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技难题博览(开启学生智慧的科技博览)
7838700000002

第2章 发现千年女尸(1)

西周微刻技术来自何方?

1976年,考古学家在陕西岐山县古周原凤雏村里发现了西周甲骨文,现在保存于陕西省岐山县文物管理所,它们大都是3000年前周文王晚年到周康王初年的作品。其中很多内容是以前发现的古文字中所没有记载的,极为珍贵。

这批甲骨文共293片,上面锲刻的文字小如芥籽,需借助5倍以上放大镜方可辨认。其中有一片卜甲的面积仅27平方厘米,上刻细如发丝的甲骨文字共30个,个别字体径方不足毫米。

这些文字需要借助数倍以上的放大镜才能辨别得出。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文字是怎么刻上去的?考古学家联想到2002年在陕西宝山村商代遗址烧烤坑出土的一枚距今3000多年的铜针。针首又尖又细,末端有一微小鼻孔,孔径仅01厘米。做工之精致让现代人为之惊叹。它是做什么用的呢?有人认为,就是刻甲骨文用的。当然,这也只是猜测,没有一定的根据。

那么,当时的人们刻这些甲骨文干什么用呢?是刻给谁看的呢?据专家研究,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多是周与商王朝的关系,商王狩猎及占卜之类的事情。这些内容之所以要微刻是因为关乎“军事机密”。众所周知,商朝是被周朝取代的,在灭商之前周人必须进行长期准备工作。“这些工作除了发展势力,访贤任能,研究周与商的关系,对商王行踪进行侦察也是必不可少的。”于是记录属于国家机密,需要微刻。

有人推测,微刻办法可能是想出来的,也可能是偶然发现的。如果是想出来的,说明微刻技术在当时就已存在,周王只需要任用微刻能手就行。但也许当时并没有什么微刻艺术,只是专门负责占卜及其观察天象等职责的巫史在长期思想高度集中的状况下视力得到了提高或者出现了眼疾,从而恰巧发生了看东西比实物大几倍的情况,于是微刻出这些甲骨文。

当然,这一切还都属于猜测,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人们是怎么完成如此精细的工作的?至今尚无定论。

用石器做的开颅手术

大汶口文化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生动写照,这里有关于5000多年以前原始人生活的点滴记录,特别是一个头骨上的发现,引起了人们无限的猜想和兴趣。在大汶口出土的一个墓主的头骨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三个小型的椭圆形穿孔,孔的周围有明显的刮削及骨组织修复的痕迹。这表明5000多年前的这位古人曾经接受过开颅手术并且在手术后还活了一段时间,因此被发现的头骨上留下的不是清楚锐利的刮削痕迹,而是在手术部位留有明显康复过的痕迹。这一切说明,这是一起成功的开颅手术,而且还是用石器做的!

没有任何资料告诉我们,这位古人为什么会接受开颅手术。但能证明的是:在大汶口文化时代,人们并没有发明金属器具,而只会磨制锋利的石器,甚至还会用骨头做成骨针。于是可能的事实就是,这个人是用石器做的开颅手术并用骨针缝合了伤口。但是我们知道,薄而尖利的石片在承受过度压力时会出现崩裂,在手术完成后还需要取出这些碎片。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成功止血、防止感染以及减轻病人痛苦的呢?我们无从知晓。

这是一个让人大开眼界的发现。原始人所具有的高超医术,让我们不得不肃然起敬。可在生产力水平如此低的情况下,他们是怎样做好这么高难度的手术的呢?实在让人困惑不已。

千年不腐的马王堆女尸?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震惊了中国的考古界,在世界考古学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因为,时隔2000多年,墓室女主人的尸体以及葬具和附葬品,都保存得格外完好。特别是女尸,在刚刚发掘出来时,皮肤还有弹性,这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然而事实就是如此。那么,古人是采用何种办法,使古尸保存得这样完好呢?

经过分析、研究,人们发现了这样几种可能性。首先,是近似真空的墓室条件。墓室建筑在深达16米的地下,上面还有直径50~60米,高20多米的大封土堆,不透气,不渗水,封闭极严。而尸体又殓入多达6层的厚木板涂漆棺椁之中,棺椁四周采用粘性和致密性很强的白膏泥、吸湿性很强的木炭填实。这层层“关卡”,使得水与空气的侵蚀无能为力,从而造成了一种与外界隔绝的独特环境,近于真空或即是真空。其次,人们在棺椁中发现了一种红色的液体。这种液体无疑具有防腐的作用,是入葬时特意注入的防腐剂。这种特殊的防腐剂,可以杀死尸体和随葬品入葬时附带的细菌。在中国古代的药物书中就有关于防腐剂的记载。但是,这种红色液体究竟是由哪些物质所构成,至今还是个未解之谜。最后,在墓室密封之后,不但可消除外界光线、温度、湿度等对于葬具、随葬品和尸体的损害,而且在墓室里形成了恒温和相对稳定的湿度,使整个墓室处于一个固定的环境之中。更绝妙的是,当初发掘的时候,人们用探铲往墓室里打洞,结果从里面喷出了很强的气流。这种气流的急速喷出,说明墓室内的大气压高于墓室外面。这种气流是由于开始下葬时带进去的细菌的作用所产生的沼气,沼气的积聚达到饱和,从而加大了墓室内的压强。饱和的沼气对于细菌有杀伤作用,而高压也同样使细菌无法生存,这与充气罐头的杀菌道理是一样的。

此外,人们分析了其他方面的原因,说起来也都不无道理。但对于棺椁中的红色液体究竟为何物,却无人能辨析出来,不知这一奇异的谜何时才能解开。

在寻找古尸随葬品的时候,杨坤在古尸衣服中找到了一个戒牒。戒牒实际上就是颁发给佛教徒、僧侣或者是佛家弟子使用的一种身份证明,当戒牒的持有者云游四方到寺庙里挂单的时候,需要拿出戒牒证明自己僧侣的身份。从戒牒来看,戒牒持有者名叫杨福信,成牒是明代正统四年颁发的,也就是公元1439年,距今大概五百多年。专家们初步推断这具尸身就是这个戒牒的主人。

既然杨福信生活的年代是元末明初,已经死了五百多年,可他的尸身居然没有腐烂,而且在酷暑八月的江南,尸身摸起来居然寒冷如冰,这该怎么解释?

此人为练武之人?

为了弄清杨福信的身份,专业人员开始在现场寻找蛛丝马迹,在收集到的一些随葬品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武士木俑,还有一杆木制的铁头标枪。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康戈武发现,这杆木制标枪和一般习武的枪不一样。枪头是圆铲形的,在古代兵器里没有类似的枪。可以判定这杆枪并非兵器。但是康戈武称,在它背后曾经隐藏了一段鲜为人知的武林秘史:在元朝,北方的蒙古族入主中原。对于本族人,他们提倡骑马,摔跤,练武。但是对汉民族,则采取了禁武政策。于是汉族人在私下悄悄习武,在公开的场合,则以武打戏掩人耳目。武打戏当中,为了防止刺伤对方,就把枪头做圆了。

随葬的枪说明杨福信生前爱武,还有可能以武打戏谋生。这能否帮助人们解开他的身份谜团?古尸研究专家对杨福信进行了仔细检查,发现杨福信皮肤湿润、柔软、有弹性,有些关节居然还能活动。据初步测定,他的年龄在75到80岁之间。在检查中,专家还有一个重大发现:杨福信的手掌比较大,特别是手掌的骨骼比一般人要大。这一特征,进一步说明杨福信生前很可能会武。因为常年练习武术,尤其是练掌的人,大量的练习会使手掌的肌肉发达,也能刺激骨骼增长。

尸体不腐难道是因为临死前主动服毒?

陪葬的武士木俑、木枪以及超大的手掌,都说明杨福信可能习武多年。既然是武林中人,他的尸体不腐,难道会与江湖传说里的一些秘术有关?

在我国古代,江湖中流传颇广的一种秘术就是主动服毒,在临终前的几个月里,坚持小剂量服用砒霜和水银等毒物,这样,身体里积累起来的毒素能在死后起到防止肉身腐烂的作用。

但这种秘术仅仅是传闻。杨福信如果使用这种方法,在他的体内,一定会留下痕迹。砒霜的化学成分是砷,水银的成分是汞,它们都属于重金属元素。为了解开疑问,专家们决定从尸体上采集毛发等样本,进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但是通过对杨福信的内脏器官以及毛发进行化学分析后发现,他体内的重金属元素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属于正常范围以内。看来,杨福信没有主动服毒。可又是什么让他的尸身如此神奇地保留了下来?

下葬环境为尸体保存创造了条件?

在正常情况下,人死亡之后,细胞逐渐失去活力,在自身水解酶的作用下发生分解溶化,这也就是所谓的自溶过程。然后就是腐败细菌的侵袭,通过腐败细菌的分解,最终人体就变为一具白骨。专家从组织液来观察,杨福信的自溶现象很充分,体内细胞在他死后就开始了分解。既然如此,在接下来的500年里,细菌的作用早应该把他变成了一副枯骨。可是,他的尸体却一直完好地保存到了今天。

专家们利用各种仪器对杨福信的尸体进行了检测,但是依然没有找到他尸身保持完好的原因,大家开始把考虑的范围从尸身本身护展到了周围的环境。以前出土的大部分干尸都来自新疆戈壁滩或者是沙漠地区等气候极端干燥的地方,可是杨福信尸身的所在地是上海。人死后,应该是一幅枯骨,然而他的尸体却一直完好地保存到了今天,而且似乎还能看到他皮肤上的毛孔。气候潮湿,在这样的环境中,尸身又怎么可能保存下来?

上海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徐永庆通过多年研究,提出了另一种推断:杨福信的尸体未腐,会不会与下葬的环境有关?于是,专家们将目光集中到杨福信的墓上。

杨福信的墓室采用的是浇浆结构:四壁用青砖砌起,棺椁放入后,再把三合土浆浇注在砖墙与棺椁之间。所谓三合土,是用糯米熬制成浆,再加上石灰、黄土,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与现在的水泥相类似。古人用浇浆法给棺材包裹上了一个结实的密封层。

江浙一带的明代墓室当中,这样的浇浆结构并不少见,所以专家最初没有特别在意。但他们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里的浇浆使用了一种特殊物质——明矾。明矾可以作为一种混凝剂,防止浇浆开裂,从而加强密封性。由于墓室密封、恒温、缺氧,细菌没法繁殖,这就为保存尸体创造了条件。

尸体为何一直保持湿润?

杨福信尸体不腐的谜团被一步步揭开,但仍然让专家疑惑不解的是,尸体至今保持着湿润,这其中又有何玄机呢?杨福信打开的棺木里面充满了水,而且当时没有下雨,棺木里的水从哪来?有人猜测那是古人特制的防腐剂,像今天的福尔马林液体,尸体泡在里面就不会腐烂。可是,专家查遍了古代文献也没有找到相关的记载。

看来,明代古尸500年不腐之谜的真正破解尚需时日,也需要科学家们的进一步努力。

埋地百年,古尸容颜未改

2004年8月,一座距今100多年的清代古墓在重庆九龙坡区华岩镇石堰村被人发掘出来。令人惊奇的是,这具古尸鹤发童颜,保存完好,皮肤尚有弹性,像人睡着了一样,没有一点腐烂的迹象。

从该墓的墓志铭得知,死者生前是清朝总督段正钢,段正钢的墓在石堰村九社一农民大院子后面的土丘上,是村民杨祥金17日上午在扩建私房挖地基时发现的。据杨祥金讲,他挖沟约至1米多深时发现三块高约1米、宽40厘米的石板。这三块石板是用铁片箍成一块的,打开铁片,中间一块是墓志铭,墓志铭两边刻有段正钢的生卒年月及生平,字迹清晰可辨,杨祥金抬开墓志铭以后发现一个装有棺木的洞穴,立即向村委会及华岩镇政府汇报。

这位在地下睡了100多年的段总督,从头到脚皆为白丝绸裹身,连手指、脚趾均一根一根地缠得严严实实,外着黑色丝棉衣裤。经人用剪刀剪开尚未腐烂并撕得哗哗响的裹尸白绸,露出总督尊容——鹤发童颜,脸部一点未烂,眉毛、胡须根根可见,手指、脚趾也未腐烂。其身高19米,体重35公斤。

目前,这具古尸冰冻在石桥铺殡仪馆内,人们期待着有关专家早日解开古尸百年不烂之谜。

干尸神秘复活,棺木里满是抓痕

1999年,齐齐哈尔扎龙湿地保护区发现一具神秘木乃伊。木乃伊保存完整,来历却很可疑。湿地为何能保存不腐木乃伊?死者生前究竟有怎样的经历?当时,除了能确定其女性身份外,专家们没有找到更多线索。

木乃伊身高约164厘米,整个身体像木炭一样成黑色,面部表情十分狰狞,嘴大张着,四肢成弯曲状,在她的两个大腿之间,还能看到一些黑色的、粘连在一起的物质。经管理员介绍才得知,这些物质是这位女木乃伊生前还未处理掉的胎盘。再仔细看,她的左手和左脚也有明显的残缺。通常人们看到的木乃伊都是双手合十,而这具木乃伊从表面看,在死前似乎有过剧烈的挣扎。这不免让人对木乃伊出现的年代、身份和死前的经历产生了多种猜测。

成因之谜:湿地有干尸纯属偶然

1999年的一天,齐齐哈尔市扎龙湿地保护区附近的一个扎龙村村民在修路取土时,意外发现了一座青砖墓室,在那里发现了两具棺材。其中的一个棺材里的尸体已经变成了木乃伊,但另一个棺材里的尸体却只剩下了比较完整的头骨。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26公里,那里芦苇沼泽广袤辽远,湖泊星罗棋布,居住着150多种鸟类,更是丹顶鹤的重要栖息地。按照地理常识,扎龙湿地保护区空气潮湿,容易滋生寄生虫及微生物,在这个区域的棺木以及尸体应该比较容易腐烂,这具棺木为何能保存至今?

齐齐哈尔市文物管理站副站长辛健介绍:“我们发现,这个墓室的结构很有讲究,男女木棺分别放在西侧和东侧,中间过道有80厘米宽。男性木棺的棺底镶嵌在没有铺青砖的浅坑里,而女性木棺的棺底前后两端及中间,都垫有三道用两层青砖垒成的横带,通风条件很好,而且墓室的封闭性也很好,室内未见有任何的淤土。”

据辛健分析,由于女棺用砖垫起比较十燥,加之这具木乃伊生前在棺中有挣扎的痕迹,很可能把棺内的氧气消耗殆尽,只留下二氧化碳。体内的水分也消耗很多,腹内各部器官缓慢干瘪,水分迅速消失,所以形成了现在人们所看到的木乃伊。

身份之谜:木乃伊真实身份存在三种可能

男墓主人的官袍前后分别有一块约一尺见方的补子,补子上绣有祥云、树木花草、山岗丘陵和金钱豹等动物的图案。据相关资料记载,饰有这种补服的官服是清代“三品武官”的标志。同时出土的铜钱和一些饰物也都是清代乾隆年间的物品。辛健由此推断,墓为清代墓葬,据今至少有300年历史,男性干尸生前是一位“三品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