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诊所
7792400000027

第27章 发展性心理问题(11)

综上所述,这几类家庭关系在家庭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作用,但出现的问题以一般心理问题性质的居多。

3.2.4父母关系如果说孩子是家庭的桥梁,那么父母就是桥两岸的大山,是家庭诸多关系中的核心。区别于夫妻二人关系,父母关系至少是三人之间的关系。良好的父母关系是家庭稳定性以及子女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父母关系出现问题除了影响夫妻感情外,更直接影响的是子女,特别是未成年子女对爱情、家庭的观念和行为。因为父母关系是子女成年后发展婚恋关系最直接的参照对象。

父母关系不良的最大受害者是孩子。表现形式有很多:孩子有意识地分担父母的情感负担,因此使情绪、学业受影响;父母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孩子作为调和夫妻关系的工具,通过打骂发泄在婚姻关系中的不良情绪;父母关系严重不和的,会升级到家庭暴力,孩子轻则是亲眼目睹,重则直接是施暴的对象,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可能导致其具有施虐或受虐的倾向。以上是直接表现出来的,还有很多问题是掩藏在相对正常的家庭功能之下的。父母关系的症状表现者往往不是父母,而是孩子。父母关系还包括性关系。在孩子面前有不当的行为关系可能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不良影响。父母双方对子女教养方式的异同往往会使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就性关系和教养方式的问题,请参照下列案例。

【案例】四岁男孩,因行为问题被幼儿园劝学在家,母亲无工作在家带孩子。该男孩语言发展有些迟滞,与母亲过度依恋,有接触女性肢体的嗜好。在幼儿园时喜欢与女孩一起玩,抚摸女孩的脸、手等,受家长投诉。力大,脾气暴躁,得不到满足时会用能接触到的东西攻击人。家长的惩罚方式是严重的体罚,但已经不管用。在有他人在场时依然控制不住抚摸母亲的身体,抚摸自己的生殖器,被批评惩罚时无羞耻感。家里把能摔的东西都藏起来,使他接触到的物体有限。后来了解到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母亲溺爱孩子,在教育孩子上用心,父亲认为孩子教育不重要,开心就好,但惩罚孩子时下手很重,最后都被母亲拦下。父亲不善言辞,母亲健谈,夫妻关系紧张。

【案例分析】此例在咨询过三次后脱落,资料未收集全,下面就上述信息进行分析。男孩对母亲过度依恋,表现出对女性皮肤接触的嗜好,对女性表现出的爱抚与其年龄特征不符;当众抚摸自己的生殖器或抚摸女性,即使有人责备也无羞耻感。根据艾森克的发展理论,在婴儿后期是建立意志品质的关键期,这一阶段过度不良,会影响自尊的发展。这一案例不单纯是母子关系或父子关系的问题,更与其家庭模式,与男孩的父母关系有很大联系。据推测,此男孩接触女性肢体的嗜好与其模仿家长的行为有关。而其家庭中可能存在的暴力现象也成为模仿对象,而逐渐发展成为攻击性行为。而这个男孩的父母不一致的教养方式则成为他的不良行为继续发展的条件,是其症状存在的基础。该案例的咨询和治疗应从其父母的合理认知着手,使父母双方达成教养方式的一致,为孩子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予过分关注与强化,发掘孩子的兴趣,转移其注意力;减少母子拥抱等肢体接触,指定具体的行为矫正方案。

另外,我们在父子关系中的案例,还可以从父母关系的角度进一步进行分析。从父母关系的角度分析案例实际是一种特殊的情况。即其父母关系其实是不存在的。由于父亲几乎不在家,没有尽到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母亲对父亲以仇恨和抱怨为主,并把这种长时间的负性情绪转移到儿子身上。对父亲和男人的消极看法影响到儿子对男性成长的认知和行为模式。孩子不能在仅有的亲子关系中得到家庭的温暖,转而以“坏学生”的行为态度表达其对家庭关系的不满和对母亲的反抗。

夫妻之间可以尝试采用家庭婚姻治疗的方法,增进夫妻的沟通交流,增进信任,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

婚姻治疗主要是用人际关系的观点来了解夫妻关系,描述他们的心理和行为,解释在婚姻关系出现的问题,改善他们的相处方式,相互适应。

实施婚姻治疗时需要通过了解来访者而获得的信息:对夫妻关系的分析,确定主要的问题。分析夫妻关系时需要考虑的方面包括:夫妻间的情感,夫妻间相互扮演的角色,夫妻间的沟通,夫妻间的性关系。而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有:

①夫妻间缺乏感情基础;

②不健全的婚姻动机;

③夫妻性格不协调;

④对夫妻角色的不同期待;

⑤受父母的影响和干扰;

⑥夫妻缺乏维护夫妻关系和保养婚姻生活的艺术;⑦婚外关系的发生。良好的夫妻关系状态可能包括:共同的或彼此认可的价值观念;对对方由衷的关注;在共同生活中能够容忍分歧的存在,接受对方不一样的看法。在支配权和决定权上比较协调和平衡。

如果由于配偶中一方亲密的异性关系,引发了夫妻间的矛盾,可以通过交流了解问题中双方潜在的规矩,以及双方主要的分歧意见,找出关系中最主要的冲突因素。启发双方寻找纠正问题的方法,以及在问题中各自的态度、认知和行为。有的还借鉴行为矫治中的方法来进行婚姻治疗。比如通过操作条件反射的技术。首先了解各自期望对方的行为在什么方面需要做出改变和调整。如果能够达到要求,就通过操作条件反射的办法,通过言语或行为上的奖励来强化目标行为。从而使双方都具有对方愿望中的行为方式。

以上四节我们分别介绍了父子关系、母子关系、其他家庭成员关系与父母关系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并结合具体案例就咨询和治疗中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虽不能穷举所有的家庭关系和应对方法,但是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分析的思路,能够正确识别异常情况,对出现的心理问题有理性的认识并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和治疗,以便及早干预。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是维系人的正常社会功能的内部基础,健康稳定的家庭关系是其他人际关系和谐发展的一种保证,接下来的四节将分别介绍四种重要的其他人际关系,即社交关系、同伴/同事关系、师生关系以及上下级关系。3.3社交关系如果说家庭是我们每个人学习与人相处的第一个场所,那家庭关系就是我们最初的人际关系。除了前面涉及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外,我们还会碰到很多种人际关系。我们在不同活动中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也因此与他人产生了不同的人际关系。如在学习活动中与老师形成了师生关系,在工作中形成了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在玩耍中的同伴关系;从性别角度来看的异性关系等等。

当提到生活中幸福的来源是什么的时候,很多人都会说是与别人的关系,人际关系是我们获得快乐的源头,但同时它也是产生痛苦的发源地。为什么有的人建立人际关系很容易,有的人就很困难?我们将首先对社交关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体概述,再对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做分别的讨论。

【案例】来访者,女。经转介,参加团体治疗。

她逃避生活中的所有责任。她很寂寞,没有亲密的同性朋友。和男性的交往中,她依赖性特别强,让别人无法承受,所以男人都离她远远的。

前面的咨询师已经给她治疗了三年多,但是没有明显的效果。咨询师描述她在治疗中像一个“重磅秤砣”。在治疗中,她几乎总是在反复地讲她和男人之间的问题,没有其他材料,没有幻想,没有移情,甚至连一个梦都没有。

团体治疗半年过去了,来访者还是老样子,没有任何进展。在一次团体治疗中,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来访者(深深地叹了口气。大家早已习惯,知道她要说话,但也没抱多大的期望):都半年了,我从这里什么都没有得到,我开始怀疑团体治疗是不是适合我。

咨询师:你在团体里和你在生活里的做法是一样的,你在等着会发生什么。但是,如果你不来运用团体,团体怎么能帮你呢?

来访者:我知道我应该做什么,我每周都来,从不缺席,但是什么都没有发生,我什么都没有得到。

咨询师:你当然是什么都没得到。除非你主动做些什么。来访者(哭):你告诉我应该做什么吧!我不想就这样下去了。上周末,我参加了一次登山活动,所有人都玩得高兴极了,可是我从头到尾都非常悲惨。咨询师:其实你知道自己想要在团体里做什么,而且一定会使你在团体中变得更好,但是你还是要我帮你说出来。来访者:没有啊,我不知道,要知道,我早就做了。咨询师:不,你知道。你是害怕为自己做点什么。

来访者(哭得更厉害):又是这样,怎么又是这样,我的心好乱啊。你生我的气了。我感觉糟透了,我不知道我该做什么。

A(团体成员):来访者,我也有相同的感受,我理解你的心情。(几个成员点头。)B:我很生气,你老是把自己弄得可怜兮兮的。

C:我也是觉得。D:又是这样,我们在前面已经不知道讨论过多少次了,应该怎样更有效地参与团体治疗,今天不会又要说这个吧?E:来访者,你可以谈很多问题。比如,你可以谈谈眼泪、悲伤,谈谈你受的伤害。C:对,你也可以谈谈,咨询师是个大坏蛋。哈哈,对吧,咨询师?F:或者,你可以谈谈对我们其中一位的感受,谁都可以啊。你没必要老是摆出一副惨兮兮的模样,像个傻瓜一样。来访者(哭得非常伤心,大家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让她自己哭了几分钟,等她平静下来):我早就想好,要谈谈对其他人的感受了,至少从上个月就开始了,可是我还是没有这么做。今天,我想谈谈为什么我从来不参加团体治疗之后的聊天。因为我不愿意接近E。E,我觉得你太穷了,我担心你会有什么事情在半夜打电话给我,找我帮忙。

(来访者和E互动之后,来访者又谈了对另外两位成员的看法。)来访者:今天结束之前,我想谢谢大家对我的帮助,我感觉好多了。我今天的收获比之前半年的还要多,谢谢。

3.3.1有关概念

3.3.1.1依恋风格社会心理学家近三十年来的研究发现,依恋风格对人们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依恋一词最初是用来描述婴儿与哺育者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念,在生活中,大多数时候母亲就是哺育者,在这种母婴交往互动的过程中,婴儿就体验着与母亲关系的安全程度。一方面,母亲的行为和情绪会给婴儿提供信息,使婴儿意识到自己是否是重要的,有价值的,从而形成了婴儿的自我评价,这是婴儿对自己的态度;另一方面,婴儿也会形成对他人的态度,是否可依赖、是否可信、是否可靠,这便形成了婴儿的人际信任感。以这两个方面为基础,婴儿早期的依恋风格就慢慢形成了。这种依恋风格可能对人一生中与人交往的活动产生重要的影响,以此看来,中国俗语中的“三岁看老”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儿童心理学家发现了大致三种依恋的模式,分别是安全型、不安全—回避型、不安全—矛盾型。安全型的儿童在母亲离开时有轻微的不安,母亲回来后就很快平静下来。回避型的儿童会拒绝或回避母亲,与母亲分离后再相见时,还会有一定的情绪压抑。矛盾型的儿童总是处于矛盾之中,母亲离开时,他/她会大哭大闹,母亲回来时他/她可能还哭闹得更厉害。这些依恋风格虽然形成于婴儿时期,但它们对个人的人际行为影响则是终生的,人际关系的早期经验就成为我们处理以后人际关系的基础。总的来说,无论在哪一个年龄段,安全型的个体都能很好地与他人交往。依恋这一概念也不再局限于婴幼儿期与哺育者的关系,而已经扩展到恋人、挚友以及其他人际关系中。

3.3.1.2自我评价婴儿在与母亲或其他哺育者的互动中逐渐形成了对自己的评价。安全型的婴儿就很可能成长为自我评价高、对他人态度积极、渴望人际亲密、在亲密关系中感到舒适的人。那些在人际交往时感到焦虑不安的人通常都是缺乏自信、自我评价水平低的人。当然,在哺育期就形成的自我评价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个体对外部环境的经历和他人的反馈发生改变。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如父母、老师、同伴都会对自我评价形成影响。

3.3.1.3人际信任信任是个体所有的一种构成其个人特质之一部分的信念。一般人都是有诚意、善良及信任别人。有些学者将其具体陈述为个人的言辞、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为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缺少人际信任的人通常很难与他人形成亲密关系。人际信任程度高的人一般会感到生活幸福,更容易为他人喜欢和尊重。他们愿意结交朋友,在人际关系中较少会产生内心冲突。

3.3.1.4第一印象/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也称首因效应,是指人们第一次见到某个人时形成的最初印象和判断。这些最初的感知和判断会影响我们日后对该人的评价,以致有时我们并不在意在后来交往中所感受到的内容,而很自然地服从于第一印象。比如,我们第一次见某君A时,他表现得很有礼貌,很有涵养,于是我们便形成了A君有礼貌这样的第一印象。后来某一天,我们在街上又偶然看见A君正对着别人破口大骂,显然这种形象与我们对A君的第一印象形成冲突,但由于深刻的第一印象已经形成,我们可能会这样想,可能是别人激怒了A君,不然他是不会这样的,因此我们会遵循第一印象而认定A君是个有礼貌、有涵养的人,而忽略我们看到他对人破口大骂的情形。在心理学实验中也有首因效应的例证,比如现在有两个人的性格特征信息,第一个人的性格是聪明、勤奋、易冲动、爱评论、顽固、嫉妒心强,第二个人的性格是嫉妒心强、顽固、爱评论、易冲动、勤奋、聪明。实际上这两个人的性格描述内容都是一样的,只是词语出现的顺序相反。结果发现由于词语顺序的不同,对这两个人的印象也大相径庭。大家都认为第一个人是机智的,有控制力的,对第二个人的印象则完全相反,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形成印象时初期信息是起着重要作用的。

3.3.1.5晕轮效应也有称光环效应,是指由于人身上的某一特征过于突出,使我们仅关注了这一特征,而个体的其他特征都好像在光环下变暗淡,而被掩盖了一样。如某个人外貌出众,我们就只关注外貌这一特征,而忽略了其他的个人特征,并认为其他特征也会像外貌特征这样出众。据说普希金就曾中过晕轮效应的招,他娶了美女娜坦丽,但其人虽美却不爱诗,不肯听普希金作出的诗,与普希金所想的“外貌惊人,且才华横溢”的晕轮完全相左。

3.3.2与社交关系有关的一些个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