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护理医生
7837100000007

第7章 小儿护理(1)

小儿水痘护理

“水痘”是由水痘—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为多见。学龄前儿童为好发年龄,6个月以内的婴儿较少发病。本病主要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传染,传染性很强,一次患病后可终身免疫。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皮肤出现红色小斑疹、丘疹、疱疹,并可同时存在。皮疹大多见于躯干部、颈部、口腔等部位。1周后完全干燥而成痂盖,就不再有传染性。一般愈后良好,很少发生重的并发症。

护理要点

1.患儿宜单独隔离,居室要通风、光线充足,发热时应卧床休息。

2.饮食宜给予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发热时要多休息。

3.衣被不宜过多过厚,太热了出汗会使皮疹发痒。保持衣服、被二小儿护理褥清洁,以免继发感染。

4.剪短患儿指甲,保持双手清洁,以减少抓破水痘、引起感染的可能。幼婴儿双手可用纱布包裹或戴手套,以不使抓破水痘。已被抓破的水痘,可涂以1%龙胆紫药水。

5.注意病情变化,如出现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伴有呕吐、惊厥时,应立即就医。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护理

“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以冬春两季发病最多。表现为发热,一侧或两侧腮腺肿胀,表面一般不红,有疼痛灼热感,张口咀嚼时疼痛更明显。颊黏膜可见腮腺管口红肿,唾液分泌量增加,食欲不振,整个病程约7~l2天。腮腺肿大前几天及腮腺肿胀期间均有传染性,由呼吸道飞沫传染。一次患病后,大多可终身免疫,极少有再次感染者。患儿应隔离,至肿胀消退后1周才可解除。偶可并发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

护理要点

1.居室应空气流通。冬季可定时开窗通风,同时要注意保暖。

2.应卧床休息,直至肿胀完全消退。

3.饮食以流质或半

流质为宜,以减少咀嚼引起的疼痛。忌食酸性食物,以免流涎增多加重疼痛。同时要多饮水。

4.注意口腔卫生。可用淡盐水漱口,每日3~4次。

5.腮腺肿胀部位可用冷敷以减轻疼痛,也可外敷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6.患儿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玩具、书本等可在太阳下暴晒半小时。

7.如发现有频繁呕吐、嗜睡、神志不清或上腹部疼痛、睾丸肿痛,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小儿缺铁性贫血护理

铁是人体造血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本病大都由于铁的摄入量不足而引起,如长期以乳类喂养而不加辅助食品,或添加辅助食品不及时和量太少;病期和恢复期过于限制饮食,以及偏食等;生长发育较快的幼婴儿,铁的摄入量跟不上;还有如消化功能紊乱、长期呕吐或腹泻、慢性痢疾等均可直接妨碍铁及蛋白质的吸收而引起贫血。本病可发生于小儿的任何年龄,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头晕耳鸣,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烦躁不安,思想不能集中,皮肤、口唇、口腔黏膜、眼结膜、手掌和指甲苍白。贫血严重时,可有低热、呼吸和脉搏加快,心脏扩大,心前区可听到收缩杂音,肝脾肿大,甚至智力发育迟缓。

护理要点

1.居室环境要安静,空气要流通。由于贫血患儿抵抗力低,容易感染疾病,如消化不良、腹泻、肺炎等,因此患儿尽量少到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去,并注意勿与其他病人接触,以避免交叉感染。

2.合理喂养是纠正贫血的重要途径。应多给富含铁的食物,如动物的心、肝、肾、血以及牛肉、鸡蛋黄、菠菜、豆制品、黑木耳、红枣等,并纠正偏食习惯。提倡母乳喂养,因母乳中含铁量比牛奶高,且易吸收。注意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如3~4个月的婴儿,可给蛋黄1/4个,以后逐渐增加到1个,5~6个月加菜泥,7个月后可加肉末、肝泥,设法提高婴儿食欲,同时防止消化不良。

3.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制剂。婴儿最好在两餐之间服,以利于吸收,因为铁质对胃黏膜有刺激,服后易产生恶心呕吐。同时避免与牛奶钙片同时服用,也不要用茶喂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铁制剂用量应遵医嘱,用量过大,可出现中毒现象。

4.严重贫血的患者,活动后易心悸、气急,必须卧床休息,必要时还需吸氧、输血。

小儿细菌性痢疾护理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由病人或带菌者的粪便,通过水、苍蝇、蟑螂等污染用具、食物而传染。表现症状为发热、腹痛、大便里急后重,以脓血便为主。症状轻者发热不高,每天大便4~5次,有黏液样或伴少量脓血,病程短,l~2周可痊愈,若因忽视治疗也可转为慢性。重型痢疾可发高热,大便频繁,为脓血便,腹痛明显,常有肛门括约肌松弛,并有呕吐、酸中毒及脱水现象。中毒型痢疾多见于儿童,起病急,突然发热,体温可高达39℃~41℃甚至更高。病初腹泻不明显,但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惊厥以致昏迷,导致循环和呼吸衰竭,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细菌性痢疾病程迁延2个月以上者,为慢性菌痢。慢性菌痢常无高热,腹痛不明显,有胸腹部不适,有时有脓血便出现,由于迁延不愈,易合并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等。

护理要点

1.患儿必须隔离,食具的消毒可在开水中煮沸15分钟,玩具可给予易于消毒的木制或塑料制品。大便的处理,可以大便1份,漂白粉1/4份,放在痰盂里搅匀后加盖2小时再倒掉。床单被褥可在日光下暴晒6小时。

2.为减少体力消耗和减少排便次数,应卧床休息。腹痛时腹部可放热水袋,但须注意防止烫伤。婴幼儿大便有里急后重时,可让大便解在尿布上,不要求坐起在痰盂里解便,这样可防止肛门直肠脱垂。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臀部,并用5%鞣酸软膏涂于肛门周围的皮肤上。如有脱肛时,可用纱布或软的手纸涂上凡士林,托住脱垂的肛门,一面轻轻按摩,一面往上推,即可复位。

3.呕吐频繁时,可短期禁食或给予静脉补液,然后给予糖盐水、少油腻的流质,如藕粉、豆浆等。待病情好转,即应及早进食。这时可以给予少渣、易消化的半流质,如麦片粥、蒸蛋、煮面条等。牛奶易引起腹泻胀气,应予限制,待大便成形后可适当增加。应多补充水分。在恢复后期,应设法引起患儿的食欲,也可以食前半小时先服消化酶类药物如胃白酶等,并在饮食中增加营养和蛋白质,开始可少食多餐,逐渐增加,防止消化不良。

4.慢性菌痢的患儿,常合并营养不良,故应合理安排饮食,除避免生、冷、不易消化和油腻的食物外,为使患儿能在短期内改善营养状况,应结合患儿平时的饮食习惯,注意改进饮食的色、香、味和多样化,以引起食欲。

5.密切注意患儿病情变化及大便性质、次数,如患儿出现高热、面色苍白、四肢发冷或有嗜睡、谵语、烦躁不安时,应立即到医院就医。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障碍所致的疾病。目前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母亲妊娠最初3个月患有病毒性感染;妊娠初期接受大量放射性照射;严重营养不良;妊娠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四环素、镇静药、奎宁等。先天性心脏病,主要可分为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法乐氏四联症。先天性心脏病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有影响,活动或劳累后出现气急、呼吸困难、浑身乏力,严重的可出现青紫。由于患儿的抵抗力低,易患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反复发作,易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法乐氏四联症患儿在啼哭或活动后,常因脑缺氧而出现昏厥或抽搐,发作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护理要点

1.合理安排患儿的生活,既要增强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又要适当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如果患儿能够胜任,应尽量和正常儿童一起生活和学习,但应防止剧烈活动。同时,应教育儿童对治疗疾病抱有信心,减少悲观恐惧心理。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冬天应定时打开窗户,以加强空气对流。有持续青紫的患儿,应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导致患儿出汗、脱水。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体质。进食避免过饱。对青紫型心脏病患儿给以足够的饮水量,以免脱水而导致血栓形成。

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喂养比较困难,吸奶时往往易气促乏力而停止吮吸,且易呕吐和大量出汗,故喂奶时可用滴管滴入,以减轻患儿体力消耗。喂哺后轻轻放下侧卧,以防呕吐物吸入而引起窒息。

4.避免患儿情绪激动,尽量不使患儿哭闹,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5.保持大便通畅。对青紫型患儿注意大便时勿太用力,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如两天无大便,可用开塞露通便。

6.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禁止大量输液,如必须输液时,滴液速度须缓慢,以防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

7.法乐氏四联症的患儿多取蹲踞位,在行走或玩耍时常会主动蹲下片刻。这是因为蹲踞后可使缺氧症状得到缓解,患儿如有这种现象,家长切不可强行将患儿拉起。

8.对平时心脏功能和活动耐力都较好的患儿,应当按时接受预防接种,但在接种后,应多观察全身和局部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9.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体质弱,易感染疾病,尤以呼吸道疾病为多见,且易并发心力衰竭,故应仔细护理。随着季节的变换,及时增减衣服。如家庭成员中有上呼吸道感染时,应采取隔离措施。平时应尽量少带患儿去公共场所。在传染病好发季节,尤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一旦患儿出现感染时,应积极控制感染。

10.如发现患儿有气急烦躁、心率过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小儿感冒的家庭护理

感冒是小儿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据医学观察,一个孩子在一年内往往反复发生感冒数次之多,尤其是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容易感冒。

小儿感冒轻重程度相差很大。轻者,只是流清水鼻涕、鼻塞、打喷嚏,或者伴有流泪、微咳、咽部不适,一般3~4天能自愈,有时也伴有发热、咽痛、扁桃体发炎以及淋巴结肿大,发热可持续2~3天至1周左右。重者,体温高达39℃~40℃或更高,伴有畏寒、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全身症状。小儿感冒时还常常伴有呕吐、腹泻。

小儿感冒是极为普通的小毛病,但是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常常可以引起许多并发症,常见的有鼻窦炎、口腔炎、喉炎、中耳炎及淋巴结炎,也可引起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气管炎及肺炎等。有时小儿感冒病毒还会通过血液循环播散于全身,引起败血症、脓胸、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危及生命。此外,还会引起免疫性疾病,如心肌炎、风湿热、急性肾炎等疾病。所以说,小儿发生感冒时,家长一定要照医嘱做好家庭护理。

护理特点

1.小儿感冒家庭护理重要的一条是要让孩子充分休息。病儿年龄越小,越是需要休息,待症状消失后才能恢复自由活动。

2.按时服药。感冒多数是由于病毒所致,抗菌药物无效,特别是早期病毒感染,抗生素非但无效,滥用抗生素反而会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病菌繁殖,加重病情。按医嘱服药能较好地解除感冒引起的发热、鼻塞、咳嗽等不适,避免并发症发生,及早康复。

3.小儿感冒发热期,应根据孩子食欲及消化能力的不同,分别给予流质或面条、稀粥等食物。喂奶的孩子应暂时减少次数,以免发生吐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4.居室要保持安静、空气新鲜,禁烟,室温宜恒定,不要太高或太低、太湿,有喉炎症状时更应注意。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者发生并发症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发生意外。

小儿“疝气”的护理

凡有腹内脏器经腹壁缺损处向体表突出,在局部形成肿块的称为腹外疝,又称“疝气”或“小肠气”。小儿最常见的腹外疝是在大腿根部腹股沟处,叫做腹股沟疝。

不少家长对小儿的“疝气”并不介意,认为“疝气”反正能进进出出,无碍健康;“疝气”如掉出来的话,只要用手轻轻一推,或者平睡一会,也就平安无事了。这种想法是很不正确的,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疝气”可以又出又进(医学上称为可复性),但是偶尔也会发生嵌顿、回不去的情况。如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腹腔内压力骤然增高时就可能出现,如果不予及时回复,时间一长会造成疝内肠段的缺血性坏死,甚至肠穿孔而危及生命。因此,要重视孩子的“疝气”。

护理要点

1岁以上的患儿要及早去进行手术治疗,修补和加强腹壁上的薄弱点,阻止腹腔内的脏器向外突出。1岁以下的患儿,暂不用手术,可用棉纱束带压迫,并在“疝气”经常“进出”的腹壁薄弱处衬垫热水瓶塞大小的圆形木块(圆木块外要用纱布包裹),用此法护理可防止“疝气”再度脱出。要注意尽量避免孩子哭闹、便秘等,使疝孔逐渐缩小。有的孩子随着生长发育,腹壁的薄弱点也有可能会逐步消失。

小儿哮喘病的护理

诱发因素

常见的诱因有: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原或理化因素刺激;精神因素如情绪波动、条件反射等;气候变化、剧烈运动、吸烟、服用某些药物如心得安等。发作前常有黏膜过敏现象如鼻、眼睑痒,打喷嚏,流涕,干咳等先兆症状。

心理护理

父母应提高对哮喘的认识,不要过分溺爱孩子,哮喘发作时也不要满足其不合理要求。消除病儿的恐惧心理,鼓励病儿在控制症状的过程中起主角作用,使其了解此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保持愉快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哮喘的治疗合理、充分、有效。

饮食指导

哮喘病儿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避免食用油腻、过咸、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

正确使用吸入剂

喷出吸入剂,让患儿张口,令其深吸气。学龄儿童可直接把喷雾剂含入口中吸入。吸入完毕后要漱口,以减少咽部的刺激,预防感染及药物过量。

居室管理

1.室内家具力求简单洁净。

2.室内勿挂壁毯、字画,勿用地毯。

3.尽量用新棉花制作被子和床垫,避免用丝棉、皮毛、羽绒做被褥或枕心材料。

4.室内不要养猫、狗、鸟等小动物。

5.注意保持室内阳光充足,每日定时通风。

6.室内避免吸烟,避免放置杀虫剂、化妆品、樟脑丸等有挥发性气味的物品,避免气味浓郁的花草。

7.打扫卫生尽量用湿布擦拭。

哮喘发作期护理

哮喘发作时家长要镇静,家长的不安情绪会加重病儿的精神负担,使病情加重。让病儿做腹式深呼吸。根据用药史酌情用药,但要严格掌握剂量、用法、适应症和禁忌症。让病儿取半卧位,给病儿按摩肋间肌,推擦胸部,轻拍背部,直到病儿感到舒适为止。鼓励病儿多饮水,防止痰液干结不易咳出。不勉强进食,若进食不要吃得过饱,并忌食可能诱发哮喘的食物如鱼、虾等。必要时送医院治疗。

小儿百日咳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