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你自己
机会不会自动找到你,你必须不断地醒目地亮出你自己,吸引别人的关注才有可能寻找到机会。
作为学生,我最害怕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而且我发现周围的同学也和我一样。每次上课的时候,当教授提问时,我们总是习惯把头低下去,生怕教授的眼光扫到自己。一次外语课上,一位来自商业银行的专家做讲演。做讲演的人总是希望有人配合自己的,于是他问道教室内有多少学经济的同学,可是没有一个响应。但我知道,我们当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学经济的,可是由于怕被提问的原因,大家都沉默着。专家苦笑了一下说,我先暂停一下,插个故事讲给你们听。
“我刚到美国读书的时候,在大学里经常有讲座,每次都是请华尔街或跨国公司的高级的管理人员来讲演。每次开讲前,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周围的同学总是拿一张硬纸,中间对折一下,用极其醒目的颜色笔大大地用粗体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放在座位上。于是当讲演者需要听者响应时,他就可以直接看名字叫人。
“我不解,便问前面的同学。他笑着告诉我,讲演的人都是一流的人物,他们就意味着机会。当你的回答令他满意或者吃惊时,很有可能就暗示着他会给你提供更多的机会。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事实也如此,我确实看到我周围的几个同学因为出色的见解得以到一流的公司供职。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机会不会自动找到你,你必须不断地醒目地亮出你自己,吸引别人的关注才有可能寻找到机会。我发现中国学生在这方面实在是不令人满意,他们太过含蓄或者说是怯懦,他们不习惯让别人看到自己。或许这样你会过得很轻松,但是你绝不会得到更大的成功。我想你们中的每个人都会有凌云壮志,但是你的第一步必须是找到赏识你的人,这对沉默的人是非常困难的。……”
他的话结束后,有人笑了,有人不屑一顾,但是我明显看到有更多的同学举起了手或做一些暗示:我可以回答。我们处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时代,因此开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的心态。“亮出你自己”——无疑是这个时代对个人的呼唤。但是无缘由的羞涩与恐惧困扰着已经封闭了太久的你或他,所以当面对纷纭变幻的时代,稍纵即逝的机会,我们表现出局促彷徨,表现出生理到心理的不适。
置身于这个充满机会与挑战的社会中,等待你的不是犹豫和胆怯,而是勇敢地站出来,对世界宣称我的存在。而人的第一步是对他的一生有着巨大影响的,在跑道上,第一步的领先很可能就意味着最终的胜利,所以是否“亮出你自己”可能就会决定你一生中的成败得失。
要想成功,必先正视自我树立自信心,正确地看待竞争,要知道没有失败,你就发现不了自己的弱点,也就没有进步。
当我终于从充满硝烟的高考战场上杀出重围的时候,当我终于如愿以偿捧起北大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当我终于心满意足地徜徉在北大的知识海洋里的时候,我心里闪过的一幕一幕,无一不是记载着当年的拼搏与奋斗。
能够进入北大的人,几乎个个都有一套经得起考验的秘诀,都有很骄人的历史。我的很多同学都曾经在中学生涯中叱咤风云,曾得过各种荣誉,比起他们,我少了那些历史荣誉,少了那些炫目的光环。借用一位老师的评价,我这个人,除了旺盛的自信心,并没有多大的本领。还有老师说我也不是很聪明的类型。听起来这些评语不太中听,但一语中的。我承认我除了自信实在没有可以炫耀的资本,但我这样的人能进入北大,不用做艰深的分析和思考,也已经证明自信心对于一个人是多么重要!
有则小故事,相信很多同学都知道,讲的是一个乞丐向一位百万富翁乞讨,百万富翁发现乞丐在做铅笔推销生意,便没有施舍给他,只是把对方当成一个商人,买了他许多铅笔。并告诉他要相信自己、不要自卑。后来,这位乞丐果然成为真正的商人。这个人之所以成功便是百万富翁刺激他提高了自信心!
高中时我就读的学校是市里一流的学校,初入学时很多同学都是市里一流的学生。但经过三年的学习,他们中只有小部分人进入了北大清华等一流名校,而大部分同学只能到一般的学校就读。论智商,论基础,他们本可以上北大,但他们失败了,原因很多,但自信不足是重要因素。他们一开始或许自信,一经一两次小挫折便立刻心灰意冷,觉得自己只是平庸之材,不复费心琢磨自己。有句老话说得好,“玉不琢不成器”,哪有不经挫折就能攀上高峰的呢?他们一旦放弃进取,在激烈竞争中,落后也就不可避免。经我观察,那些考入一流学校的同学,无一不是充满信心又很有理想抱负的。
不过,树立自信心不是一句空话,必须建立在正确评价自己的基础上。毕竟没有过烂木头变成钢的异闻。要严肃而深入细致地分析自己的实际条件。比如:到底是学哪一类学科较易进步?是记忆方面有优势还是理解方面高人一等?是擅长文史还是偏于理化?平时有无偏科现象?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得到答案,才能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选择哪一类学科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以我自己为例,高一时理化进展不顺,考试成绩飘忽不定,经过慎重的考虑,我发现自己长于记忆而拙于理解和空间想象,学理化比学文史要困难得多,于是我当机立断选择了文科。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明智的。假如继续苦攻理科,虽说我未尝不能有所进步,但那进步必定很有限,而为了这些微进步,我还要赔上很多时间包括本应学习语数外的时间。而学文科就不存在这些问题,我学文史一向轻车熟路,能够把有限的时间恰当分配,保证五科齐头并进,都不偏废,不费多大力气便能有很大的进步。这方面的教训是很深刻的。比如我的一些同学耻于学文,只是死啃理化,最终流于平庸。由此可见文理科选择绝不能小视。
评价自己要实事求是,不偏不倚。既不要把自己想得很差劲,也不能自欺欺人,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对自己评价一旦不实际,到头来只能害了自己。我有个同学,明明在班里只是中上水平,非要报考高于自己水平的重点院校,结果不但重点院校没考上,连一般本科都差点儿保不住,实在是吃了自欺的大亏。再则,真实准确地评价自己也有利于自我改善和进步,扬长补短方能有所突破。
树立自信心,还要有良好的心态。这里的良好心态包括端正学习的态度、正确对待竞争、善于化挫折为动力等等。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首先必须吃苦,“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吃苦的精神,空有一身抱负也是枉然。对于学生来说,要想在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高考有所成就,学习刻苦用功是绝不可少的。
正确地看待竞争也是很重要的。竞争只是促进进步的一种手段,并非人生的终极目的。有人说,一个一心要超过某一个特定对手的人,能达到的最高点也只是这个对手的最高点,很难再有所突破;而一个习惯于说“我要努力超越我自己”的人,往往可以达到极高的境界,因为这样的人永不满足,永远追求更高的目标。而那些一心怕被人超过或嫉妒他人的人,把更多的精力用于防守而非进攻上,往往只能保持原来的水平。
“失败是成功之母”并非一句空话,没有失败,你就发现不了自己的弱点,也就没有进步。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争取下次不再重蹈覆辙,对某一次失败的结果不浪费过多的感情,这才是王者风范。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只要信心不被打碎
即使所有的瓦罐都打碎了也没关系,只要心头执着的信心不被打碎,就不愁做不出更加满意的瓦罐。
在那个阴雨绵绵的早晨,我正为大学毕业后连续数月东奔西跑地求职,却没有找到一个接收单位而沮丧万分,一个人沿着乡间小路踽踽而行。
不知不觉我已站在了离村子挺远的一座土窑前,猛抬头,那位近年才开始学习烧制瓦罐器皿的老人的举止,将我的目光惊住了:只见他大步走到窑前,眉都没皱一下,便抡起一根铁棍,咣咣咣,将一大溜刚刚出窑的形状各异、大大小小的瓦罐全部打碎。
我不解地走上前去,问老人为何将它们全都打碎了。老人不紧不慢地说:“火候没掌握好,都有一点儿小毛病。”
我惋惜道:“可是你已经花费了许许多多的心血啊!”老人长吁了一口气道:“那不假,可我相信下一炉会烧得更好些。”老人坚定的口气里,透着十二分的自信。看到老人又坐到霏霏的雨丝中,再次从头开始,认真地、一点一点地做起泥坯。他那坚决推倒重来、成功在握的从容自若,深深地打动了我——是啊,即使所有的瓦罐都打碎了也没关系,只要心头执着的信心不被打碎,他就不愁做不出更加满意的瓦罐。
默默地,我朝老人深鞠一躬,转身跑回家中,背起简单的行囊,毅然地加入到了南下的打工队伍中。在一次次焦灼的等待后,在一次次失望的重击后,我终于谋到了一份很艰辛的工作——在一个建筑工地当小工。
披星戴月,风餐露宿,超负荷的劳动强度,我都咬着牙硬挺着,因为我知道自己不会总是干这样的活儿。我肯定能找到一份更理想的工作,为此我付出了连自己都惊讶的勤奋。我分明看到了那明媚的前景,正向我一步步走来。数年后,我拥有了自己的一家不小的公司。一天,坐在明亮的办公室里,面对一位前来应聘而未如意的大学生,我又深情满怀地给他讲起了当年那幕令我终生难忘的情景,讲起了我的经历。片刻的沉默后,那位大学生的眼里闪过一道亮光,冲我道声谢谢,昂着头出了大门。不用问,他一定懂得了下一步该怎么做。
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种种失败,特别是接连不断的失败涌来,一时间,会让人感到似乎所有的道路都堵塞了,似乎自己根本找不到出路了。然而,往往也就是此时,最能考验一个人的意志。谁能咬紧牙关,告诉自己:我还有一样最宝贵的东西——不肯折弯的信心,并且紧紧地握住它,谁就会在艰难中平添一股勇气,一股无所畏惧的力量,就会觉得脚还踏在土地上,血还是热的,路还没有完全断绝,闯下去,拼下去,用那不肯投降的双手打出的,一定是一方令自己都无比惊讶的新天地。
记住:所有的瓦罐都可以打碎,只要信心不被打碎。别指望别人为你打开缺口不要总是把一颗心埋进蚕茧,指望别人为你打开缺口,其实你自己完全有力量找到出口。
曾经双手插在裤兜里埋头穿过闹市,曾经在凌晨1点对着窗口注视黑漆的夜,曾经和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异口同声地说这个世界好冷。然而,当时光流逝一切又怎样呢?问自己一双冷漠的眼睛又注意过别人几次呢?
我在一些平淡又平常的日子里似乎醒悟,因而不再在乎别人老气横秋的笑脸,也不再反感别人成熟老练中的幼稚。我只是觉得,我们总是觉得别人怎样而对别人要求过高,其实对别人视而不见,只会在自己创建的堡垒中说这个世界太冷漠,于是举起大旗声嘶力竭义愤填膺地呼唤真情。众目睽睽下,这一群守望者上路了又退回来了,痛心疾首地走进了自建的堡垒,满脸无奈和失望。
其实这是一群孤独又可怜的守望者,他们高昂的头颅和直观的目光直接导致了他们对人们的诚意和世界的美丽的误解。但是,我们自始至终地相信,那些为成功而焦头烂额的人们还有未完全变硬的温情的触须,而生活的快节奏中那简单又朴素的一举手一投足其实就是对真情的渴望。至于那些大举动和大诚意,我们更不可忽视和无动于衷,更不可设想,总是处在荒无人烟的孤岛等待那些虚情假意。如果说我们渴望真情,倒不如说渴望一些真诚的理解与信任,渴望彼此心平气和的交流与容纳。
因此,似乎要告诉那些伤感的守望者,不要总是把一颗心埋进蚕茧,指望别人为你打开缺口,其实你自己完全有力量找到出口。一个思考生活的人,应该公平地看待这个世界,并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应该相信世界的真实,相信美丽和善良永存,而真诚执着的感情终会被理解和接受。
如果我是你
“如果我是你”,这是一个平等的位置。位置放高了,就会盛气凌人;位置放低了,就会唯唯诺诺。
我曾经在美国的一家快餐店打工,有一天,我错把一小包糖当作咖啡伴侣给了一个女顾客。她非常恼火,因为她很胖,正在减肥,必须禁食糖和一切甜点心。她大声嚷嚷,简直把那包糖当成了毒药,“哼,她竟然给我糖!难道她还嫌我不够胖?”那时,我完全不懂减肥对美国人有多么重要,我愣在那里,不知所措。这时,黑人女经理闻声而来,她在我耳边轻轻说,“如果我是你,马上道歉,把她要的快给她,并且把钱退还她。”我照着做了,再三道歉,那女顾客哼哼几下就不出声了。这件事是快餐店的一次小事故,我等着经理来批评我。可是,她过来对我说:“如果我是你,下班后我大概会把这些东西认认真真熟悉一下,以后就不会拿错了。”不知怎么,这一句“如果我是你”,竟令我十分感动。后来,我在学校上课,在其他地方打工,老师也好,老板也好,明明是对你提出不同意见,明明是批评你,他们很少有人会直接地责问我,你怎么做得这样?你以后不能这么干!而是常常委婉地说,“如果我是你,我大概会这样做……”这使我不感到难堪,不感到沮丧,反而让我感到有那么点温暖,那么点鼓励,仔细分析下来,他们说的话里只是多了那么几个字,“如果我是你……”就一下子站到了对方的立场。大家一平等,情绪自然不会对立,沟通更容易进行。我那时反复想,奇怪,老美怎么就这么会做人?他们真会说话。后来碰到一件事,使我有了新的认识。有一次,我去好莱坞一美国演员家做清洁工。女主人给我布置完工作,突然问我,我能够吸烟吗?我吃了一惊,说,你是在问我?她说,是啊,我想抽支烟。我说这是你的家呀,怎么还要问我?她说,吸烟会妨碍你,当然该得到你允许。我赶忙说,你以后不用问,尽管吸好啦!她这才拿起烟,把它点燃。那天我愣了许久,也想了许久。怎么这么奇怪?一个人在自己家里抽烟,还要温文尔雅来征求一个清洁工的同意,真是匪夷所思!然而,我不得不承认,那一刻,我非常高兴,非常感动,因为我被当作一个大写的人得到了尊重。匪夷所思的倒是我自己,尽管我是一个清洁工,我并不比人低一等,即便在别人家中,我也有我自己不被侵害的权利,我也是和主人一样平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