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文大家的人生智慧课
7854900000004

第4章 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3)

陈哲跟我住邻村,初中三年,我们一直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我们曾经不止一次地谈到过自己的梦想,我说我最大的梦想是当一名作家,他说他想成为一名律师,站在法庭上唇枪舌剑。年轻的我们都为自己的梦想而激动,仿佛未来已经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似的。

但天有不测风云,临近中考时,品学兼优的陈哲在放学路上被一辆汽车撞伤了腿,住进了医院,使他最终与高中无缘,又回到农村。而我高中毕业后考进了东北一所享有盛名的师范学院,开始了自己阳光般灿烂的大学生活。

毕业后我留在长春享受着优越的城市生活,而据说他开了一家家电修理铺维持生计。生活和思想上的差距让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少,以至于最后失去联系。时隔十余年,没想到我们会在这个地点、以这种方式碰面。

官司上的事由于权责分明,很快就解决了,但我并没有很快返回长春,而是去了他供职的律师事务所。两人见面,欷歔不已。与他促膝长谈中,我才知道他这些年究竟是怎么过来的。原来,他当年的那个梦想一直没有在心中泯灭过,虽然残酷的现实曾经将他的梦想击得粉碎。所有的亲友都希望他能安分守己,好好养家糊口过日子。但大家都错了,他在做家电修理之余,用三年时间自修完了法律专科课程,紧接着又用两年时间完成了法律专业的自考本科全部课程。

那时候,他已经到了婚配年龄,事实上我的孩子已经出生。但他硬是跟家人闹翻,坚持拿到了全国律师执业资格证书再谈婚姻问题。据说那时候他跟家里人闹得很僵,在那个思想相对落后的农村,他的行为被村里人当做“另类”。好在他终于挺过来了,终于拿到了律师执业资格证,实现了他当年的梦想。紧接着,他用卖掉那个家电修理铺的钱作为路费,只身闯荡南方圆他的律师梦。

2008年9月,他刚刚与律师事务所的一位同事结为伉俪,而同月我的孩子也到了入学年龄。我一直以为他的那个梦想早已破灭了,可他用自己多年的坚持和奋斗对我的这个想法做了有力的还击。十多年前,我也像他一样拥有自己的梦想,并为之痴狂,但后来我不停地按照处境变换着自己的目标,到现在,我的梦想只剩下养家糊口了。我不明白岁月为什么如此无情地剥夺了一个人的创造力。

我问他这么多年是怎么坚持过来的。他笑笑说,我在最苦闷的时候也不会放弃,因为我相信自己不会碌碌无为就此一生。

这个世界充满了变数,人生也充满了变数,如果你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就很容易把自己的梦想弄丢。很多人丢掉梦想的同时,也彻底丢掉了自信。这个世界充满着竞争,充满着机遇,对自己充满信心,为明天的竞争积累力量,让自己无怨无悔地活着。

勇敢地迎接挑战

生活是一场艰苦的斗争,永远不能休息一下,要不然,你一寸一尺苦苦挣来的,就可能在一刹那间前功尽弃。

——罗曼·罗兰

拿破仑出生于穷困的科西嘉没落贵族家庭,他父亲送他进了一所贵族学校。他的同学都很富有,大肆讽刺他的穷苦。拿破仑非常愤怒,却一筹莫展,屈服在威势之下。就这样,他忍受了五年的痛苦。但是,每一种嘲笑,每一种欺侮,每一种轻视的态度,都使他暗下决心,发誓要做给他们看看,以此证明他确实是高于他们的。

他是如何做的呢?这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一点也不空口自夸。他只是心里暗暗计划,决定利用这些没有头脑却傲慢的人作为桥梁,使自己既富有又出名。

在他16岁当少尉那年,他遭受了另外一个打击,那就是他父亲的去世。在那以后,他不得不从最少的薪金中,省出一部分来帮助母亲。当他接受第一次军事征召时,必须步行到遥远的发隆斯去加入部队。

等他到达部队时,看见他的同伴正在用多余的时间追求女人和赌博。而他那不受人欢迎的体格使他没有资格得到以前的那个职位,同时,他的贫困也使他失掉了后来争取到的职位。于是,他改变策略,用埋头读书的方法去努力和他们竞争。读书是和呼吸一样自由的,因为他可以不花钱在图书馆里借书读,这使他有了很大的收获。

他并不是读没有意义的书,也不是专以读书来消遣自己的烦闷,而是为自己将来的理想做准备。他下定决心要让全天下的人知道自己的才华。因此,在他选择图书时,也就往往有一个选择的范围。他住在一个既小又闷的房间内,在这里,他脸无血色,孤寂、沉闷,但他却在不停地读书。

通过几年的用功,他所摘抄下来的记录,印刷出来的就有400多页。他想象自己是一个总司令,将科西嘉岛的地图画出来,地图上清楚地指出哪些地方应当布置防范,这是用数学的方法精确地计算出来的。因此,他数学的才能获得了提高,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表示他能做什么。

他的长官看见拿破仑的学问很好,便派他在操练场上执行一些任务,这是需要极复杂的计算能力的。他的工作做得极好,于是他获得了新的机会,开始走上有权势的道路了。

这时,一切的情形都改变了。从前嘲笑他的人,现在都拥到他面前来,想分享一点他得到的奖金;从前轻视他的人,现在都希望成为他的朋友;从前揶揄他是一个矮小、无用、死用功的人,现在也都改为尊重他。他们都变成了他的忠心拥戴者。

人生是一个与困难作战的过程,你不打败困难,困难就会打败你。当困难降临在你头上,你是勇敢地迎接挑战呢,还是知难而退,落荒逃走?这是一个做人的大问题。

屡败屡战的人生

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剑至死都不能离手。

——伏尔泰

1987年3月30日晚上,洛杉矶音乐中心的钱德勒大厅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人们期盼已久的第5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仪式正在这里举行。在热情洋溢、激动人心的气氛中,仪式一步步地接近高潮——高潮终于来到了。主持人宣布:玛莉·马特琳在《上帝的孩子》中有出色的表演,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全场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经久不息的掌声。玛莉·马特琳在掌声和欢呼声中,一阵风似的快步走上领奖台,从上届影帝——最佳男主角奖获得者威廉·赫特手中接过奥斯卡金像。

手里拿着金像的玛莉·马特琳激动不已。她似乎有很多很多话要说,可是人们没有看到她的嘴动,她又把手举了起来,但不是那种向人们挥手致意的姿势,眼尖的人已经看出她是在向观众打手语,内行的人已经看明白了她的意思:说心里话,我没有准备发言。此时此刻我要感谢电影艺术科学院,感谢全体剧组同事……

原来,这个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获得者,竟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女。

玛莉·马特琳不仅是一个哑巴,还是一个聋子。

玛莉·马特琳出生时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但她在出生18个月后,被一次高烧夺去了听力和说话的能力。

这位聋哑女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她从小就喜欢表演。八岁时加入伊利诺伊州的聋哑儿童剧院,九岁时就在《盎司魔术师》中扮演多萝西。

但16岁那年,玛莉被迫离开了儿童剧院。所幸的是,她还能时常被邀请用手语表演一些聋哑角色。正是这些表演,使玛莉认识到了自己生活的价值,克服了失望心理。她利用这些演出机会,不断锻炼自己,提高演技。

1985年,19岁的玛莉参加了舞台剧《上帝的孩子》的演出。她饰演的是一个次要角色。可就是这次演出,使玛莉走上了银幕。

女导演兰达·海恩丝决定将《上帝的孩子》拍成电影。可是为物色女主角——萨拉的扮演者,使导演大费周折。她用了半年时间先后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瑞典寻找,但竟然都没找到中意的。

于是她又回到了美国,观看舞台剧《上帝的孩子》的录像。她发现了玛莉高超的演技,决定立即启用玛莉担任影片的女主角,饰演萨拉。

玛莉扮演的萨拉,在全片中没有一句台词,全靠极富特色的眼神、表情和动作,揭示主人公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自卑和不屈、喜悦和沮丧、孤独和多情、消沉和奋斗。玛莉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她勤奋、严谨、认真对待每一个镜头,用自己的心去拍,因此表演得惟妙惟肖,让人拍案叫绝。

就这样,玛莉·马特琳实现了人生的飞翔。她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第一个聋哑影后。正如她自己所说的那样:我的成功,对每个人,不管是正常人,还是残疾人,都是一种激励。

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真正的成功者是那些在苦难中毫不退缩、不言放弃的人。就像玻璃钢的杯子,哪怕摔得再多,它还是能一次又一次以自己的完好证明着自己的韧性。不倒翁并非不倒,只是它在倒了之后能重新站立!

战胜挫折

种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

——夏衍

失败磨炼出耐力,而使你有足够的力量去克服巨大的障碍,这力量包括了自信、毅力以及非常重要的自知之明。挫折是一个人的炼金石,许多挫折往往是好的开始。有人在挫折中成长,也有人在挫折中跌倒,这之中的差别,就在于人们对挫折的看法不同。

杰克曾是一个成功的商人,58岁那一年,正当他积极拓展业务准备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的时候,突然患上了白内障,他的视力因此严重受损。疾病使他无法阅读,再不能写作,也永远离开了驾驶。这个打击曾一度令他十分沮丧:蒸蒸日上的事业难以为继,身体上的痛苦又该如何克服,一家人的生活又将如何维持?

度过了一段茫然彷徨的日子以后,杰克觉得自己不能再这样消沉下去了,他决定重新振作起来。在患病期间,因为视力的障碍,他得以体会到了那些视力欠佳的人们的心理感受和真正需求。他因此寻找到了东山再起的契机。

杰克决定把全部财力和精力投入到为眼疾患者设计、印刷特种书籍上。经过一年左右的研究,杰克发现,在纸上印上粗线条的斜纹字体,能让视力障碍者的阅读更快而且更舒适。于是,他投资办了自己的印刷厂,为视障患者们印出了第一本书。这本特别印刷的书并非文学名著,而是居全球销量之冠的《圣经》。首印后的一个月内,杰克就接到了下一笔订单——印制70万本《圣经》。杰克的事业就此峰回路转,从此他走上了另一条成功的坦途。

自信的人生没有黑暗,正如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但凡有责任感的人都能体会“挫折是一笔可贵的财富”这句人生哲理。没有人会不劳而获,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你要付出汗水,还要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失败。从挫折中汲取教训,是迈向成功的踏脚石。

把每一个“失败”先生拿来跟“平凡”先生以及“成功”先生相比,你会发现,他们各方面的条件都很可能相同,只有一个例外,就是遭遇挫折时的反应。

当“失败”先生跌倒时,就无法爬起来了,他只会躺在地上诅咒个没完;“平凡”先生会跪在地上,准备伺机逃跑,以免再次受到打击;但是,“成功”先生的反应跟他们不同。他被打倒时,会立即反弹起来,同时会汲取这个宝贵的经验,并从中找到新的机遇,将挫折变成一种转折,继续大踏步地向前冲。

法国伟大作家巴尔扎克曾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人生短暂,有一些影响你一生的特殊经验,诸如内心世界的觉悟、真理被发现的刹那及生命中的转折点等。这些特殊的经历会造就成功,但这种成功,多半来自于多次失败之后。

失败令人们如此惊慌沮丧,因此从中学得的经验自然刻骨铭心。当你被迫接受失败和教训时,努力撷取这宝贵一课的精华,其余就当作是人生的插曲而将其遗忘吧。

每个人都要从挫折中汲取教训,好好利用,这样就可以对失败泰然处之。

不管是暂时的挫折还是逆境,只要你把它当作是一种教训,它就会成为走向成功的财富。

人生之路,一帆风顺者少,曲折坎坷者多。成功是由无数次挫折和失败构成的。勇敢地面对吧,要学会在挫折中找到自信,在失败中找到经验,然后就会品尝到胜利的美酒。

人生没有“不可能”

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高尔基

松下幸之助曾说过:“一个人在面临困难的时候,逃避不是办法,只有鼓起勇气予以克服才是最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智慧和潜力而获得良好的成果。”这句话的意思也是说要把“不可能”变为“可能”。英语里单词“不可能”写为impossible,但是你可以这样去理解——I"…m…possble(我是可能的)。

在这一点上松下幸之助之所以深有体会,那是因为他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1961年,松下通信的理事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丰田汽车以面临贸易自由化,为了降低售价提高竞争力为由,要求在下一批向松下通信购买的汽车收音机的时候降价5%,半年后再降15%,总共要降20%。

当时,松下通信汽车收音机的利润只有3%,要把价格降低20%,等于要净亏17…%,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松下通信的理事们建议松下幸之助回绝丰田汽车这一无理的要求。但松下幸之助并不认为丰田的这个要求是无理的,站在丰田的立场上,面临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大环境以及汽车业的激烈竞争,这也是不得已的一种办法。因此,他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在想,如果情况特殊,让价20%是否仍值得考虑呢?假如只想着“这怎么可能”的话,还是有些欠考虑的。

最终松下幸之助想到了办法,那就是转变原来的观念,把原有的“不可能”的想法全部变为“可能”。他指示大家说:“在性能不可以降低、对设计必须考虑对方需要这两个先决条件下,大家不妨设法全面更新设计,最好是不仅能够将成本降低20…%,而且还要有一点适当的利润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