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睥睨江山
786800000070

第70章 休养生息政策(二)

第七十章 休养生息政策(二)

潜龙平原共有三个城,主城庖州城和两个县城,安县和景城,除了庖州城,其他两个城都落入黑衣军掌控中。

景城虽然只是一个县城,但它同时最为潜龙平原的门户,城池坚固程度不比庖州城逊色多少,在地理方面更占有优势。如果陆超在城中,即使也只有五百精兵,张彬是完全没机会做到景城喝茶的。

占领景城,就是割断了莫朝阙、凌若纤和秦国本国的联系。换句话说,潜龙平原到手三分之二。

吃饱喝足的黑衣军战士早早休息,只留下两个大队轮流巡逻。这夜相安无事,一觉到天明。

吃了亏的莫朝阙没有想像中的反映,默默收队回庖州,打落牙齿和血吞。

一连十余天,安县与景城都没有受到袭击,在此期间,张彬终于与安县的木江维等取得联系,真有恍若隔世的感觉。

一旦闲下来,杂七杂八的心事就不禁涌上来。伤势恢复神速的张彬每个晚上都做着噩梦惊醒的,男人即使手握雄兵,咤叱风云,但他的内心最柔弱的东西始终得不到宣泄,男人不像女人,不管是委屈还是高兴都可以用眼泪来表达,男人只能任由他们积压在心里,然后夜半时分静静伤感。

男人的伤感一般不会告诉女人,张彬当然也不会。他习惯在思念亡父母,或者思念顾盼儿时,就一个人出去散步,变态的恢复速度让他很快可以进行正常活动,不会缠得像木乃伊一般出去赚人眼球。大概是上天对他前世的不公的补偿吧。

战火洗礼中,张彬变得成熟,成熟的副产品是低调。

他不想出去逛个街还被杀手或者粉丝惦记着,故景城除了黑衣军将士外,没人知道这个英俊又忧郁的青年会是这个城市的主人。

战火纷飞的年代,你拳头够硬,你能抢到,你就能成为奴隶主。

景城一片萧条,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沿街乞讨的老弱病妇,他们用哀求的眼神望着街上每个衣着光鲜与不光鲜的人,但显然爱心在这里不够用,所以所有人都选择了无情和冷漠,视而不见那些伸向自己的瘦骨嶙峋的手。

街上的店铺没有一个开门,战争年代,钱是累赘,粮食才是比黄金还有珍贵的东西。你可以很容易将粮食卖一千两银子,但你用一千两银子不一定买得到粮食。见到这一幕,张彬心里泛酸,不禁又有些多愁善感——若父亲在,会如何帮助这些难民?

回到下榻的官衙,张彬作出一个疯狂的决定——帮助难民重建一个家,开仓赈粮。

在萧明的布置下,第二天,简易的慈善机构组成,一大锅一大锅稀饭端上临时搭建的木棚里,在黑衣战士的维持秩序下,有序救灾。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景城百姓能接受你黑衣军,也可以反对黑衣军的统治。得到一座城不仅仅是得到城市的建物,更重要的是得到民心。得不到民心,黑衣军就是下一个被赶出城的秦军。

难民大都是景城外的农民,或者是远处村镇逃难来的难民,也有仰慕黑衣军名气跟过来的。张彬这一手,无疑大快人心。

景城在军事意义上是一个关隘城市,阻断了后方的秦军,而前方有安县的刘熊,故张彬鼓励百姓重新回乡种田,发展农业,毕竟十几万人吃景城的老本,景城府库再怎么比杨贵妃屁股丰满都不够几天啃的。

同时,黑衣军每天花大力维护景城与周边村镇的治安,将一些年青力壮的组织起来,作为民兵预备役,使百姓对生命财产安全放心。

这样一来,躲在景城吃救济的难民纷纷下乡,重新拾起丢弃的农具,做一些适合的农作物。每个乡镇都选一名德高望重,正直廉洁的乡长,负责统筹本乡人口,在未获得收获前可以去景城按月领取补助粮,但收获后要全额归还,并缴纳适当的利息。这一政策正是来自宋代的王安石变法中一条。政策一实施,皆大欢喜。

老百姓心里也更又安全感——黑衣军都借粮给自己做长期投资,那战争一时半会肯定不会出现在这里。

在景城几个爆满的大府库迅速瘪下去同时,景城至安县一带恢复战前状态,为了解决生计,自力更生,百姓们更加努力劳动,无比珍惜现在的一切。

如此以往。只要一年,张彬就具备争霸天下的初步资本,当然,前提是早日将莫朝阙赶出庖州城,完全得到潜龙平原。

不得不说萧明既是出谋划策的人才,又是整顿内务的奇才,张彬只是结合前世的见闻整理出一个思路,萧明马上完善实施,将一切安排下去,做得无懈可击。

忙得焦头烂额,终于将这件心事了了,张彬感觉无比痛快,又一个人偷偷离开官衙,微服私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