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古代散文精典
7793900000030

第30章 唐宋八大家散文欣赏(10)

今之吏胥则不然。始而,入之不择也;终而,遇之以犬彘也。长吏一怒,不问罪否,而袒笞之;喜而接之,乃反与交手为市。其人常曰:"长吏待我以犬彘,我何望而不为犬彘哉?"是以平民不能自弃为犬彘之行,不肯为吏矣。况士君子而肯俛首为之乎?然欲使之谨饬可用如两汉,亦不过择之以才,待之以礼,恕其小过,而弃绝其大恶之不可贳忍者,而后察其贤有功,而爵之、禄之、贵之,勿弃之于冗流之间,则彼有冀于功名,自尊其身,不敢匄夺,而奇才绝智出矣。夫人固有才智奇绝而不能为章句、名数、声律之学者,又有不幸而不为者。苟一之以进士制策,是使奇才绝智有时而穷也。使吏胥之人得出为长吏,是使一介之才无所逃也。进士制策网之于上,此又网之于下,而曰天下有遗才者,吾不信也。【注释】

①平津侯:即公孙弘,汉代齐人,家贫,放牧为生。善治《春秋》,六十岁时征为博士,后迁御史大夫、丞相,封平津侯,史称以白衣为天子三公。但他虽熟习文法吏事,而不肯犯颜强谏,以迎合主上为能,并无实际功业可言。

②乐安侯:即匡衡,字稚圭,西汉经学家,东海郡人。家贫穷,好读书,能文学,善说《诗》,征为博士,拜为太子少傅。元帝好《诗》,迁光禄勋、御史大夫,十年之间,官至丞相,封乐安侯。

③卓绝隽伟、震耀四海者:卓绝,卓越突出。隽伟,才智过人。隽通"俊"。震耀,名声远扬。

④赵广汉:汉代涿郡人,字子都,少为河阳郡吏,举茂材,任阳翟令、京兆尹、颍川太守。善治刑狱,执法不避权贵,终因侵犯当权者而被处死。

⑤河间:汉代为诸侯王国,治所在乐城(今河北河间县)。

⑥尹翁归:汉代河东郡人,字子兄,初为狱吏,汉宣帝时任东海太守,执法谨严,为政清廉,死后家无余财。

⑦张敞:汉代河东郡人,字子高,早年官太仆丞,宣帝时任太中大夫、京兆尹等,直言敢谏,赏罚严明。

⑧王尊:汉代涿郡人,少年孤苦,牧羊为生。曾任虢县令、安定太守、益州刺史等,捕杀豪强,修堤抗洪,颇有威望。

⑨书佐:主管文书的小吏。汉代的郡县各曹都有书佐。

⑩谙(ān)究:极为熟悉。究,穷尽。

毫末毕见于外:毫末,比喻细小。毕,完全。"见"通"现"。

无所逃遁(dùn):遁,逃走、隐蔽。

以贾(gǔ)罪戾(lì):贾,招引,招致。罪戾,罪过。

犬彘(zhì):狗和猪。古时称猪为彘。

而袒(tǎn)笞(chī)之:袒,脱衣裸露。笞,鞭打,杖击。

俛:"俯"的异体字。

谨饬(chì):谨慎周到。

贳(shì)忍:饶恕容忍。

匄(gài)夺:强取,抢夺。匄,"丐"的异体字,乞求。

章句、名数、声律:章句,古代儒生读经,必须分析章节,辨明句逗,称为章句之学。名数,名称、术数。声律,指讲究平仄协韵的格律诗赋。以上的章句、名数、声律都是科举取士的考试内容。

苟一之以进士制策:苟,如果。一,用作动词,统一要求。进士,进士科。唐宋时代,进士出身,最为荣显。制策,宋代进士科的考试,除考诗赋、经义之外,又有制策,或称策试,内容则是政事问答。

一介:微小。也作"一芥"。【译文】

以前,汉占有天下,平津侯、乐安侯这样的人都称是儒家的大师,而最终不能为汉朝建立永垂史册的功勋。那些卓越出色、才艺超群、威震天下、扬名四海的人,不过是出身于文书小吏中的贤才罢了。赵广汉,曾经是河间的郡吏;尹翁归,曾经是河东的狱卒;张敞,曾经是太守的卒吏;王尊,曾经是涿郡的书佐。他们都是才艺超群、聪明博学的人,出外可以担任将帅的职务,在国内可以做宰相。但是他们都出身在文书小吏中,这是有原因的。这些文书小吏年青的时候熟悉法令刑律,年长的时候就熟悉诉讼审讯。老奸巨猾的,仗势欺人的大户都畏惧、服从他们。做官的情形状况、变化出入,他们无不谙熟。因此,让他们做官,那么豪门大户、狡猾的官吏的弊端以及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弊病都暴露在他们眼前,没有什么能够逃过他们的眼睛。位居他们上边的人,按照才能择取他们,用厚礼优待他们,那么他们的内心又会知道只有通过勤奋出力,才能升为公卿大臣,所以始终不会作恶、自暴自弃以致招来祸害,损害了他们终生的利益。因此在这个时候做官的都争取表现、处理好政务。他们中间放纵作恶的,大约也不过几个人。而那些突出贤明的人,竟至于成就这样大的功业。

现在的文书小吏就不是这样的。开始选用他们时,不加以选择;到头来对待他们就好像对待猪狗一样。官大的一发怒,也不问他们有没有罪,就让他们脱下衣服、鞭打他们。高兴时就接近他们,与他们交好、勾结,做一些买卖的勾当。这些人常说:"长官对待我好像在对待猪狗,我哪有希望不成为猪狗呢?"所以平民百姓不会自暴自弃,甘心做猪狗,也就不肯出来做官。何况真正的士人君子,肯低头做猪狗么?然而想使他们做到谨慎严肃,如同两汉时的人物那样可以任用,也不过是按照才能选用他们,用厚礼优待他们,宽恕他们的小过失,抛弃他们中作恶多端不可饶恕的人,而后考察他们的贤才与功劳,然后才给他们封爵、增加俸禄,让他们显贵起来,不要把他们遗弃在闲官冗员的行列中。那么他们就会寄希望于功名利禄,亲爱他们自己,不敢巧取豪夺,而奇异的才能,超常的智慧就可以施展出来。人本来就有杰出的才能、超常的智力,可是不会做文章、名数、声律等的学问;又有的不幸没有学过这些东西。如果仅用进士制策的考试来选用他们,这是使有杰出才能的人很快陷入困境。要是文书小吏也能选拔出来做长官,这就使稍有才能的人都不会被埋没。用考进士的制策从上层官吏中网罗人才,又从下层官吏中网罗了人才,却还说天下有遗弃的人才,我是不信的。

苏轼佳作

刑赏忠厚之至论①

【原文】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②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③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④,欢休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⑤。成、康既没,穆王⑥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⑦,而告之以祥刑⑧。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⑨哀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⑩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人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注释】

①这是作者参加进士科考试时写的论文。

②成、康: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

③哀矜(jīn)惩创:哀矜,怜悯。惩创,惩戒。

④吁(xū)俞之声:吁,感叹声。俞,赞许声。

⑤虞、夏、商、周之书:指《尚书》。《尚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记载从尧帝到周朝的历史。

⑥穆王:西周国王姬满,周昭王姬瑕之子。

⑦吕侯:周穆王的臣子,任司寇。据《尚书》,穆王采纳他的建议,从轻制定刑法,布告四方,称为"吕刑"。

⑧祥刑:善刑。祥,善。不专靠惩罚而注重德政的感化,所以说善刑。

⑨恻然:悲痛同情的样子。

⑩《传》:解说经义的文字。

皋陶(yáo):传说中的古代贤臣,被舜任为掌管刑法的官。

宥(yòu):宽容、饶恕。此典有所出入。

四岳:相传为尧时的四方部落首领。一说四岳是一个人,姜姓,炎帝族。

鲧(gǔn):夏禹之父,传说中原始时代部落首领。奉尧命治水,九年无功,被舜杀于羽山。

方命圮(pǐ)族:方,违抗命令。圮,毁坏。

《书》:即《尚书》。引文见《尚书·大禹谟》。

宁失不经:宁愿犯不按常规办事的错误。不经,不合常规。

义:合宜行为的标准。

忍人:残暴的人。

《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祉:福,引申为喜悦。

多遄(chuán):疾速。

沮:终止。

【译文】

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在位的时候,爱民是多么深挚,忧民是多么急切,用君子长者的仁厚来对待天下人!一个人做了一件好事,随即奖赏他,接着又歌颂他赞叹他,为的是表彰他有良好的开端,勉励他坚持到底。一个人做了一件坏事,随即惩罚他,接着又哀怜警戒他,为的是让他丢弃旧的东西,开创新的未来。所以他们赞叹哀惜的声音,欢快忧伤的感情都记载在《虞书》、《夏书》、《商书》、《周书》上。周成王、周康王去世后,穆王即位。周朝的政治开始衰落了。然而他还是命令他的大臣吕侯制订《吕刑》,告诉他要审慎用刑。他的话充满忧虑而没有哀伤,充满威严而没有怒气,有慈爱的胸怀而又能果断地处罚犯罪的人。他那怜悯同情的样子,看上去有哀怜无辜的心肠,因此孔子还是认为他有可取的地方。

《尚书》的传文说:"奖赏的时候有疑问,采取给的态度,那是在推广恩泽啊!处罚的时候有疑问,也就去掉刑罚,那是在审慎用刑啊!"当唐尧在位的时候,皋陶任狱官,他即将处死一个人。皋陶多次说"杀掉他",尧多次说"饶恕他",因此天下的人都畏惧皋陶执法严明坚定,而喜欢尧用刑轻。四方的诸侯说:"鲧可以加以任用。"尧说:"不可以,鲧违抗命令,会危害族类。"不久又说:"那就试试吧!"为什么唐尧不采纳皋陶要杀掉那个人的意见,却听从诸侯的话,任用鲧呢?这样,圣人的善良用意,大概也见得到了。

《尚书》说:"有疑问的罪行,只能从轻发落。有疑问的功劳,只能重赏。与其杀掉无辜的人,宁可犯不守成法的错误、权宜处置他。唉!这已经把刑赏忠厚之至的内涵说透了。有的可以赏,也可以不赏,奖赏他就过于仁厚。有的可以罚,也可以不罚,惩罚他就超过了合宜的标准。过于仁爱,仍然是一个君子;超过了合宜的标准,那就会成为残忍的人。因此,仁厚的界限可以超出,合宜的标准不可以超越。古时候,不用官爵俸禄来奖赏有功的人,不用刀锯来处罚犯人。如果奖给官爵俸禄,那么奖赏的原则只能在可以得到官爵俸禄的人的范围内发生作用,在他们的范围外则不能发生作用。惩罚时施用刀锯,那么惩罚的威严只能在受过刀锯之刑的人的范围内发生作用,在他们的范围外则不能发生作用。先王知道天下的好事很多,赏不胜赏,官爵俸禄并不能达到劝勉的目的;知道天下的坏事很多,罚不胜罚,刀锯之类的刑罚并不能达到制裁的目的。因此,有疑问的时候就用仁慈宽厚的态度来处理,用君子长者的仁厚对待天下的人,使天下人都跟从、归附到君子长者的仁厚上来。所以说古人赏罚众人时,忠厚到了极点!

《诗经》说:"君子如果喜欢批评的话,变乱就会很快结束。君子如果怒责谗言,变乱将会很快终止。"君子平息祸乱,哪里有特殊的手段呢?无非是克制自己的喜怒,不违背仁爱的原则罢了。《春秋》的宗旨是:立法贵在严明,可是惩罚人的时候贵在宽厚。依照《春秋》褒扬贬责的宗旨来处理赏罚,这也是忠厚到了极点的典范啊!

祭欧阳文忠公文

【原文】

呜呼哀哉,公之生于世,六十有六年。民有父母①,国有蓍龟②,斯文有传③,学者有师,君子有所恃而不恐,小人有所畏而不为。譬如大川乔岳④,不见其运动,而功利之及于物者,盖不可以数计而周知。今公之没也,赤子也无所仰芘⑤,朝廷无所稽疑⑥,斯文化为异端,而学者至于用夷⑦。君子以为无为为善⑧,而小人沛然自以为得时。譬如深渊大泽,龙亡而虎逝,则变怪杂出,舞鱼单而号狐狸⑨。昔其未用也,天下以为病;而其既用⑩也,则又以为迟;及其释位而去也,莫不冀其复用;至其请老而归也,莫不惆怅失望,而犹庶几于万一者,幸公之未衰。孰谓公无复有意于斯世也,奄一去而莫予追。岂厌世溷浊,洁身而逝乎?将民之无禄,而天莫之遗?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者,十有六年于兹。闻公之丧,义当匍匐往吊,而怀禄不去,愧古人以忸怩。缄词千里,以寓一哀而已矣。盖上以为天下恸,而下以哭其私。

【注释】

①民有父母:有欧阳修做官,民众就好像有了父母。这是称颂欧阳修爱民如子。

②国有蓍(shī)龟:国家有了行动准则的意思。蓍龟,蓍草和龟甲,这是古代用来占卜吉凶的工具。

③斯文有传:意谓欧阳修对宋代文学运动有杰出的贡献。斯文,出自《论语·子罕》:"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原指礼乐制度,这里指文章。

④乔岳:高大险峻的山岳。

⑤仰芘:仰,依靠。芘,通"庇",庇护。

⑥稽疑:断定有疑问的事。

⑦夷:这里指从印度传入的佛教。欧阳修曾作《本论》三篇,申斥"佛为夷狄",祸患中国千余载,应当用儒家的礼乐制度来对付。

⑧君子以为无为为善:士大夫沉溺于道家所宣扬的清虚无为。

⑨舞鰌鱼单而号狐狸:这句话形容小人十分猖狂。,同"鳅",俗称泥鳅。鲜,俗称黄鳝。

⑩既用:指欧阳修受到重用。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欧阳修任枢密副使,次年转任参知政事。

释位:解除职务。英宗治平四年(公元1067),欧阳修罢参知政事,出知亳州。

请老:请求退休养老。欧阳修自治平三年起,先后十几次上书请求退休养老。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退居颍州,时年六十五岁。

奄:突然。

先君:指苏轼的父亲苏洵。

怀宝:怀有才能,指满腹经纶。

匍匐:尽力。《诗经·北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郑玄笺:"匍匐,尽力也。"

愧古人以忸怩:这句话是说苏轼没有仿效古人弃官奔师丧而感到很羞愧。忸怩,羞愧。

缄词:封好祭词。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