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秋天我回家拿冬衣,发现原来80公斤重的爸爸脸色蜡黄,瘦得皮包骨头地躺在炕上。妈妈告诉我,自从我上一中后,我爸便开始便血,一天比一天重,妈妈借了6000元钱去天津、北京一遍遍地查,最后确诊为肠息肉。那天,邻居还告诉我:3亩地的麦子,靠我母亲一个人割打,她累得站不住了就跪着割,膝盖磨出了血……我不等邻居说完便飞跑回家,一把从背后抱住正在为我缝衣服的妈妈,大哭道:“妈妈,妈妈,我再不能读下去了呀……”
妈妈最终把我赶回了学校,爸爸的手术也到底借钱做了,只是家里的债务抵了天,整整25万元!然而,我的妈妈居然仍有办法让我安心把书念下去。
我的生活费是每个月60到80元,比起别的同学每个月200至240元的生活费,它少得可怜。可只有我知道,我的妈妈为这80元钱,要从月初就一分一分地省,一元一元地卖鸡蛋、蔬菜;实在凑不够她还得去邻居家借个二十、三十。
她为了不让我饿肚子,每个月都要步行十多里路去批发10公斤方便面渣给我送到学校。每个月底,妈妈总是扛着一个鼓鼓的面袋子,步行5公里路到大沙河乡车站乘公汽来天津看我,面袋里除了方便面渣,还有妈妈从3公里外的安平镇一家印刷厂要来的废纸——那是给我做演算的草稿纸的;还有一瓶黄豆辣酱和咸芥菜丝、一把理发的推子——天津理发最便宜也要5元钱,妈妈要我省下来多买几个馒头吃。
我刚进天津一中的时候,第一堂英语课就把我听懵了!老师流利的口语和同学们熟练的配合让我感到差距太大了。母亲来给我送钱的时候,我给她讲了怕英语跟不上的忧虑,谁知她竟一脸笑容地回答我:“妈只知道你是个最不怕吃苦的孩子,妈不爱听你说难,因为一吃苦便不难了!”我记住了妈妈的话,我有点口吃,有人告诉我,学好英语,首先就要让舌头听自己的话。于是每当我路过学校的建筑工地,我便总捡一枚石子含在嘴里,然后开始拼命地背英语课文。舌头跟石磨呀磨,有时血水就顺着嘴角流淌下来了,但我始终咬牙坚持着。
半年过去了,小石头磨圆了,我的舌头也磨平了,我的英语成绩期末进入了前三名。
1995年初,我报名参加了天津一中奥林匹克学校的预备班,选修物理和数学。一年后,我第一次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知识竞赛天津赛区的比赛,就获得了物理一等奖和数学二等奖,我将代表天津去杭州参加全国物理奥赛。
我要拿一个全国一等奖送给妈妈!谁知,成绩公布后我的愿望落空了!我仅得了二等奖。
回到学校后,老师们帮我分析失败原因:我总想数理化全面发展,主攻项目太多而分散了精力,以往代表国家参加奥赛的选手都是专攻一项,如果我现在再单攻数学,成绩一定还能上。
果然,我在1997年1月举行的全国数学奥赛中,以满分的成绩取得第一名,顺利入选国家集训队。我赶忙到邮局给母亲报捷:“妈,我们入选国家队的6名队员中,惟有您的儿子是地地道道的农家子弟,惟有您的儿子是首次参加全国数学奥赛便入选的队员,惟有您的儿子是满分……”我在回天津作准备赴阿根廷参加国际数学奥赛的时候,收到了母亲托同学转给我的200元钱和一张留言条:“妈妈为你自豪,要谦虚,要为国争光!”捧着这笔“巨款”和纸条,我哭了。
按规定,我赴阿根廷参加比赛的报名费和服装费应统统自理,交完报名费,我就没钱买服装了。当班主任和数学老师看到我依然穿着好心的老师和同学接济我的一身颜色、大小不太协调的衣服时,忙打开我的贮藏柜帮我挑选衣物,班主任指着我那件袖子接了两次,下摆接了3寸长的棉衣和那些补丁摞补丁的汗衫、背心说:“金鹏,这就是你全部的衣服啊?……”他突然流泪了。
最终,我出国服装费是由天津一中解决的。
7月27日在巴尔德拉马进行考试。第二天闭幕式上宣布我获得了金牌。8月12日,天津一中全校师生为我夺得奥赛金牌庆功。在会上,我是这样说的:我的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妇,可她教给我的做人道理却可以激励我一生。如果说贫困是一所最好的大学,那我就要说,我的农妇妈妈,她是我人生最好的导师……
与爸爸下棋
在我的人生航程中,父亲的馈赠将永远镌刻在信念的桅杆上:“棋,要靠自己去赢。”
读初三那年,我才15岁,可日子已经过得灰暗无比了:整天不是泡在题海里,就是抱着书本背个昏天黑地,简直叫人透不过气来。
临近中考了,一天早晨,我躺在床上,想着茫茫的升学路,忽然觉得这种灰暗的日子永远也不会到头了。一种绝望的情绪攫住了我,我哽哽咽咽地反复念叨:“我不想考试了。”
对于我这次突然出给他的难题,爸爸采取了两条对策:第一,和老师协商,给我请了一个星期的假;第二,离开这个环境,调节一下心情,爸对我说:“回来再好好努力。”这最后一句话令我不寒而栗。
我和父亲到了小姨家中。她的家在长江边上,漫步江堤,江风习习,惬意得很。可我无心于这些,只是心事重重。我胡乱地踢着沙子,漫无目的向前走着……那天,当我迈进小姨家门的时候,夜幕已完全落下来了,四下里一片漆黑。大概他们都睡了吧,一点动静都没有,我蹑手蹑脚地向房间走去。这时,客厅一角的台灯亮了。是父亲。他说:“来,我和你下一盘棋。”
父亲沉默寡言。沉默寡言的父亲喜欢和我下棋。他下棋也不爱说话,他凌厉的棋比什么话都厉害。
我曾不止一次地跑到妈妈那里去告状“爸爸又不让我赢”。妈妈于是便拉着我去找爸爸兴师问罪:“你让孩子赢一盘,否则孩子不同你下了。”父亲笑笑,并不申辩,放好棋,又轻描淡写地赢了我一盘。接着爸爸便会受到一阵数落:“你怎么跟孩子一般见识。”父亲仍只是笑笑。我就指天划地发誓再不同父亲下棋。可是过了几天,父子俩就又坐在一起下棋了。
今天却不同,父亲和我都各怀心事,我们谁也没说话。夜很静,只听见棋子落下的声音。
但这局却不同,这次我赢了!
父亲看了看我,语重心长地说:“棋,要靠自己去赢。”“棋,要靠自己去赢。”呢喃地,我重复着父亲的话,我知道,从此刻起,我将会把这句话记一辈子。
一句话。这便是父亲的馈赠,它使我的心灵来了一次飞跃。
第二天的傍晚,独自一人来到长江边上,我这才是第一次真实地面对长江,江面的宽阔与平静超出我的想象。我的心情豁然开朗,有说不出的新奇和快乐。我忘情地在沙滩上跑啊跳啊,大声地喊啊,全然不顾江水打湿了我的鞋。后来,我考取一所中专学校。显然这结果不是想象中那样好,但我永远感激父亲的鼓励。在我的人生航程中,父亲的话将永久镌刻在信念的桅杆上:“棋,要靠自己去赢。”
父亲
每天我骑车去上学,他总会叮嘱两句:“路上小心点,车骑慢点。”
在我的心目中,父亲是我的朋友。他那粗糙的大手、和蔼的目光、忙碌的身影……时时闪现在我的眼前。他对我的爱抚与教诲深深地烙在我的心坎上。
父亲是个农民,与泥土和牛羊打了半辈子的交道。小时候,无论父亲上哪儿,我总是跟着他,就连吃饭也要跟父亲一起吃。那时,邻居都说我是父亲的影子,走到哪跟到哪。而父亲那时也特别疼爱我,无论他上哪儿,总忘不了要带上我。
记得那时候,他要下地干活,就把我带到地头,让我自己玩,而他拿一个铁锹去干活。那时的我,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看父亲干活:蓝天下,一位中年男子,身着一件短背心,头戴一顶压舌帽,脚着一双黑布鞋,手握一把铁锹,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着。我时常想:如果能把这种印象画成一幅画那该多好啊!
除了喜欢看父亲干这些活外,我还喜欢看父亲喂猪、喂牛。父亲每次喂猪或给牛儿添草,我都跟在他身后,用羡慕的目光望着父亲,那些猪儿见父亲提着猪桶过来,都“哼哼”地挤过来,大声叫,好像在说:“主人,快点,我们都快饿死了。”而父亲,则一边慢慢地往猪槽倒食,一边风趣地说:“慢点吃,别噎着。”那些猪好像真的听懂了父亲的话似的,一个个都乖乖地等着。喂完猪,又去给牛儿添草。父亲要给牛添草的时候我也不闲着,帮着父亲抱来一小捆干草,扔给牛吃。
母亲出外做生意,家务活很少干。而我和弟弟都在上学,因此家庭主妇的担子自然就落在了父亲的肩上。田间活,家务活全靠父亲。而且前几年家里又建了一个蔬菜温室,这两年来又承包了一个温室。这样一来,父亲就更辛苦了。在我的记忆中,父亲的手从未歇过:喂猪,给牛添草,冲洗猪圈,清理牛棚、割草、忙田间活、家务活儿等。父亲手上布满了老茧和道道伤痕,摸上去硬硬的,但正是这双变形的手教会了我怎样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也教会了我生活,做人。
父亲从来不打骂我,就算令他发火时,也是举起手又轻轻落下。一个冬天的早晨,我穿着妈妈给我新买的棉衣去上学,课间烤火时,不小心让烟囱把袖子给烙了一个大洞。中午回家,我怕极了,怕父亲打。果然,父亲见到袖口上的洞后,恨恨地训了我一顿,随即提起扫把,高高地举起,我下意识地一闪,扫把轻轻地落在了门柱(顶门柱)上。父亲笑了,我也笑了。(我知道父亲爱我,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我在一天天地长大,无意中却也痛心地发觉父亲斑白的鬓发和他脸上日益增多的皱纹。这都告诉我:“父亲在衰老!”但给他最大的安慰是:他的女儿在长大。尽管我已不是父亲背上的那个小女孩子了,但他总还是不放心。每天我骑车去上学,他总会叮嘱两句:“路上小心点,车骑慢点。”
五个妈妈的故事
她的妈妈走了,但有这么多的妈妈来到她的身边,用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来医合她的心灵创伤。
从那天起,她进入了一个新的环境——班主任易芝老师的家。
现在她住的是易老师特意为她安排的一个单人房间。房间陈设整洁,灯光柔和。此刻她半卧在床上,心情如万顷波涛。
书桌上摆放着一只精致的文具盒,那是她妈妈在郑州为她买的。睹物伤情,她胸中蓦然涌起阵阵悲酸——她是独生女,原有一个温馨的家。尽管她7岁时一次车祸失去了爸,但妈妈爱她如母燕爱护雏燕。相伴在妈妈身边,她快活如一只林间小鸟,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痛苦和悲伤。可是这种生活永远离她而去了……想到这里,她止不住失声哭了起来。
桌上还整齐地搁着一捆书是她上学期学过的课本。她妈妈读书太少,妈妈希望女儿不再重蹈覆辙。因此,灯下,妈妈曾几次对她说:“孩子,你好好读吧,妈妈想办法送你读下去。”
她没让妈妈失望,家中一方墙壁上贴满了她的奖状。妈妈托易老师把她安排在学校读书住宿,自己却为解决温饱问题、女儿学费问题几次随本村的婶婶姐姐们北上做糕糖生意。每次回家总不忘给她带回一些学习用品,还有满满一袋香喷喷脆酥酥的糕糖。谁能想到,这次回来的竟是妈妈的骨灰盒!妈妈年关在郑州做糕糖因煤气中毒过深,抛下她匆匆走了。可怜的她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女。
那几天她的眼泪就像那几天的雨,流个没完啊。
那些日子,她住在本村的李大婶家。好心的李大婶关照她让她跟自己女儿去S厂打工赚钱,大婶说如今没有钱什么事都干不成。她哭,哭得很伤心。“我想读书……”可是有谁知道她的心事呢?她想起了《世上只有妈妈好》那首歌,她感觉到了没妈的孩子真像根草。
那天早晨,她茫然走回了自己的家。望着空荡荡的家,她感到一阵从未有过的孤独。“我怎么活啊……我的妈妈呀……”她觉得自己走在悬崖边沿,顷刻会跌入万丈深渊……正在她绝望之时,易芝老师那天风尘仆仆来到了她的家,出乎她意料的是,同来的还有三位素不相识的阿姨。易老师说她们是马迹塘电站的周赛飞阿姨、钱静阿姨和张宇阿姨。
见易老师如见至亲,她悲喜交集,“易老师”三字还没出口,她已泣不成声。易老师和三位陌生阿姨潸然泪下。易老师洒泪告诉她:“人死不能复生,哭也无用,要振作起来……”她低头啜泣。
易老师接着告诉她:马迹塘电站工会开展“献爱心”活动,三位阿姨自告奋勇专为她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