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建造了非洲石头城
在广阔的非洲大陆,有一座久负盛名的大陆古文明遗址,每年来这里参观的人不计其数,它就是被称为“石头城”的 “大津巴布韦遗址”。
大津巴布韦遗址地处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以南300 公里,是非洲著名的古代文化遗址,也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石头城建筑群体,它证明了南部非洲曾经有过辉煌的文明。
早在欧洲殖民主义者入侵前,非洲人就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国家。19世纪后期沦为英国殖民地后取名为南罗得西亚。1980年独立后津巴布韦人民以勤劳的祖先创造的灿烂的石头城来命名自己的祖国——津巴布韦共和国。
1868年,一个名为亚当?伦德斯葡萄牙猎人在非洲大陆搜集猎物时意外地发现了这座用花岗石垒砌而成的古堡,他误认为是所罗门王的藏宝之地。消息传出后,引起了世界各地不少学者和探险者们的兴趣,他们开始相继前往大津巴布韦考察,“石头城”的神秘面貌也逐渐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整个遗址由内城、卫城、谷地残垣三部分组成,所有建筑物均用长约30厘米,厚10厘米的花岗石砌成,石块连接未用任何黏合物,至今仍坚固挺拔,宏伟壮观。遗址面积达1 万多亩,其中以内城最雄伟壮观,而且保存得也最完整。
卫城建在离内城不远的小石山山顶上,周长244 米。它是顺着山势的自然走向建造的,其中有一段城墙还筑在大自然造就的岩石山嘴上,煞是壮观,令人赞叹不已。卫城内还有一个古时皇宫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一些科学工作者在那里找到了不少文物,其中有中近东的陶瓷,阿拉伯的玻璃,中国的青瓷残片,一块圆形白瓷片上还用青釉刻了“大明成化年制”六个字,这很可能是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带到非洲去的中国瓷器。
据最初记载,大津巴布韦卫城上有七座实心塔,现今只剩下四座。这四座塔的真正用途,人们至今仍弄不明白。更令人费解的是神庙里面的圆锥塔,此塔高二十余米,没有任何文字标记。多少年来,一批又一批考古学家和前来企图在塔内搜寻黄金宝藏及古物的人,曾千方百计想钻进去探查,却无法找到一个入口。有人认为它是瞭望台,有人认为它是宗教象征,有人认为它是粮仓的模型,还有人说它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但这种种说法都缺少足够的依据,至今人们仍不明白它的真正用途。
谷地残垣地处上述两者之间,遗址上星散着一些矮小的石屋,从建筑规模和技术以及从当地挖掘出的实物分析,这里原先很可能是平民百姓的居住区。人们在此也发现了不少中国青瓷和阿拉伯、波斯的器皿。
不少考古学家认为这个建筑群是古代非洲文明的杰出代表,是津巴布韦人民的创造,而且在13至15世纪达到相当繁荣的程度。在鼎盛时期,居民达万人以上。大津巴布韦遗址中最珍贵的文物是当年用于装饰大围圈顶部的“津巴布韦鸟”。鸟用淡绿色的皂石雕刻而成,鸟身如鹰,而头似鸽子,脖子高仰,翅膀紧贴身子,长约50厘米,雄踞在1米高的石柱顶端。这种石雕鸟是津巴布韦一个部族世世代代崇拜的图腾,一直信奉至今,其工艺精细,造型雄健,艺术价值连城。据说,在大津巴布韦遗址中,曾先后发现8只这样的“津巴布韦鸟”。皂石柱上的鸟后来被人们称为“津巴布韦鸟”,现在它被作为津巴布韦的象征,印在国旗和硬币上。
但也有人认为该遗址是由公元前来自地中海的腓尼基人建造的,他们认为非洲土著居民愚昧无知,不可能有如此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或者也有可能是当地非洲人在中世纪时代外来文明民族文化影响下造就的。根据历史记载,最后在津巴布韦这个已颓败的城市居住的民族,由于战争的原因,大约在1830年祖卢战争期间,早已被全部赶走了。这里现在生活的是马绍纳族人的一个分支——卡兰加人,但他们至今还住在低矮简陋的窝棚中,他们的生活似乎和这些建筑毫无关系。而这一古迹的真正建造者,随着历史的烟云似乎已无从寻觅。
总之,大津巴布韦遗址至今仍深邃莫测,也许将永远成为一个无法揭开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