1旅安全着陆。

美军第82空降师第1旅主力着陆后,立即通过帕科拉河大桥进军西马龙堡,准备解决“2000年营”。

但该部抵达西马龙堡时,“2000年营”早已溃散。

这路美军不战而胜。

“正义事业”行动开始仅30分钟,除“尖刀”特遣队、“红色”特遣队之西路分队外,“红色”特遣队东路分队。“太平洋”特遣队、“大西洋”特遣队和“永远忠实”特遣队均顺利完成了预定任务;大约在当地时间凌晨1时50分,首都最重要的奥巴里奥区出现了巡逻的美国兵,巴拿马城的水电站被占领,全城断电,街上没有行人,巴拿马国家电视二台也被占领。

20日拂晓前,“尖刀”特遣队和“红色”特遣队在空中和地面火力的支援下,也消灭了巴拿马军队的抵抗,占领了预定目标。

到了中午和下午,主要战场已经转移到郊外。但没有抓获诺列加将军,只要诺列加这位铁腕人物不落网,巴拿马人就会随时随地在他周围聚集起来。对美国来说,形势将会变得格外“严峻”。美国就有可能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同诺列加为首的游击队进行一场越南式的丛林战。这将是美国的一大灾难。

“美国之音”从20日起反复广播说,凡提供能捉住诺列加线索者,美国将悬赏100万美元。这一招立见成效。一连几天,那些想发财的人纷纷提供诺列加行踪的线索,美军根据这些线索不断派人出去搜索追捕,但屡屡扑空。

诺列加在哪里?在情报部门干过10多年的诺列加也非等闲之辈,对于反侦听、反跟踪这一套并不生疏。他既不使用电台,也不随大队人马活动,而是与他的卫队长埃列尔·盖坦上尉一起,先后更换了5个藏身处。由于美军切断了他从空中、海上和陆地潜逃的去路,他惟一的生路就是到外国驻巴大使馆寻求政治避难。工于心计的诺列加出乎美国意外地挑中了梵蒂冈大使馆。1989年12月24日,他先同梵蒂冈使馆通了一次电话。他对拉沃亚大使说,如果不同意他去使馆,他就上山去打游击。拉沃亚同意他前往。这天下午3时许,诺列加躲过了2.4万美军的追捕,人不知鬼不觉地只身驱车进入梵蒂冈驻巴拿马大使馆,要求政治避难。

12月25日,在巴拿马的罗马教皇使节何塞·塞瓦斯蒂安·拉沃亚,对埃菲社记者说,“为了国家的利益,接受了诺列加将军待在梵蒂冈驻巴拿马的外交官邸”,但他说,并没有让诺列加政治避难。美国闻讯后,立即团团包围罗马教皇使节的官邸,装甲车封住了官邸的所有出路。

在失去军队、权力乃至家庭和朋友的情况下,走投无路的诺列加只好同意到美国去接受审判这个比较安全但又相当屈辱的解决办法。他向拉沃亚大使提出了“自愿”投降的3个条件:让他身着军装向美国的一位军官投降;让他打电话通知亲朋好友;在他被捕前,对他向美国投降的决定保密。拉沃亚立即将这些条件转告美国谈判代表瑟曼将军,瑟曼当即同意。

1月3日下午4点30分,梵蒂冈使馆通知美国驻巴拿马军事当局,诺列加同意于当晚离开使馆。美国自然十分高兴。晚上8点30分左右,驻巴拿马美军南方司令部副司令西斯尔罗斯少将,驱车来到梵蒂冈使馆门前,接受诺列加投降。8点50分,梵蒂冈驻巴拿马大使馆的黑色大铁门打开了,身穿将军制服的巴拿马前国防军司令诺列加将军在几名神甫的陪同下,从里面走出来。全副武装的美国士兵立即上去逮捕了他。诺列加一声不吭,他个子矮小,身体瘦弱,背还有点驼,看上去显得疲惫不堪,精神沮丧。诺列加随即被押上直升机,飞往距巴拿马城约10公里的美国霍华德空军基地。他在那里待了大约半个小时,然后人们就要他离开。他低着头,左手拿着《圣经》,右手握着念珠,步履沉重地被押着登上一架“大力神”C-130型军用运输机。

诺列加最终被美国联邦法院判处145年监禁,随即被押往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显赫一时的诺列加将在这人间地狱孤独地度过他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