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
788200000103

第103章

第5篇第2章第4节培养一种眼光

金利来素以“男人的世界”闻名,如今,这个“世界”的缔造者却告诉他的后辈,自己

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给别人的孩子换尿布。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香港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曾宪梓在中国人民大学,与数百名大学生聊起就业这个热门话题时,建议“年轻人求职的眼光

不妨长远些。”

七十多岁的曾宪梓祖籍广东省梅县,幼年丧父,靠着新中国的奖学金就读中山大学。

1968年,他带着母亲妻儿移居香港,起初做苦工、替别人带孩子,什么累活儿都干过。后

来做起领带生意,每天必须卖出60条领带,才能勉强维持一家6口人的生活。

“在困苦中所做出的努力和克服的困难都是一笔财富,能比别人学到更多的东西,面对

社会时会更具有信心。”曾宪梓说起这段往事时感慨道,“这就像电脑中预存的程序,到用的

时候就能调出来。”在他看来,现在大学生所欠缺的也正是这些积淀。

曾有一位学工商管理的内地大学生到曾宪梓那里求职,开口月薪不得少于4000元。曾

宪梓随即提了几个小企业中常见的管理问题,这位大学生才发现,一肚子理论和全球500

强的经典案例,还不足以解决实际问题。

“我的儿子当初从英国留学回来,也想到公司任职。我就问他‘怎样才算一条好领带’,

他哑口无言。”曾宪梓说,儿子后来去工厂里待了两个月,再说起领带来,头头是道。

曾宪梓认为“每个人不

妨先为自己创造财富,但当自己日子过得去之后,就该是回报社会、回报祖国的时候了。”

“离开祖国时,我真是愧疚,出境时经过罗湖桥,忍不住回过头来,望着海关上飘扬的

五星红旗起誓:有朝一日事业有成,必须尽最大努力回报祖国。”曾宪梓说。

1978年,事业刚刚起步的曾宪梓回到家乡建了一所学校,1992年又捐资1亿港元设立

教育基金。至今20多年里,曾宪梓为内地累计捐赠了63亿港元。

“我以前说过,只要我还在,金利来不破产,我对祖国的回报就不会停止。”曾宪梓动

情地说,“现在看,金利来或许不会破产,但我终究会离去。不过,我的儿子将把基金会办

下去。”

12年前曾宪梓自己被查出肾衰竭,现在每天都

去医院做“透析”,靠着机器维持生命。他却坚定地说“但是我不枉此生。”

当你踏出校门之前,是否也在考虑今后走向社会的定位问题呢?

在迈出第一步之前,我们不妨像曾宪梓先生所讲的那样,培养一种更加长远的事业眼光。

这种眼光是你不畏艰辛地选择基层工作, 不图回报地付出努力所支撑的一个信念力量,

有了它,你便可以更加踏实地走好自己未来事业道路的每一步。

黄志明是土生土长的长沙人,父亲是一名养路工人。家中7个兄弟姐妹,黄排

行老六。由于常年的辛劳和工作环境恶劣,他的父亲得了肺结核,身体状况极差。

为了生活,在学生时代,每逢星期天,黄还在市场上卖小菜。说起来是两分钱一

堆的小买卖,让他渐渐懂得了市场交易的手段和重要性。

进了工厂后,黄业余时间跑业务,四处揽活,业务渐渐红火,但却遭到同事的

排挤,便下定决心独立创业。

创业说起来容易,着手做起来却是两眼一抹黑,连续几个月的尝试都是失败。

之后,黄从信用社贷款6000元,在其他的地市每次搞上几车饲料拉回长沙来销售。

就在这时,他抓住了赚钱的机会。

黄志明从一些作坊里发现,油料粗加工后剩下的毛糠油常常被农民简单地消耗

后丢弃,而凭着在市场上跑动的经验,他发现其中有着利益空间,但没有人愿意做

进一步的加工和销售。“这里面有大钱赚!”黄当机立断。

在找到上线——通过长沙油脂化工厂后,他开起了傅家湾粮油贸易站,将毛

油精炼加工后再返销,四处奔波于各个粮站、米厂、食堂、办事处等单位进货与推

销。尽管事业在一年后意外受阻,但黄的点子和奔跑没有白费——赚了十几万元

的第一桶金,让他在1984年就盖起了3层漂亮的楼房,成了长沙市马王堆附近第一

个私人的3层住宅,一时在当地引起轰动。

在黄志明的成功过程中,正因为他具备了一种眼光才能够不怕最底层工作的艰辛,

并一步步走向自己事业的,实现自己的理想。与黄志明的成长相比,我们现在的

大学生们所生活的环境简直是太优越了,不仅不会为每日的生计而四处奔波,而

且还可以在舒适的教室里学习知识。但是,恰恰正是因为没有了社会基层的艰苦

磨炼,使我的眼光仅仅塞在校园的小环境里。因此,在你参加实践锻炼同时,一

定要记住培养一种长远的眼光,它将对我们今后走向社会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