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文大家的人生智慧课
7854900000016

第16章 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1)

不要让仇恨传播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

在武侠大片里,作者常常会将主人公的仇恨设定为延续前一辈的恩怨,可能是只有这样的矛盾才能激化人物的性格,让情节更加吸引人。可是,我们也常常会在这些武侠剧中看到,主人公因为背负着前一辈的仇恨,生活得十分辛苦,有时候应该与之做朋友的人,因为报仇的使命却错过;为了坚守复仇的秘密,他所作出的牺牲太多太多……

仇恨是带有毁灭性的情感,如果一直背负着,其中的痛苦将不堪设想。可是,很多人就是喜欢这样,将上一辈的仇恨留给后人,希望代代相传,将对方置于万劫不复之中。其实,如果这样做,虽然自己的情感得到了寄托,但是将仇恨的种子延续下去,就会加重后辈的负担,甚至剥夺了原本属于他们的快乐。

一位画家在集市上卖画,不远处,前呼后拥地走来一位大臣的孩子。这位大臣在年轻时曾经把画家的父亲欺诈得心碎地死去,所以画家一直铭记着父亲的仇恨。大臣的孩子在画家的作品前流连忘返,并且选中了一幅,画家却匆匆地用一块布把它遮盖住,并声称这幅画不卖。

从此以后,大臣的孩子因为心病而变得憔悴。最后,他父亲出面,表示愿意出高价。可是,画家宁愿把这幅画挂在自己画室的墙上,也不愿意出售。他阴沉着脸坐在画前,自言自语地说:“这就是我的报复。”

每天早晨,画家都要画一幅他信奉的神像,这是他表示信仰的唯一方式。可是现在,他觉得这些神像与他以前画的神像日渐相异。这使他苦恼不已,他不停地找原因。然而有一天,他惊恐地丢下手中的画,跳了起来,因为他所画好的神像的眼睛,竟然是那大臣的眼睛,而嘴唇也是那么的酷似。他把画撕碎,并且高喊:“我被这没有边缘的仇恨给毁了!”

这是印度大文豪泰戈尔的一篇名为《画家的报复》的文章。这种仇恨的种子一旦被“遗传、继承”,就会演变为可怕的破坏力。我们在心中怀恨、心存报复的同时,我们的身心也同样被这恶毒所折磨。

一个心中常想报复的人,其实自己活得也并不快乐。因为他的精力几乎全用在想怎样报复上了,而且就算成功,他也会有种失落与悔恨交织的情感。《呼啸山庄》中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先生,由于小时候受到其他人的嘲弄,发誓报复。当他回到山庄时便展开了一系列报复行动,最后许多人因此而痛苦地死去,但他那苍老的心却突然感到一种可怕的孤独,这就是对报复的报复。

光想着报复别人的人,会不惜一切代价,即使是为此牺牲了太多的欢乐时光,他也不会在意。可是当有一天,他想报复的人已经不在了,或者以后没有力气再去跟别人计较的时候,他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付出得太多太多了。

对待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不要一直怨恨了,给予一点宽容,我们就能透过乌云看到阳光。更不要将自己的仇恨“遗传”给后辈,让自己的下一代人为了仇恨奔波,享受不到生活的快乐。

百忍成金

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结果是甜蜜的。

——卢梭

中国人向来提倡“以忍为上”、“吃亏是福”,这是一种玄妙高深的处世哲学。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并非专指那些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冲锋陷阵无坚不摧的英雄,而应是那些看准时局、能屈能伸的处世者。

汉初的张良原本是一个落魄贵族,后来成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运筹帷幄之中,辅佐高祖平定天下,因功被封为留侯,与萧何、韩信一起被誉为“汉初三杰”。

张良年少时因谋刺秦始皇未遂,被迫流落到下邳。一日,他到沂水桥上散步,遇一穿着短袍的老翁,近前故意把鞋扔到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捡鞋!”面对那人的侮辱,张良愕然,心中不禁有些不平,但碍于长者之故,只好违心地下去取鞋。老人又命其给穿上。饱经沧桑、心怀大志的张良,对此带有侮辱性的举动,居然强忍不满,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惊讶无语,不久老人又折返回来,赞叹说:“孺子可教也!”遂约其五天后凌晨在此再次相会。张良迷惑不解,但反应仍然相当迅捷,跪地应诺。

五天后,鸡鸣之时,张良便急匆匆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已先到,并斥责他:“为什么迟到?再过五天早点来。”第二次,张良半夜就去桥上等候。他的真诚和隐忍博得了老人的赞赏,这才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再来见我。我是济北毂城山下的黄石公。”说罢扬长而去。

张良惊喜异常,翻开老人留给他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诵读,刻苦钻研兵法,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古往今来,“忍”字堪称众多有志之士的人生哲学。越王勾践也罢、韩信也罢,都曾忍受过常人难忍之辱,最终渡过了难关,成就了大业。清代金兰生在《格言联璧·存养》中说:“必能忍人不能忍之触忤,斯能为人不能为之事功。”

忍,是一种韧性的战斗,是一种永不败北的战斗策略,是战胜人生危难和险恶的有力武器。忍,是医治磨难的良方。忍人一时之疑、一时之辱,一方面可脱离被动的局面,同时也是一种对意志、毅力的磨炼。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是利己的根基。”忍住自己的私欲、怒火,实际上是帮助你自己成就大业。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碰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残酷的现实需要你对人俯首听命,这时候,你一定要谨慎面对。要知道,敢于碰硬,不失为一种壮举。可是,当敌人足够强大时,你的强硬无异于以卵击石。一定要拿着鸡蛋去与石头斗狠,只能算作是无谓的牺牲。这时候,就需要用另一种方法来迎接生活。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坚忍的忍耐精神是一个人意志坚定的表现,更是一个人处世谋略的体现。尤其在生活中,难得事事如意,丢面子是常有的事,学会忍耐,婉转退却,才可以获得无穷的益处。

凡事有所失必有所得,若欲取之,必先予之。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能舍弃某些蝇头微利,也将有助于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获得他人的好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利益和影响力。有识之士不妨谨记:百忍成金。遇事忍字当先,必能有自己意想不到的收获。

宽容他人,善待自己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

——屠格涅夫

因为家里穷,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母亲送给了别人。长大后,女孩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心中对亲生父母充满了怨恨。父母几次要来与她相认,她都拒绝了。

有一次,母亲来看她,给了她一件亲手织的毛衣,她连看都没看,就扔进了箱底……这样的僵局持续了十几年,转眼,女孩结了婚,生了孩子。初为人母,当她把全部的爱都给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她越发不懂母亲当时为何如此狠心,心里的怨恨更是有增无减。

女孩30岁时,母亲病危了。消息传来的时候,刚好是冬天,乡里的人送来信,说母亲想见她一面,让她穿上母亲亲手给她织的毛衣。

女孩听后,心里开始有些慌乱。再怎么说也是亲生母亲啊!她急急地穿上毛衣上路了。在路上,她觉得冷,于是把手伸进口袋中取暖,她突然在口袋中摸到了一张折着的字条,是母亲写给她的信。母亲说,家里的另一个孩子是捡来的,那时候实在养活不了两个孩子,才决定把她送出去。因为,那个孩子实在太小,又病得不轻,除了他们,没人要那个孩子。

看到这字条后,女孩非常震惊,她的眼里涌出了泪水:母亲这么多年是多么伤心啊,我是她唯一的女儿啊!

赶到家的时候,母亲已经辞世了。她的手里紧紧握着一枚扣子,那枚扣子的颜色跟女孩毛衣的颜色是一样的。母亲在留给女孩的信里说,送毛衣的那天,回到家里才发现,那件衣服上缺了一枚扣子,那枚扣子掉在了地上。母亲把它捡了起来,一直想去帮她缀上这枚扣子。想了十几年,希望再见到她,希望亲手把扣子交给她,母亲欠她一枚扣子。

女孩拿着这枚扣子,扣子已经被磨搓得光滑滑、亮闪闪的,她不知道,每当深夜时,母亲想她,就会拿出那枚扣子,放在掌心静静地看,看了十几年……

女孩在75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可是她的人生并不快乐,因为她一直在想,倘若当初对母亲宽容一点,也许就不会让母亲抱憾离世了。因为心中满藏着懊悔,所以在以后的岁月中,女孩一直折磨着自己。

一个可怜的人,前30年活在怨恨中,后45年却光顾着后悔,不知道她在临死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有没有为她这一生感到悔恨?前30年已无法挽回了,为什么后45年还要去为前30年付出那么多的代价呢?如果在母亲给她送来毛衣的那天,她能够宽容一次,那么,她的一生可能就会改写。

上苍给了我们同样的命运、同样的机遇,当走到生命的尽头时,我们留下的又将是什么?还要死守着对往事的怨恨和懊悔吗?当然不能。生活的路是越走越宽的,我们何必揪住曾经的伤痛耿耿于怀呢?为此,我们必须学会宽容,学会原谅生活中的阴差阳错,学会包容世间的一切不公平。宽容是在善待自己。

当面对挫折的时候,我们不要抱怨,因为正是那些刻骨铭心的疼痛,才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激励我们奋起直追,弥补自己的不足。正是那一次又一次的跌倒,我们才学会了站立。

当面对自己的拥有时,我们不会吝啬,因为正是我们乐于奉献,乐于成全,我们才能读懂别人故事里的精彩,才能在别人的人生道路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也正是因为我们乐于与别人分享我们的快乐和忧伤,我们才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

宽容是一首人生的歌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雨果

宽容乃中华之美德,生活中处处需要宽容。

宽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

宽容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

宽容是一种生存的智慧、生活的艺术,是看透了社会、人生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自信和超然。

宽容是理解的桥梁,真诚是它的基石;宽容是芬芳的花朵,友谊是它的果实。

宽容是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宽容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宽容是冬日一杯暖暖的茶,宽容是清晨一缕柔柔的阳光。

宽容是一种美,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电风暴一时的肆虐,才有风和日丽;辽阔的大海容纳了惊涛骇浪一时的猖獗,才有浩渺无垠;苍茫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强食一时的规律,才有郁郁葱葱;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流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宽容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纳百川的大海。

宽容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宽容,不是仅仅表现在对日常生活的某一事件的处理上,而是升华为一种对宇宙的胸襟;宽容的含义也不限于人与人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内心对于天地间一切生命所产生的旷达与博爱。

宽容体现了人格的魅力,凝缩友爱、体贴、理解、修养。儒家的仁义,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静心无为,佛学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基督教的博爱,无不包容了博大精深的宽容哲学。宽容是杯浓醇芬芳的老酒,一饮身醉,再饮心醉。

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说过这样一句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道出了宽容的本质;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也曾说过:“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所有这些都对宽容作了深刻而透彻的阐释。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爱护自己,爱护自己善良、朴实的天性,爱护自己懂得爱并珍视爱的心灵,让自己的内心始终保持一块纯净生动、仁爱无私的净土,永不放弃对善良人性、对美好人生执著坚定的追求,即使我们不能使所有人的世界变得更美好,至少也可以使自己的世界更美好。

懂得生活,学会大度

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

——纪伯伦

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在成名前曾经担任过俄国彼德耶夫公爵家私人乐队的队长。

突然有一天,公爵决定解散这支乐队,乐手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时间全都面面相觑、心慌意乱,不知道如何是好。看着这些和自己一起同甘共苦许多年的亲密战友,队长睡不安寝、食不甘味,绞尽脑汁、想来想去,忽然有了一个主意。

他立即谱写了一首《告别曲》,说是要为公爵做最后一场独特的告别演出,公爵同意了。

这一天晚上,因为是最后一次为公爵演奏,乐手们表情呆滞、万念俱灰,根本打不起精神,但是看在与公爵一家相处这些日子的情分上,大家还是竭尽所能、尽心尽力地演奏起来。

这首乐曲的旋律一开始极其欢悦优美,把与公爵之间的情感和美好的友谊表达得淋漓尽致,公爵深受感动。渐渐地,乐曲由明快转为委婉,又渐渐转为低沉,最后,悲伤的情调在大厅里弥漫开来。

这时,只见一位乐手停了下来,吹灭了乐谱上的蜡烛,向公爵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悄悄地离开了。过了一会儿,又有一名乐手以同样的方式离开了。就这样,乐手们一个接着一个地离去了,到了最后,空荡荡的大厅里,只留下了他一个人。只见他深深地向公爵鞠了一躬,吹熄了指挥架上的蜡烛,偌大的大厅刹那间暗了下来。

正当他也像其他乐手一样,正要独自默默地离开的时候,公爵的情绪已经达到了顶点,他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地叫了起来:“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他真诚而深情地回答说:“公爵大人,这是我们全体乐队在向您做最后的告别呀!”这时候公爵突然省悟了过来,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泪:“啊!不!请让我再考虑一下。”

就这样,他用一首《告别曲》的奇特氛围,成功地使公爵将全体乐队队员留了下来。他就是被誉为“音乐之父”的世界著名音乐家——海登。

在滚滚红尘中,作为芸芸众生的你我有不少人会这样做:你对我不好,我也不会对你好。比如,在被抛弃、被辞退、被退学的时候,往往会愤愤离去,甚至采取报复行为;还有这样一种情况,有的人在抛弃对方或者准备跳槽时,也不愿意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结果出现了一种糟糕的结局。相反,海登深知,即便是最后的时光,也要一样无限美好地离去,为的是给双方留下一些更美好的或是更值得他日回忆的东西。结果,他的真情大度的告别反而扭转了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