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高端女性:当今世界最有权力的女人
7818900000032

第32章 爱尔兰女总统玛丽·麦卡丽斯:成功全靠才华(2)

人们的这种看法并非没有根据,因为她的对手的确颇为强大。撇开那一名男性候选人不说,仅其余三名女总统候选人的名望也足以让她汗颜。

来自劳动党的埃蒂·洛奇时年四十二岁,她作为反核运动的活跃分子曾积极参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受难者遗属的救援工作,为此还得到绿党的大力支持,已婚但身边无子女。

第一大在野党统一爱尔兰党推出了欧洲议会议员,时年五十八岁的玛丽·帕诺蒂,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爱尔兰独立战争中的民族英雄伽勒·克林斯的后代,身为护士她热衷于人道主义救援工作,非洲等战乱地区常见到她为难民奔波的身影,她与离了婚的丈夫之间有一个女儿。

无党派的独立竞选者罗兹麦里·斯卡罗是印度人后裔,四十四岁,她是第一位参加总统竞选的演艺界人士。1970年十七岁时,斯卡罗在欧洲电视节的声乐人赛中一举夺魁,此后在演艺界名望越来越高,目前在美国一家电视台任节日主持人,她有四个孩子。

与这些家喻户晓的竞选者相比,人们对这位突然冒出来的新人麦卡利斯知之甚少新闻界对这位曾在爱尔兰电视台工作过的同行不但没有给予关照,反而百般刁难,将她描绘成“野心勃勃、夸夸其谈,一心追逐名利”的女人,称她是“最强硬、最让人扫兴也是最难对付的采访对象”。

面对各种困难和诋毁,麦卡利斯没有退缩,为了让更多的选民了解自己,她在竞选中大量散发个人简历,走遍各个选区,通过集会和交谈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麦卡利斯给公众的印象亲切自然,待人友善,面对反对派的抨击也依然笑容可掬,从而在选民面前树立了一个更现实而又富有人情味,向前看求进取的爱尔兰总统形象。经过不懈努力,麦卡利斯不但意外地击败雷诺兹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提名,而且在公众中的声望也直线上升。

在竞选期间,麦卡丽斯亲新芬党(1905年成立,1970年分裂为“正式派”和“临时派”。主张用武力实现南、北爱尔兰统一,与非法军事组织“爱尔兰共和军”互相支持,领袖是加里·亚当斯)的立场引起了舆论和选民的注意。根据爱尔兰外交部向媒体泄露的三个保密文件说,麦卡丽斯与新芬党领袖经常接触,对新芬党在北爱尔兰和平进程中所采取的方案起过推动作用,并由此引起很多北爱尔兰联合党人的愤恨,认为她试图干预北爱尔兰的内部事务。麦卡丽斯对此予以否认。但紧接着,新芬党领袖亚当斯公开表示支持她竞选爱尔兰总统。这个声明虽不见得对麦卡丽斯有利,也没让她吃大亏。在大选揭晓后,麦卡丽斯立即对北爱尔兰地区主张维持英国统治现状的新教徒表示友好之意。她声称极能感受持不同立场的新教徒的恐惧和疑虑,并表示在处理北爱尔兰事务时将关注他们的感受,愿与所有谋求北爱尔兰和平者合作。最近,爱尔兰总理伯蒂·埃亨表示,为进一步推动北爱尔兰和平进程的发展,爱尔兰将考虑修改宪法,放弃对英国统治下的北爱尔兰的主权要求,但他强调英国也应放弃对北爱尔兰的主权。埃亨还说,北爱尔兰居民有权决定北爱尔兰的未来。舆论认为,这是爱尔兰为解决长期困扰英爱两国的北爱尔兰问题所作的一次新努力,也体现了麦卡丽斯对北爱尔兰的态度。

在关键时刻,麦卡利斯镇定自若,充分发挥了作为法学教授的缜密的思维能力和雄辩的口才,最终使更多的爱尔兰人站到了这位来自北方的“外来户”一边。

与其他几位女候选人相比,麦片利斯在很多方面与前任罗宾逊夫人有共同点,有人说正是这点使得她在最后关头脱颖而出赢得了过半数的支持率。她们二人都叫玛丽,都是律师出身,具备了作为一个成功女人所应有的超凡魅力,在北爱尔兰问题上两人也都同样主张和平统。与激进地争取女权的罗宾逊夫人不同,麦卡利斯反对堕胎、离婚,这与她天主教徒的立场不无关系,她主张妇女可以任教士,为保护妇女权益,她曾与主教发生过冲突,因此舆论认为她的当选是爱尔兰妇女解放运动的又一个里程碑。更主要的是,她是首位来自北爱尔籍的爱尔兰总统,其当选本身对北爱尔兰和平进程将产生重大影响。最终,她赢得了竞选,成为来自北爱尔兰的爱尔兰共和国总统。

1997年11月11日,玛丽·麦卡利斯发表了题为《拥抱金色的年代》就职演说,于都柏林著名的古城堡大厅宣誓就任总统的。这位凭借自己的努力从平民之家走人凤凰园的法律教授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她认为自己有能力成为爱尔兰历史上最成功的国家元首。作为第一位来自北爱尔兰的爱尔兰总统,她坚信能够利用自己独特的经历,在拥护南北爱尔兰统一的天主教徒和维护英国对北爱尔兰统治地位的新教徒之间架设起一座和平的桥梁,从根本上推动北爱和平进程的发展。

按照爱尔长的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他有权颁布国会制定的法律,解散国会,任命总理,并根据总理的建议任免政府部长。总统还拥有国防力量的最高指挥权,而不必向国会或法庭做出解释,但如果执行有误,可以受到弹劾。因为不领导政府,麦卡利斯的作用实际上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许多人预言,如果把握不好,她便很可能会成为“凤凰园的囚徒”,意思是只能坐在总统官邸做些圈圈点点的象征性的事情,而不会有大的作为。但在政治上有相当悟性的麦卡利斯非常巧妙地在宪法范围内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把总统角色演绎得十分到位。她经常走出公园,到人们中间去;也经常邀请普通百姓到总统府参观、做客,留言簿的建议和意见她都一一过目,以此作为了解民意的重要方式。学者出身的女总统待人热情,平易近人,和她谈话,你很难感觉到面对的是位国家元首,而更像是在跟一位熟悉的朋友聊天。作为女性,她更加关注妇女的权益和法律公正。在对外交往中,她是爱尔兰在国家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所持立场的最好阐释者。

麦卡利斯上台以来取得的政绩,使她确实有理由自豪;爱尔兰是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丽岛国,在三百六十五万总人口中,二十五岁以下的就占了40%;1994年以来,其经济连续保持9%的高增长率,成为欧盟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赢得了“欧洲软件之都”、“凯尔特虎”等美誉,“都柏林奇迹”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目前爱尔兰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软件出门国,在欧洲大陆出售的软件产品中,有60%产自这个“翡翠岛国”。

在成绩面前,为此付出大量心血的麦卡利斯显得格外的冷静。她有自己明晰的治国思路,她胸有成竹地侃侃而谈;“我并不害怕经济增长率的阶段性地下滑。我们所追求的不是空中楼阁,不是短期的繁荣,而是为社会的稳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需要建立完善的能源交通体系、储备金制度、医疗保障体系,并推行教育改革……”

2004年麦卡利斯任期已满,爱尔兰总统选举人报名的最后截止日期是当年10月1日,由于无人报名与即将任满的麦卡利斯角逐,她顺利连任。

麦卡利斯表示希望在未来的7年里,继续开发总统职位的全部潜力。她说,她非常乐于向世界上其他国家和人民推介爱尔兰的经济成就与社会进步。麦卡利斯于当年的11月10日在都柏林古城堡再次举行了就职典礼。

麦卡利斯1997年11月首次当选总统时,是爱尔兰最大政党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此次她是选择作为独立候选人参加竞选的,并表示希望能够得到多数党派的支持。而事态发展也基本符合她的期望;不仅各政党均未提名总统候选人与她抗衡,而且爱尔兰最大的两个政党——第一执政党共和党与主要反对党统一党都公开表示支持她蝉联总统职位。

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性格活泼的麦卡利斯还热衷于各项社会活动,是一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她孜孜好学,一直没有停止过学习。

22岁时,年轻的玛丽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爱尔兰的女王大学。她在都柏林三一学院先后担任了10年的刑法学教授。任教期间,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手语,并把手语引入教学,由此欧洲法律课程第一次包含了手语这类的内容。43岁那年,她获得文学硕士和西班牙语证书,成为皇家文学协会会员。1994年,她成为女王大学代理副校长,是该校第一位女性领导。学识渊博的她还是英国和澳大利亚很多大学的客座教授。在学术圈外,麦卡利斯还十分关心各种公益事业,她一直积极投身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和反对种族仇杀等活动,曾经以知名人士身份参与促使爱尔兰共和军停火的外交斡旋。

作为法学家,玛丽·麦卡利斯非常关注社会问题。在她的推动下,爱尔兰成功举办了2003年世界残障人特殊奥运会。作为天主教徒的她还一直是宗教与政治事务的积极活动家,担任报刊和广播电视节目的评论员。才貌双全的她曾兼任爱尔兰电台记者和主持人,还为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做过系列节目。

不得不承认的是,她地的确确堪称是一位热心公益活动的多才多艺的杰出女性。

喜爱编织

麦卡利斯不仅很有才华,而且心灵手巧。尤其喜爱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