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
7853900000011

第11章 百年志士与英烈(3)

蔡和森,字润寰,湖南湘乡人。他是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1913年,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等成为好友,共为湖南学界领衲。1919年12月,他赴法国勤工俭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为建立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探讨。1921年11月回国后,受命主编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写了大量文章宣传革命理论与政策,对革命的发展起了指导作用。1925年5月,他参与策划的领导五卅运动,成为一次伟大的历史事件。蔡和森具有很高理论水平。大革命失败后,作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蔡和森坚决主张建立自己的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当党内出现“左”倾错误的时候,他发表了正确的观点,坚决反对盲动主义。1931年6月,他到香港指导广东省委工作,被叛徒顾顺童认出,遭到逮捕,并引渡到广州。他宁死不屈,被打得浑身是伤。敌人把他钉在墙上,用刺刀乱刺,残酷地杀害了他。

林祥谦(1892年~1923年)

林祥谦,福建闽侯人。他是早期工人运动的代表人物,二七大罢工的领导者之一。林祥谦从小做工,1912年到汉口江岸机务厂当钳工,因能团结工友并敢于斗争,成为当地工人领袖。1922年被选为京汉铁路工人江岸分工会委员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工人代表在郑州成立总工会。军阀吴佩孚强令禁止并派军警封闭,2月4日,京汉全线工人总罢工。2月7日,军阀对工人实行大屠杀。林祥谦在斗争中被捕,敌人把他绑在车站站台的灯柱上,向他连砍数刀,逼他下令复工,他临危不惧,说:“头可断,血可流,没有总工会命令,绝不复工!”又痛斥军阀:“可怜一个好端端的中国就断送在你们这般混账王八蛋军阀手里!”敌人残忍地砍下他的头颅,英雄为捍卫工人的神圣权利而壮烈牺牲。他不愧为早期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代表。

瞿秋白(1899年~1935年)

瞿秋白又名瞿双,江苏常州人。他是一位革命家、宣传家和文化战士,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他青年时代酷爱文学,尤其对俄罗斯文学有浓厚兴趣。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接受了社会革命的思想,后作为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记者,于1921年初到俄国,曾写了长篇散文《赤都心史》、《俄乡纪程》,最早以文艺形式介绍了十月革命后的苏俄。1922年2月,在莫斯科参加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主要从事革命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曾先后担任《新青年》、《前锋》、《热血日报》主编,发表了许多战斗性很强又有文采的文章。1927年初,在中共五大上,他当选政治局常委。大革命失败后,他主持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决定开展武装斗争,并批评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从此成为中共中央实际上的主持人。但在1927年11月到1928年4月,他基于对敌人屠杀革命者的愤怒,犯了冒险主义错误,离开了中央。当1930年夏天,党内又出现冒险主义错误时,他与周恩来等纠正了这一错误,并再次参与主持中央工作。1931年初,他被王明等人排挤出中央。

此后瞿秋白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化事业上,写了许多杂文、诗歌和小说,并成为鲁迅的亲密朋友,鲁迅曾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称赞他。1934年,他来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负责教育工作。长征开始后,他被留在根据地,并在1935年2月被俘。国民党许多要员都劝他投降,他断然拒绝,表示“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直到临刑前,他拒绝了最后的劝降,吟唱着《国际歌》,从容就义。

瞿秋白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狱中写的《多余的话》,真诚地剖析了自己,进行自我批评。但后来在“文革”期间,他因此被污蔑为“叛徒”。但历史证明了,他是一位真正的革命者,他的革命生涯和高贵品质,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启示。

叶挺(1896年~1946年)

叶挺,字希夷,广东惠阳人。他是一位革命家、军事家,人民军队的创始人之一和杰出将领。青年时代,叶挺怀着救国理想,进入军校学习,后参加孙中山领导的粤军,曾担任孙中山总统府卫队营长。在军阀陈炯明叛变时,为保护孙中山、宋庆龄脱险立了大功。1924年国共合作后,他去苏联学习军事,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回国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这支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部队,在北伐战争中英勇善战、不怕牺牲、屡战屡胜,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大革命失败后,叶挺先后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是中国人民军队的创始人之一。后因受到党内“左”倾领导的责难,一度脱党,并流亡各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众望所归,出任新四军军长,率领广大将士奋战江南,沉重打击了日寇。但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皖南事变中被俘,囚禁达5年之久。他在狱中坚贞不屈,写下了著名的《囚歌》,表现了对革命的无限忠诚。抗战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在1946年3月4日获释,次日便致电中共中央,申请重新加入共产党,并很快得到批准。不幸,在4月8日从重庆飞往延安时,因飞机失事而遇难。

叶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独立作出了卓越贡献,深受人民的敬仰。周恩来在挽联中评价他:“你是人民队伍的创造者,北伐抗战,你为新旧四军立下了解放人民的汗马功劳。十年流亡,五年牢监,虽苍白了你的头发,但更坚强了你的意志。”

向警予(1895年~1928年)

向警予,原名俊贤,湖南溆浦人。她是女革命家,早期妇女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9年在长沙加入新民学会,后与蔡和森等同赴法国勤工俭学,二人结为夫妇。回国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中共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在发动和领导广大女工参加革命和自身解放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人们敬重,成为女界代表人物。大革命失败后,在白色恐怖中,向警予坚信革命的正义和必胜前途,在武汉进行革命宣传活动。

1928年3月,向警予被叛徒出卖被捕。在狱中,她宁死不屈,怒斥叛徒。5月1日,在去刑场的途中,仍然高呼口号,作革命宣传,慷慨就义。她是中国妇女的杰出代表。

彭湃(1896年~1929年)

彭湃,广东海丰人。他是革命家,早期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人。他出生在地主家庭,但对贫困农民充满同情,厌恶靠剥削穷人过寄生生活。1917年赴日本留学,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并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回国后,在海丰担任教育局长,热情宣传革命和劳动创造世界,引起轰动。后又到农村与贫苦农民共同生活,不久后办起了最早的农会。他把家里分给自己的田产地契当众焚烧,并领导农民开展要求减租免租的斗争。1923年,海丰县总农会成立,彭湃为会长。1924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农民运动讲习所主任,成为著名的农运领袖,被誉为“农民运动大王”。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彭湃到武汉担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成为广大农民的代表人物。大革命失败后,投入武装斗争,并领导了海陆丰武装起义,建立了革命政权,在全国树起了一面旗帜,后又在大南山建立根据地。1928年11月,他奉命到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担任中央农委书记。1929年8月,由于叛徒告密而被捕。在狱中,他痛斥敌人,宣传革命,在8月31日英勇就义。

彭湃为早期农民运动和农民的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牺牲后,中共中央在文告中说:“谁不知广东有彭湃,准不知彭湃是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几万万农民都深知他是他们最好的领袖。”

方志敏(1899年~19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