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希望
7884700000007

第7章 设想希望(2)

上帝总有法子让懒人行动起来,这种力量源于希望,这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愿望。如果那个穷人不追逐吃不完的馅饼,他就无法实现不会饿肚子的愿望。对人对事我们都应该学习上帝的做法,给别人最想要的,让他按照你的想法去做;或者给自己最想要的,让自己的未来跟着设想的希望走。

第一步,你需要了解你希望什么。

我之所以能让我的妻子给我更多的时间,是因为我知道她遇到什么事情会有怎样的反应,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正因为我对她的了解,才会将我所设想的希望完成。了解一个人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有些事情如果想得太复杂,你将不敢踏出第一步。

了解自己也需要一段很长的过程,你真的对你自己很了解吗?也许不一定。我们总在一个发展的曲线里寻找着新的自己,每一个时段,我们都将拥有新的自己。所以不仅要更新身边人所提供的信息,还要熟悉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所反馈的信息。比如,曾经你喜欢吃牛肉,然而现在你对牛肉的喜爱程度远远不如奶酪,那么你就要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想想在这段时间里你发生了哪些改变。

将这些改变记录下来,你才会更懂你自己,更明白你自己的希望是什么,这样才能按照你所希望的去行动。如果连你都不知道自己将怎么做,怎么想,那这个世界上就再也没有人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了。

了解自己的希望是第一步,敢于面对崭新的自己,才能好好地走未来的路。不管这个崭新的自己你喜不喜欢,还是这个崭新的自己你认为糟透了,但由于这是你自己的所想、所悟,所以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你要明白这个意义,然后开始进行调整。我记得克肖从前并不是个酒鬼,他的变化是从一年前开始的。

当时我们已经是朋友了,偶尔会一起打球,聊天。但渐渐地他约我的地点换成了酒吧,每次他都要喝上几杯才肯回家。我出于好奇问:“我怎么不知道你这么喜欢喝酒?”

“我也是最近才发现我原来是个酒鬼的。”克肖挠了挠后脑勺,继续说,“以前年轻,一心想着工作,现在会期待更多休息时间,喝酒会让我的休息时间变得很长,感觉像度过了一个季节一样。”

他就这样变成了一个酒鬼,有时候人的改变真的只是一瞬间的事,明白了,有想法了,就变了。有时候我都不认识眼前这位老朋友了,他总是发生着我不知道的变化。

我身边有很多的朋友,他们不常与我联系,再聚会时,每个人都发生着变化。当我年轻,还是学生的时候,我们讨论的话题总会围绕着去哪玩;而现在我们在一起会讨论家庭、学术、生意,各种领域的东西。人慢慢地成长着,眼界变得不同,心态会变得不同,希望也会变得不同。就像那位穷人,在他饿疯了的时候,他只想要一个吃不完的馅饼;然而等他不再饥饿的时候,也许他会挑剔食物的种类、食物的干净程度。经济实力越强,对于物质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

这不是他因为富有而产生的一种奢侈,而是他自然而然的一种希望的变化,这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发生。经常能听到一句话:“如果我是他,我会如何如何。”其实真正到了那一天,未必会像你说的那样。

每个人都自以为很了解自己,其实不是,每个人的变化是无声无息的,也许等你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就会发现原来你的变化这么多。

别害怕,这是正常的,变化是时代的需要,是生活的必然。在这里我要恭喜你发生着变化,因为有了这些变化,你就有了静下来看自己的时间。问问自己,你希望什么?你到底是谁?

第二步,你需要了解别人希望什么。

“了解”二字听起来就是非常需要时间的,但了解也分许多种,对于自己而言应该是一种深度的了解,至少你要清楚你想干什么,希望得到什么;但对别人的了解,可以是初步或者不那么深的,你只要知道他的喜好,以及他希望近期得到什么就可以了。

我的妻子因为从未养过老鼠,一直非常好奇养老鼠会怎样,如果她以前养过,也未必会有现在这样高兴。或许这一次养了老鼠后,她就再也不会喜欢老鼠这种动物了。要设想希望,就一定要考虑全面,了解后再行动,否则就是一场空。

克肖就曾做过一件让我发笑的事情。他的母亲一直以为自己的儿子是个沉稳内向的人,但有一次他喝醉了酒,一时兴起买了一件礼物给他的母亲,他母亲打开礼盒一看脸都绿了。我问他到底给了他母亲什么东西,他告诉我,他送了她母亲一条男士的内裤,从那之后,他的母亲每次见到他都要提醒他酒不是好东西。

因为母亲的唠叨,他觉得很懊恼,经常会向我抱怨他母亲并不理解他,也不体谅他。我只能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这件事还不算他最不如意的,有一次他为了准备他妻子的生日,买了一个大蛋糕,还有满桌的海鲜,但他忘了他妻子吃海鲜过敏。他妻子为了不让他失望,勉强吃了海鲜,却进了医院,本该开心的日子,两人却在医院度过。从这以后,他开始留意身边亲人的喜好,还专门弄了一个小本子记录。有时候我觉得他的生活挺让人羡慕,总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

我在这里提到克肖是为了说明一点,如果你对身边的人不那么了解,就会发生很多让人尴尬的事情。去了解别人需要耐心以及观察力,一般人不会明说“我要什么”“我想干什么”或“我希望从你身上得到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都需要我们从细节里去寻找,也许是一个眼神,或许是一个动作,应该在他的所有肢体语言里去探索他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有时候说出来的话,未必是真的,我们要渐渐去分辨,发现别人心灵最深处的希望,我们才能满足,并且让情感升华。一个人的希望无非应从几点去探索,首先,一个人对食物的喜好,就是一个人对于物的喜好。其次,我们就要考虑他希望你怎么做。

满足他们所要的希望,你就能让他们跟着你的步伐去行动,这种行为可以定义为设想希望。那么,为什么要说是设想?

设想是有根据的猜测,我能知道我妻子喜欢老鼠,可我并不能断定她乐意去养,所以我需要孤注一掷。如果她只是想玩一玩罢了,那我送她老鼠这件事就没有达到我开始设想的效果。

要设想希望,就要掌握更全面的信息,不管是说话,还是行为,都要直入他人的心,才能让别人满足你的希望。其实我向来赞同以情感交流的方式来进行设想,比如,我给她一个吻,她会不会给我一记耳光,还是会因为这个吻而对我的心有所了解?

人内心的希望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物质希望,一种是情感希望。

物质希望比情感希望更容易达到愉悦他人、满足自己的目的。送一样他非常想要的物品,就能让他对你心存感激,然后满足你所有的要求,这种做法不同于贿赂,但等同于讨好。只有先讨好身边的人,才能让自己的路走得更顺一点,身边人的阻力是不可预计的。

要满足第一种希望,可以通过观察来得到足够的信息,这件事非常简单,只要你记得他说过的话,记得他重要的日期,记得他的喜好就行了。最复杂的是第二种,情感希望。

情感希望,是一种人对感情的渴求,不局限于情侣之间,还有亲人、朋友,都是感情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关系网络围绕在你的周围,虽然随时可以见到,可也是最难掌握的。毕竟大家不是每时每刻都在一起,你根本无法预计别人的改变,只能通过一次次的聚会、见面,才能了解他们的现状。朋友不比亲人与情侣,他们多但分散,有些朋友一年也许只能见上一面,有些还有可能一年也见不上一次。

面对这样的情况,不要感叹你的朋友越来越少,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会有很多人,而这些人不一定每个人都会陪我们走到最后,只是在与他同行的时候,我们要让这份感情更好地发展下去。不管是对于朋友,还是恋人,或者亲人,他们都对我们有一定的希望。父母希望孩子健康,并且回家陪陪他们;恋人希望你能多爱他一点,多对他好一点;朋友希望你有空多出来聚聚。每个人只有24小时,如何将这些感情处理妥当,才是一门学问。

爱人,朋友,亲人,这些周边的人,都需要我们花时间去经营。感情是件复杂而需要时间的事,在这里可以教给你一个方法,你明明知道他希望你这么做,可你此刻不能满足他,那么你就要让他按照你所想接受你的行为。我认为利用设想希望的方法最可取,你知道他希望你前往A点,你却不能去,只能通往B点,那么你可以让他通往C点,在C点等你从B点过去,这样就能解决目前的矛盾。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结合我刚才所提到的物质希望与情感希望。

让他不管是从外在还是内在都不会成为你的阻力,而是成为你的助力。

设想希望要从最实际的问题出发,解决问题,达到最终的目的。如果你是个懒人,也许你会遇到一个给你希望的上帝,但是每个人都不可能那么顺利,上帝也很忙,没空让你来提问题。那么我就该给自己一个规划,设想到底想干什么。

并且为了这个想法,或者目标,排除一切难题,包括可能成为你阻力的亲人、朋友、爱人。不是用争吵的方式让他们懂你,而是用最原始的方法,满足对方的方法,让他避开你所要走的路,让他等等,等你完成了你所想做的,再回来一起走。

有时候,不要渴求所有人都懂你,你要懂得每个人的想法都是独立的,即便因为相同而成为了朋友、恋人,他也不可能是你,所以,你的任何行为都属于个人行为。要知道自己所要的,追求自己所想的,身边的人只是你的助力,不要让他们变成你的阻力。学会用宽容的心来设想未来,既然问题是逃不掉的,我们就用最好的设想让希望成为现实吧。

不需要太多,你只要明白你自己就够了。

每个人都该走出自己的路、自己的风格,就算有人与你同行,他也不可能成为你。让身边的人变成你的助力,会让你更轻松地走下去。

在埋怨上帝不公的时候,请想一想,你是否开始时已经预料到了结果,但没有做过任何的尝试,甚至没有静下心设想一下他的希望和你的希望之间是否存在矛盾,你又该用什么方法去化解。如果没有设想过,没有努力过,没有考虑过,就不要埋怨他不懂你。他不是你,不会爱上你的全部。

他不懂你,他不是你,不会爱上你的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