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法家眼中的三国演义——法家三国
7806300000016

第16章 孙坚过江 二

区域治理的对象是资源。而关于资源的观念有两个不同的角度,一个叫做重资本,一个叫做重社会。资本看重的是数字,资本追求利益最大化,利润率最大化。要求不断提高收益率,不断提升关于利益的数字,不断压低关于成本的数字。而数字是没有感情可言的,所以纯粹的资本是冷酷无情。但人类需要有人文关怀,我们是讲求仁者爱人。所以就对资本概念进行改变,要加入人性化的元素,要以人为本。重社会就是人性化,就是关心黎民百姓。重资本是以数字作为所有思维、决策的基础。而重社会是以人性作为所有思维、决策的基础。重资本的世界里面,谁有钱谁有资本,谁就是主宰,谁就是成功。资本与金钱是衡量一切的准则。只要可以获得金钱与资本,任何事情都可以做。重社会是讲求人性,要求利从义来,要有道德底线。不能说只要不违法什么都可以干。不能说为了数字的上升与下降,不顾百姓疾苦。人是万物之灵,人是社会的根本。没有人性的量化核算、数字管理,那就是一偏。人性与数字共重,并且要以人为本、以数为辅,才是人类社会治理的整全。

这一边公孙瓒听说袁绍已经占据了冀州,就派自己的弟弟公孙越来找袁绍,想要分冀州的地盘。袁绍就跟公孙越说,“这样吧。让你哥哥公孙瓒来,我们俩商量这事怎么办。”公孙越一听袁绍讲得也算有道理,就告辞离开冀州。结果公孙越走出来还不到五十里路,路旁突然冲出一对军马,自称是董卓董丞相的家将,然后这帮人就用乱箭射死公孙越。公孙越的随从逃回去,向公孙瓒报告公孙越的死讯。公孙瓒是怒发冲冠,说这袁绍出主意,让我起兵攻打韩馥。结果他从中********,拿走冀州。现在又冒充董卓的部队射死我弟弟。我弟弟公孙越死的太冤了,此仇非报不可。公孙瓒是召集起来所有的兵马,杀奔冀州而来。袁绍知道公孙瓒的大军已到,也率军迎出。两军来到磐河相遇。袁绍的部队在磐河桥东,公孙瓒的部队在磐河桥西。公孙瓒立马桥上,大声断喝,“袁绍你这个背信弃义的家伙,你敢出卖我!”袁绍是策马来到桥边,指着公孙瓒说,“韩馥没什么才干,他自己愿意把冀州让给我,关你什么事啊?”公孙瓒一听袁绍这么说,是气得鼻子都歪了。公孙瓒接着说道,“当初我们是认为你袁绍为人忠义,才推荐你为诸侯盟主。但你现在的所作所为,真是狼心狗肺之徒。你有什么脸面还活在世上!”袁绍听完就急了,问手下,“谁能抓住公孙瓒?”袁绍话音未落,大将文丑是策马挺枪、杀到桥上。公孙瓒退到桥边跟文丑大战起来。两人打了不到十个回合,公孙瓒是抵挡不住、败阵而走。文丑趁势追赶。公孙瓒回到军中,文丑紧随其后,是一马当先杀入中军。公孙瓒手下四员大将一起迎战文丑,结果被文丑一枪,就把其中一位刺于马下,而其余三员大将败走。文丑是把公孙瓒给逼出军中,公孙瓒奔着前面的山谷就跑。文丑在后面快马加鞭,大声叫道,“快快下马受降!”公孙瓒让文丑给追的,是弓箭都不知道掉哪儿。头盔也没了,是披头散发,纵马在山坡之间奔跑。忽然公孙瓒胯下马是马失前蹄,公孙瓒翻身落在山坡之下。那文丑赶到,是举枪便刺。

正在此时草坡左侧转出来一位小将,是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爬上山坡,一看那位小将是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个回合,是未分胜负。这时候公孙瓒的救援部队都赶到,文丑这才拨马撤回。那员小将也不追赶文丑。公孙瓒赶忙前来问那员小将的姓名。那小将欠身答道,自己是常山赵云赵子龙。原本是袁绍那边的一员,因为看到袁绍是既没有忠君的行动,又没有救民的心思。所以这才离开袁绍,想来投奔您公孙瓒。没想到在这里相遇。公孙瓒是大喜过望,带着赵云一同回到营寨。公孙瓒整顿好兵马,转过天来公孙瓒将军马分作左右两队,形式跟飞鸟的羽翼一般。那战马大概有五千来匹,并且一大半都是白马。因为公孙瓒曾经与羌人作战,并且都是只选白马为先锋,因此得名白马将军。而羌人后来是见到白马就跑,所以这白马就多起来了。袁绍这边是命颜良、文丑为先锋,各带弓弩手一千人,也是分作左右两队。然后袁绍命左队射公孙瓒的右军,命右队射公孙瓒的左军。再派麴义带领八百弓手,步兵一万五千列于阵中。袁绍自己率马步兵数万,是位于后面接应。公孙瓒刚刚招募赵云,对赵云还没有深入了解,就安排赵云领一队人马在后面。公孙瓒是派大将严纲为先锋,公孙瓒自己率领中军立马桥上,旁边竖立大红圈金线帅字旗于马前。从辰时开始擂鼓,直到巳时袁绍的部队也不进攻。麴义命弓手都躲在挡箭牌下,只听炮响发箭。严纲那边是鼓噪呐喊、直取麴义。麴义的部队一看严纲领兵攻过来,都先不动。等到对方已经近在眼前的时候,是一声炮响,这八百弓弩手是起身一同放箭。严纲这时才知道大事不好,要急忙回撤。结果被麴义拍马舞刀、斩于马下。公孙瓒的部队大败。左右两军想要前来接应,都被颜良、文丑的弓弩手射住。袁绍的大军冲过来,是直杀到界桥边。麴义一马当先,先斩了公孙瓒这边执旗的大将,然后再把绣旗砍倒。公孙瓒一看绣旗被砍到,是拨转马头、下桥就跑。麴义领兵是一直冲到后军,正好撞上赵云。赵云挺枪跃马、直取麴义。两人交战没过几个回合,赵云就把麴义一枪刺于马下。随后赵云是单枪匹马杀入袁绍的大军,左冲右杀如入无人之境。这时候公孙瓒带领部队杀回来,结果袁绍大败。

咱们前面讲过袁绍是用计谋巧夺冀州。但是袁绍的计谋当中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利用对象公孙瓒,一个是夺取对象韩馥。袁绍设了一个局,先同公孙瓒达成协议、平分冀州。这样就利用公孙瓒制造出来一场冀州危机。对韩馥而言那就是兵临城下、性命攸关。然后袁绍是假意提醒韩馥,骗取韩馥的信任。但等到袁绍大军进入冀州之后,就露出本来面目。袁绍实际控制冀州,韩馥自己无地自容是投奔他处。这样一来,袁绍对冀州兵不血刃的攻占谋略,应该说已经成功。但是前面袁绍利用过公孙瓒,所以这就有一个后遗症留下来需要处理。就是前面你袁绍答应人家公孙瓒要平分冀州,现在既然你袁绍已经把冀州给骗到手,那就应该兑现以前的协议,划出一块地盘给公孙瓒。所以对公孙瓒来讲,这是袁绍许诺给他的一部分好处。袁绍以前答应过公孙瓒,大家得到冀州之后两人平分。所以对公孙瓒而言,现在就到了袁绍应该实现诺言的时候。而对袁绍而言,公孙瓒肯定会跟他要地盘。因此事已至此,公孙瓒的问题就是袁绍要解决的后遗症。找袁绍要地盘,应该说是公孙瓒的合理利益诉求。那么公孙瓒派他弟弟公孙越来跟袁绍谈这个事情,可以说公孙瓒这么处理与袁绍的关系是比较合情合理。首先是前面讲述的历史原因,袁绍的确答应过公孙瓒这个事情。所以公孙瓒不是无中生有,看袁绍得到冀州眼红。那么现在袁绍无论怎样,已经得到冀州,所以接下来是的确应该和公孙瓒商量怎么划分冀州的事情。其次是立场有变化。就是事情进展到这一步,袁绍与公孙瓒两人的立场已经发生改变。在以前冀州是韩馥的,所以对袁绍和公孙瓒而言,冀州既不是袁绍的,也不是公孙瓒的。因此袁绍和公孙瓒可以说是一致对外。两人没有明显的利益冲突,但存在潜在的权谋博弈。

当冀州在韩馥手中的时候,袁绍与公孙瓒是一起琢磨韩馥。但是现在韩馥被赶跑,冀州已经是袁绍的。那么袁绍与公孙瓒在划分冀州问题上面的立场就跟前面有所不同。袁绍现在是拥有冀州,公孙瓒是想要从中分一杯羹走。对袁绍而言,冀州就那么大的地方。分给公孙瓒一些,就意味着他袁绍手中的地盘少一块。所以从单纯利益的角度而言,袁绍是不会主动跟公孙瓒谈以前的瓜分协议。但那边公孙瓒就不一样了,公孙瓒还是处于原来的状态。冀州以前是韩馥的,现在是袁绍的。冀州自始至终,都没有到他公孙瓒的手上。公孙瓒不能对瓜分冀州,也采取被动策略。因为袁绍肯定不会主动跟公孙瓒说,“来吧!分你一块。”那利益没有到手之前,是别人的。利益在自己的口袋里面,是谁都不愿意拿出来跟他人分享。这也不是说,袁绍就怎么不好,而是关于利益自私的一面,的确是人性的一部分。所以在韩馥被赶走之后,袁绍不会主动找公孙瓒,那么就只有公孙瓒自己主动找袁绍了。问题在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来找袁绍谈分冀州的事,袁绍怎么回答。袁绍是没有直接答复公孙越。袁绍既没有说不给,是也没有说划分,而是要和公孙瓒直接商议。那就表明袁绍这面还是有意愿,想要和公孙瓒商量具体分配冀州的方案,袁绍还是有兑现协议、实现诺言的行为体现。袁绍没有说,现在冀州是我的,不给你们。袁绍没有那样做。袁绍是表现出来一种合作的态度,并且袁绍的要求也不算过分。就是以前袁绍和公孙瓒两人决定分冀州的事情,但是到底怎么分,两人没谈过多的细节。那么现在冀州已经到袁绍的手上,按道理来说,的确是到了要谈具体冀州分配方案的时候。但是公孙越毕竟不能完全代表公孙瓒。就是公孙瓒可以授权公孙越代表他和袁绍谈判,但是最终决策权在公孙瓒那里。要是袁绍跟公孙越这里谈的挺好,袁绍的提议公孙越都能接受。但公孙越回去跟他哥哥一讲,公孙瓒不同意,那怎么办呢?让公孙越在袁绍和公孙瓒两个人之间传话,不如干脆让公孙瓒来和袁绍直接面谈。那有什么都放在桌面上,并且两个人都是团队领袖,有什么事他们俩就直接决定。不用回去再请示汇报,耽搁事情的进程。所以袁绍对公孙越讲,让公孙瓒直接来和他谈事情,也是合理的要求。

但接下来的意外,就有些诡异。就是公孙越离开袁绍这里,在回家的路上遭遇劫匪。对方说自己是董卓的家将,结果射死公孙越,但放跑了公孙越的几个随从。那么首先就这个事实进行分析,就出现第一个问题。真是董卓的家将埋伏在这里,射死公孙越吗?答案是可能性不大。因为前文讲过,董卓被十八路诸侯给逼得迁都,董卓是躲了。现在没有必要,再去刺激这些诸侯。并且董卓也不是神仙,他怎么知道公孙越现在离开冀州呢?就算董卓派人到此,那么杀死公孙越对董卓来讲,又有什么好处呢?杀死公孙越,就意味着与公孙瓒结怨。那公孙越是公孙瓒的弟弟。弟弟死了,当哥哥的肯定是要报仇雪恨。就董卓现在的立场而言,董卓是不希望招惹这些地方诸侯。就信息及时性而言,董卓不一定能够那么快知道袁绍与公孙瓒之间的秘密协议。并且董卓更不会知道,袁绍与公孙越之间的对话。最后如果真是董卓的人来暗杀公孙越,并且要嫁祸给袁绍,好让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结怨。那这人八成会说自己是袁绍的家将。所以当公孙瓒知道自己弟弟被杀之后,公孙瓒的反应还是经过思考、比较理性。公孙瓒没有一听弟弟的随从所言,就认为董卓是杀死公孙越的罪魁祸首。公孙瓒很清楚,董卓第一不会干这样的事。第二董卓就算真杀了他弟弟,也不会这样直接报通名姓。第三董卓也不太可能了解当时公孙越行动路径的信息,并及时调动部队到那里去埋伏。因此,可以讲袁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基本断定,杀公孙越是袁绍干的。

那么袁绍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袁绍是把事情给想简单了。杀死公孙越,放走他的随从。就是制造一个董卓暗杀公孙越的假象,并且让这个消息传到公孙瓒那里。但问题在于公孙瓒并不糊涂,公孙瓒很清楚他和袁绍之间的协议与矛盾。现在是公孙瓒找袁绍要分冀州的地盘,而袁绍是想通过转移矛盾的方式来解决他与公孙瓒之间的问题。就是公孙瓒现在是没什么事,所以才一门心思的找袁绍要冀州地盘。而袁绍的确以前答应过公孙瓒这事,并且是袁绍唆使公孙瓒这么干。所以现在人家公孙瓒找上门来,袁绍也是很为难。要是分给公孙瓒吧?原来就没打算分。只是想利用公孙瓒,拿他当枪使。但是不分给公孙瓒吧?好像又让公孙瓒抓住自己的把柄,指责袁绍说话不算数、背信弃义。所以不知道是谁给袁绍出的这个馊主意。这是想通过杀死公孙瓒的弟弟,使公孙瓒与董卓结怨。然后公孙瓒发兵去找董卓报仇,最好公孙瓒和董卓拼个鱼死网破。这样到头来公孙瓒也想不起来找袁绍要冀州,整天就忙活着跟董卓打仗了。其实袁绍不想给公孙瓒分冀州的地盘,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就赖着不给,公孙瓒也拿袁绍没辙。但是这个杀死公孙越的做法,实在是太过分了。并且嫁祸董卓的伎俩,又太幼稚。现在是公孙瓒与袁绍之间,就冀州地盘划分有利益冲突。而公孙瓒跟董卓现在,没有太过激烈的矛盾。所以用膝盖都能想出来,现在只要有事,估计十有八九就是袁绍干的。袁绍要是不跟公孙瓒分冀州,公孙瓒最多暗中骂一骂袁绍也就算了。过不了多久,大家找机会还可以坐下来再谈。不至于当时就闹翻脸,双方兵戎相见。袁绍可以讲是弄巧成拙。原本是想借刀杀人,没成想最后落个自食其果。

那么袁绍会不会,就想要这么激怒公孙瓒呢?没有那个必要。袁绍已经从韩馥的手中骗取冀州,接下来应该是好好把握。在冀州休养生息,提升自身实力,而不是先和其他诸侯干一仗。战争是纯粹的消耗,既消耗粮食储量,又消耗人员武装。尤其现在已经得到冀州,就没有必要再去惹怒公孙瓒。对公孙瓒而言,袁绍耍他一把,也就是生气而已。但弟弟公孙越被杀,那就是必须要报的仇恨。所以就冀州问题,其实袁绍与公孙瓒,还真是没有严重到两人非要打一架不可的程度。袁绍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推带拖、耍耍无赖,就让公孙瓒没脾气了。袁绍是不明白,对公孙瓒来说,袁绍骗他也就骗了。公孙瓒实际上并没有与韩馥开战,顶多就是消耗一些粮草而已。那冀州物产丰富、粮草众多。日后袁绍分一些军粮给公孙瓒,其实就可以使事态缓和很多。所以公孙瓒不一定会因为袁绍不分冀州而和袁绍开战。但是公孙瓒一定会为弟弟公孙越被杀,而兴兵复仇。那公孙瓒也不是小孩,连这么简单栽赃嫁祸的手法都看不出来,那就别在外面混了。所以袁绍是想借机让公孙瓒与董卓交战,这叫做一石二鸟。但是用不好,就变成作茧自缚。就是公孙瓒想明白其中原委,发誓要找袁绍算账,为弟弟报仇雪恨。那个团队领袖的决策是非常重要。计谋的使用一定要有效果,并且是自己想要的效果。因此计谋一定要简单,并且接近事实。其中的合理性,正常逻辑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一定要经得起推敲。否则一眼就被看穿,那结果是骗不了对方,而要自己承担后果。

公孙瓒为什么一见赵云就非常信任?但是为什么交给赵云兵马,却不安排在前锋呢?公孙瓒被大将文丑追得落荒而逃,最后险些丧命在文丑的枪下。正在公孙瓒性命危在旦夕的时候,赵云出现救了公孙瓒。所以对公孙瓒来讲,赵云是有救命之恩。就算赵云直白的告诉公孙瓒,他原来是袁绍的部下,现在转投过来。但对公孙瓒来说,要不是赵云,刚才自己就死在文丑的手中。所以赵云如果是忠于袁绍军团,那就干脆袖手旁观,公孙瓒就一命呜呼了。因此赵云在公孙瓒最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力战文丑的行为本身,就已经说明赵云的立场是站在公孙瓒这边,而不是袁绍的鹰犬。公孙瓒既是感谢赵云,又是钦佩赵云的武艺,这才信任到给赵云兵马的程度。但是毕竟赵云与公孙瓒相识不到一天,一天的时间里面我们对一个人不可能有太深的了解。公孙瓒可以信任赵云,因为赵云救了自己的性命。所以对赵云的立场已经有初步认识,对赵云的武艺通过与文丑交战,也看出个大概。但赵云的指挥才能到底怎么样?这个公孙瓒还没见过,并且公孙瓒手下还有许多大将。所以在转过天来与袁绍部队的交战中,把赵云安排在后方。就是前面有公孙瓒不少自己人在那里,这样万一他们都不行,后面赵云再上也不迟。在布阵当中的先后顺序,说明这些人在团队领袖心中的地位与重视的程度。对团队领袖而言,需要人才、需要智者、需要圣贤,但是更需要忠诚。对团队领袖、团队组织忠诚,那是越有才能,团队领袖越高兴。对团队领袖、团队组织质疑甚至反对,那越有才能,团队领袖越担心。是不是自己人,是不是可靠,经常是团队领袖首先考虑的问题。至于才能大小,则是单纯技能评价而已。忠诚与能力,二者权衡当中,首选忠诚。因为如果只有能力,但靠不住。那到关键时刻给团队领袖来一刀,不就全完了吗?

再说袁绍这边,刚开始派探马侦查的时候,得到消息是麴义斩将夺旗、追赶败兵。袁绍一听那公孙瓒这不是就被打败了吗?所以袁绍就放松警惕,没做什么准备,与田丰和帐下几百个持戟的军士、几十个弓箭手,骑马出来溜达。袁绍正在那高兴呢,说公孙瓒真是一个无能之辈。结果这话音未落,赵云就已经杀到面前。袁绍这边的弓箭手是慌忙之间,想要放箭射杀赵云。没想到赵云冲上来点杀众人,剩下的军兵是四散奔逃。而后面公孙瓒的部队赶过来,将袁绍团团围住。田丰一看,是连忙跟袁绍说,“主公赶紧在后面的墙壁当中躲一躲吧。”袁绍这阵儿来脾气了,是把头盔往地上一摔,大声说道,“大丈夫宁死阵前,不死阵后。躲墙后面,有用吗?”众位军士一看袁绍十分英勇,是同心协力、拼死一战。赵云冲了几次,都闯不进去。而这时候袁绍的大部队已经赶过来,大将颜良是也带兵赶到。这两路大军一同进攻,赵云是保着公孙瓒杀出重围、回到界桥。袁绍命大军一路冲来,这么多人过桥的时候,从桥上掉下去,落水而死的人是不计其数。袁绍一马当先,追赶公孙瓒。追了不到五里路,只听得山背后喊杀声震天。冲出一队人马,为首三员大将正是刘备、关羽、张飞。原来在平原那里听说公孙瓒与袁绍两人打起来,刘备是特地前来给公孙瓒帮忙。当下三匹马、三件兵器,是飞奔前来、直取袁绍。袁绍一看刘关张三人冲自己来了,直吓得魂飞天外。手中的宝刀一下子没拿住,是落于马下。袁绍这宝刀也不要了,拨转马头便跑。袁绍这边是众人拼死相救,才使袁绍过桥。公孙瓒集合部队回到大寨。刘备、关羽、张飞过来相见,公孙瓒就说,“要不是玄德远道来救我,这次是真悬了。”公孙瓒就引荐赵云与刘备相见。刘备一见赵云,是非常喜欢,就有了不舍之心。

再说袁绍输了这一阵,是坚守不出。袁绍、公孙瓒两军就在这耗着,有大概快一个多月。这时候有人到长安,把袁绍、公孙瓒开战的事跟董卓汇报。这时李儒就跟董卓说,“袁绍与公孙瓒都是当世豪杰。现在他们俩在磐河厮杀,咱们可以假借天子诏书,派人送过去使他们两家和解。这样他们两人必然会感激董丞相的恩德,接下来就会顺应董丞相。”董卓点头同意。转过天来,就安排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带着诏书去给袁绍、公孙瓒两人讲和。太傅、太仆这两位来到河北,袁绍是迎出来一百多里拜接诏书。再过一天,太傅、太仆来到公孙瓒的大营当中是宣读圣谕,公孙瓒这才派人给袁绍送去书信,两个人相互讲和。最后太傅、太仆两位这才回京复命。公孙瓒是即日班师回家,同时又上书表荐刘备为平原相。刘备与赵云分别的时候,刘备拉着赵云的手就落泪。刘备是舍不得赵云,不忍离去。赵云也是叹息道,“我以前是误以为公孙瓒是位英雄。现在看来,他跟袁绍是一路货色。”刘备就说,“你先暂时在这里吧。咱们以后会有再次相见的时候。”说罢两人是洒泪而别。

袁绍与公孙瓒两军对垒,在这么激烈的战场上,袁绍怎么会只带那么少的兵马前行?袁绍难道没有意识到有危险吗?袁绍是有些大意。当袁绍收到前方回报,说公孙瓒兵败,自己的部队正在乘胜追击的时候,袁绍是洋洋得意。袁绍认为现在前方的战场已经是比较安全,所以才会只带少量兵马。在袁绍看来公孙瓒已经兵败,那就意味着公孙瓒的部队在向后撤,而袁绍的部队在向前攻。虽然最终双方交战的结果还没有出来,但对袁绍来讲似乎是大局已定。袁绍是误判公孙瓒不具备反击的能力,自己的部队会一路掩杀,这恐怕才是袁绍当时的决策基础。袁绍的轻敌在于袁绍是只想到成功,没想到失败。在袁绍的思考判断当中,公孙瓒反击的因素被忽略掉。袁绍在这件事情上是先入为主,就是只顺着已知的路径向下推导。根据袁绍当时掌握的情报,公孙瓒被他袁绍的部队追着跑。那么接着往下推导,下一步不就是要么公孙瓒被抓,要么公孙瓒逃跑。但无论如何公孙瓒的部队都将溃不成军。当我们考虑事情的时候,我们想到几种可能,有几个考虑的决策因素,其实对决策做出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袁绍只想到公孙瓒的行为反应是被抓与逃跑的时候,袁绍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现在很安全,认为整个战场已经没有危险。那么既然没有危险,自己身边人多人少,就没有什么区别。并且应该把兵力投入到前线,因为那里正在一路掩杀公孙瓒的部队,那里更加需要人手。但实际情况却是超乎袁绍预料之外,公孙瓒的部队杀了一个回马枪。那么我们没有考虑到的因素,没有对此作出任何防备,结果自然就是出乎意料、猝不及防。所以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意外一说,而是自身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存在盲点,存在没有考虑进来的因素。当然也许对袁绍而言,公孙瓒有可能反击。只不过这种可能性,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非常低而已,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战场的特性是变幻莫测,所以用兵是相当谨慎的事情,并且轻敌是非常致命的硬伤。没有认真思考各种可能,将对手反击忽略不计,就是轻敌的表现。决策基础是各项因素的仔细评估与深入思索。有决策盲点、对重要因素不予考虑,最终必然导致决策上的失误与偏差。决策性失误的造成,后面的结果必然是要面对呼啸而来的风险。没有想清楚就贸然行动,剩下来自然就只有靠运气与祈祷了。

袁绍与公孙瓒在交战当中刘备突然出现,帮助公孙瓒扭转败局。而刘备不是公孙瓒找来帮忙的,刘备是收到袁绍与公孙瓒开战的消息之后自己主动来的。所以战场变化的多样性,在于有意料之外的因素存在。而其作用可小可大,小到也许忽略不计,大到最终地动山摇。突发性因素是我们无法提前预知,并且难以抵御的风险。就袁绍与公孙瓒的实力对比而言,两方可以说是袁绍略胜一筹。但是赵云、刘备他们的加入,才使得公孙瓒的实力大增。面对充满各种变化的未来,我们要怎么做?像袁绍与公孙瓒的对战,可以说是一波三折。对袁绍来讲,前面很顺利,直到赵云的出现才导致兵败。后来一开始也是一路凯歌,直到刘备他们突然出现才被迫退兵。而公孙瓒正好相反,要不是赵云、刘备他们这些意料之外的因素出现,恐怕公孙瓒是要败在袁绍的手下。那公孙瓒与袁绍开仗的时候,是两个人都没有料到后面的变化。当我们开始做事情的时候,其实有很多信息我们是当时不知道、无法掌握。我们可以在事后讲,这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但实际上说明我们是存在信息局限。有一些信息,我们只是当时不知道而已。赵云决定离开袁绍那里,来投奔公孙瓒。袁绍与公孙瓒两人,提前都不知道。刘备听说袁绍与公孙瓒开战的消息之后,决定前来给公孙瓒帮忙,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那么最终决定双方战场演进方向,却是突发性因素,而不是已知性结果。已经知道的信息是有限的,无法感知的信息是广阔的。已知信息是有范围限定,未知信息是漫无边际。所以圣人才警示我们,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别人不知道我们,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了解他人。那个信息的掌握,往往是制胜的关键所在。别人了解不了解我们的信息,那是对方的事情。而我们是否知己知彼,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这是我们要做的功课。心智决定方向,信息决定生死。

董卓为什么要为袁绍与公孙瓒讲和?袁绍与公孙瓒讲和,对董卓有什么好处呢?难道董卓坐山观虎斗,等待袁绍与公孙瓒鹬蚌相争之后他董卓渔翁得利,不是更好吗?提议给袁绍、公孙瓒两人讲和,是董卓的谋臣李儒的主意。李儒这个人心思比较缜密,看事情比较长远。要是根据以前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最后逼迫董卓迁都的行为来讲,袁绍是那次反董联盟的盟主,公孙瓒是其中一名诸侯。现在袁绍和公孙瓒因为瓜分冀州地盘问题而引发武装冲突,其实董卓应该高兴才对。这是当初那十八路诸侯产生内部分歧,最后袁绍与公孙瓒拼个两败俱伤。董卓再出兵,把他们都给收拾了,难道不好吗?如果这样操作的话,恐怕董卓永远都处在与各路诸侯、地方大员的对立面上。那就意味着董卓与这些人是长期的敌对关系,诸侯们只要一出现纠纷,董卓就会趁机铲除反抗势力。那么长此以往的后果,就是这些诸侯干脆搁置争议,而选择一致对外。现在李儒的策略是化解董卓与诸侯们的敌对状态。因为李儒很清楚,董卓已经把持住朝政,并且董卓也把自己放到相国的位置。接下来就需要采取顺守的策略,随着时间让大家逐渐适应董卓董丞相的称呼与在东汉朝野上下拥戴的地位。所以如果对现在袁绍与公孙瓒的纷争继续采取敌对立场,甚至幸灾乐祸的态度,这样做并不能使董卓的权势受到巩固。而袁绍作为以前诸侯联盟的盟主,现在为了利益与地方诸侯公孙瓒发生冲突,就已经说明反抗董卓的诸侯联盟其实已经名存实亡。那么接下来就要有个开始的地方,来使得这些诸侯臣服于董卓。而袁绍与公孙瓒两军对峙,正好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

大家都已经十分清楚,当今的朝廷已经是董卓的朝廷。所以那皇帝的诏书,其实就是董卓的意思。但董卓现在出面,给袁绍和公孙瓒两人一个台阶下,就是在表达一种治理国家、为国为民的态势。至少让大家看起来,董卓现在是希望大家都和和睦睦不打架,有话好好说。这样的政策就使得以前董卓暴虐的形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并且也在表明董卓作为东汉王朝的中央政府,是不会对地方上面的摩擦冲突坐视不管。董卓是担负起来治理国家的责任,化解各方矛盾。这样是不是代表东汉末年的政府将摆脱无序状态,整体社会趋向好转呢?李儒站在董卓的立场,是考虑董卓的长久利益。董卓现在已经完成皇位废立,并且消除皇权竞争。毒杀少帝刘辩,就使得献帝刘协成为皇位的唯一继承。而董卓也已经处于相国的高位,应该说董卓权势地位的确立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要解决反对势力的问题。董卓自己与他所拥立的献帝,都需要得到各路诸侯的认同。你董卓立的皇帝刘协,大家不接受怎么办?你董卓说自己是相国,大家不承认怎么办?这个外界认同问题,是董卓地位巩固的挑战。董卓是团队领袖,李儒是董卓团队的核心团队成员。李儒作为董卓的谋臣,从董卓团队核心利益的角度来讲,李儒是比较称职的。李儒为了董卓的权势是尽心尽力、绞尽脑汁,才想出这个计策来要袁绍、公孙瓒感激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