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世界军事百科之古代军事
7763000000018

第18章 长兵器(2)

这种器械可用于击刺、架格,因长日沉重,使用者必须力大身高,为长兵器中的重器械。镋的形制不一,比较类同的有:凤翅镋、燕翅镋、龙须镋、牛头镋、镏金镋等。福居禅师《少林衣钵真传》载:“镋名何谓,四方八面当,一言说不尽,横竖迎面闯,埋势紧伏底,抢土迷眼光,何用千般巧,真乃是神方。”

锐有仆、拍、拿、遮、推、转、支、拦八字用法,多采用“扎捻势”、“中手势”、“骑龙势”、“架上势”、“闸下势”等基本姿势。

这个古怪的名字对我们来说十分生疏,或许很难想象这种兵器的模样。其实这种兵器式样挺多,不仅名字特别,样子也奇里古怪。读过《西游记》或看过《西游记》电视剧的人便会清楚地记得猪八戒肩扛的大铁钯,常人眼里会把它当作农具,实际上它就是由镋派生出来的,称之为镋钯。

这种兵器兼矛和盾的两种功用。古代军中有专门的镋钯手,每两名镋钯手配备30支火箭,远可用镋把的双刺作火箭架,发射火箭,近可以兵刃相见,架拿敌械,被称为“军中最利者”。

另外长兵器中还有一种长柄钩,是从戈镰演变而来。也属镋派生出来的。柄长可达1.5丈,多用于步战、水战,割断敌人的船缆、帆篷或用来搭勾船只。步兵则用长柄钩对付敌骑兵,勾马的四肢,令敌骑不得行进,这便是长柄钩的独到之处。

隋文帝麾下有一位少年将军,名叫字文成都,他使用的兵器就是一杆凤翅金镋,此镋长有5.9尺,重30斤,镋头铁杆均为镏金。宇文成都是少壮派英雄,年纪虽小,但武艺出众,力大无穷,在阵前挥舞此镋,金光闪闪,骁勇无敌。

宇文成都曾用这杆凤翅金镋大败南陈大将张冲、李度。他用“单臂送客”一镋将手持大刀的张冲刺于马下,又用“金钩挂腮”将手持双锤的李度钩下马来,接着又出战南陈的“无敌金枪将刘大孝”,打了30多个回合,也也用凤翅镋将刘大孝勾下马来。

棍是历史最悠久的武器之一,古称“殳”、“梃”、“棒”等。原始人类在狩猎的过程中,已使用天然的棍棒,后来演变成多种武器。用于军事的棍棒是铁制和木制的。

隋唐时期,对棍在战场上的运用已有记载。如,《宋史·张威传》载:“威以勇见称,每战不操兵。有本掊(棍子)号紫大虫,圆而不刃,长不6尺,挥之掠阵,敌皆靡。”而“宋赵太祖(匡胤)之腾蛇棒”更是人人皆知。明代几十家棍法中较有名气的首推俞公棍。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附载有棍法14势。

棍,种类繁多,如八尺大棍、齐眉棍、三节棍、长短梢子棍等。棍起先用硬质枣木制,后改用白蜡杆,取其韧性强,练起来既柔且刚。棍的构造大体上分为棍梢、棍身、棍把。演练起来有劈、崩、抡、扫、缠、绕、绞、点、拔、云、拦、挑、撩、挂、戳等棍法,要表现出“棍使两端”,“棍打一大片”的特点。要做到手臂圆熟,身棍合一,势猛劲烈,力透棍尖。棍术套路有:“自选棍”、“少林棍”、“五虎群羊棍”,对练套路有“对棍”、“棍进枪”、“棍进三节棍”及“三人对棍”等。

据史料记载,商周大战,商军大败于周军,“血流漂杵”这里的“杵”就是棍。

在古代棍叫殳,和现在的棍还是有区别的。那时的殳,前端装有青铜制作的“殳头”,上面开有锋刃,主要用于撞击杀伤。殳头分两种,有棱殳和无殳。战国时期多用无棱殳头。秦汉以后殳头花样渐多,多方桩体,有三梭矛状,还有在木柄两端套上带尖刺的铜箍。三国时军队里装备大量的殳。《三国志》中记载,魏国大将钟会率兵平定西蜀后,阴谋叛魏,就暗地里派人掘了个大坑,埋伏了数千名手执白殳的亲兵,打算召集“护军、郡守、牙将、骑督以上”和蜀国归降官员开会,然后一举杀灭他们。结果事情泄露,各营将士遂把钟会杀死。这里亲兵所执的白殳,即是一种白蜡杆的殳。

自古棍棒不可分,它们都是用于打击的兵械。兵家云,棍棒是一家,是一对孪生兄弟。棒以坚硬木料制成。最早使用的木棒,是用较直的树枝做成的,一端略粗一些,或有树节。有的用铁皮包住棒的两端,有的在两端分别安装钩和或钻,有的在棒的周围按上植钉子,棒长一般约120~150厘米,以与练习者直立齐胸高为度。

棒的形状和名称很多,有杆棒、白棒、柯藜棒、钩棒、抓子棒、狼牙棒、铁链夹棒等。明代出现了长2.2米、头上装一鸭嘴形短刃的“大棒”,这就是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所创造的“加刀棒”。

棒的用法以劈、盖、截、拦为主,与棍类同。头端重大或有刃者,使用时则增加类似锤或长刀的用法。

殳实际就是棍棒。它是古代一种击打兵器,又叫杖、柞、榕。在以车战为主的古战场上,殳曾作为重要的兵器被列为“五兵”之一。

最早的殳起始于原始社会。那时,人们用木棒捕猎野兽,抵挡猛兽袭击,同时又用作部落同部落争战的武器。殷商时代,青铜兵器虽已出现,但由于产量有限,不可能装备兵士。少量的青铜兵器仅供贵族、奴隶主阶层使用,一般士兵便使用这种简单的木棒竹棍——殳。“柞”即一般士兵持的长木棒。由于殳取材广易,制作简便,兵士中使用也较为普遍。历史上着名的秦末农民起义,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民众“揭竿而起”,反抗秦王朝的暴虐统治,他们大多使用的这种简易兵器。殳看起来式样简单,但它的使用方法却变化莫测。

钩是古兵器的一种,是由石戈、铜戈、铁戈逐渐演变而来。春秋战国期间,戈、钩、戟这3种冷兵器同时并用。从卫墓出土的铜钩看,钩的形状似戟,只是戟上边为利刀,而钩上边为一浅钩形,故名钩。

在古战场上,军队中用钩的人颇多。据史料记载,两晋时骁勇善战的由闵,就“左操双方矛,右执钩戟,以击燕兵,斩首三百余级”。

钩的形制很多,到宋代,据《武经总要》记载,钩就有“抓子棒”,即“棒首施统刀、下作倒双钩,谓之钩捧,多刃而钩者,”有“水钩”,以双钩刀为刃,有“火叉”,以铁为两歧,实为钩。此外,还有“飞钩”,又名“铁鸱脚”,钩铎长,列四刃,典贯铁索,以麻绳续之(见《武备志》)。

长钩,大部分是双手使用。短钩多左右两手各持一钩,或一手持钩,另一手持其他兵器,相互配合使用。

现代所用的钩有单钩、双钩、鹿角钩、挠钩、虎头钩等。其中以护手双钩流行较广,因它有钩、有刃、有月牙、有钻,属于多刃作用。演练时,要求有起、伏、吞、吐的“身法”作配合,因此有一“钩走浪式”的说法。

钩距

钩距又名“钩拒”、“钩强”。是古代水战专用的一种钩割兵器。

钩距的柄由竹竿制成,长而轻,一般长4.6米以上,顶端有弯曲的铁刃。这种兵器专用于水战中的近战搏斗,它可推可钩,两船靠近时,可以用钩距将敌船推开不让靠近,也可以将敌船钩住拉拢,不让逃跑。

相传钩距是春秋时期的着名工匠鲁班发明的。当时,鲁班从鲁国南部来到长江流域的楚国,为楚王设计了这种水战的兵器。

最初的钩距,可能还没有利刃,仅用于钩推敌船。后来发展为具有利刃的武器。除了推、钩敌船外,还可以钩割敌船上系篷、张帆的绳索,破坏敌船上的船篷、船板。当两船接舷时,还可以钩杀敌人。如果有几把钩距同时发力,在大船上可以将敌方较小的战船钩翻。

铲是一种长柄带横弧刃的冷兵器。

铲的发展历史,要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已有石铲。到了商代又有了青铜铲,战国晚期使用了一种锋利的钢铲。金属铲,刃部多成弧形,均以銎装柄,刃与柄成丁字形。

这种器械有两种形制:一种是铲呈月牙形,内刃外背、栖尾装有枪形刃;另一种是长柄,两端均装铲,一铲呈月牙形内刃,一铲为月牙形外刃。铲最早是农具中“镫锄划草具”,以后改进成武器。明《武备志》录有月牙铲,并绘之以图。铲刀由凸形演变成固形(“铲以弯月,月牙朝上,铲柄长1丈1尺,尾有刃,以便后刺”)。

民间僧侣多用铲,因为平时铲可代替扁担负重,走路时便于开路或作为武器。铲的使用方法重在两端刃锋,击法有推、压、拍、支、滚、铲、截、挑等。两头换击,运用灵活。单势动作用“童子拜佛”、“乌龙摆尾”、“三郎担山”、“出山门”等招势,风格别致。单练套路有“方便铲”、“月牙铲”,对练套路有“月牙铲对枪”等。

禅杖

禅杖亦称“锡杖”。隋唐以后,民间或僧侣常用的一种刺击兵器。它的两头都有利刃。前端为一个横卧的内凹的月牙形刀刃,月牙刀两侧各有一铁环,使用时发出铿铿的响声。尾端有一个铁铲,铲刃呈凸圆弧状。整把禅杖长约3米。是一种两头可用的刺击兵器。

禅杖原系僧人所持的手杖,当他们云游四方时,既要当作扁担使用,又要作为开路的工具和自卫武器,因而出现了两头对;僧人化缘时为避免敲门而受主人责怪,便在杖头上装上铁环,摇动杖头上的铁环,向施主报信。禅杖是一种重兵器,个身多用镔铁打造,经锤炼后,再水磨抛光,造型优美古朴。《水浒传》中鲁智深用的水磨禅杖重有31千克哩!

斧、钺通常被联称,二者的形制相似,都是用作劈砍的兵器。区别在于钺是一种大斧,刃部宽阔,呈半月形,更多地用作礼兵器;斧则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实用工具。据《六韬》记载,周武王军中有大柄斧,刃宽8寸,重8斤,柄长5尺以上,名曰“天钺”。斧钺在上古时代不仅是用于作战的兵器,而且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

钺是以砍劈为主的兵械,形制似斧。《说文解字》说,大者称钺,小者称斧。钺称大斧,安装有长柄。《诗·商颂》:“武王载,有虔秉钺。”另据《十八般武艺全书》等述,钺头较斧头约大3分,钺杆比斧杆约长50厘米,斧、钺属一类。古时的“戚”,亦属斧类。如《说文解字》载,钺夫斧也,“戚、钺也”。两者区别在于斧刃较钺刃窄,刃较宽大,呈弧形,似新月。从1959年四川彭县出土的殷器铜钺、铜斧,可明显看出两者的区别。

1972年河北藁城县台西村商代墓葬出土的铁刃铜钺(藏河北省博物馆),陕西出土的秦代“钺”,做工均相当精致,有刃、有背,并铸有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