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佛道大师的成事智慧课
7840000000016

第16章 低头看世界,反观看自己(4)

佛说:“用慈悲的心去看世界。”禅师之所以会认输,是因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

也许大家都知道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一个暴风雨之后的早晨,有一位老人在沿海边散步时,发现前一天海里的巨浪把许多小鱼都抛到了离海水有几米远的沙滩上,足有上千条。只见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儿弯腰在捡那些鱼,他不停地把鱼往海水里扔。于是老人就走上前问:“这么多鱼,你能扔完吗?”孩子并没有回答老人的问题,还是不停地把小鱼送回海里去。老人又问:“你救不救这些鱼,谁也不知道,谁也不在乎。你为何要这样做呢?”孩子说:“谁说没人知道,没人在乎的?小鱼知道,小鱼在乎,我知道,我的心在乎啊!”孩子这句话深深震撼了老人的心。茫茫大海,这些小生命只是沧海一粟,然而在生命的世界里却是上千条鲜活的生灵。也许有的人真的可以不在乎,但凡是有一颗像小男孩儿那样透明善良的心的人一定都会在乎。

做人应该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善良对于有些人来说也许它很小,就像一颗缀在叶尖的露珠,但它可以滋润一朵花并让它美丽地开放;善良,像一座草屋,也许它很破旧,但它可以让疲惫无助的旅人过一个平安的夜晚;善良,像一座心桥,也许它并不宽,但它可以联结所有相隔已久的陌生与期盼。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灵就是拥有一片春天,它可以悄无声息地温暖着那些遇到危难和受伤的生命。人活一生,谁的生命都有可能遇到不幸,所有遇难的生命都渴望另一个善良生命的关怀。但愿当我们遇到受伤的生命时,也会像男孩儿那样说:“我的心会在乎。”

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在隋朝时期,有一位佛教信徒,姓李,名士谦,心地慈善。他自幼丧父,在他母亲去世以后,三年丧服期满,他就把自己的私宅捐给寺院,并立志以后不再做官。李先生继承了祖上巨大的遗产,所以家中很富裕,可是他的私生活,比穷人还要节俭,穿的是布衣旧衫,吃的是粗茶淡饭,终日以救济无衣无食的穷人为己任,他也从来不吃肉,不喝酒,不杀生,也不说有关杀害的言论。

在邻里中如果有人去世,又因家穷无法殓葬的,他就会施以棺木。有兄弟为分财不均而争吵打闹的,他就自己出钱补助不足的一方,以致感动他们兄弟惭愧而互相推让,后来他们化解了彼此之间的矛盾,也都成为善人。有一天,他到田里去收稻谷,可是远远地就看见有贼在他的田中偷割稻谷,他不但不喊捉贼,反而不声不响地避开,人家觉得很奇怪,他解释说:“俗语有言:树要皮,人要脸。谁不要脸皮呢?谁自愿做贼呢?都是因为天灾人祸,逼得没有办法,所以应该宽恕他呀!”后来这个偷稻谷的贼,知道了李先生这样的仁慈,也被感动了,从此决定洗心革面,不再做贼,后来也成了一位善人。

有一年发生了饥荒,很多乡人无法生活,李先生就拿出家中的存谷数千石,统统借给行将断炊的穷人。到了第二年,因为还是歉收,以致上年借谷的人,都无法偿还,他们都觉得惭愧,于是就到李先生的家中去表示歉意,但李先生并不向他们要求偿还欠谷,还招待他们在家中吃饭,当众把乡人们借谷的契约全部烧为灰烬。并对他们说:“我家中的存谷,本来就是预备救济人家患难之用的,并不是想囤积图利。现在你们的债务已经了结,希望你们不要再放在心上。”过了几年,又遇到了大饥荒,李先生又是出尽了大量的家产,办理大规模的施粥,这才使很多饥寒交迫的人们保住了性命。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李先生又发放大量的粮种给贫困的农民。

常会有人对他说:“李先生,你乐善好施,不知道救活了多少人,阴德实在太大了,将来一定会有好报的。”他回答道:“阴德的意义,好比耳鸣一样,只能自己知道,别人是听不到的,现在我做的事,已经给你知道,哪里还谈得上什么阴德呢!”因为李先生保持了一颗善良的心,所以他很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到了后来,李先生的后代个个都很发达,人们都认为是他生前积德的回报。

人生在世,最需要的就是一颗善良的心。有着善心的人,对于自己,能自安自足;对于他人,你将是他人的一个良好的侣伴,可亲的朋友。一颗善良的心是一种坦直、诚恳、忠厚、宽恕的精神,是一种无形的财产。贪婪的富翁就算所有财产加起来,与这种财产相比较,也是不足挂齿了。怀着一颗善良的心,虽则没有一文钱可以施舍给人,但是比起那些表面上慷慨解囊的巨富,可行的善事更多。假使一个人能够尽心努力去为他人服务,他的生命一定能处处是阳光。最有助于人的生命的,莫过于从早年起,就养成善心善意了。善良的人会为别人的痛苦而痛苦,为别人的幸福而幸福,善良的人永远都是快乐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保持一颗善良而宽广的心灵。

世界上到处都在为那些无私的、肯助人的、有一善心的人建立纪念碑,这种纪念碑不一定是用大理石或铜做成的,而是建立在他人的心灵中!佛说:你心里有什么,你就会看到什么。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就会看到善良。

生活中只有播种善良,才能收获希望。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一个人可以没有让旁人惊羡的姿态,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银”的日子,但不能没有一颗善良的心,离开了善良,足以让你的人生搁浅和褪色——因为善良是生命的黄金,它可以使盲人“看到”、聋子“听到”。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善良的心就是太阳。凡事多一些谦让,多一些宽容,多一些理解,这样我们的世界将到处充满阳光,人们在生活中也会感受到美好和幸福。

与人无过节,做人更轻松

一天清晨,一位商人抱着一大束鲜花,提着一篮子供果到大佛寺去供佛。他左脚刚踏进大殿,右侧突然跑出一个人来,正好与他撞个满怀,将他抱着的鲜花、提着的水果都给撞翻在地。

商人看到满地的水果和散落的鲜花忍不住嚷道:“你看!你怎么这么鲁莽,把我供佛的水果和鲜花都给撞成了这个样子,你怎么向我交代。”

可那个撞他的人却不满地说道:“撞翻就撞翻了,说一声‘对不起’就完了,有必要那么凶吗?”

商人一听更加生气,说道:“怎么会有你这种人,自己错了,还有理责问别人!”

随后,两个人就彼此谩骂,互相指责起来。

这时,寺中住持圆真禅师正好从此经过,他将两人带到一旁,问清原委后对他们说道:“莽撞行走是不应该的,但是不肯接受别人的道歉也是不对的,这都是愚蠢的行为。能坦诚承认自己的过失以及礼貌接受别人的道歉,才是明智之举。”两个人听后都低下了头。

圆真禅师接着又说道:“难道你们没听说过‘与人无过节,做人更轻松’吗?人生一世需要处理的各种事情太多了。在人际关系方面,要处理好与师长、亲族、朋友的关系;在家庭方面,要培养夫妻感情、照顾子女生活;在精神方面,要提高自己的修养,树立起远大的理想。如此这般,才不会虚度人生。想想看,你们今天为了一点点小事,一大早就破坏了一片虔诚的心境,还浪费了这么长时间,值得吗?”两人听后,都涨红了脸。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与别人挑起争端,对于这些争端,最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因为与人无过节,做人更轻松。

要学会宽容别人,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愤怒是毒药,宽容是良药。宽容别人不仅赢得了别人的尊重,更是让自己健康长寿的秘诀。

宽容待人,当别人伤害了你时,你不但不跟他计较,不向他报仇,反而原谅他,宽恕他,必要时,还去帮助他。宽容大度能使伤害你的人感到无地自容,激起他灵魂的真正震撼,同时又中止了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宽容大度还可以带给你心理上的平静,能为你赢得宝贵的时间,把精力投入到事业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