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高端女性:当今世界最有权力的女人
7818900000038

第38章 加拿大女总督米歇尔·让:知名主播的政治生活(1)

贫困家境下苦读成才

作为英联邦成员国,加拿大总督只是一个象征性的职位。加拿大是英联邦国家之一,其政治制度为君主立宪、采用民主议会制的联邦国家。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加拿大的国家元首。其行政权力由她的代表总督和副总督来行使。加拿大总督是英国女王在加的常驻代表,由总理推荐并由英女王任命,一般任期5年。

名义上,总督享有王室在加拿大的所有行政权力和特权,但实际上,执行最高行政权力的是总理和内阁成员。英国女王是名义上的国家领袖,总督是名义领袖的代表,总督的职位只是象征性的。20世纪50年代以前,总督都是英国人,其后至今一般为加拿大人。

总督职责包括召集或解散议会,主持总理、最高大法官、内阁和枢密院的就职仪式,统帅三军。实际上总督权力受到宪法很大的限制,根据加拿大宪法,总督召集或解散议会必须在总理的提议下进行,其职责的履行必须遵循各有关部长的建议。

总督的职位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媒介或公共使者角色,具有这方面经验的人能很好地胜任。此外,担任总督职位的人还应当超越党派之别,因此没有从政经验反而是一种优势,不必背负任何负担。近年来,这个职位通常由没有政治倾向性的公众人物担任。

在工作经历和个人魅力方面,米歇尔与前任克拉克森有颇多相似之处:都曾是CBC知名主持人,在公众中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同时,她们都是出身少数族裔的难民家庭,经过艰苦的奋斗,都取得了超常的成就。正如米歇尔在8月4日接受任命后所说:“我走了很长的路!”

米歇尔·让现年49岁,出生在海地首都太子港,父亲是一名教师。1968年,其父因为在海地总统杜瓦利埃独裁统治下遭到政治迫害,加上贫穷和走投无路,带着米歇尔的母亲、姐姐以及11岁的米歇尔举家逃离海地,来到了加拿大法语区魁北克省,以难民的身份留了下来。因长期精神压抑和生活困扰,米歇尔的父亲开始酗酒,经常离家出走以至于失踪。米歇尔的母亲露茜四处寻找丈夫未果,只好开始在一家工厂做工,拉扯着两个女儿艰苦度日。困苦的生活使得米歇尔的母亲变得更加坚强、勤俭,也更加坚定了让女儿读书,从而摆脱贫困的决心。

为了能让女儿不间断学习,米歇尔的母亲经常要给米歇尔的学校快餐店打电话赊账。在一本有关移民生活的书中米歇尔写道:“我知道我们是如何在魁北克重建生活的……,清楚记得我们白手起家的日子。我的母亲找了份低微而又艰苦的工作,但是她并没有丧失信心,她每天挣的那几块钱支撑着我们的生活。”贫穷的家境使米歇尔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善她目前的生活,所以她学习格外努力。勤奋好学,再加上天资聪颖,米歇尔的成绩总是很突出,从而拿到奖学金。也许是受贫困的家境和母亲坚强性格的影响,米歇尔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边学习边工作。

得益于当时的教学体制,米歇尔很快就成为出类拔萃的好学生。她博览群书,兴趣广泛,显示出极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中学的最后一年里,她被评为最佳女生,并代表加拿大参加了在纽约举行的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中学毕业后,她以忧异的成绩考入蒙特利尔大学,学习英国文学。蒙特利尔大学位于加拿大最大的魁北克省,这个生约占加拿大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大多数魁北克人又为法国人的后代,因而法语是该省的官方语言。这个特殊因素使得蒙特利尔大学教学用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为了能在这所加拿大名牌大学深造,米歇尔下定决心,先过语言关,接着赶超其他同学,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她刻苦学习,不到一年时间里,学习成绩就出类拔萃。到了大二,她各门功课都是A,就在这个时候,她开始用英语,法语写小说了。与此同时,她开始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社交活动。她的才华和社交才能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认可,很快成为学校的知名人物。

后来,由于成绩优异,她又先后就读于法国的贝鲁兹大学、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大学和米兰大学这些名牌大学,学习语言和文艺课程。在意大利获得艺术学位后,又回到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取得了文学艺术硕士学位。在这期间,米歇尔显示出了过人的语言天赋。她熟练掌握了英、法、西、意这四种语言,并于1984至1986年间在蒙特利尔大学的意大利文学学院做教师。坚强、活泼的个性和出众的带有亲和力的外表,加上语言基础使米歇尔竞聘加拿大广播公司记者获得成功,成为该公司最早的几个黑人女记者之一。从那以后,米歇尔逐渐走入了公众的视野。

1979年至1987年间,米歇尔在学习之余,还在魁北克受虐妇女避难所工作。她曾照顾、鼓励和陪伴过几百名身陷危难的妇女和儿童。与此同时,米歇尔致力于将这种紧急避难所扩大到魁省和加拿大的其他地区。她还参与过帮助移民妇女和家庭的援助组织的活动,也曾在加拿大就业与移民部工作过。

加拿大广播公司著名女主播

米歇尔一生的转折点是在她被加拿大广播电视公司(CBC)聘为节目主持人的那一年,这确定了她一生的职业。她说:“也许是有缘,从我第一天进演播室起,我就兴趣昂然,立刻爱上这份工作。我喜欢镜头,喜欢灯光,喜欢与他人交谈,喜欢采访各式各样的人物。

该公司是加拿大官方广播电视机构,负责掌管加拿大广播电视网及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其经费由政府拨款,接受政府国务部长和加拿大广播电视委员会监督和管辖。在这里,米歇尔孜孜不倦连续干了一十七年。采访、撰稿、策划和主播,不管是英语和法语节目,米歇尔可以说是无所不能。她不断地创新推出受观众欢迎的新科日。尽管时光流逝,当时的许多节目今天已经不存在,但许多崇拜她的人对当年的节目依然是耳熟能详。

米歇尔在CBC主持“热情的眼睛”和新闻节目“不做剪接”后,米歇尔开始广为加拿大英语观众所知。米歇尔作为电台最早的黑人女记者,在一个白人为主的环境里,承受着极大压力。米歇尔和她的丈夫、纪录片制片人让-达尼埃尔·拉方德相识于1989年,拉方德今年61岁。很多年来,这对夫妇一直居住在蒙特利尔市中心一套不大的房子里,那个社区的居民主要是黑人。据朋友们讲,与周围其他加拿大人不一样的是,米歇尔夫妇更关心全球贸易、非洲债务和亚洲经济崛起等国际大事。

米歇尔酷爱自己事业,她给自己立的格言是:“凡事要做到110分。”在这一敬业精神的推动下,由于她有深厚的文化,艺术功底,再加上她那优美的仪态和动听的声音,又精通英语和法语,故她做的节目总能比别人高出一筹。再加上她的节目制作严谨,开掘问题的视角独特,朴实真切,往往切中时弊,她的公众认知度逐步提高。正是因为这两个英语节目的成功,米歇尔成了加拿大家喻户晓的人物,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女主播。

米歇尔在广播电视领域一做十几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皇天不负有心人,她做的节目取得了突出成绩,她也因此先后获得了多项大奖,其中包括大赦国际组织新闻奖、安提克奖和伽兰西最佳主持奖,1990年,她任“AdrienneClarksonPresents”专题节目的主播以及制作人,系统地介绍了加拿大的音乐,戏剧,影视,舞蹈,几乎轰动全国,观众为之叫绝。1999年她又制作了CBC的“SomerHighSpecial”节目,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许。CBC同行们赞誉她是“一个真诚和自信的人”,“任何时候都相信自己可以做得与众不同”。与米歇尔长期共事的乔治特别赞许与欣赏米歇尔凡事做到110分的精神和才华。他认为米歇尔工作极端认真,性格开朗,有趣,亲切。这些年来虽说她获得的奖项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但她仍然很踏实平和。她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兴趣,又敏感的嗅觉和深刻的洞察力,这是她能成为著名女主播的重要因素。她能把我节目的精髓,迎合观众的审美情操,她的节目在加拿大拥有的观众很多,她几乎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人物,观众信任她,崇拜她。《国家邮报》头版发表多篇文章称赞她说:“米歇尔深受举国观众的喜爱,她聪明正直,优雅而又平易近人,没有任何党派背景,更为重要的是,她虽然来自异国他乡,但他深爱着她的第二故乡。”加拿大通讯社则这样评论她:“米歇尔是加拿大从没有过的总督。”舆论普遍认为,卓越的才华,独具亲和力的公众形象和超越于党派之争的背景是米歇尔能够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所以她成为加拿大总督,决非偶然。

1989年,米歇尔由于工作关系认识了法国纪录片制片人让·拉方德,很快便堕入爱河,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这对夫妇携手制作了不少引起轰动的节目,更使米歇尔的名字逐渐走红。

米歇尔夫妇生活一直很简单,而且很多时间是在共同工作中度过的。二人一直居住在蒙特利尔市中心一套不大的房子里,除了工作外,两人可以说深居简出。他们所居住的社区的居民主要是黑人,但他们没有像那些富人一样高高在上,不愿意和黑人居民接触,而是一有时间就邀请这些朋友和邻居们一起聊天,甚至邀他们到家中做客。他们称这对夫妇与其他加拿大人不一样,往往更关心全球贸易、非洲债务和亚洲经济崛起等国际大事。尽管事业非常出色,但米歇尔有一件遗憾的事情,那就是她不能生育。米歇尔夫妇二人婚后感情一直很好,她目前7岁的女儿玛丽·伊登是从她的家乡贾克迈尔收养的。更鲜为人知的是,米歇尔还得过癌症,但她没有对外界详细说过病情,只是说自己已经康复了。

米歇尔的成功使人们看到了一个自强成功的典型范例。加拿大总理马丁评价她说,“其实每个人的成功有个人天分和良好机遇,但是都源自艰苦的劳动,从米歇尔被任命为总督之前还在主持一个名叫‘大报道’的法语系列纪录片这一点来看,米歇尔不但是个有天分的人,更是一个勤奋的人。”

在以白人为杜会主体的加拿大,黑人女性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已属不易,更何况出人头地。然而,米歇尔凭着自己才智,勇气,以及对社会的奉献精神,深深蔽得了加拿大观众的喜爱。

8月4日,米歇尔作为候任总督首次出现在媒体面前。身着黑色条纹西装的她讲话语速舒缓,表达流畅,从容自若地用英法两种语言回答记者的提问。她说,选择她这样一个人做总督,对加拿大人和其他各地的人来说都有着很大的意义,“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他们都可以有梦想,都可能实现梦想。”

加拿大总理马丁这样评价米歇尔,“她来到这片国度的时候,除了希望一无所有。但她了解这意味着什么——有希望、信念和勤奋工作,就能在新的国度找到新机会。”

因此,马丁认为米歇尔是出任总督的最佳人选,她非凡的个人经历是“加拿大故事的最好体现”:她真正代表了加拿大的现状,她的身份,她的出身,她所做的事情都代表了当今的加拿大。

质疑声中期待证明自己

米歇尔·让获得提名可谓是一个冷门。早在几个月前,政治小圈子中的人们就已经在猜测说,这次的继任者应该是一名会讲法语的女性。曾经还有人说,马丁想再推出一个像克拉克森夫人那么有名望的人非常难。

米歇尔·让一直生活在加拿大的法语地区,但她也制作了许多英语节目,因此在英语人群中也颇有名气。可是,加拿大人眼中的米歇尔·让似乎是与政治绝缘的,因此在媒体几个月以来的猜测当中,她的名字从来没有出现在候选人名单中,即便是那些资深的专栏作家也想不到是由她来接任总督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