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就人一生的学习好习惯
7840100000005

第5章 把读书读报等当作一生的习惯(1)

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

“知识就是生产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在知识经济时代,所有的经济力量莫不依赖于知识,产生于知识。市场的竞争已经从产品的竞争发展到了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说:“世界上的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自己。”

好习惯大多来自于家庭中的培养,在家庭中,培养求知的习惯,形成读书的志趣,这些习惯和志趣将影响我们的一生。真正的读书人,在其生命的常态中是不会有清闲的,他绝对了然自己生命的刻度,并且知道有多少书是他想读而又来不及读的,有多少事是他想做而又来不及做的。

有一家人,其父母子女,相约于每晚留出一部分的时间,为读书或别的自修之用。晚饭之后,他们共同休息或交谈,在一个小时之内,或谈笑戏谑或游戏,尽情欢娱。一小时之后,到读书的时候了,此时他们各就各位,静默到连细针坠地都能听得见,或读书,或写文章,或是别的自修,假使有一人觉得不适意,不高兴,没兴趣读书,他至少也应沉默不语,不去打扰其他人。

在他们中间,是有着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意志——读书。凡是分散注意力,打断心思使他们心不在焉的一切,都被阻止。就事实而论,一个小时的聚精会神,毫无干扰地读书,其效率确实要大于常被打断,一心二用的两三个小时的读书。

读什么样的书,不是一个小问题。应提倡读那些健康有益的书。各人根据自己的爱好、职业或口味选读一些书是很自然的,但重点应该选择那些有利于修身养性,有利于掌握某项专业知识,有利于生活和事业方面的书去读,那才算是高品位的读者。

知识是众多要素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力量,对此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追求知识的信念。

有人抱怨没有读书的时间。然而如果你能把你的工作和生活安排得科学化些,必然可以得到不少的空闲时间。读书可以让自己的大脑得到新的刺激而忘却疲劳,是人的心理上的一种移情作用。我们做事力求秩序化、系统化,以便留出一点时间,用之于多读书。达到“自我改进”与延长生命的作用。

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大概有80%是终生用不上的,我们之所以仍要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实际上是因为要掌握各种学习的方法。

我们在走向社会后,会发现有许多新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这时候就需要重新学习,掌握更多、更适用的实际知识,然后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就要看我们每个人的悟性。不断学习的人一定是社会适应力强的人,社会适应力强的人,一定比别人容易成功。

所有的成功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在我们羡慕别人成功的时候,应该羡慕别人会学习。永远不要怕自己掌握的知识过时,只要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又有学习的愿望,我们就离成功近了一大步。

一生都把读书当作一种习惯,多读书,多读有用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书,我们一定会从中受益。

读书使人充实

西方有句名言:“读一些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实验表明,经常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更能使那些固执的人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丰富的知识使人聪慧,使人思想开阔,使人不至于拘泥于教条式的陈规陋习。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越有知识越要谦虚,这才是做人的美德。为人处世要尊敬和信任他人,多培养宽容的态度。不要过于欣赏自己的成绩,议论别人的不足。不要去计较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要和勤奋好学、谦虚谨慎、品德优良的人多交往,养成虚心向别人求教的习惯。

每天抽时间多读书。现在世界上平均每5分钟就会有一项新的发明。中国每个月出版上万种不同的新书,一年下来会是多么庞大的出版量。身处快速发展的时代,如果不及时补充信息,就会真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论读书、读杂志、读网络上的信息,各种不同的学习、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信息补充都是重要而且必要的。

读书,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唯一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同时也让我们知道谁与我同行,又有谁看到了怎样的风景,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自我的追求与调整。在和他人所见的比较中,选择自己的路,也不错过他人遇到的,我们就不会局限于视野无法领略的画面,古人就有“博百家所长,为我所用”的读书情怀。

善于选择合适的书籍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它记录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每一点进步。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掌握各个时期、各个种类的知识。这就是读书的真理。

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每件事情都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获得知识,那么就只能依靠书籍。一个没有书籍、杂志和报纸的家庭是缺乏动力的,只有通过经常接触书本,才能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在不知不觉中增长各种知识,才能不与社会脱节。

耶鲁大学的校长海德雷说:“在各界做事的人,无论是商业界、交通界还是实业界,都这样向我说,他们最需要的人才是大学培养的、能善于选择书本、能活用书本知识的青年。而这种善用书本、活用书本能力的最初培养,最好是在家庭中,尤其是在那些具备各类书籍的家庭中。”可见,一个家庭的藏书对于自己和孩子的未来都是十分重要的。

聪明的学生在学生时代就养成了一种重要的能力,那就是怎样才能从汗牛充栋的图书馆中,善于选择自己需要的书籍,以供阅读。这种能力也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掌握了如何在图书馆里寻找自己需要的书籍、资料,就等于掌握了怎样学习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像一个工人要善于选择自己需要的工具一样。

哈佛的一位前任校长曾经这样告诫自己的学生:“人,若是能养成每天读书10分钟的习惯,20年后,则必定判若两人。”但是,既然要读书就应当对书籍有自己的理解,对书籍的钻研是一个人从书本中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南宋朱熹谱写了中国儒学的一个新篇章,他大半生的时间主要致力于学术的研究和教育工作,成绩斐然。

朱熹读书十分刻苦,与他同龄的孩子仅仅满足于读书、识字和背诵,但他却更倾向于用心去体会圣人所讲的道理。他经常会为一句话所含的意义而食不甘味,夜不安寝。然而他一旦领悟了其中的道理,便会高兴得不能自禁。

他不仅读书刻苦,还非常善于总结学习的方法。他喜欢博览群书,但从不贪多贪快,他认为读书不明其中的道理,就算读得再多也没有用。

早年他在读《周礼》时,听人说《周礼》的每一句话都仿佛从圣人的心中自然流出,当时不甚理解。后来经过多年的研读和揣摩,终于豁然开朗。

他曾比喻说,这就好像是以前只听说糖是甜的,盐是咸的一样,今天亲自尝到了,才真正明白为何糖甜、盐咸。他还形象地把读书比作射箭,刚练习时,只要求射到箭靶上就行。但经过反复训练以后,最终则要求射中靶心,否则不能说学会了射箭。

朱熹认为,读书的目的在于弄懂书中的义理,而后照着这些义理去做。他说,十七八岁时一段一段地读《孟子》,到20岁,只能逐句去理会。以后才明白书中很多长段是首尾相连的,不能割断了它们的联系,只有把大段的文字综合起来理解,才能得到其中的真谛。

朱熹读书还十分讲究循序渐进的方法。他认为,读书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比如要先读《论语》,再读《孟子》;先读《论语》的“学而”篇,再读“为政”篇。读某一本书或某本书中的一篇时就要读到把它弄懂为此,再接着读下面的内容。这样,读到融会贯通的地步,才可以说把知识学到手了。

朱熹不仅爱读书而且会读书。他早年兴趣广泛,禅、道、兵法等样样涉猎,后来,他又转向专攻儒家经典研究,这些无不为朱熹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阅读过后,会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因为对于同等知识水平的读者来说,除了智力等方面的差异外,问题还在于是否注意了创造性阅渎以及阅读的创造力发挥得如何。因此,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能盲目,而要根据自身的能力有选择性地阅读。

困境中更需要读书

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是赢得美好前途的保障。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就越壮阔。

高尔基曾在回忆少年读书的情景时这样写道:“我梦想享受大学生读书的幸福,甚至甘愿忍受任何拷打。例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读书吧!不过每到星期天,为了你去读书,我们要在尼古拉也夫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样的条件,我大概也可以接受。”

高尔基曾到一个绘图师家里当仆人,除了一身兼任男仆、女仆和“跑街的”三重工作之外,还要贴设计图,抄工程设计书,复核包工头的细账,从早到晚又忙又累。他向裁缝太太和穷苦人借来一些书籍,但只能在一天的沉重劳动之后深夜苦读。有一次,高尔基因看书入了迷,不慎把茶炊烧熔了。那老主妇知道后,恶狠狠地用一根刺棒将高尔基毒打了一顿。在医院里,医生从他背上钳出了40多枚刺。这种残忍的行为把医生也激怒了,医生说这是私刑,叫高尔基去法院控告。高尔基却说,控告不控告倒无所谓,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允许我读书就行了。

后来,高尔基又转到一家面包厂工作。他用短木棒在揉面的台子上架起一个临时的书架,一边揉面团,一边读书。有一次,厂主突然闯进来,一眼就看见高尔基正在看书。厂主一把将书抢过来要抛进火炉中去,高尔基急得一下跳了起来,他猛然抓住厂主的胳膊,愤怒地喊着:“你敢烧掉那本书?”厂主被盛怒的高尔基震慑了,只好把书还给了他。高尔基不得不离开了这家面包厂,几经辗转,他又到了一个卖廉价货物的小铺子里做生意。他住在阁楼上面,除了读书外,还常常到附近村子里去熟悉农民,了解农民。一天夜里,小铺子着了火,高尔基跑去抢救装书的小箱子,差一点被烧死在火里。

正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高尔基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获得了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广博知识,激发了他的聪明才智,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要放弃读书的习惯。阅读之于心灵就像是食物之于肠胃,在困境中坚持读书,会让你从容洒脱,即使是再艰难的日子也会春暖花开。

读书的禁忌

有很多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是挺好的,但有时他也不能被称作真正的“优等生”。原因很简单,拥有一个好的记亿力,把书中的知识都记下来一样能够考出很好的成绩,但这样就把书读死了。一个真正的优等生应该是禁忌死板学习,死读书的,一定要学会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古时候,有个秀才,很用功地读书,反而越来越傻,很多人笑他。还说:“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读死书”中的“死”,是形容书的。可以理解为“不通达”,通俗点讲也就是僵硬,刻板。整句的意思就是:读了些刻板僵硬不通达人情世故的书,是无实际用处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书,故称为读死书。“死读书”中的“死”,是形容读书的人。这里的死要理解为不灵活、死板的学习方式。死读书,就是形容一个人以死板的学习方法来学习文章。“读书死”中的“死”,含义深刻多了,隐藏着很大的哲理。潜台词就是,只会呆呆地读书,却不懂得将书中的道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人,那么他读那些书是没用的。一个人读了书却不懂得运用和一个死人没多大分别了。

三国演义中的马谡失街亭讲道:孔明出兵北伐,破了曹真,正要从祁山进去渭水,突然接到探报,司马懿为平西都都,领兵20万向祁山杀来。孔明料到司马懿会去夺街亭,于是在马谡的自荐下,让他去守街亭东北的列柳城。结果,由于马谡完全参照兵书,丢失了城池。

孔明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选了马谡这个“死读书”的人是失误的所在。马谡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把书给读死了。兵书中的计,如果场合不对,还是要搬兵书的话,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因为不适用白白浪费机会,而在大敌当前的时候,机会浪费就是给敌人可乘之机,对自己的安全有了威胁。

书,之所以为书就是对一个问题从多个方面去分析,所以马谡能在书中找到解决方案。但是虽然他未曾用过,只是照本宣科地搬到此处,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不能活学活用,就只会被别人抓个正着。

马谡读书是在死读书。学到的东西只是排列好了等在那,不会活学活用,那么这个东西也就死了。要学会随机应变,才能长远地赢下去。

这就好像你把菜谱死记硬背在脑子里,完全背着菜谱来做,不懂得活学活用,不知道火候的把握一样,你做出来的菜还是不一定会好吃。

大家都知道读书是件正确的事。特别是在古时候,只要一提起读书人,人们就会跷起大拇指,认为不是俗人,与众不同。好像读书人就是神一样,个个超凡脱俗,个个都是圣贤之士,也不管是有真才实学的才子还是生活不能自理的书呆子,好像凡事凡人只要加了“读书”二字,就变得高高在上了。书是圣贤之书,学堂是圣贤之地,读书人是圣贤之人,读书人所做的事是圣贤之事,不同凡响。俨然把读书人当成了圣贤的化身。

在近代,读书人当数大学生了,只要一听谁是大学生,人们就会另眼相看。特别是在动荡年月,大学生被称为是进步青年,甚至被认为是救国救民的救世主,被当作是改造当时社会环境的希望。而现在呢,读书人仍然是大学生以及大学生之后的研究生、硕士、博士……不可否认,现在大多数人仍然把大学生以及大学生之后的那些“高人”当作是社会的人才,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建设国家的依靠。只不过在如今这个年代,对于读书人唯一的评价标准落在那张用十几年光阴换来的一纸学历证书上了。

但是,学历只是一个评价你学习成绩好坏的简单标准,并不能成为你将来走向工作、实现个人价值的依据。一个光会考试的人不一定会做其他事情,越来越多的公司已经不光看重学历了,更多的是看重一个人的学力——学习的能力。那么,怎样学才叫会学呢?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知识不仅要消化,还要过滤再吸收!实践出真理,实践亦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至于有的人发出了这样的口号:“读死书,死读书,不如不读书!给我一个支点,让我撬动书本的巨石;给我一个支点,让我撬动学术的地球。”这种气魄,这种活跃的思维,这种实用的思维,这种寻找捷径的思维,这种快速追求成功的思维,表现在读书上,就是活读书、读活书,活学活用,学以致用。这才是正确的学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