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古代散文精典
7793900000037

第37章 唐宋八大家散文欣赏(17)

⑤张芝:字伯英,东汉酒泉(今甘肃省酒泉市一带)人,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他家的衣帛,总是先用来练字,然后煮熟加色。张芝擅长草书,有"草圣"之称。王羲之《与人书》:"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意思是人们像张芝那样尽心于书法的话,未必赶不上他。

⑥强以仕:勉强他做官。王羲之年轻时就很有名气。当时朝廷公卿曾屡次要他做侍郎、吏部尚书等官,他都不愿任职。他做会稽内史时,朝廷任命骠骑将军王述为扬州刺史,是他的上级。王述少时与王羲之齐名,但王羲之看不起他,不愿做他的下属,就称病辞官,游山玩水,遍历会稽各地,并曾泛舟出海。

⑦州学舍:抚州(临川)官学的校舍。

⑧教授:宋朝路学、州学主管教育的官员。

⑨君:是对王盛的尊称,不是他的名字。

⑩王右军:王羲之做过右军将军。

尚:尊敬,推重。

庄士:行为端庄、作风正派的人。

余思:留传下来的令人思慕的美德。

被于:影响到。

【译文】

在临川县城的东边,有一块地方高高地突起。它面对着一条溪流,名叫新城。新城上面,有个低洼的长方形的池子,被人称为王羲之的洗墨池。这是南朝宋人荀伯子在《临川记》上记载的。王羲之仰慕张芝,曾经学习他在水边练习书法,把池水都染黑了,这里是王羲之洗墨的遗迹,这个说法是真的吗?当羲之不愿再勉强做官之时,曾经游遍了东越各地,并泛舟出海,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的心境。莫非他在纵情游览的时候,曾在这里休息过?

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达到精妙绝伦的境界。那么他的成就,应当是靠自己的努力得到的,而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但是后世没有一个人能赶得上他,难道是他们的学习精神不如他吗?如此看来,刻苦学习的精神怎么可以少呢?更何况想在道德方面达到很高的境界呢?

墨池的上面,现在是抚州州学的校舍。州学教授王盛恐怕墨池的来历不为人们所知,特意写了"王右军墨池"这六个字,把它悬挂在堂前的柱子中间作为标志,又对我说:"希望您能作记。"我推测王君的心意,也许是因为喜欢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能埋没,因而连他的遗迹也十分珍视吗?难道不是要推崇王羲之勤学苦练的精神来勉励那些学生吗?一个人有一技之长,就使后世人崇尚到这样的程度;更何况那些仁人君子留下来的好作风、好德行,流行到后世,他们的影响又会怎样呢?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越州赵公救灾记①

【原文】

熙宁八年②夏,吴越③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④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⑤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⑥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⑦书于籍者,其几具存⑧?"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⑨。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⑩: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

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

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注释】

①越州:治所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县)。赵公,即赵抃(biàn),字阅道,衢州丁安(今浙江省衢县)人。宋仁宗景祐初年中进士第,官拜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贵,世称"铁面御史"。熙宁七年知越州。后任参政,因反对青苗法去职,谥号清献。

②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熙宁是宋神宗的年号。

③吴越:春秋时期吴国、越国的地域。吴在今江苏省南部一带,越在今浙江省北部一带。今称江、浙等地为吴越。

④灾所被者:灾荒所及的地方。被,覆盖。这里指遭受、波及。

⑤廪:仓库。这里用作动词,发给。

⑥僦:雇用。

⑦羡粟:余粮。羡,多余;粟,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⑧具存:实存。

⑨谨其备:郑重做好准备。

⑩故事:旧例,陈规。

⑩相蹂:互相拥挤践踏。

粜(tiào):卖出粮食。

籴(dí):买进粮食。

完城:修补城墙。

弃男女者:丢弃自己儿女的。

【译文】

熙宁八年夏天,吴、越一带发生严重的旱灾。这年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越州知州赵公在百姓还未遭到饥荒前,就给所属的各县下达文件,问:"有多少个乡受灾?能养活自己的有多少?应由官府发给救济粮的有多少人?要雇工修建的渠道、堤坝等工程有几处?官府的钱粮可以调发的有多少?可以征募粮食的富户有多少?和尚、道士和学生吃用有余的粮食登记在册的,实际上有多少?"让各属县分别登记上报,并且周密地做好准备。

州县官吏经过登记,报告说全州有孤老病弱,不能维持自己生活的百姓有两万一千九百多人。按以往的规矩,每年开官仓救济百姓,只发到三千担就停止了。赵公通过征收富有人家上缴的粮食和和尚、道士、学生的余粮,共得四万八千余担,作为补助救灾的费用。让穷人从十月初一起,每人每天领取救济粮一升,儿童领半升。他担心灾民太多了,领粮时互相拥挤践踏,又规定男人和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领粮,每人一次领两天的粮食。又担心他们流亡在外,就在城郊设粮点五十七处,使他们就近取粮,并通知凡离开家乡的,就没有粮食发。这样计算一下,人手就不够用,就把当地没有职务的小官叫来做发粮的官员,委派他们担负一些救济灾民的事务,并发给口粮。对于无法养活自己的人,就用这些措施来解决他们的困难。

对那些有能力养活自己的人,官府替他们告诫富户粮商不得囤积米粮不卖。又为他们调出官仓里的粮食五万二千多担,低价卖给百姓。设十八个卖粮的地方,使他们买粮食就像领取救济粮一样方便。

又雇用百姓修好城墙四千一百丈,用工三万八千个。计算他们各人做了多少工,按做工的多少发给工钱,再发粮食给他们,使他们得到双份的报酬。老百姓愿出利息借债的,告诉富人尽量借给他们;等到庄稼成熟,官府责令他们还清借款。被人抛弃的小孩子,都让人把他们收养起来。

【原文】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①,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②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③,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④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⑤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⑥,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⑦,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⑧,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世。盖灾沴⑨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⑩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致仕,家于衢。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注释】

①病坊:临时收容病人的地方。

②瘗(yì):埋葬。

③非便文者:不合法例,不便见之于公文的。

④蚤:通"早"。

⑤罹(lí):遭受。

⑥饥馑疾疠:饥馑,灾荒、饥饿。疾疠,疾病。疠,恶疮、瘟疫。

⑦拊(lǔ)循:安慰,安抚。

⑧绥(suí)辑:安顿。绥,安。辑,聚集。

⑨灾沴(lì):自然灾害。沴,气不和、恶气、灾气。

⑩素:平时。

识:记录。

科条:章程、条例。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

太子少保致仕:太子少保,官名,辅佐太子的官员。致仕,官僚正式退休。

衢:州名。治所在今浙江省衢县。

岂弟之实:岂弟,即"恺悌",待人宽厚温和。实,品德,作法。

云:语气助词,用于一句末尾,表示结束。

【译文】

第二年春天,瘟疫十分严重,于是官府又设了收养病人的处所,让无家可归的病人居住。还招来两个和尚,委托他们照料病人的医药、饮食,不让病人失去依靠。凡是死亡的,便叫当地的人就地收殓埋葬。

按规定,每年给穷人发救济粮满三个月就应停止,这一年发了五个月才结束。凡是不便用公文处理的事,一律由赵公承担责任,不让下属官员受连累。下面向他请示的事情,只要对救灾有好处的,便立即批准实行。赵公在救灾期间,不分早晚,竭尽心血,没有一点懈怠,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亲自处理。给病人吃药、吃饭的开销多半是他自己出的钱。老百姓不幸遇到旱灾瘟疫,能够避免在逃亡、流亡中死去,即使死了也不会无人收殓埋葬,都是赵公出的力啊!

这两年旱灾和瘟疫遍布吴越。百姓因饥荒和疾病而死的将近一半。没有比这更大的灾害了。皇帝为东南方的灾民忧心劳神,州县的官吏推广传布皇帝的恩泽,人人都尽了自己的心力。赵公所安抚治理的地方,老百姓尤其感到有所归附依靠。他筹划安顿百姓,哪件事先做,哪件事后做;如何开始,如何结束的措施周到细致,没有一处考虑得不全面。他的德政虽然只在越州推行,但他的仁德却完全可以昭示天下。他的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实行,但他的方法却完全可以流传到后世。大概灾害疾疫的发生,太平时代也不能避免,但可以预先做好准备。等到百姓受了灾,处在困境中后再来想办法,与还没出事之前就想办法,两者有很大的距离。不学习别人的经验而想临事有所成就,与平时吸取别人的经验教训,两者也有很大不同。所以我到越州采访,搜集到赵公推行的一套方法,很高兴地把它详细地记下来。这不只是为了慰藉越州百姓对赵公的感激思念之情,更想让有志为百姓办好事的官吏,假使不幸也遭到旱灾,能推行赵公已试行过的办法,很快制定出有效的规章条例。这样看来,赵公的恩泽怎么能说是很少,只是影响到一时一地呢?

赵公在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少保的身份辞职退休,住在衢州。他做官期间表现出来的公正的道德行为,他身上所具有的平易近人的品格,这里就不记述了。只记述他在救济灾荒时可供效法的政事,把它写成这篇《越州赵公救灾记》。

王安石佳作

读孟尝君①传

【原文】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②,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③。嗟乎!孟尝君特④鸡鸣狗盗⑤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⑥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注释】

①孟尝君:即田文,战国时齐国的贵族。他家里养了几千个食客。他和当时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被称为"战国四公子"。

②得士:得到士人的欢心。指他能"礼贤下士",与士相得。据载,孟尝君对他的士人不论贵贱,都给他们相同的待遇。

③虎豹之秦:比喻秦国像虎豹一样残暴。很多封建史学家称秦国为"暴秦"。

④特:只,不过。

⑤鸡鸣狗盗:孟尝君曾在秦国做人质,他求秦昭王的宠妃设法放他回国。那位宠妃要他拿早已送给昭王的一件狐裘作为报酬。孟尝君手下一个会学狗叫的人在夜里潜入宫中把狐裘偷了出来,献给了那位宠妃,使他们得以逃走。他们逃到函谷关,正是夜半,按规定,关门要等鸡鸣时才开,而后边追兵又快赶到。这时孟尝君手下一个能装鸡叫的食客便"喔喔"的叫了几声,附近的鸡也跟着叫了起来,关门果然开了,他们便逃回了齐国。鸡鸣狗盗就是指这两个食客。

⑥擅:拥有。

⑦南面而制秦:使秦国的国王向齐国的国王朝拜称臣。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帝王的座位面向南,故称居帝位为南面。

【译文】

世人都称赞孟尝君能得士人的欢心,因此有很多士人投奔他。他终于依靠士人们的力量,从像虎豹一样凶暴的秦王的手心逃了出来。唉!孟尝君只不过是那些鸡鸣狗盗之徒的首领罢了,怎么可以说他得到了士人的欢心呢?否则,他依靠齐国强大的力量,只要有一个士人相帮,就可以使秦王向他称臣,哪里还要用那些鸡鸣狗盗之徒的力量呢?有那些鸡鸣狗盗之徒在他门下出入,真正的士人也就不去投奔他了。

伤仲永

【原文】

金溪①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②,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③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④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⑤也,日扳⑥仲永环谒⑦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⑧中,从先人⑨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⑩!"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都把他看作是奇才。渐渐地就有人请他父亲带他去作客,也有人拿钱给他父亲,叫他让仲永作诗。他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就拉着仲永到处去拜见乡里的人,不让他去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父亲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方仲永。那时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已经称不上像以前传说的那么好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乡,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他回答说:"他特异的才华已经消失了,跟普通人一样了。"

我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一种天赋。他的天赋,远远胜过那些经过后天努力学习而成才的人。但结果却成为一个平凡的人,这是因为他后天没有受到教育的缘故。像他那样天分很高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会沦为普通的人,如果那些天分不高,本来只是很普通的人,恐怕想要做一个普通的人都很困难了。"

答司马谏议①书

【原文】

某启②:昨日蒙教③,窃以为与君实④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⑤。虽欲强聒⑥,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⑦,于反复⑧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⑨所重,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⑩,以致天下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