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睥睨江山
786800000182

第182章 原州(三)

第一百八十二章 原州(三)

古君似乎没有意识到拖下去对他很不利,更没有考虑到拖下去的后果,康夯的五万士兵更是乐得安宁,原州城就不要说了,谁没事愿意打一仗,打坏城墙要修补不说,死了人还得唐修成出安葬费,而且能出多少还不好说呢。

战争是解决冲突的最下等办法,但是不可否则,战争是解决冲突的最好办法,没有什么比直接用刀子砍人,看着你恨的人流血死去来得痛快。

张彬不提醒古君,既然准备让他慢慢体会,那就绝对不说,有些话说出来没意义,比如这件事如果很明摆着说出来,然后教他该怎么怎么做,那下次他会眼巴巴的把事情做到了绝路,再来问你,接下去该怎么走,张彬不是这种浑身冒傻气,一点气都沉不住的笨蛋。

古君在中军帐里思考了很久,也来请教张彬许多次,但是张彬始终是微微一笑,并不回答他,睡自己的蒙头觉去了。

得不到指导的古君只好蒙头苦思,并不是他想不出办法,而是不敢确定这些办法有没有效果,万一计策不行导致部队伤亡惨重,那么他古君就是千古罪人。

看着士兵们望着他的期待眼神,古君苦苦思考,每一个办法都举出自己的优势劣势,然后分析哪个最合适。

康夯知道黑衣军最擅长的就是偷袭,在他出兵时穆王曾三番五次的叮嘱,若是和黑衣军对峙时一定要谨慎防备他们玩偷袭,如果被偷袭了千万不要慌张,晚上巡夜人员最好安排一个团的兵力,这些康夯都照做了,既然皇帝陛下都这么重视,他一个左丞相哪能不重视。

果然,正如他所料,黑衣军来袭营了,来的人不多,但是也干掉他们巡夜的几个小队,幸好有一个士兵在没死透之前大喊一声,才引起了注意,其他人纷纷赶过来,这一批袭营的黑衣军士兵才离开。

唐修成登上城楼,俯视城外的南唐部队(即穆王的小朝廷)和黑衣军。

在南唐部队,他看到了乌云蔽日的盔甲,而在黑衣军,他只看到一望无垠的黑色,除了黑色,就只有拿在手里的雪白的刀。他们两支军队对峙着。

昨天,古君下了战书,口吻严厉,言辞局促,康夯身为左丞相,必须顾全朝廷的面子,即使这是一个小朝廷,也有国体,一个丞相往往代表着国体。

黑衣军前飘着一面底印是黑色,中间绣着一个大大的古字的军旗,在这面军旗后面,是站得整整齐齐的黑衣军战士,三万黑衣战士,站在这里,一声不发,自有一股逼人的气势。

康夯的马有些不安,在阵前来回徘徊,他穿着一件有护心镜的轻盔甲,腰间别着一把青色宝剑,虽然是装饰品,但也不是凡品,他面目清秀,留着两瞥小胡子,大概四十上下的年龄,浑身散发出一种上位者才会有的气势。

张彬骑在马上,紧紧的盯着他,直觉告诉他,康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这样一个人愿意将当初自己的零州贡献给穆王,换取成为穆王心腹的条件,而现在他虽然官至左丞相,但说起来还是比不上一个不是王国胜似王国的太守(这里解释一下,我的设定是太守和郡守是一个意思,中唐有的州和郡是一样大的,呵呵,前面没说明白,若有困惑,抱歉!)。

他接受穆王,肯定有他的目的,当初穆王是孤身一人,而且没有任何势力,就算穆王曾对康夯有大恩,那么将他救出来也就算了,完全没必要将零州拱手相让,没有哪个皇帝在被人救了小命之后把江山送人吧。

如果他不是知道穆王的底细,而是靠自己的眼光看出穆王,然后早在穆王装疯卖傻时一直和他保持密切联系,那么他的眼光太毒辣了,若是如此,希望他在军事上没有这种眼光。

康夯来来回回走了几十圈,他不下进攻的命令,黑衣军这边更加沉得住气,张彬在,黑衣军就算是对上了二十万又如何,盲目崇拜的士兵们只需要听命令就行,上峰传来命令,叫自己是打还是杀,或者是撤,都不需要他们担心,何来沉不沉得住气一说?

康夯的士兵就不同了,他们面对的是一支全大陆闻名的军队,号称军队之王的黑衣军。

张彬叫了一个士兵给古君传一句话:“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只是监军,一切看你了。”

古君听到张彬这句话时,看到他驱马离开的背影,估计又是找什么地方睡觉去了。

战场的气氛,永远是肃穆沉寂的,古君表情严肃,下令敲响战鼓。

“咚,咚,咚!”每一声,都响在战场上每一个士兵的心里,沉闷而有力,一直透过云霄,这个没有太阳的阴天,仿佛也为这鼓声而要风雨大作。

原州城上,无数穿着重重盔甲的战士站满了城楼,紧张的关注着下面的战况,唐修成很会把握机会,他将五千骑兵整齐布好在城内,只要黑衣军稍有不支,立刻冲出去痛打落水狗,如果南唐部队有不敌,马上做好防守准备,黑衣军肯定趁机攻城。

听到鼓声,康夯的眼瞳孔急速收缩着,他这边的鼓手也随即擂起战鼓,两方一共八万士兵,整齐的踏步,一步一步的接近,在最后只有几百米时,同时爆发出惊天的声浪,即使站在几里外城墙上的原州士兵都感觉到有如实质的声波,就像气流一样涌来。

远远站着的张彬眼神阴冷,表面若无其事其实认真的观察着战况,身边的士兵能看到他嘴角激动的抽搐。

“张帅……”一个卫兵叫了张彬一声,他恍若惘闻。

他不得不鼓起胆子大声的喊了一声:“张帅……后面,有敌人……”他的脸色不太好看,听到这句话后,张彬的脸色更不好看。

现在古君以及手下的三万士兵正在全心全意的对付南唐军队,古君新手上路,不能分神,张彬不敢保证这个消息若让他知道,会有什么后果,但是士气下降是肯定的。

“我的亲卫一共有多少人?”张彬问这个卫兵,卫兵面带难色,回答道:“两百人!”

张彬站起来,沉思一会,很快决定道:“全部跟我来!”

张彬这两百名亲卫兵都是骑兵出身的,是古君在骑兵部队和木江维争夺来的精兵悍将,虽然这两百人人数不多,但是实力绝对不弱。

当张彬说要拿这两百士兵去抵挡前来援救原州城的原州士兵时,这两百士兵没有丝毫的惊讶,早在他们意料之中了,张彬是什么性格他们很清楚,跟了将近一年了,再不知道就是白痴了。

两百骑,张彬站在最前方,整齐的面对浩浩荡荡不见边的士兵,眼神刚毅,脸上有浓烈的杀气。

此时天色将暮,原本是阴天的竟然有一丝夕阳在天边出现,挥洒在这两百士兵身上,悲壮得凄凉,却显得无比漂亮,没有什么,拿两百士兵对上两万士兵更令人热血沸腾的事了。

两百骑就这么站着,等着原州兵缓缓围上来,一动不动。

身后的战场也到了白热化,南唐部队名不虚传,康夯也的确有带兵的才能,至少他们五万部队在三万黑衣军强势的攻杀下,竟然奇迹一般顶住了,虽然只顶住一阵极短的时间。

张彬现在想的,就是为身后部队争取时间,就算这两百骑全部葬身此地也在所不惜,难道用两百骑包括自己的生命,换取身后三万士兵的生命,吧值得吗?生命没有贵贱,他张彬的生命不比别人要珍贵,都是人生父母养,都是血肉之躯,都有生老病死七情六欲,张彬没有资格要求士兵为他付出什么,身为主帅,应该是他为士兵付出什么,现在就是付出的时候了。

两万敌人站稳脚跟,但是还没准备好,张彬已经拿起他的大刀,一指在愣神的敌人,大声吼道:“兄弟们,冲啊!为了我们身后的三万兄弟,就算是死,也在所不惜!”

“风!风!风!”两百名战士发出怒吼,气势如虹,声音中却带着一股赴死的悲壮,夕阳最后一丝余晖消失了,无边无际的夜幕开始降临,在那边战场即将结束,这一个更加惨烈的战场,开始了……

大刀挥过,几个原州士兵死在张彬的刀下,他们这两百骑兵组成一个巨大的空心圆,手中拿着一根长矛,对付着四面八方围过来的敌人。

圆圈没缩小一分,就证明死亡的兄弟增多一个。但是,就算死,也要守住最后的阵地,撑到身后大部队战斗的结束,不是吗?

身边的战士已经不到一百名,张彬恍若回忆起当初在断崖一战,那些忠勇的兄弟们护着自己逃过生死难关,在夺取潜龙平原时,宁可自己去死,也要为他挡下一刀的战士……还有很多很多,但是,真的要在这一刻,结束这一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