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第4章第4节“镀金”,也可以在国内
看到有那么多的“洋野鸡”大学充斥在中国的留学市场中,我们不得不在反思国内教育市场亟待整顿和完善的同时,想一想难道我们国内的名牌大学就不抵那个什么“美国克莱斯登大学”吗?清华、北大、复旦、人大、南开……这一个个我们熟知的名校在向天之骄子们敞开怀抱,为什么还要不远万里去取那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假“经”?这样说也许有些过分,因为毕竟国外还是有许多比国内还优秀的知名学府,比如哈佛、剑桥、牛津等等。但是对于此时准备出国的留学生来说那恐怕只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更多的学生却是为了一个洋文凭而走上那条铤而走险的道路。
不说远的,就在国内就在我们身边,一样有很多好学校可供深造,一样有无数的机会等待着你。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被称为“留学教父”)如是说:“出国并不总是一件好事。到哈佛去读书固然不错,是每一个人所向往的,但在北京大学读书也值得骄傲。在中国值得读书的大学有上百所呢。我认识的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从来没有出国读过书的,他们照样取得了成功。成功并不是以出国没出国来衡量的,就像国际眼光并不是以到过国际上每一个国家来衡量的一样。人的生活质量的好坏,人的幸福的多少,主要来自于人的价值观和人的综合能力。”
四书》中的《大学》里有句话:“大学之道,在明理,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育人的道理,在于传授知识,明白道理,陶冶个人情操,培养个人美德;在于团结群众,弃旧扬新,从而使人们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北大就是这样一所大学,它的民主与科学之传统,让学子们有更多的接触中外新知识,探索世界新领域的机会;它的宽容与广博,始终提醒他们要塌实做人、学习,去尽量吸纳这里的精华。
2004年刘婷婷有幸踏入北大这块圣地。初入校园,坐在飘散着墨香的图书馆里,时时感到自己的浅薄,稚嫩的表白难以描述出这所百年古校的精神内涵。婷婷说,北大图书馆学习气氛让她感触最深刻。每天早上7∶30分开馆,即使是7∶40分赶过去,图书馆内也早有许多同学开始自习了。除了吃饭时间,其他时间图书馆内都人满为患。在这高手云集的殿堂,你若还想出类拔萃、独占鳌头,确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看着那些埋头苦学的莘莘学子,使刚入北大的她就犹如踏入一条新的起跑线,浑身顿时涌上一股压力和动力,而正是这股压力和动力鞭策着她在大学求学征途上中奋力奔跑。
追逐中没有方向地奔跑是行不通的,所以还要有良好的导师指点方向。北大的教授可谓资辈深厚,满腹经纶。每次上课时,婷婷喜欢早早地去占座,往往坐在靠前的位置上,静听老师解惑。在课堂上,她可以畅游四海,与古人交谈,和今人攀峰,将生命延长上千年,将眼光放逐全世界。北大培养的是善于思考、多才多触、理论与实践俱佳的优秀人才。课堂上培养学生严谨的学术精神,课后的众多研究机会、丰富多彩的社团生活,也给了婷婷开阔眼界、学有所用的领地。
婷婷说,北大不但传授给她丰富精湛知识,而且还铸造了她庄严无畏的思想。不知不觉中,刘婷婷已深爱这片土地,关爱这里每一个人,甚至怜惜这里的一草一木。北大已成为令她魂牵梦萦的地方,再也不想离开这里了。即使有一天,她将要离这而去,飘到天涯海角,但与北大的情怀却将会保存到永远。
如果说,刘婷婷只是一个普通的北大幸运儿的话,那么现为联想神州数码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的林杨的成功,却是得益于在国内“镀金”,并在事业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1966年9月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的林杨,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在1979年他进入北京八中读书后,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当时北京八中是一所非常开放的学校,教育目标不是要培养出多少个科学家,而是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种环境中接受高中教育的林杨很早就有了不同一般的思维,明白了不应该“唯学习论”,而是要全面发展,要看到一般表面下更深层次的东西,应该抓住关键所在,不应该死学习。中学阶段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因此北京八中的教育生活对林杨影响很大。
但最让他受益的却是他的大学阶段。1984年9月,林杨进入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计算机通信专业,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到了大学读书,林杨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在老师对知识重点而传的基础上,他总是喜欢自己主动去思考和挖掘边边角角的问题。由于所学专业是知识更新迅速的通讯专业,所以为了生存和更优秀,他总是不满足于获得一定的知识,而是在学习中不断摸索和掌握多种获取知识的有效方法,这促使他的自学能力不断提高。通过实践的锻炼和不断扩大阅读面,林杨的动手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获得了很快的提高。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20多年,每当他谈起自己的大学学习,总是十分得意于自己的刻苦努力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看过林杨的成功求学经历后,我们可以明白,其实,在哪里学习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把大学看成是你获取知识的地方,看成是学习方法的地方,而不是你满足虚荣心的地方。所以,如果你感觉自己还算优秀的话,不妨也考虑一下在国内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