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睥睨江山
786800000041

第41章 政变

第四十一章 政变

国内打得稀里糊涂,朝廷也乱成一锅粥。

镇东王镇北王联名上表:大将军卫东山指使外孙张彬劫持静宁公主,起兵造反,恳请朝廷将罪臣卫东山收监,出兵平叛。

这道表上来没过几天,二王又联名上表:张彬伙同叛军攻击江远城,残杀无辜,江远城失守,恳请朝廷派兵帮助平乱。

接到奏折的监国陵王令第四集团军帮助平乱,太后唆使小皇帝下圣旨阻止陵王派兵,说此事事关重大,第四集团军乃我朝王牌军队,负有拱卫京师安危之重任,不可轻易调动。

德兴元年十一月二十五号是小皇帝寿辰,皇宫将大办筵席,宴请群臣。

十一月十七号,昌峪要塞预备部队突然接到监国手令,赶往京师。

十一月十八号,京都驻防军将军莫名其妙的死于府中,监国任命心腹方姜为代理将军。

同日,皇帝下旨封城数日,皇宫里当差的御林军显著增多,京城治安部队的人明显收起往日的吊儿郎当,每天出门都成群结伴带着明晃晃的钢刀。

十一月十九号,有几个位高权重的大臣死在府里。

同日,皇帝下诏,近来叛贼猖狂,宣第四集团军将军西门祜进京议事。

十一月二十号,镇东王与镇北王联合出兵江远城,再次上表请朝廷派兵帮助平叛。

二十一号到二十四号却风平浪静——暴风雨前的宁静。

二十五号,皇宫张灯结彩,共贺皇帝寿辰,文武百官身穿官袍,早早到宣武殿面圣,说了一堆恶心祝福话后,移驾御花园共饮。

这天,皇宫里歌舞升平,监国像一个仁爱的长兄,献上一颗夜明珠,祝皇帝万岁无疆。那些因京城周围有部队调动而悬着心的大臣们百思不得其解,这两兄弟看似和睦得很,太后也没有什么动作啊。

晚上,舞女们献上精心准备的霓裳舞,众大臣言笑晏晏,纵情畅饮,这场宫廷御宴一直喝到半夜。

大部分大臣包括监国陵王都喝得醉眼迷离时,后宫突然起火,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宫女太监们尖叫着扑火,着火的地方正是太后的馨德宫,晚上北风颇大,火势得不到控制,渐渐有蔓延趋势,太后急忙令御林军前去扑火,一边命令军队做好战斗准备。

不过这场火好像纯属意外,一直到第二天天亮时,火被扑灭,还没有发生令人担忧的流血政变,大臣们缓了口气,纷纷回家补觉。

德兴元年十一月二十六号上午,一队御林军称接到太后口谕,要拆除昨夜宫中大火后的废墟并运出城去,打开北门。

守军望着车里堆着的废墟,将信将疑,最终还是打开城门放行了。一上午相安无事。

下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个御林军与守军发生激烈的口角,两个部队从动口到动手逐渐升级,京都驻防军以维护治安为名,将两方面人擒拿,大摇大摆的驻进京城,陵王召来的另一支部队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朱雀门杀进皇城,和御林军进行肉搏战。

影响大陆政治经济走势数百年的德兴政变发生了。

陵王以阴谋诡计进城,又以压倒性的实力强行打进皇城,将小皇帝及太后杀死在正阳宫。

是夜,刚补完觉起床准备吃晚饭的大臣们接到宫里的紧急召唤,一出家门,就被数十把刀架在脖子上,挟持往皇城去。一路上血流成河、尸积如山,中唐江山悄悄易主了。

宣武殿龙椅上,坐着监国陵王,此刻他已经龙袍加身,面色庄严,准备接受文武大臣朝见。

一些原属太后派的大臣知道在劫难逃,索性在朝堂上骂个痛快,诸如弑君逆贼,乱臣贼子等等,下场也不出意料之外,诛三族。

继位不足一年的治帝死于亲兄长之手,陵王改元明德,自立为帝。

消息传出后,中唐四分五裂,张彬在梨山发布公告,宣称陵王李景弑君自立,有违天理,黑衣军将不受伪朝节制。

许多州府也发出公告独立,各自在领地里招兵买马,做好争霸天下的准备,此时,虎视眈眈的秦国终于忍不住,派兵二十五万,分成五路,打着为盟友分忧解难的旗号,侵犯中唐。大秦铁骑,举世无双。大秦军队到处,州府被抢掠一空,拿不走的烧成灰烬,一直打到牡丹江附近。

眼看着国家四分五裂,张彬心里似乎堵着什么,他国侵犯,内乱四起,多事之秋啊!

在中唐闹政变的这段日子,他当然也没闲着,创建了一支全新的由手持三米长枪和骑兵组成的部队,这样的部队机动性非常大,冲击力杀伤力毋庸置疑。

争霸天下的时代即将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