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上最看不透的7张面孔
787400000001

第1章 序言

序言

一朵花的绽放就有了花的历史,一只鸟的飞翔就成了鸟的历史;贝壳的历史串起了一粒粒珍珠;微风的历史留住了一次次花香。而我们的历史在汗牛充栋的典籍中,里面一个个王朝的大旗挥过来舞过去;我们的历史在代代相传的遥远记忆里,那里有一张又一张精巧的网络,不仅帝王将相,而且平头布衣也是彼此牵连的线绳上的一个结点,上面布满了风口浪尖上的政治博弈,刀光剑影的鼓角争鸣,还有那连篇累牍的琐碎生活事。

其实,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归纳起来不外乎皇帝、权臣、官吏、名士、宦官、平民、草莽七类。历史也就是他们的面孔,也就是他们的相处与斗争,历史最精彩的部分就是人物的尔虞我诈、迎浪长激的真实写照,还有说不完道不尽的云谲波诡、回肠荡气,令人不禁掩卷长叹。

于是,回顾历史,我们仿佛走进了深邃的万花筒,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在一个个特定的历史舞台上,忠与奸,是与非,正与邪,同时上演,同时落幕;在一个个鲜血凝成的空间里,给予与利用,支援与争斗,情意与残杀,凄惨得让人泪湿衣襟,悲壮得让人拍案而起。一部中国史是一个个家族的悲剧史、一块块文人的黄粱枕、一场场绵延的噩梦……

官场险恶,许多人却又为捞一顶乌纱帽不惜奴颜婢膝;伴君如伴虎,许多人却把伺候“老虎”当做莫大荣耀;在位时大讲“无官一身轻”,真的退位却是“无官一身病”。专制社会,权力的影响无处不在:一切都要给权力让路,向权力低头!历史也就在其间悄然前行。死者长已矣,存者且偷生。孰是孰非,自是“成是英雄败是寇”,而千秋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其实,后人评说也未必说得清。历史事件的演绎,总是带着叙述人的感情色彩与偏向,必然的结果在偶然的情况下往往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说法,历史也就失去了它最初的样子。面对历史烟云中的一张张面孔,我们到底该怎样评说?那些逝去的人物,那些血泪铸就的历史,就如我们在晴空下看到的一幅油画,浓墨重彩,远看清晰,近看却很模糊不清。

皇帝的面孔:佳丽三千,君临天下,这是全天下最好的职业。不过这份差事并不好干,许许多多皇帝都是屁股还没坐热,便归于尘埃,表面上光鲜亮丽,内部往往已经千疮百孔。而且也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喜欢这个上天赐予的“香饽饽”,于是王朝便有了那么多的悲喜剧。

权臣的面孔:权臣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有奸相,有良相,有贪相,有明相;面孔也就更加多样化有的心系社稷,有的玩弄权术,有的风度不凡,有的世俗狡诈,有的战战兢兢得以终老,有的凄凄惨惨悲哀离世。

官吏的面孔:修得文武艺,售于帝王家的百官。与权臣们的面孔不同的是既模糊而又明确。模糊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大多数人的影子,利益取舍、喜怒哀乐,汇聚了人性的共同点;明确是因为每个人又都有着各自的官场履历,或忠或奸,亦正亦邪,有褒有贬。

……

历史上的这七张面孔都有欢乐喜悲,都变化无常,我们可以看到各类角色在生活历程中的艰辛、焦灼与不得不做,还有那被历史掩盖的背后的故事,在属于他们的政治文化大背景下,唱出或嘹亮或低哀的歌声,跳出或动人或感伤的舞姿。

本书就是撷取最具戏剧性、代表性的人物和事实,糅合多种说法,传说归传说,史实就是史实,本书由细微之处切入,将一颗颗散落的明珠缀连在一起,以历史随笔的形式来品读人物,寓意道理,感悟那一段段岁月的起伏与沉淀,展现各个阶层真实的社会历史状况。

历史的厚薄轻重,都已成为远去的黄鹤。其实,历史上的每一张面孔都是我们人生的缩影,你的,我的,他的,潜伏其中,莫名骚动。我们所看到的每一段历史,都充斥着自身的悲欢历程,无法用三言两语说清楚,这就需要我们坐下来,泡上一壶茶品史,细细来读这历史的七张面孔,这样或许会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一些警示和借鉴,使我们更清醒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