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华古代兵法精典
7794000000007

第7章 孙子兵法(7)

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不了解地形因素不宜出战,即使知己知彼,胜利的可能性也只有一半。张预注:"既知己又知彼,但不得地形之助,亦不可全胜。"

知兵者:真正通晓用兵之道的将领。

动而不迷:举措不会受迷惑。

举而不穷:行动方案变化无穷。陈皞注:"穷者,困也。我若识彼此之动否,量地形之得失,则进而不迷,战而不困者也。"

胜乃不殆:胜利而不会有危险。

胜乃可全:全,完全。可以取得完全的胜利。

【译文】

孙子说:地形有通形、挂形、支形、隘形、险形、远形六种。我军可以往,敌军也可以来的地域,叫通形。在通形地域,先占领地势高而且向阳,又有利于补给、道路畅通的阵地,就会对作战有利。可以前往,但难以返回的地域,叫挂形。在挂形地域,如果敌军没有防备,我军就可以出击取胜;如果敌军有了防备,出击又不能保证取胜,就难以返回,那就不利了。我军前出不利,敌军也前出不利的地域,叫支形。在支形地域,敌军虽然以利引诱我,也不要出击,应率军佯装撤退,引诱敌军前出一半时突然回军攻击,这样就会有利。在隘形(两山之间的狭窄山谷地带)地域,我军应该抢先占领,并用重兵封锁隘口,以等待敌军的到来;如果敌军先占领了峡谷,并用重兵把守隘口,就不可以进击;如果敌军没有用充足的兵力把守隘口,我军就可以去进攻。在险形(地势险峻、行动不便的地带)地域,我军应该抢先占领,一定要占据地势较高、向阳一面的制高点,等待敌军来犯;如果敌军已先期到达,占据了有利地形,我军就应该主动撤退,千万不要进攻。在远形(距离遥远之地)地域,敌我双方实力相当时,不便于挑战,如果勉强出战,就会不利。以上这六点,是利用地形的法则,也是将帅们重大责任之所在,不可以不认真考虑研究。

军队打败仗有"走"、"弛"、"陷"、"崩"、"乱"、"北"六种情形。这六种情况的发生,不是天时地理等自然条件造成的灾害,而是将帅用兵的错误造成的。凡是双方实力相当,却要以一击十,必然导致失败而临阵败逃,叫做走。士卒强悍而军官怯懦,必然指挥不灵,士气松懈,叫做弛。军官强悍而士卒怯懦,必然战斗力差,以至全军陷灭,叫做陷。高级将领怨怒而不服从主帅指挥,遇到敌军只凭一腔仇恨而擅自出战,主帅却不知道他的能力,必然导致溃败而如土崩瓦解,叫做崩。将帅怯懦无威严,训练教育士兵没有章法,致使官兵关系不正常,布阵杂乱无章,部队混乱不堪,叫做乱。将帅不能正确判断敌情,用少数兵力去迎击敌人重兵,以弱击强又没有精锐的前锋部队,必然失败,叫做北。以上六种情况,是造成失败的必然规律,也是将帅的重大责任之所在,不可以不给予认真的考察研究。

地形是用兵打仗的辅助条件。判断敌情,争取克敌制胜的主动权,考察地形的险易,计算路程的远近,这些都是高明的优秀将帅必须掌握的基本方法。懂得这些方法去指挥打仗,就必然胜利;不懂得这些方法而去指挥打仗,就一定失败。

所以,按战争规律分析,必定会取得胜利的仗,即使国君说不要打,也可以坚持去打;按战争规律分析,必然失败的仗,即使国君说一定要打,也可以不打。所以说,将帅进攻不是为了求得个人声名,退不回避违命的罪责,唯一的追求是保全百姓,而有益于国君的利益。这样的将帅正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对待士卒就像对待婴儿那样百般呵护,士卒就可以与将帅一起共赴患难;对待士卒就像对待儿子那样关怀疼爱,士卒就可以与将帅一起同生共生。如果厚待士卒而不使用他们,爱护士卒而不用法令约束他们,士卒违法乱纪而不去惩治他们,那么,士卒就会像娇惯的孩子一样,是不能用来作战的。

只知道自己的军队可以打仗,而不了解敌人不可以攻打,胜利的可能只有一半;只知道敌军可以攻打,而不了解自己的军队不能去攻打,胜利的可能也只有一半;知道敌军可以攻打,也知道自己的军队可以去攻打,但不了解地形条件不宜于向敌军发起攻击,胜利的可能同样只有一半。因此,真正懂得用兵的将帅,行动起来不会迷惑,战术措施变化无穷。

所以说:知彼知己,取胜就不会有差错;知道天时,知道地利,那么,就能取得完全的胜利了。

九地第十一

【原文】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①;入人之地不深者,为轻地②;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③;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④;诸侯之地三属⑤,先至而得天下众者,为衢地⑥;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⑦;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⑧;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⑨;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⑩。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而整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主人不克,掠于饶野,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深入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诸、刿之勇也。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而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如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达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途,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争天下之交,不养天下之权,信己之私,威加于敌,则其城可拔,其国可隳。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勿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是谓巧能成事者也。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注释】

①诸侯自战之地,为散地:战争如在诸侯自己的领土上进行,因离家较近,士卒在遇到危急时容易溃散逃亡,所以叫做"散地"。杜佑注:"战其境内之地,士卒意不专,有溃散之心,故曰散地。"

②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军队在进入敌方境内不远的地区作战,由于士卒离本土不远,遇有危害就会逃亡返回,所以叫做"轻地"。杜牧注:"师出越境,必焚舟梁,示民无返顾之心。"

③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敌我双方谁先占领谁就有利的地方叫做争地。陈皞注:"彼我若先得其地者,则可以少胜众,弱胜强也。"

④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敌我双方都可以往来,地势平坦、交通便利的地区叫做"交地"。张预注:"敌有数道往来,通达而不可阻绝者,是交错之地也。"

⑤诸侯之地三属:敌我双方均与其他诸侯国相连之地。曹操注:"我与敌相当,而旁有他国也。"

⑥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先到达的一方就能得到周边诸侯的帮助,这样的地带叫做"衢地"。杜佑注:"先至其地,交结诸侯之众为助也。"

⑦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背,此处有依靠,占领之意。深入敌国境内,有敌方的很多城镇的地区,叫做"重地"。杜牧注:"入人之境已深,过人之城已多,津梁皆为所恃,要冲皆为所据,还师返旆,不可得也。"

⑧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山林、险要通路、水网地、湖泊沼泽等难以通行的地带,叫做"圮地"。梅尧臣注:"水所毁圮,行则犹难,况战守乎?"

⑨围地:进入的道路狭窄,退回的道路迂远,敌军以少数兵力即可战胜我军的地带,叫做"围地"。杜佑注:"所从入隘险,归道远也。持久则粮乏,故敌可以少击吾众者,为围地也。"

⑩死地:只有极力拼搏才能生存,不奋勇作战就面临绝路的地带,叫做"死地"。

散地则无战:在"散地"上不宜交战。然此说不可绝对,如贾林注:"地无关闼,卒易散走,居此地者,不可数战。地形之说,一家之理,若号令严明,士卒爱服,死且不顾,何散之有",甚为有理。

轻地则无止:军队在"轻地"上不可停留。

争地则无攻:如敌人已先占领必争之地,就不可再强行攻取。王皙注:"敌居形胜之地,先据乎利,而我不得其处,则不可攻。"

交地则无绝:军队在"交地"要做到各部之间互相策应,保持联系。杜牧注:川广地平,四面交战,须车骑部伍首尾联属,不可使断绝,恐敌人因而乘伐。

衢地则合交:在交通便利的"衢地"上要加强与周围诸侯国的外交活动,以结外援,孤立敌军。张预注:"四通之地,先结交旁国也。"

重地则掠:深入敌方的"重地",要掠取当地的粮草物资以供给自己的军队,这是"因粮于敌"的理论,王皙注:"深入敌境,则掠饶野,以丰储也,难地食少则危。"

圮地则行:遇到"圮地"应该设法迅速通过。李筌注:"不可为沟隍,宜急去之。"

围地则谋:在"围地"中必须善于运用奇谋以摆脱被动局面。张预注:"难以力胜,易以谋取也。"

死地则战:在"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的死地,必须拼死作战以求脱险。陈皞注:"陷在死地,则军中人人自战,故曰:置之死地而后生。"

前后不相及:及,照应。前后部队不能相互策应。

众寡不相恃:众,此处指主力部队。寡,此处指小分队。主力部队与小分队之间无法相互依靠,协同作战。

贵贱不相救:贵贱,身份高贵和卑微的人,此处分别指将官和士卒。本句意为官兵之间不能相互援助。

上下不相收:收,聚集,收拢。由于军队部署被打乱,上下级之间失去联系,不能集结。

卒离而不集:士卒离散混乱不能聚集。

兵合而不齐:即使士卒集合起来也不能做到行动统一。综合前几句,张预注为:"出其不意,掩其无备,骁兵锐卒,猝然突击,彼救前则后虑,应左则右隙,使仓皇散乱,不知所御,将吏士卒,不能相赴,其卒已散而不复聚,其兵虽合而不能一。"

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符合于我军利益的就可采取相应行动,反之则止。

先夺其所爱,则听矣:爱,此处指要害所在。听,顺从。本句意为应首先夺取敌军要害之处,敌人就会不得不听从我军的摆布了。杜牧注:"据我便地,略我田野,利其粮道,斯之者,敌人之所爱惜倚恃者也,若能俱夺之,则敌人虽强,进退胜败皆须听我也。"

兵之情主速:情,主旨。本句意为用兵贵在神速。

乘人之不及: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候。张预注:"乘人之仓卒,使不及为备也。"

由不虞之道:不虞,意料不到。从敌人意料不到的路径通过。

攻其所不戒也:戒,戒备。攻打敌人不加戒备的地方。梅尧臣注:"兵机贵速,当乘人之不备。乘人之不备者,行虞之道,攻不戒之所也。"

为客之道:客,即离开本国到敌境内作战的军队。本句意为离开本土进入敌国境内作战的原则。

深入则专:深入到敌国境内,士卒无法轻易逃散,就会专心地作战。

主人不克:主人,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军队。克,战胜。本句意为在本国领土作战的一方就无法战胜客军。张预注:"深入敌境,士卒心专,则为主者不能胜也。客在重地,主在轻地故耳。"

掠于饶野:在敌国富饶的田野上夺取粮草。

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利用作战间隙休整兵力,不可使队伍过分疲劳,提高士卒斗志,积蓄作战锐气。杜牧注:"深入敌人之境,须掠田野,使我足食,然后闭壁守之,勿使劳苦,气全力盛,一发取胜。"

运兵计谋,为不可测:调动军队,谋划军机,使敌人难以判断。测,推测。王皙注:"形藏谋密,使敌不测,俟其有可胜之隙,则进之。"

投之无所往:把军队放在无路可走的绝境。投,放置。杜牧注:"谓前后进退皆无所之。"

死焉不得:焉,什么。焉不得,怎么会得不到呢?本句意为士卒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不能做到呢?梅尧臣注:"兵焉得不用命。"

兵士甚陷则不惧:兵士们越是深陷危险的境地,反而不再恐惧了。杜牧注:"陷于危险,势不独死,三军同心,故不惧也。"

无所往则固: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军心就会稳定。梅尧臣注:"投无所往,则自然固,入深,则自然志专也。"

深入则拘:深入敌方境内,军心就会专一而不散漫。张预注:"动无所之,人心坚固,兵在重地,走无所适,则如拘系也。"

不得已则斗: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就会殊死拼斗。

其兵不修而戒:军队不用整治督导就会主动加强戒备。张预注:"危难之地,人自同力,不修整而戒慎。"

不约而亲:不用故意去约束就会自然亲密团结。杜牧注:"不待约令而亲信也。"

禁祥去疑:祥,吉凶的预兆,指占卜等迷信活动。禁止迷信活动,消除谣言疑虑。梅尧臣注:"妖祥之事不作,疑惑之言不入,则军士必不乱,死而后已。"

至死无所之:之,往。直到战死也不会逃避。

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恶,厌恶。货,财货,财物。我们的将士没有多余的财物,并非不喜爱财物。杜牧注:"若有财货,恐士卒顾恋,有苟生之意,无必死之心也。"

无余命,非恶寿也:没有多余的命(不怕死战),并非不爱惜生命,不想长寿。张预注:"货与寿,人之所爱也。所以烧掷财宝,割弃性命者,非憎恶之也,不得已也。"

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颁布军令的时候,坐着的士卒涕泪沾湿了衣襟。李筌注:"弃财与命,有必死之志,故感而流涕也。"

偃卧者涕交颐:偃,躺倒。颐,面颊。躺着的士卒泪流满面。

诸、刿之勇:像专诸与曹刿一样英勇无畏。张预注:"人怀必死,则所向皆有专诸、曹刿之勇也。"诸,专诸,春秋时吴国勇士。公元前515年,被伍子胥推荐,在吴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为吴王僚特设的宴席上,从鱼腹中取出暗藏的短剑刺杀吴王僚,当吴王卫士用长矛刺中他的背部时,他仍奋力把吴王僚杀死。为公子光取代吴王僚而自立为吴王立了首功。刿,曹刿,又名曹沫,春秋时鲁国武士。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随鲁庄公与齐军战于长勺,大胜。齐鲁两国在柯(今山东东阿)会盟时,曹刿持剑相从,劫持齐桓公订立盟约,收回鲁国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