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希望
7884700000013

第13章 未来是可规划的(2)

你必须要有计划地去实施,否则就会像一盘散沙,根本无法完成你所要做的事情,在这里可以与时间管理联系在一起,凡是会利用时间的人总会比别人跑得更快。龟兔赛跑是我们所熟知的一个故事,一只兔子为什么会跑不赢一只乌龟?在这件事上,其实只是时间作的怪。

时间就像一个推手,它将乌龟推着走,兔子因为轻视敌手而在睡大觉,然而乌龟则运用所有的时间奔跑。虽然它的步子有些慢,但它不分昼夜地这么做,所以赢了。而当兔子醒了,才发现自己输了。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故事看到很多道理,但是我在这里,只想说时间与希望这两件事。上帝做得最公平的事,就是给了我们每个人相等的时间,有的人一小时等于上千美元,有的人一小时等于上万美元,当然,还有的人一小时等于几美元。每个人之间的差距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有的人会怨天尤人地说:这是天生注定的,他拥有更好的家庭,拥有更好的自身条件。

就算如此,你不得不承认,每个人确实只有24小时,然而某些人的24小时比你的24小时更值钱,更懂得计划,更懂得规划。他们的下一秒在自己掌握之中,而你的下一秒则在虚度着。朋友,笑一笑吧!你做不到他所做的事,是因为你承受不了他的烦恼。

当你只要顾着你一个人的晚餐时,也许他需要顾及上万个员工的晚餐在哪里,不要去抱怨他拥有的比你更多,而是要去想,为什么他拥有的你没有,你到底缺少了什么,你的时间去哪里了。

未来规划就是一种时间的规划,它是以希望为指标,不断进行奔跑的一种行为,而这种规划,只是你奔跑时所具体要做的事。如果你像伊格尔一样想成为一位作家,那么你就必须满足作为一位作家的基本要求,拥有文字功底、阅读水平、知识量等这些必备的素质,你需要不断丰富自己,你要干的事情多着呢。

或许,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商人,那么你要经得住市场的考验,你会成功,也会失败,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在于你想不想,要不要。既然是自己所需要的,那么就该一步一步去走出自己的路。

这就是规划的真正意义,未来可规划是因为你走好了现在的路。

或许你想做一个探险家。每个人对探险家的定义都不同,有人认为他们是疯子,有人认为他们是不现实的,但在我眼里,他们是最踏实的,因为他们会规划出未来要去哪些地方,怎么走到这些地方。不如来静心听听下面这个美国西部乡村男孩的故事。

在这个乡村里,有一位清贫的农家少年,每当有了闲暇时间,他总要拿出祖父在他8岁那年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幅已被摩挲得卷边的世界地图。他的目光一遍遍地漫过那上面标注的一座座文明的城市,一处处美丽的山水风景,飘逸的思绪亦随之上下纵横驰骋,渴望抵达的翅膀在那上面一次次自由地翱翔。

他有了希望,于是15岁那年,这位少年写下了他气势不凡的《一生的希望》:“要到尼罗河、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探险;要登上珠穆朗玛峰、乞力马扎罗山和麦金利峰;骑乘大象、骆驼、鸵鸟和野马;探访马可·波罗和亚历山大一世走过的道路;主演一部《人猿泰山》那样的电影;驾驶飞行器起飞降落;读完莎士比亚、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谱一部乐曲;写一本书;拥有一项发明专利;给非洲的孩子筹集100万美元捐款……”

他洋洋洒洒地一口气列举了127项人生的宏伟希望。不要说实现它们,就是看一看,就足够让人望而生畏了。许多人看过他设定的这些远大目标后,都一笑了之,所有人都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孩子天真的梦想而已,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快就会烟消云散的。

然而,少年的行动却被他那庞大的《一生的希望》鼓荡得风帆劲起,他的脑海里一次次地浮现出自己畅快地漂流在尼罗河上的情景,梦中一次次闪现出他登上乞力马扎罗山顶峰的豪迈,甚至在放牧归来的路上,他也会一次次沉浸在与那些著名人物交流的遐想之中。

没错,他的全部心思都已被那《一生的希望》紧紧地牵引着,并让他从此开始了将希望转为现实的漫漫征程。

44年后,他终于实现了《一生的希望》中的106个希望。

他就是20世纪著名的探险家约翰·戈达德。如果你要成为像他那样的人,就要为你的希望付出实实在在的努力与行动。你规划的第一步是画出你的蓝图,第二步则是画出你的路线图。你要清楚地知道你的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什么。约翰之所以可以完成那些看上去遥不可及的希望,就是因为他非常清楚每一步需要做什么,怎么去完成它。

如果你光有希望,但是你的希望太多,却没有将你的时间划分好,就没有意义。我们不可能在一个时间段里干太多的事情,比如你在吃饭,你就不会同时还在打球。你需要明确你现在只能好好把饭吃完,吃好了饭下一步要干什么。你可以有上千个宏伟的希望,但你要实现这些希望,必须有属于自己的路线图。

当你拒绝诱惑,一心只干一件事时,你会发现,你是如此清楚地看得见希望,如此清楚地知道未来你会走向哪里。你的心会安定许多。伯德也是因为有了希望才一步一步走出了心灵的黑暗。你要像约翰·戈达德一样,提出宏伟的希望,就要一件件去完成它。你可以选择在笔记本上记录下你每天都要完成的事。

刚开始,你可以选择每天列三条你力所能及,而且能帮助你朝向希望的事情。这样,你每天做一点,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已经飞速前进了。比如,约翰·戈达德清楚地知道他必须完成127件事,这些事并不那么容易,首先他要去尼罗河探险,那么他需要对那里十分了解,需要一部分资金,也需要在外求生的技能,这些事情必须一件件完成,他才有可能完成尼罗河的探险。如果把我们的每天看成是一次机会,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机会靠近希望。

只是看你愿不愿意这么做罢了,如果你愿意,就需要列出你今天要做的事情的清单,一件件按照时间的要求去完成它。当你把所有的清单都完成了,就会发现你已经走到了终点,这就是规划的力量。你可以按照原计划去做事,当发生变动的时候,你可以清楚地知道你的终点是什么,你现在要做的是什么。

每一次的靠近都是一个希望,累积起来,你将会比现在充实。你每一秒的进步都会是你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将是未来的铺垫。只有走好了现在的路,你才能遇见未来。

爱因斯坦如果不那么热爱他的学术,或许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成就。他的科学之路没有终点,他一直带着希望走下去,然而他所创造的那些财富则是全世界最宝贵的。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就要忘记你现在所拥有的,去追寻那近在咫尺,力所能及的。这并不难,只要你不满足于现在多于别人的成就,你将会往前走得更快,至少你不会停止脚步。

我那位热爱彩票的邻居就是一个非常让人心痛的例子,他其实可以有一次机会得以改变。他已经中了大奖,理应可以开始另外一段人生,但是他最终还是回归了起点,甚至比从前更糟。至少他再也没有笑过,也连门都不曾见他出过,为什么他会变成这样?

他从未想过如何规划这笔巨额的奖金,在他的脑海里没有投资自己的概念,根本无从谈起规划。首先要有这种投资自己的意识,才可能有自己的规划,才能自己创造未来。要永远记得上帝太忙,你需要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主,没有谁能替你走你的路。

如果你没有投资自己,把握对下一秒的预期,就根本不会去认真规划你未来的时间。或许你可以非常自信地说:我还年轻,我穷得只剩下时间了。或许你说得非常正确,对此时此刻的你来说,时间的确就是你最大的筹码,但是如果你把你的筹码变成无用的流水,那么它永远是无价值的。你想过没有,虽然看上去你的时间非常多,可只要是个存活在这世界上的人,就会有每天24小时的时间,其实你与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你年轻一些罢了。但这并不能说明你的24小时就比其他人的更有价值,这个价值取决于你怎么去利用,怎么去规划。有的人24小时里可以干很多事,你会好奇,为什么他们明明跟自己一样,都过着上帝给予的24小时,可为什么他们干的事情却比你更多?

朋友,你该清楚地认识到,你的24小时值多少美元完全取决于你的利用方式。只要你所干的事在你眼里是千金难换的,那么你的24小时就值千金;如果干这件事在你眼里只是浪费时间,那么它的价值就等同于流水。

这是一笔非常好计算的账目,我们的人生是由许多个希望组成的,而这些希望就是我们每一天所要完成的计划。

要怎样制订一个令你满意的计划呢?应该怎么规划你的五年、十年?

这需要一个阶段性的思维,你的每天是有24小时,但分上午、下午、晚上。每个时间段,你可以要求自己完成一件事,只要这件事与你最终的希望靠近,你就会渐渐驶向终点。那么这是短期的规划,单位一般是以天来计算。

不要小看这每一天的努力,我们的时间是按照天来计算的,在这一天里,其实我们可以干很多事。如果你感觉每天都在虚度,那么你就要好好深思你是如何爱自己,如何照顾自己的。

要懂自己就必须从爱开始,只有你懂自己了,才会清楚什么最适合自己,什么是你最喜欢的。从本书的一开始我就在反复强调这个思维,这个思维是希望的根源,要想拥有希望,你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是谁”。

好了,你现在可以在一张纸上写下明天的规划了,明天你将干点什么呢?

有没有想过?

还是等时间来了,再看着办?

朋友,如果那样就晚了,你的时间在你还来不及反应的时候已经流失了。如果你开始拖延,就要强化时间规范思考方式。如果管理不好你的时间,你将离希望越来越远,以至于开始分不清这到底是希望还是奢望。

在我还未了解希望时,我也常把一件事拖延很久才开始干,渐渐地,我发现时间根本不够我用,每次需要干的工作,总会推迟到第二天才开始干。后来有了拖延症这种说法,我也一度认为我患上了拖延症,但事实证明我不过是惰性在发作,有些时候总会放纵自己一些,不愿去做,不愿去想,甚至认为这种放松是可以被原谅的。

这种惰性一直困扰着我,但后来我开始接触“希望”的课题。渐渐地,我开始对明天有所期待,会安排好每天需要做的,坚持记录下第二天需要做的,即便有拖延,我依然会一天至少完成一件我觉得重要的事。就这样,我的生活充实了起来。我的妻子有一阵喜欢说我:“你真是个大懒虫。”但自从她见我开始行动起来后,就不再这样嘲笑我了,反而会帮助我解决一些问题。

人一旦有了希望后,就有了无尽的动力,会比现在更有干劲。这不是一种治疗手法,而是一种本能。人之所以是高等动物,正是因为他们的身心都需要升华,所以对生活要求很高,对未来有所期盼。这是一种本能,创造力是在不知不觉中开始转化的,这取决于这个人的希望有多大。如果一个人想成为伟人,只要他当真了,就会按照自己的规划去做。

但如果你什么都不想干,什么都不想要,你自然发觉不到自己本能的财富。有些时候,你不站在刀尖上,就根本不可能学会平衡。不要再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其实这与拖延症没有关系,只是你不想去做而已。

未来可以规划,只看你想与不想,要与不要。

好了,明天你将干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