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外生物故事
7824700000028

第28章 揭开生物未解之谜的故事(5)

成年杜鹃既不会造巢,也不会孵雏,而是把自己的卵寄托给其他鸟类,代为孵化和养育。每逢繁殖季节,杜鹃就躲在苇莺、柳莺、云雀等其他鸟类的鸟巢附近,等待时机。杜鹃一看到哪个母鸟离巢,就赶紧飞到人家的巢里去产卵,产卵后马上飞走。有时杜鹃实在等不及了,就把卵产在地上,然后再寻找机会把卵衔到其他鸟巢里去。这样,杜鹃就算完成了生儿育女的任务而离去了。

小杜鹃在”养母“的怀抱里经过12天就出壳了,它用头和屁股把养母的亲生子女一个个拱出巢外摔死,最后只剩下它这个”独生子“,独享养母的哺育,直到20天后,小杜鹃才不辞而别,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女儿国

在欧洲的一些河流中,生活着一种银鲫,奇怪的是,在这种鱼群中没有一个”雄性公民“,这里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女儿国。

没有雄性的鱼群怎样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呢?原来,银鲫在繁殖期间,只要有其他种类鱼的精子来刺激一下它们的卵细胞,它们就有了身孕,而精子并不参与受精过程,只是起一定的催化剂作用。经过精子刺激后的卵细胞通过自我分裂,发育成雌性后代,这样经过长期演化,代代相传,形成了这个鱼类世界的女子社会。

动物也有天长地久的爱情

壮观的集体婚礼

每年的春暖花开时节,冬眠醒来的青蛙纷纷露面了,在水温渐升的池塘、稻秧茁壮的水田鸣叫,时而如鼓点阵阵,时而如齐声歌唱。特别是它们疯狂的集体”婚礼“,颇为壮观。

”婚礼“开始,首先出场的是同一水域的一只最为强壮的雄蛙,它居于水面的最佳位置,之后扑上来一只雌蛙,然后又是一只雄蛙,紧接着又一只雌蛙,一只接着一只,扑上来的青蛙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青蛙球体。蛙的球体沿池塘来回滚动,鸣声惊天动地。

如此壮观的”集体婚礼“,却没有一只青蛙肯出来维持一下秩序,所以每当这个时候,一些压在外面的青蛙往往在滚动中被挤死或挤伤,但它们毫不畏惧,无一退缩。在来回滚动的过程中,雌蛙产卵,雄蛙排出精子。很快,战斗般的”婚礼“结束了,蛙群离散而去,大面积的水面上留下了数不清的亮晶晶的受精蛙卵,它将孕育出一代新的生命。

蟾蜍每到繁殖季节也会举行隆重的集体婚礼。所不同的是,它们往往要经过”长途跋涉“才会到达”教堂“———池塘、水洼、湖泊。还在路上时,极度兴奋的雄性已为自己找好伴侣。雄性对视力范围内的移动目标迅速做出反应,向它靠过去,用前爪抓住。如果这个目标是雌性,那么剩下的路程便是成双结对一起走。确切地说,是个大的雌性驮着雄性走。不过有的雄性很不走运,找不到单独的伴侣,它们只好抓住坐在雌性背上的雄性。所以很多时候是3只蟾蜍一起奔赴婚礼现场。到了产卵的水域,蟾蜍闹得水像开锅了一样翻腾。一只雌性平均有10只雄性追求,没有结对的雄性互相扑打,拼命想看看,对方是不是雌性。

一夫多妻的动物王国

在动物世界中,很多动物都是”一夫多妻“的婚配方式:雄性个体没有家庭观念,对保护雌体和抚育后代没有任何的帮助,只在繁殖期内争霸雌性群体,唯一的作用是传宗接代,传播优秀的遗传基因。其中野骆驼的”婚配“最具代表性。

野骆驼是中亚干旱地区体型最大的野生动物,它们在沙漠边缘的沼泽地带越冬,在海拔较高的山麓地带度夏。炎热的夏季,雄骆驼单独或结伴零散游荡,雌骆驼带着孩子结成数只到十几只的小群,在强壮雌骆驼的带领下觅食活动。

平时,成年雄驼拼命地吃喝,长得高大魁梧,脖颈、前胸、腿部的毛长得十分浓黑,又密又长,驼峰高竖,威风凛凛。一到繁殖期,雄骆驼就变得十分凶猛,雄性间为争夺雌性斗争十分激烈,有的甚至为此被咬得掉耳掉鼻。

在斗争中获胜的雄骆驼开始在自己的地盘里到处寻找发情的雌骆驼,裹胁在身旁作为”妻妾“。最强壮的雄骆驼能”抢“到30多个”妻子“。为防”爱妾“逃跑,雄骆驼常把它们赶到一个山谷中,守住谷口。在长达两个月的交配期内,雄骆驼几乎不吃不喝,传宗接代是其唯一的任务。之后,雄骆驼扬长而去,继续过着独来独往的生活。

爱情利箭

我们都知道,蜗牛是一种雌雄同体的动物。但是为了繁殖后代,它们也同样需要寻找伴侣。美国有一种红色蜗牛,每到繁殖季节,两只蜗牛相遇时,其中一只会向另一只射出一支细芒似的长约2厘米的”爱情之箭“,并深深刺入配偶体内。这只爱情之箭的箭头上除了含有精子之外,还有丰富的钙质和其他营养物。此后,接受”爱情之箭“的一方在贮存精子的同时,还拼命消化对方通过”爱情之箭“送来的营养物以供受孕需要。

巨蟒背后的难言之隐

据说在19世纪中期,所罗门·阿连船长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格洛斯特港的海面上亲眼看到了”海巨蟒“。他回忆说:”当时有个怪物,很像一条巨蟒,在距港口150米的地方游来游去。这个怪兽长达40米,身体粗得像个啤酒桶,整个身子呈暗褐色。它的头像响尾蛇,和马头大小差不多。它在水面上慢慢地游动着,一会儿绕着圈游,一会儿又直起身子游。忽然,巨蟒竖直钻进海底消失了,过了一会儿又从距港口180米的海面上出现。“同船的玛休·伽夫涅、达尼埃尔·伽夫涅兄弟俩和奥嗄斯金·维巴3人同乘一艘小艇去垂钓时,也看到了巨蟒。玛休还在离巨蟒20米开外的地方用步枪朝它开了几枪。他讲述当时的情形时说:”我离它有20米远。我端起枪,瞄准怪物的头部,扣响了扳机,凭我的枪法,肯定能打中。在我开枪的同时,怪物朝我们这边游了过来,一靠近,就潜下水去钻过水艇,在30米远的地方重又出现了,怪物沉下时,不像鱼类那样往下游,而像一块岩石一样沉下去,笔直笔直地往下沉。我的枪可以发射重量子弹,当时清楚地感到射中了目标。可是,’海洋巨蟒‘却好像丝毫未受伤。“类似的报告100多年来一直不断地出现。究竟这种怪物是何类动物,还是一个谜。它会不会像空棘鱼一样,有朝一日重被人们发现呢?

100多年以来,人们不断地遇到”海洋巨蟒“,但没有一人能捕获到它,这种怪物究竟是何物,至今还无人知晓。

聪明绝顶的动物团队

人类总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最聪明的种族,以居高临下的态度面对所有的动物。我们人类总是以自己会讲话和拥有发达的大脑而感到自豪不已,为自己的智力和语言而沾沾自喜、夸耀自己,甚至将动物们视为蠢物,然而却忽略了动物的聪明才智。

19世纪末,有人对毛虫做了足以说明它是多么愚蠢的试验:把毛虫放入一根试管里,试管的一头被封闭,把试管放在太阳下暴晒。毛虫本可以转身从开口的一端逃走,以免阳光灼伤自己的毛皮。然而,毛虫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听任烈日暴晒。人们嘲笑这个小虫子的愚蠢。实际上,试验者是误会了毛虫,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试管内空间太小,毛虫根本无法转身。

现在,科学家们都承认自己对动物有误会。不但如此,他们还十分欣赏一些毛虫的行为方式,认为毛虫能互相传递信息。毛虫在啃食了第一片叶子以后便寻找另一片叶子,在另一片叶子上固定下来,然后继续啃食,一直到开始做茧。在变成蛹以前,毛虫会在叶子上用丝编织自己的窝巢(茧),以躲避风雨,避开捕食者的视线。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往往会有一些”懒惰者“试图钻进和霸占毛虫的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毛虫便在茧内用足敲击茧,使茧振动,从而阻吓入侵者。加拿大卡尔顿大学负责这一研究工作的杰恩·亚克说:”我们以前一直认为毛虫只知道吃,现在我们才知道,它们之间存在着十分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虫子是如此,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更是如此。人们大大低估了它们应对新形势的能力。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1920年,在英国的一个晴朗的早晨,一只山雀竟用嘴开启了放在一户人家门口的一瓶牛奶的瓶盖。几周以后,那里所有的节肢动物都学会并采用了这只山雀的开瓶技术,并把这种技术代代相传下来。乌鸦能制造和使用抓捕食物的工具,水獭能开启啤酒瓶的瓶盖,章鱼能借助自己的5亿个神经元和多条手臂从广口瓶里取出蟹,海豚能模仿潜水员并发出咕噜声(就像从潜水服里冒出气泡的声音)。所有这一切表明,长期以来一直遭到蔑视的这些动物也能表示态度、学习技能、发明创造和撒谎!

动物行为学家鲍里斯·西鲁尔尼克指出:”人性化的动物显然比野生动物聪明得多。“但法国专家蒂埃里·奥班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自然环境对动物来说是最好的学校。在野生动物世界里,懒惰者是没有成功机会的。年幼者必须不断地学习,否则就无法生存下去。在实验室里对啮齿目动物进行的试验证明,环境在动物智力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蒂埃里·奥班说:”我认为驯化会使动物变蠢,狼要比狗狡猾得多。“人会说话,但动物也不会沉默。生物学家们试图解释各种动物通过触觉、鼓膜甚至爪子发出的声音信号。南锡亨利·普安卡雷大学的贝特朗·克拉夫特甚至截获了蜘蛛在蜘蛛网上向性伙伴发出的信号:雌蜘蛛通过敲击蜘蛛网发出有规律的求爱声波,雄蜘蛛则用相应的信号回答雌蜘蛛,彼此就像人们打电话一样。蜘蛛之间的爱情语言是由基因决定的还是由环境决定的呢?很可能两者都有。

森林深处和海洋深处的动物的行动和感觉都是有”编码“的。它们唱歌或鸣叫都是在传递具有含义的信息:告诉对方”此地有食物“;把贮藏物的数量和质量告诉对方,发出捕食者已来临的警报;要求救援;明确指出要求照顾的紧急程度;宣告”领地“的范围……有些动物需要接受高水平的教育才能具有相应的能力。哺乳动物是在敌对的环境中接受教育的,海狮须接受严格的教育:急于去捕食的海狮妈妈将特有的声音输入小海狮的头中,以便捕食归来时小海狮能认得它。每次喂奶以前,海狮妈妈都要用尖利的声音信号刺激小海狮的耳朵。如果小海狮拒绝接受这些教育,小海狮就只有死路一条。当小海狮不再犯错误时,海狮妈妈就躲到别处去,让小海狮独立求生。

寒冷的海岸是企鹅活动的基地,那里往往聚集着上百万只企鹅,它们聚集在一起”大吵大闹“。在这片嘈杂声中,为了让其他的企鹅听到自己的声音,”企鹅王“便唱歌,于是嘈杂声暂时停止。企鹅在岸上一般要待上两三个星期,然后回到海中。在返回海中的途中,”企鹅王“也是唱着歌给自己开路。

猩猩小时候会得到妈妈的疼爱。猩妈妈会细心地教小猩猩如何应付困难,教它在成年以后如何照顾后代,但黑猩猩则是在群体中学会生存。它们的许多被认为是属于人类的能力其实是后天学得的。

学习、倾听、回答,以适应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这已经是智慧的一种表现。撒谎则是智慧的另一种表现,而且是更具有说服力的表现。黑猩猩在必要的时候会假装激动,像是在急促呼吸,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雌猴在与一只不是统治者的公猴交配时会克制自己的快感表现。另外,在发现了水果时它会假装没有看见,等其他的猴子走开以后,它再返回独自饱餐一顿。

在森林里,动物之间的联盟和政治游戏是存在的。不正当的暴力活动会受到严格禁止,乱伦也是一种禁忌。下台的”暴君“会为自己在位时的过火行为付出巨大代价,而”贤明“的统治者即使失去了权力也会继续受到尊重。

我们人类有自我意识,动物似乎也有自我意识。在困难面前,这种自我意识就会表现出来。越来越多的”技术学习“、工具的使用和社会生活促进了自我意识的表现。黑猩猩能认识镜子中的自己,会对着镜子看自己的牙齿和屁股,有时还会对着镜子给自己化妆。醒来时,如果发现自己耳朵上有油漆斑点,它们就会查看自己的手指。

这样看来,人和动物之间并不存在把彼此分开的屏障。解剖学和生物学已经证明,人和动物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我们之前还和黑猩猩是同一群体,二者之间的分离可以追溯到600万年以前,二者的基因有98%是一样的。动物并不愚蠢,它们也可能有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预感能力、创造力、学习和适应的能力……体大如牛的奇葩很多年前考古学家发现,生活在南美洲的一种体大如牛的巨型豚鼠是已发现的最大的啮齿目动物。

这种巨型豚鼠的体重是现代豚鼠的700倍,是以前发现的最大豚鼠的2倍多。它的体型是当今最大的豚鼠———水豚的10倍多。

对在委内瑞拉乌鲁马科挖掘出来的巨型豚鼠化石的分析表明,它体重大约700公斤,身长3米,肩部高度1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