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外地理故事
7824800000008

第8章 奇山异石的幽默故事(3)

故事中的”狗死洞“,从里面的钟乳石和石笋来看,应该是一个石灰岩溶洞。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遇到地下水会分解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仅为0。03%,但溶洞中由于石灰成分较多,二氧化碳的含量显然要比洞外空气中的高很多。我们知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因此都聚集在山洞的底部。人个子比较高,一时半会儿感觉不到异常,但比人矮得多的狗就惨了,它们一进洞就处于浓度较高的二氧化碳的包围中,时间一长自然会因缺氧窒息而死。人弯腰低头后有不良反应,火柴自行熄灭,也都是洞内底部存在着大量二氧化碳的有力证据。

传说中的香格里拉

20世纪30年代,小说家希尔顿出版了他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书中描写了康韦等四个西方人战时被一个神秘的东方劫机者劫往一个名叫香格里拉的地方的故事。据书中的描写,香格里拉在喜马拉雅群山之中,那里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当地人守护着自己的文明,但也允许其他信仰共存,遍布全城的佛寺、道观、祠堂、教堂即为明证。更难得的是,这里的居民个个品德高尚,凡事奉行中庸原则,即使对待欢乐也是如此。

《失去的地平线》问世后,香格里拉名扬天下,成为人们眼里的世外桃源。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令人有如临其境之感,一定是有原型的,可惜希尔顿生前没有透露一点讯息。那么,香格里拉究竟在哪里呢?

有人声称,在西藏布达拉宫的神殿之下,就有前往香格里拉的入口。还有人声称,香格里拉就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处的克什米尔地区,因为这一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西南,四周冰峰、雪山环绕,中间却是梦幻般的雪中绿洲。但是对照《失去的地平线》一看,又觉得不太像。这种寻觅持续达大半个世纪,虽然不断有人声称找到了香格里拉,但总与书中的描写相去甚远。

20世纪末,随着中译本《消失的地平线》的出版,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旅游业的业内人士敏感地意识到,迪庆高原风光秀美,藏族与其他民族和谐共处,尤其是迪庆治下的中甸,位于连绵起伏的群山之中和著名的梅里雪山脚下,当地藏民有好多信奉天主教,并且将梅里雪山当做”圣山“顶礼膜拜。这与《失去的地平线》中所描写的情景何其类似!有关专家经过反复考察与论证,最终在1997年9月14日由云南省政府向世人郑重宣告:云南迪庆就是传说中的香格里拉。这个消息立刻轰动了世界,并得到了广泛认同。从此,香格里拉终于在云南迪庆落户,迪庆也从此走向了世界。

云南迪庆的香格里拉,位于滇、川、藏”大三角“区域,地处迪庆腹心地带,是”三江并流“风景区的一颗明珠。在这块面积116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为3380米的土地上,原始自然生态保存完整。这里有雄伟的雪山、静谧的湖水、湍急的江河、神圣的寺院,民风民俗丰富多样。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坝子被雪山环绕,是藏、纳西、傈僳、汉等十多个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牛马成群,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堪称是人间少有的一片净土。

在积极开发地区旅游资源方面,云南迪庆人确实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至于《失去的地平线》中描写的香格里拉是否真在云南迪庆,这个其实并不重要。也许,香格里拉和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未必确有所指,而只是人间仙境的一种象征,寄托着人们渴望和谐、安宁的美好愿望。

乐山大佛的温柔

20世纪90年代,在四川乐山名胜风景区,一位游客刚游览完著名的乐山大佛,乘船返回时还在流连忘返地回首观望。他拿起相机,以对岸的古塔为中心,拍了一张风景照。返回家乡后,该游客将在乐山拍的照片拿给朋友们看。当有人看到那张古塔照片时,突然惊奇地叫了一声。原来,他发现照片中的山形恰如一佛仰卧,从头到脚,无不栩栩如生。这张照片很快流传开来,乐山巨佛也由此闻名中外。

乐山风景区的几名工作人员乍一听说这件事,也觉得非常离奇:不可能啊!自己整天在乐山工作、生活,有乐山巨佛在,自己怎么可能从没见过呢?于是,他们就根据那名游客拍照的角度,从乐山河滨的”福全门“远眺过去,这一看不要紧,几个人立刻惊呆了,只见一尊长约四千余米的巨佛仰卧在青衣江畔,佛头、佛身、佛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构成,形态极为逼真。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回过神来,发出一声由衷的感叹:”还真是一尊佛,真是太像了!“又过了一会儿,另一个人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指着栖鸾峰的位置说:”你们看啊,我们那尊大佛不刚好在巨佛的胸口那里吗?“其他人又一看,可不是嘛,那座号称”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乐山大佛,恰好安坐于巨佛的前胸。于是几个人一边啧啧称奇,一边为当初”有眼不识巨佛“而自责不已。

所谓的乐山巨佛,其实是由三座山构成的。乌尤山形成佛头部分,山上既有天然的巨石、翠竹,也有人造的寺庙、亭阁,绿荫笼罩,曲径通幽,远远望去,巨佛的发鬓、前额、睫毛、鼻梁、双唇、下颌均清晰可见,栩栩如生。佛身则由巍巍的凌云山构成,凌云山九峰相连,对应于巨佛的胸脯、腰脊、腿胯。佛足则是龟城山的一部分,其山形酷似巨佛翘起的脚板。综观全佛,体态匀称自然,神态凝重肃穆,好一副庄严法相!在潺潺河水的映衬下,巨佛似在微微起伏,更显生动超凡。

乐山巨佛究竟是山形地貌的巧合,还是人为的、刻意的塑造呢?据乐山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介绍,迄今为止,还未发现任何关于巨佛的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但从一些史籍中,我们还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如《史记》记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是说都江堰的创建者秦国郡守李冰凿开”离堆“(乌尤山),疏通麻浩河。这一工程实际上造就了巨佛的头部。唐代高僧惠净曾为乌尤寺立下寺规:不得随意砍伐和挪动乌尤山的一草、一木、一石。这一寺规为后来历代僧众遵守,保证了乌尤山草木繁盛,使得”佛头“千年来没有大的损伤。另一唐代高僧海通劈山雕刻乐山大佛,又选中了凌云山西壁的栖鸾峰,雕在巨佛的心胸处,似乎正应了佛教中”心即是佛“的那句禅语。

如今多数人认为乐山巨佛应属自然巧合,但从巨佛全身的细处来看,又实在无法否认人工痕迹的存在。关于乐山巨佛的种种疑问,至今还没有定论。

流光四溢的莫高窟

”千佛洞“即著名的莫高窟,是我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它上下共5层,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余平方米、彩塑3000余身、飞天4000余身,堪称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大型艺术博物馆。可是这样一颗令世人瞩目的艺术明珠,为何出现在植被稀少、连绵起伏的茫茫荒漠之中呢?

关于莫高窟的选址与开凿,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

十六国时期,敦煌一带位于北方国家前秦境内。一个名叫乐観的高僧不畏路途艰险,从东往西而行,一路参拜名山圣迹。公元366年的一天,乐観到达敦煌,来到鸣沙山东麓的断崖前。当时已是傍晚,乐観看到落日在鸣沙山后放出无比绚丽的光芒,与鸣沙山相对的三危山似乎也被抹上了玫瑰色的红妆。断崖被落日衬托得金光万丈,仿佛有千万尊佛像在崖面上跃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恍如西方极乐世界。

眼前这庄严、肃穆的景象令乐観心潮澎湃,他虔诚地跪下,发愿今后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石窟、造佛像,使这里成为佛教圣地。从此,乐観就在断崖前定居下来,一边修行,一边在峭壁上开凿石窟。佛窟凿成以后,乐観还在窟内开龛塑造佛像,并根据佛经的内容绘制壁画。善男信女纷纷前来朝拜胜景,将自己的信仰和祝祷付诸实践,挖出一个个洞窟,并在里面塑造佛像、绘制壁画,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莫高窟。

尽管今天的敦煌只是西北地区的一个小城,但在古代,它却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城市。作为汉唐帝国通往西域的门户,敦煌逐渐发展成繁华的贸易中转城市。各国商贾云集此处。来往商人为祈求旅途平安、财运亨通,需要高级宗教场所进行祈祷,加之当时佛教盛行,于是富商大户纷纷出资开凿石窟,形成了千窟争辉的鼎盛局面。

但是,修建宗教建筑看重的是存世久远,敦煌地处荒漠戈壁的腹地,风沙严重,如何避免自然侵蚀呢?原来,古人为使洞窟免遭风沙的侵蚀,特意将莫高窟建于鸣沙山东麓的沙砾岩上,坐西朝东,与东面的三危山隔河相望。夏季,东风盛行时,三危山成为一道天然屏障,使风沙无法直接吹向洞窟。冬季,风沙从西方刮来,经窟顶时呈45°角吹下,与洞窟间形成”死水区“,同样吹不到洞窟。而且这里的洞窟呈蜂窝状排列,最高处不超过40米,减轻了风沙的威胁。另外,莫高窟背山面水,在窟前泉水的滋润下,绿树成荫,有效阻隔了阳光对洞窟的辐射。因此,莫高窟坐落之处,实为干燥且风沙盛行的区域内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洞窟自然能够免遭风沙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