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是班里倒数第一名
只要有骨气,肯拼搏,就能取胜。
读小学时我是很调皮的,有一天老师当众宣布了一条“禁令”:不准苏步青出校门!
那学期,我得了“背榜”,也就是全班最后一名。我们当时的学校,每学期考试成绩都张榜公布,最后一名像把前面所有的人都背在背上,故称“背榜”。这么差的成绩拿回家去,父母连声叹气,一点办法也没有。第二学期,我的学习还是没有长进,又得了“背榜”。第三学期,“背榜”依然与我结伴。老师把我父亲叫到学校,说我读不好书,还是让我学种田吧,一年还能省下两担米。
可是,父亲对我寄托太大的期望,正好离我家15里的镇上新办了一所小学,父亲就把我转学到这所小学。可对我来说,小时候养成的脾气,一时还是难改。我仍然不爱读书,四处乱逛。这种生性,当然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赏了。
有一件事,至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我被教国文的谢先生叫去谈话。老师指着手里的一篇作文问我:“这篇作文是你做的?”我拿过作文一看,脱口作出肯定的回答。谢先生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我:“你是怎么做的?”我听后感到莫名其妙。要知道,我小时候阅读了许多优秀的古典名着,有些篇章我还能背诵出来。作文的笔法不少是仿照名着的。我面对谢先生说:“就这么做的,怎么想就怎么写。”这下可惹火了老师,他气呼呼地拿起笔,顺手批了个“毛”字(差的意思)。然后丢给我一句很难听的话:“走吧,抄来的文章再好,也只能骗自己而已,想骗我?你还能做出这样的文章?哼!”听了这番话,犹如当头一棒,谢先生平时对家境阔绰的学生格外垂青,而对寒酸又倔强的我,却表现出极大的不信任。
学国文的兴趣,一下子降到了零点,上国文课也成了我最反感的事,我还常常把头扭到一边,以示抗议。
正在此时,又发生了另外一件事。
五年级下学期,小学里新来了一位教师,名叫陈玉峰,50多岁,身材矮小,脸又黄又瘦。第一堂地理课,他在黑板上挂出一幅世界地图,向学生介绍七大洲,四大洋,名山大川,还有英、法、美等国的地理位置。我每一次在课堂上周游世界,兴奋得眼睛都不眨一下。
宇宙之神妙,世界之大观,远胜过小镇上的街景,我迷上了地理课,也特别喜欢陈玉峰老师。有一次国文课我逃课,被陈老师发现了,他问我为什么不上国文课,我振振有词地回答:“谢老师看不起我。”
“看不起?看不起你,你就不读书?这样到什么时候才会被人看得起呢?”我很委屈地把上次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陈老师。陈教师却继续说:“别人看不起你,就因为你是背榜生,假如你不是背榜生呢?假如你考第一呢?谁会小看你?”他又给我讲了一个牛顿小时候的故事:牛顿也长在农村,到城里读书,成绩不好,同学们都欺负他。有一次,一个同学无故打他,牛顿疼得蹲在地上,其他同学都哈哈大笑。那个同学成绩比他好,身体比他棒,平时牛顿不敢惹他,这次却忍无可忍,跳起来还击,把那个同学逼到墙角。那同学见牛顿如此勇猛,害怕了,只好认输。从这件事上,牛顿悟到了一个道理:只要有骨气,肯拼搏,就能取胜。从此他努力学习,不久成绩就跃居全班第一,后来他成了闻名世界的科学家。
我听完陈老师讲的故事,心里非常激动,奋发向上的信心一下子增强了许多。我想通了,作文是我写的,老师怎么看是老师的事,和他闹别扭反而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实在不合算。现在,陈老师又介绍我认识了一位朋友——牛顿,我感到自己仿佛与少年牛顿站在同一个位置上,我有了学习的榜样。
后来,我的作业本上,“优”越来越多,再加上三学期都考了“头榜”,再也没有人看不起我了。这一切使我对陈老师更加崇敬,他的一席话,可以说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1931年,我在日本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后回乡探亲。小山沟里出了大博士,来探望的人络绎不绝。我一眼看出,站在远处头发花白的是陈玉峰老师,我叫着恩师的名字,恭恭敬敬地把他请到上座。陈老师对着周围的人说:“有这样的学生,也算不枉度此生。”我连忙接着说:“没恩师当年教诲,学生不敢奢望有今日。”临走时,我特地雇了一辆轿子,请陈老师上轿,自己跟在后面,步行30里地,把老师送回家去。
选择
只要付出了汗水,总会有收获。即使考不上,我也尽了全力。幸运的是我如愿以偿了。
很快就要填报中考志愿了。最近一次模拟考试,我的成绩在班里排在十名左右,位居中上游,分数刚刚超过本校高中去年的分数线,距重点中学一中的分数线还差二十多分。有同学问我报不报一中,我心里拿不定主意,觉得应该同爸商量一下。于是就在烈日下飞车回家。
我爸是个老老实实的农民,性格极倔强。我姐考高中时家里穷,爸硬是没让姐考。见了爸,说明情况,爸很强硬地对我说:“你考本校高中吧!千万不要考一中,考不上一中就不能复读了。再说家穷,要是考的不是正榜咱也拿不起钱。”我心里不是味,在回校的路上反复思量。凭什么说我不能考上一中的正榜?不让我报,我偏报。大丈夫在世当一搏风雨,自己要掌握自己的命运。对,就这么办。
返校后,我就把一中填在志愿栏内。同时我还耍了一个小聪明。每当有同学问我报考哪所学校时,我就说报一中,还说我还小,考不上一中还可以复习,我只是想经一经场,权当锻炼一回。这样说是避免同学们讥笑我不自量力。此时离中考还有两个月,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有一毫松懈。我早上精力不太好,总是起得很晚,因此我重点抓晚上的时间,同时也不放过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那真是四点一线:教室——厕所——食堂——宿舍,除吃饭、解手、睡觉外,我一刻也不离开教室。晚上精神好,放学后还要加一两个小时的班。由于时间紧,我走路的速度都比旁人快得多,同学同我一起走路,小跑才能跟得上我。我想:只要付出了汗水,总会有收获。即使考不上,我也尽了全力。我报一中的事惹得老师不高兴了,因为老师早说过,本校的好学生要为本校高中争光,不能报一中。先是语文老师,他在讲完课后对我们说:“不是挖苦你们,咱们这水平报一中门都没有。别自不量力,上年咱校考上一中正榜的仅有一人。我希望报一中的同学仔细想一想。”接着班主任又分别找我们几个报一中的谈话,劝我们回心转意。我在报一中的同学中成绩最差,因此成了班主任的重点突击对象。他反复找我几次,时而苦口婆心,时而态度坚决。但我丝毫不为所动,决定的事,一定要坚持到底。
我感到同学们都看着我,老师们也看着我。家里人虽被我瞒着,但早晚要露馅,到时候要是真考不上,爸还不知气成什么样呢。特别是我姐,希望我替她圆一个大学梦。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松懈,别人做一本资料,我就要做两本;别人学一小时,我就要学两小时。
中考前十来天,学校放假。我把自己关进小屋里,几乎是足不出户。临考前一天,我突然发起高烧,真是病得不是时候。爸带我到医院挂了瓶吊针。第二天我就踏上了考试路。考试时高烧虽退,但却上火,满嘴都是泡,一吃饭嘴就痛,只能喝稀汤,但我已顾不了那么多了。中考三天,硬是撑下来了。
8月2号,我去一中看榜,怕见熟人,车骑得飞快。终于在榜上找到了我的名字,我哭了,流下了滚烫的、欣慰的热泪。
誓不低头
人只要誓不低头,别人是永远也打不倒你的,除非自己低下了头。
也许我近乎疯狂的复读感动了上天,终于在1997年我考取了企盼已久的高中,那一年我18岁。回望自己所走过的人生之路,我不禁泪湿衣襟。然而我心中的信念却更加坚定:在厄运面前誓不低头。
1995年中招我落榜了。回家没几天,母亲就叫我跟她去邻居家看望一位亲戚。可在邻居家坐了好长时间也没见着什么亲戚。回到家母亲才告诉我,邻居的小姨子一直躲在屏风后面悄悄地观察我。母亲面带笑容地说:“娃,咱被人家相中了!”我被这突然的变化给惊呆了,脸色煞白,半晌才回过神来,强忍着怒气问母亲:“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还小,我现在什么都不要。”说着呜呜地哭了。母亲则很平静地说:“你看咱庄保平上了那么多年学也没考上大学,年龄过了,现在谁还跟他?唉,娃,这都是为你好哇。”“我能行,让我再复习一年吧,我一定能行,一定能考上大学。”我向母亲保证。“娃,算了吧!别再复习了,咱不是上学的料,在家安心干活才是正经。”母亲也流泪了。
那一夜我没有合眼。
接下来我便与父亲一起干活,一干就是一年。这一年里没看一本书,没看一眼电视,却学会了父亲的耕作技术:犁地、耙地、整地、浇地;还学会了父亲的生活习惯:大口大口嚼馍,大口大口饮酒;还学会了父亲的沉默和刚毅:不问不说话,认准的理儿谁也改变不了。
1996年8月,同村许多好友纷纷考上了高中。他们上学走的那一天非常热闹,乡亲们都去送行。很爱看热闹的母亲破例没有去。我知道她心里也不好受。当天夜里我裹上父亲几盒劣质烟,奔向村边的小河,边抽烟边想自己的心事:我不能就这么消沉下去,不能当一辈子现在这样的农民……几盒烟抽得我舌根发麻、眼发直。
第二天,我早早地打好了行装:一条破被单、几件旧衣服和几叠旧书。我对父亲说:“我要上学,我现在就走!”声音不高,但充满了激情和力量。父亲好像看陌生人一样,重新把比他高一头的我打量一番,嘴唇动了动,但没有出声。他没提反对意见,这一关就算是过了!
我上路了,母亲坚决要送我。一路上,不管我怎么说,她都要把所有的行囊都背着。到了车站,母亲苦笑道:“娃,要好好读书呀!”我使劲地点头。车子开的一瞬间,我禁不住从窗口向母亲望去,见母亲越发显得苍老了,风儿把她的花白头发吹得乱七八糟。车缓缓起动时,母亲慌忙把手里攥着的零线伸进窗口,说:“不要想家!”我接过那叠零钱,大滴的泪珠滚落下来。
到了这个县里办的复习班,我整日整日地拼命读书、做题。但学业荒废了一年,再重新捡起来学,真是太难了。为了明天的辉煌,我别无选择,必须坚持、坚持、再坚持,硬是一点一点地啃骨头般地学习。直到这时我才明白:学习远比种地难,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付出得多。没想到下那么大功夫,期中考试时,我门门功课居然都不及格。那天我把成绩单撕得粉碎。别人都回家了,我却不敢走,我害怕见到父亲的叹息、母亲的无奈。这时已是深秋的时节,我幽灵般地徘徊在县城街道上,苦苦地思索:我这一辈子就这么完了?下这么大的苦功居然考得如此之差,我真的不是上学的料?走着想着,一抬头正是电影院,鬼使神差我走了进去。电影开映不一会儿我就进入了状态,随着主人公左右冲杀,抱打不平,心里的郁闷一下子解除了。电影中有这么一段话直到今天我还记着:人只要誓不低头,别人是永远也打不倒你的,除非自己低下了头。走出电影院,我看到了希望:只要有勇气,不向命运屈服,誓不低头,总有成功的一天。学习是讲究效率的,花费很多时间并不一定能收到应有的效果。我吃尽了事倍功半的苦头,下决心调整学习方法。经过一段时间,我从山谷慢慢走向山坡,虽然是越走越难走,但每一步都坚实而有力。到期末考试,我一下子跃居中游水平,成了校园的“新闻人物”。校长还亲自给我发了奖状。
7月鏖战,我一举成功。回了家,父亲紧锁一年的眉头展开了,眼泪也出来了,他边拭眼泪边用手狠狠地拍着我的肩膀:“娃,有种!”
迈进高中大门的时候,我悲壮地想,以前我从磨难中走来,今后我也可能还向磨难中走去,但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难、挫折,我的信念只有一个:誓不低头!
无悔的初三
坚强些,用辛勤与汗水来浇灌我们的希望。永远不要说放弃,站起来就是巨人!
夏天,当我接到重点高中入学通知书的时候,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多少风风雨雨,几多坎坷艰辛,而今付出终有回报。
上天对我不公,使我过早地失去了母亲。多少个日日夜夜,我都被巨大的悲痛所包围,成绩自然是一塌糊涂,就这样,我浑浑噩噩地走过了初一,初二……直到有一天,两鬓斑白的父亲送我去上学,意味深长地对我说:“飞啊,钱来得不容易,你千万别往坏处学,我盼着你呢!”
我的心仿佛受了重锤的一击,疼痛难忍,悔恨交加。我知道自己已失去了许多。再不奋起直追的话,我将会后悔一辈子的。
我就是带着父亲深切的希望走进初三的,我要把曾经丢失的丝毫不差地补上。
记得那时最怕的便是外语,见到那些“ABC……”我就头痛,因为一、二年级不努力,所以对外语几乎是一窍不通。可以说,除了能将那26个字母顺口溜出来之外,很难说还会写会背什么了。
但是,一想起父亲那语重心长的话,我的劲便来了。单词不会写,我就从一年级一个一个背起;课文不会读,我每天第一个起床,第一个到教室呱啦呱啦地读;题目不会做,我就请教老师同学;有了好的辅导材料,我就省吃俭用去买。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的外语成绩明显提高。这就更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越来越浓,我每天起早贪黑,苦读不辍,终于在中考中告捷,我的外语得了112分,是全校第二名。
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我在书店见到一本《初三英语手册》,简直如获至宝,可一看标价12元,我的心顿时凉了一大截。自己囊中羞涩,12元对我来讲不是个小数目,这可怎么办呢?饭是不能不吃的,但书也是一本好书啊!最后,我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将饭票卖掉一半,每天每餐少吃一半,不就有钱买书了吗?我为自己的“聪明”而高兴了好些日子。现在想起每餐只吃二两馒头的那段日子,心中便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是啊,那时是饿些,可是,以物质的贫乏为代价去换取精神上的充盈,我觉得值。
最让我难忘的是临近中考的最后一个月。所有的同学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中考备战的最后冲刺阶段,我同样是全力以赴,心无一丝杂念。那时,每天4点钟便偷偷起床,点起蜡烛读外语、背政治;夜里,熄灯之后也偷偷地点蜡烛做习题,直到校长提着手电筒将我们一个个逐出教室才肯罢休。而有时,被校长逐走后又偷偷溜回教室,继续学习。除了不足的睡眠,三餐及上厕所的时间之外,再也没有课与课的界限。夏天夜里天气热,蚊子也多,特别是一种黑褐色的硬壳虫被它咬过之后,又痛又痒,欲抓不能,难受极了。后来,为了抵抗蚊虫的袭击,每个同学都买了大瓶的风油精、花露水之类,一到晚上,便在手上、脸上、脚上大喷一通,以此抵挡蚊虫的侵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