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文韬武略精典
7793500000004

第4章 胸怀全局(2)

子贡日夜兼程赶到吴国,他向吴王夫差说:“上次吴国和鲁国联合伐齐,齐国人恨之入骨。现在齐军屯兵于汶水之上,企图先伐鲁、后攻吴,以报昔日之仇。大王何不先发制人,兴兵伐齐救鲁?以吴国的强大,定能打败齐国,并使鲁国听命于您;吴军乘胜,进而威逼晋国,就可以称霸诸侯。”夫差说:“上次打败齐军后,齐国表示愿意服事吴国;现在齐国不来朝聘,我正要向它问罪。只是我听说南面的越国正在训练军队,有侵犯吴国的野心。为了消除后顾之忧,我准备先行讨伐越国,然后进兵齐国。”子贡连忙说:“越国弱而齐国强。征伐越国,得到的利益小;而纵容齐国,引来的祸患大。您如果畏惧弱小的越国而避开强大的齐国,这是不勇;如果追逐小利而忽视了大患,这是不智;而不智不勇,怎么能争霸天下呢?假使大王确实对越国有顾虑,我愿意为您去说服越王,让他亲自领越军跟随您北伐齐国。”夫差十分高兴,便命子贡去越国。

越王勾践听说子贡到来,亲自到都城郊外三十里处迎接。子贡说:“我最近去见吴王,请他救鲁伐齐,而吴王怀疑越国将要进攻吴国,所以想先伐越国。如果您并没有为报仇而攻吴的想法,却被吴王所怀疑,这说明越国的做法很笨拙;如果您确有报仇伐吴的志向,却被吴王所发觉,那越国就危险了。”勾践听后脸色发白,跪在地上问道:“请问先生有什么办法可以救我?”子贡回答:“您亲自率领一支军队,跟随吴王伐齐,这样就可以消除他的后顾之忧,从而也消除了他对您的怀疑。吴、齐交战,假使吴军战败,吴国的力量从此消弱,您也就不必再怕它了;假使吴军战胜,吴王一定会进而和强大的晋国争霸,这样一来,吴国后方就出现空隙,越国就有隙可乘了。”勾践再次拜谢说:“这是上天派遣先生来指教我,我怎敢不听从先生的教诲!”

子贡回到吴国,告诉吴王:越国即将遣臣来吴。果然,过了几天,越王派大夫文种向吴王贡献宝剑、精甲等礼物,并表示越王勾践将亲率三千军士随吴王伐齐。吴王非常高兴,把子贡从宾馆召来,问他:“勾践此人果然有信义,愿意亲自率领军队随我伐齐,先生认为怎样?”子贡答道:“让一国之君跟着奔波,似乎太过分了!不如准许越军参加伐齐而辞谢越王。”吴王表示同意。

于是,子贡离别吴国,又匆忙赶往晋国,对晋定公说:“我听说:‘没有远虑的人,必定有近忧。’现在吴军正要伐齐,如果吴军取胜,吴王一定会来和您争霸,请您早作准备。”晋定公说:“多谢指教。”

等子贡回到鲁国,吴军已打败齐军。不久,吴王果然又亲率大军北上伐晋。越王勾践乘吴国内空虚,攻占吴国都城。

子贡经过这番攻心游说,使鲁国既免遭齐军的攻伐,又免受吴国的挟制。

“步步连环”是连环计的一种。上面说过,“连环计”一般是给敌方甩包袱,或者故意给敌方制造包袱,使其自相钳制,失去行动自由。连环计的用法很多,但要从决定胜负的诸因素中,抓住敌方关键性的弱点,施谋用计。步步连环是指连续施用几个计谋,使各个计谋互相连接,一个接一个,一环套一环。

五、眼观全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典出汉刘向《说苑·正谏篇》:“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务欲得其前利而顾其后之有患也。”又《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庄周准备用弹丸射异鹊,而栗园里的人以为庄周要偷摘栗子,竟把他赶出去了。这一典故被广泛用于政治、军事、外交等谋略之中,使古今各国统治者制定战略时权衡各方因素,计较利弊。

制定决策不能不考虑到极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集团,为了各自利益,为了生存和发展,互相敌对、联合、渗透,形成一种复杂的关系网。处在这个关系网中的各单位,互相牵制,如“蝉”之背后有“螳螂”,“螳螂”之后又有“黄雀”的格局。如《三国演义》中所述,曹操与孙、刘集团决战于赤壁前夕,担忧西凉马腾、韩遂乘机进攻中原。于是,在最关键时刻,派徐庶率兵前往散关把守隘口,防止马腾、韩遂乘虚而入,以巩固后方。又如孔明三气周瑜之后,刘备正准备率兵马取西川,曹操突然向东吴发起大规模进攻,孙权写信求援。在这种情况下,刘备若不援救孙权,必然唇亡齿寒,最后难免被曹操各个击破;但如果援救东吴,又会丧失夺取西川、发展壮大自己力量的有利时机。诸葛亮眼观全局,立即投书马超,鼓动他在曹操背后发动攻势,使东吴转危为安,刘备亦顺利入川。后来曹操雄兵虎视西蜀,诸葛亮又劝刘备主动将“江夏、长沙、桂阳还吴”,驱使东吴进攻曹魏,便很快解除了西蜀危机。这些都说明,有远见的谋略家,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必须从全局出发,大处着眼,从自己所处的大环境看趋势,制定胜敌的谋略。

六、把握关节

客观事物发展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主要矛盾是决定该事物发展方向与前途、起着影响全局的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找到了解决事物的关键;解决了主要矛盾,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明确了目的、任务,抓住主要矛盾,才能不为其他所动,直至取得胜利。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为平定七王之乱,派周亚夫率军杀攻吴、楚。周亚夫见吴、楚联军兵势强大,一时难与争锋,就采取了“以梁委之,绝其粮道”的谋略,于是进驻昌邑(今山东省金乡西北),坚壁不出,避而不战,听任吴、楚联军进攻梁军,以便利用梁地拖住敌人。后周亚夫军队退至下邑,仍深沟高垒,坚壁固守,等吴、楚联军饥疲不堪而不得不撤退时,才率军乘胜追击,大破吴、楚联军。周亚夫坚壁不战,再趁机歼敌,是因为他目标明确,善于抓住战争中的有利时机及其主要矛盾,决不因小失大,只顾拾芝麻而丢了西瓜,因而取得战争胜利。

在战争中如果不抓住主要矛盾,盲目决策,就会因小失大。公元前203年,汉军乘项羽东攻彭越之机围攻成皋。楚将曹咎开始还按项羽的“谨守成皋,若汉挑战,慎勿与战”的告诫,坚持不出。但在汉军连续不断的挑战和辱骂面前,曹咎忘记了“谨守成皋”这一主要任务,一气之下,率军出击。汉军趁楚军半渡汜水之机,乘势发动进攻,大败楚军。曹咎失败的原因在于不善于或不能始终抓住主要矛盾,忘记了“谨守成皋”的主要任务。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将攻打齐国,伍子胥曰:“不可。夫齐之与吴也,习俗不同,言语不通,我得其地不能处,得其民不能使。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道属,习俗同,言语通,我得其地能处之,得其民能使之,越与我亦然。夫吴、越之势不两立,越之于吴也,譬若心腹之疾也,虽无作,其伤深而在内也。夫齐之于吴也,疥癣之病也,不苦其已也,且其无伤也。今释越而伐齐,譬之犹惧虎而刺猬,虽胜之,其后患未央。”伍子胥指出了吴国的主要敌人是越国,而不是齐国,攻打齐国不仅结怨于齐国,且将吴国自己削弱,虽胜利了而越国的祸患还在,吴国谋略的重点应放在越国身上。可是吴王不听子胥之言,而用太宰伯豁之谋,兴师伐齐而获胜,反诛子胥。由于吴国没有集中力量对付主要敌人越国,其结果如吴子胥所料,“居数年,越报吴,残其国,绝其世,灭其社稷,夷其宗庙,夫差身为擒”。

三国时期,荆州失守,蜀军进攻东吴,被东吴将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大败,其原因就在于刘备没有区分与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在谋略中没有抓住主要矛盾。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确定的战略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刘备忽视了这一点,并派不执行这一原则的关羽去驻守荆州。“(孙)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辱骂其使,不许婚”,致使荆州失守。孙吴结盟瓦解。刘备见关羽被杀,荆州丢失,遂起兵攻打东吴,众臣之谏俱不听,实在是因小失大。正如赵云所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心……不应置魏,先与兵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诸葛亮也上表谏止曰:“臣亮等切以吴贼逞奸诡之计,致荆州有覆亡之祸;陨将星于斗牛,折天柱于楚地,此情哀痛,诚不可忘。但念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窃谓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可是刘备看完后,把表掷于地上,说:“朕意已决,无得再谏。”执意起大军东征,最终导致兵败。刘备失误主要在于两点:一是他不应派不执行与东吴结好政策的关云长去把守荆州,二是不应该因局部利益而损坏与东吴的结盟关系,更不应倾国之军去伐东吴。抓住主要矛盾,分清主次与轻重缓急,先曹后孙才是大局为重的上策。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名谋略者或指挥员,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分清主次,对于战争胜利与事业的成功,是何等的重要。

解放战争中,由于毛泽东及中央军委在运筹谋划时抓住了主要矛盾,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成功地组织了三大战役。特别是在辽沈战役中,将把握关节的用谋原则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在这次战役中,我军将主攻方向放在北宁线上,首先攻打锦州。锦州是华北和东北两区的咽喉,东北之蒋军是赖华北作为其供应基地的。锦州攻下来,就断绝了东北的供应,敌军就无法长期赖在东北。同时也断绝了敌军华北与东北之间战略上的相互策应,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攻锦州,敌人非增援不可,这就在战略上调动了敌人,争取了主动。敌人增援,有可能在运动战中加以消灭。果然,当我大军围攻锦州时,华北之敌增援,在塔山被我军阻击。沈阳之敌,大举出援,被我军包围于大虎山,激战之后,被全部歼灭。长春之敌被迫投降。由于在辽沈战役中抓住了锦州这个突破口,首先攻占锦州,全歼国民党精锐部队47万人,解放了全东北。由此可见,抓住了主要矛盾,首先解决主要矛盾,这是谋略的基本原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