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外地理故事
7824800000024

第24章 震惊世界的地理大发现(4)

南美洲西部有一个国家是秘鲁,在它靠近太平洋的伊卡省,存在一片神秘的荒漠平原,因有著名的纳斯卡线画而著称于世。

纳斯卡线画的发现纯属偶然。那是在20世纪30年代,有一支秘鲁考古队来到了这里。他们在荒漠上勘察了数日,却只看见一望无际的赭色沙石。这片人迹罕至、寸草不生的荒漠让队员们失去了兴趣,于是他们收拾行囊,准备返回内陆。

这天,天气非常炎热,队员们被灼热的太阳炙烤得汗流浃背。好不容易盼到太阳下山,队员们纷纷跌坐在离自己最近的岩石上,累得喘不过气来。这时,有位队员忽然发现自己身下的石块有些异样,他好奇地搬开石头,看到下面有一条深深的”沟槽“,在沟槽之中还填充了一些小石块,似乎有人工挖掘的痕迹。这位队员立刻把这个发现告诉同伴,同伴们便一起行动,把附近的沙石清理开来,所见的情景不由得让他们惊呆了。只见这片看似平淡无奇的沙地上,竟布满了各种各样奇特的”沟槽“,粗细不一,形状各异,有的竟蜿蜒几十米。它们不像用来灌溉的沟渠,更不像是自然形成的裂沟,这让队员们十分兴奋,这次考察总算不虚此行,也许这些神秘的沟槽有着很高的考古价值。

几天后,考察队调来一架直升机,飞上天空俯瞰这些”沟槽“。令这些队员意想不到的是,原本在地面上看不清全貌的”沟槽“其实是一幅幅巧夺天工的巨大线画。这些线画的每一根线条都是靠移开坚硬的表层石块,让下层黄白色的泥土露出地面而描画出来的。这一幅幅风格极为简洁、明快的线画,描绘了众多的动物、植物、几何图形等,其中的有些图案更是人们闻所未闻,见所来见。最为神奇的是,一些重复出现的图案,无论是大小、笔画都丝毫不差,就像是用巨型复印机在沙地上复印出来的一样。

这些线画的奇妙之处还不止于此,有位队员曾试着在太阳升起时登上了一座高山俯视下面的巨画,结果发现当阳光斜射在沙地上时,线画可以清清楚楚地展现在视野之内,可当太阳一升高,整幅巨画就立刻在眼前消失了。这足以表明绘制巨画的能工巧匠们具有丰富的光学知识,能够准确地计算出黎明时朝阳斜射的光线角度,并据以确定巨图各线条的宽度和深度,利用光线完成了这个令人惊叹的”魔术“。

当考察队向世界展示了纳斯卡线画这个伟大的发现后,全世界轰动了,很多人都慕名前往观赏。纳斯卡线画后来还获得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为了不让纷至沓来的游人把这些珍贵的图案踩坏,秘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还专门设立了望台和特别航空旅行观赏班机,以方便游人远距离欣赏那气象万千、神秘莫测的线画景观。

科学家们推测纳斯卡线画可能是在公元600年左右创作的。这些线画虽然历经千年时光,却仍保存良好,这与当地的气候条件是分不开的。纳斯卡荒漠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再加上那里几乎没有强风,因此线画受到的侵蚀作用微乎其微。另外,古代艺术家们在线画上放置的小石块也很好地阻碍了温差和风蚀对线条的破坏,这些都为纳斯卡线画保留至今提供了条件。

至于古代艺术家绘制线画的目的则众说纷纭,至今都没有定论。一些学者经过多年辛勤的研究和探索,认为纳斯卡荒原图案很可能是古代纳斯卡人创制的。这个古代民族的天文历法、数学知识都比较丰富,有可能完成这样非同寻常的创作。学者们推测由于纳斯卡地区干旱缺水,古代纳斯卡人便修建了一个庞大的灌溉系统,并用数千米长的线条来记录地下水源地的位置。为了避免因为争夺水源引起纷争,每个纳斯卡家族还根据水流的方向和范围,在地面上绘出自己家族所独有的族徽,也就是那些奇特的动物、植物图形等。于是,一幅幅神奇的线画就这样出现在了纳斯卡荒漠上。

但是,这种说法仍缺乏有力的科学依据,而且也无法解释古代纳斯卡人是如何完成线画创作的,因此纳斯卡荒原上的神秘线画。至今仍是一个待解之谜。

病床上的神奇发现---大陆漂移说

众所周知,大陆漂移学说是地质学上的伟大发现,它科学地阐释了从古至今地壳运动和海陆分布、演变的过程,开创了地质学的全新时代,而它的发明者居然是德国的一位气象学家魏格纳。

1910年,年轻的魏格纳因为一场疾病住进了医院,躺在病床上的他,在百无聊赖中开始观察挂在墙上的一张世界地图。谁知这张地图竟改变了他的一生。当时,他感觉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拼合在一起。魏格纳想如果从地图上把这两块大陆剪下来,再拼在一起,就能拼凑成一个完整的大陆。后来,魏格纳把南美洲跟非洲的轮廓做了仔细的比较,清楚地看到远远深入大西洋南部的巴西的凸出部分,正好可以嵌入非洲西海岸几内亚湾的凹进部分。这简直太奇妙了!魏格纳一下子从病床上坐起来。在他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有些匪夷所思的概念: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是不是曾经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从前它们之间没有大西洋,到后来在复杂的地质作用下才破裂、漂移而分开的。

这个奇妙的概念产生以后,魏格纳的精神振作起来,之前缠绕他许久的疾病仿佛也一扫而光了。他立即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家搜集这方面的地质资料,以验证自己的设想。他细察了大西洋两岸的山系和地层,发现在它们之间处处都能连接起来:非洲南端的开普敦山脉可以与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山连接,挪威和苏格兰的山系也能与北大西洋对岸的阿巴拉契亚山系北段衔接……此外,印度与马达加斯加岛、非洲之间的地层构造,南极洲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地层构造,都可以找出互相对应的关系。

后来魏格纳又吸收了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研究成果,证实在远隔重洋的大西洋两岸,有许多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他穷搜博览,多方查证,获得了多方面的证据之后,将自己的学说写成《海陆的起源》,于1915年出版问世。在这本书里,魏格纳阐述了古代大陆原来是联合在一起,后来由于大陆漂移而分开,分开的大陆之间出现了海洋的观点。

魏格纳这一”石破天惊“的观点立刻震撼了当时的科学界,可他却没能得到预期的支持,很多人因为他是气象学家而非地质学家,就对他的研究成果横加怀疑,说他是异想天开的疯子。尽管如此,魏格纳依然坚信自己的研究成果是科学的,为了让人们接受自己的理论,他战胜重重困难,数次带领探险队深入冰天雪地的格陵兰岛做深入考察,在零下65℃的酷寒下,大多数人失去了勇气,只有他和另外两个追随者继续前进,最终,魏格纳在暴风雪袭击下不幸离世,他的遗体在第二年夏天才被发现。

魏格纳去世后,大陆漂移说又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直到20世纪60年代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提出之后,大陆漂移说才在新的科学基础上获得了新的含义,又为人们所重视。近年来,大陆漂移说已逐步为世界科学界所承认,魏格纳的研究成果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承认。

看完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我们不禁要问:板块运动的动力究竟是什么?这就得往地壳下面看看了。相对于刚性地壳,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在海洋下面,这层”软流层“是从大约60千米的深度开始的,而在大陆下面,则是从120千米的深处开始的。在”软流层“中,下面的热物质从下向上升,然后扩散并冷却,最后成为比较致密的物质,并逐渐下沉,构成了一个回环往复的环流。在这个环流系统中,地幔上部的地壳表皮被从热的上升区带到较冷的下沉区,成为板块运动的主要动力。

承诺下的发现---白令海峡

传说中的白令海峡位于亚洲最东点的迭日涅夫角和美洲最西点的威尔士王子角之间。这个海峡连接了楚科奇海(北冰洋的一部分)和白令海(太平洋的一部分)。它的名字来自丹麦探险家白令,他在1728年俄国军队任职时候穿过白令海峡,是第一个穿过北极圈和南极圈的人。

维图斯·约纳松·白令本是一名水手,有着丰富的航海经历,后来在俄罗斯海军服役,因为能力卓著被任命为军官。当时的俄国统治者彼得大帝打算扩张领土,拟派人到帝国的东部海岸考察情况。海军部不敢怠慢,马上推荐白令来执行这个艰巨的任务。

在白令接受这个使命之后,他的家人、朋友都纷纷劝他辞去职务,告诉他远东地区气候恶劣、地形艰险,出海探险恐怕是件九死一生的事情。但白令胆识过人,毫不畏惧,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后,他就带领一支队伍于1725年离开了彼得堡,由于当时北方海路还没开通,白令不得不修改了探险路线,先走了一段陆路,翻山越岭,跨越沼泽,耗费两年时间才到达了7000公里以外的鄂霍茨克。接下来,白令改乘舰船一路向北挺进。船队在风雨和迷雾中航行了数周,终于来到了亚洲大陆最东端附近的海面。然而因为大雾的阻隔,白令没有发现自己就处在一个狭长的海峡中,也没有看到近在咫尺的美洲大陆。因此当他返航回到彼得堡时,很多人都对他冷嘲热讽,说他是”空手而归“、”无功而返“。

白令并没有把这些冷遇放在心上,他所关心的是怎样才能说服统治者让自己去更远的北方再做一次考察。1733年,白令终于获得了新即位的安娜女皇的许可,率领一支数百人的考察队伍再次出发了。经过7年多的努力,白令对西伯利亚地区做了一番详细的调查,并写出了材料翔实的考察报告。1741年7月的一天,白令再次通过了那条海峡。在耀眼的阳光下,他兴奋地看到了海峡对岸的北美大陆,看到了海拔5000多米的圣厄来阿斯山。考察队的其他队员们也欢呼雀跃,激动不已。他们将探险船停泊在一个小岛旁,最终踏上了北美洲的土地。他们详细地记录了这里的地质地貌、植被水情、风土民俗等各种各样的资料,并做好了返航的准备。

可就在这个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船队还没有起航,运送食品的补给船就搁浅了,船上的食物几乎全部被海水浸泡,无法食用。更糟糕的是,还不到9月,气候就突然变坏,海面上狂风大作,浪涛汹涌,根本无法掌握航向。

在这种情况下,考察队员人心浮动,抱怨连天。疾病也开始悄悄地流行起来,不少人都患上了坏血症。白令一直在努力鼓舞大家振作精神,克服困难继续航行,但连他自己也没能避免厄运,在几个月后,他被坏血症夺去了生命。

白令去世后,考察队剩下的为数不多的队员在第二年天气转好后才得以返回。他们带着白令临终前留下的考察笔记和航海图抵达了彼得堡,并将白令的事迹传遍了俄国。人们这才改变了对白令的偏见,将他看成是一位探险英雄。为了纪念他,人们还把他去世时所在的那个小岛命名为白令岛,又将他发现的海峡取名为白令海峡,而白令海峡以南的一片海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白令海。

白令所发现的这条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航道。这条狭长的海峡长约60千米,最窄处仅35千米,最宽处也不过80千米,最大水深仅52米。而且海峡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多雾,每年10月就进入了结冰期,直到次年4月冰层才会融化,这些都给航行带来了一定困难,也是造成白令航海悲剧的原因之一。

白令海峡在地理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水道中心线是俄罗斯和美国的国界线,海峡中还有两个分别属于俄罗斯和美国的小岛。此外,国际日期变更线也从这两个小岛间穿过。因此,两岛虽相距不远,却隔着一天的日期,这也为白令海峡增添了不少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