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学时期最重要的9个决定
788200000076

第76章

第4篇第1章第3节好多证总比一证好

时至今日,大学生考证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大学校园中随便遇到一位学子问上一句,“你在考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会给你一个答案。想出国的,一定在同TOEFL、GRE鏖战;爱电脑的,大概早已报名参加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学经济、学管理的,正在为保险精算师、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高谈阔论;大四的男生有的已经拥有了一张驾照……

大学生的“考证热”早已不是什么新闻,除传统的英语等级考、计算机等级考、TOEFL(托福)外,IELTS(雅思)、BEC(剑桥商务英语)、财税师、CPA(注册会计师)、CFA(注册金融分析师)、保险精算师、CCIE(互联网专家)等让人眼花缭乱的认证考试,也日渐成为大学生的新宠。现在大学生的药费中最花钱的,不是谈恋爱,也不是吃喝玩乐,而是“考证”。

许多大学生为考证“挥金如土”,他们曾十分担忧地说:“现在就业这么难,不考几本证,凭什么去跟人家竞争呀?”考证行情不断上涨,实际上反映出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在不少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考证成了给自己增值一块砝码。

考证一族所要付出的远不只是金钱,他们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要完成考证“大业”,必然要牺牲那些“学了用处不大”、“考试压力不大”的专业课程。因此大学校园里逃课去培训、逃课去考证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

究其原因,大学生热衷考证不外乎如下几种情况。

一、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现在人才市场出现了“说一千,道一万,没有证书不好办”的局面。针对此种“认证不认人”的现象,学生能多拿几本证书,一方面增加了他们的知识贮备,拓展了知识面;另一方面也能对自己的综合能力、素质有一个比较权威的评定。

二、为了不落潮流。现在“一张文凭,多种证书”已成为当今大学校园学生努力追求的目标。如果别人考证,自己不考就认为是落伍,因此盲目追求。

三、为了就业和发展,这恐怕是最重要的了。一年比一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不少大学生充满危机意识。“多一本证就证明自己多一份技能,我仍然想搞专业,但我相信用人单位更愿意要一个有多种技能的专业人才”,这是大学生的分析。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大学生用考证这种方式增加竞争的砝码,从主流上说,是一种进步。

四、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和需求也决定了证书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过去,只要有学历就可以就业,现在和以后的趋势是既要有学历,又要有某个职业资格才能进入人力资源市场。做律师要有律师资格,为人师者要有教师资格,当医生必须有医师资格,跑保险要有保险代理人资格,文秘人员也要有秘书资格,甚至做推销员、当公关小姐都要求有推销员资格、公关员资格。

然而,学生们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换来的各种证书,真的能成为他们期望中的“就业通行证”,还是只是看起来很美却不能结果的“彼岸花”?

有不少知名企业都表示,他们更看重实际工作能力而非证书和学历,“我们需要能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职员,光有一堆证书有什么用?”同时,不少高校老师对此也忧心忡忡:专业为辅,考证为主;本末倒置,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花了许多时间,通过各种各样的考试,拿了一大堆证。但经过四年的学习,一些同学的专业知识怎样呢?据某高校研究生院老师说,每年招考研究生时都有一些考生因基础知识太差而在复试中被淘汰。一次,在复试一名报考西欧经济方向的考生时,问到《资本论》有关内容,竟一问三不知。

综合素质怎样呢?不要说有多少时间去参加社会活动、锻炼自己,单就考试对人思维的影响就十分可怕。现行的考试,多数考的是机械记忆。考了应考,大脑在强化记忆功能的同时,必然抑制其他功能的发展,如理解、联想、想像、创造力等等。所以,考试成绩好的人,不一定能力强,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考试越好的人,能力也许越差。这在一些女学生那里表现得尤为突出。

大学生考多种专业证书,以证明自己有多技之长,增加就业竞争力无可厚非。但是,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盲目考热门证书并不可取。有些证书滥考滥发,意义并不大,分散了学生的精力,无益于专业学习。建议同学们仔细分析自己的专业特点,有选择地报考有辅助性的证书。

同时,作为大学生,就得先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课余时间再去考证,否则会或多或少地影响专业学习,而且报考的项目越多,花费也越大,会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冷静分析,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再去培养其他方面的技能,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