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推背图和烧饼歌里的历史
788700000050

第50章 马背英雄踏中原,满清盛衰日渐斜6

(五) 马背英雄踏中原,满清盛衰日渐斜6

稚子登基,智除权臣用汉人——预言康熙夺权

庸人不用水火臣,此中自己用汉人。

——《烧饼歌》

打开中国历史长卷,纵览历代帝王的所作所为,有一个共同的亮点,那就是他们都在帝位的继承问题上的不断摸索,除去那些暴卒和白痴皇帝,帝王们尤其是那些经过激烈斗争始登帝位的帝王,总是会在前人和自己的基础上总结出一些经验,尽量为自己的继承者扫平道路。

宋太宗赵光义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他弟承兄位,还捏造出一个“金匮之盟”来。但他下面还有一个弟弟,若按“金匮之盟”他只能传位给兄弟,为避免皇位旁落,赵光义先下手为强,找个借口除掉了自己的弟弟赵光美。

为避免历史在自己的接任者身上重演,尚且在位者总是对继承人的选择慎之又慎,任何事情无关大小都会列入考虑的范围之内,影响最后的结果。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康熙大帝,也就是刘伯温在《烧饼歌》中“庸人不用水火臣(“庸”去“用”加水即为“康”,“火臣”即为“熙”)”所指之人,便是因为一个与才干、德行都没有什么关系的理由登上帝位的。

那一年是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出天花病危,孝庄太后急忙召开会议,讨论皇位继承问题。尽管顺治帝本人倾向于皇次子福全,但此时德国传教士钦天监监正汤若望的一句话,改变了皇位的归属,也改变了整个清朝甚至是整个中国的命运,他说:“为了避免圣上出天花不治的悲剧重演,应该挑选一名出过天花的皇子即位。”因为这句话,已经出过天花,对这种可怕的疾病有终身免疫力的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幸运地继承了顺治的帝位,是为圣祖。

然而,这个年仅八岁、脸上有几粒稀疏麻子的稚子,从他的父亲那里继承过来的,不只是帝位,还有近乎相同的登基状况:顺治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康熙八岁登基,也是十四岁亲政,但直到十六岁时才真正掌握了大权。父子俩登基年龄相若,亲政年龄相同,甚至在他人摄政的情况下,受窝囊气的时间也基本相同。相同的开局,但顺治与康熙父子二人创造的结局却截然不同,康熙无比他的父亲更具雄才大略,因而能成为刘伯温口中“时值升平,称为盛世”——康乾盛世的开创者。

对于康熙这位少年天子而言,一切的宏图大业都是建立在握有实权的基础上的,他不希望像父亲那样,等待摄政之人骤然离世方能拿回权力。在夺权的道路上,康熙显得更积极、更主动。在他看来,必须先除掉那些顺治留下的,原本认为是助他后来竟变成阻他的力量,第一个目标——辅政大臣鳌拜。

鳌拜出身将门,精通骑射,从其青年时代起就效力军中,屡立大功。他曾跟随清太宗皇太极攻察哈尔部、征朝鲜,均有战绩。皇太极死后,在继承帝位问题上,他与两黄旗将领坚决主张拥立皇太极之子,并不惜以武力相威胁,促进了顺治的登基。此后又忠心效忠顺治帝,屡受多尔衮的打击。顺治亲政后,重用鳌拜,鳌拜亦不负圣望,忠心事主,始终不渝。所以才被顺治钦点为四辅政大臣之一。

四位辅政大臣中,四朝元老索尼虽居首位,但年事已高、畏事避祸,对政事往往疏于过问。原本依附多尔衮的苏克萨哈名列第二,但因与多尔衮的关系令索尼等人都瞧不起他。列名第三的遏必隆出自名门,但为人庸懦,遇事无主见。鳌拜虽屈居第四,但因功高资深竟得以擅权自重,日益骄横,甚至不把康熙放在眼里。

面对如此的权臣,康熙自然不会就此妥协,他表面上对鳌拜言听计从,实际上却韬光养晦,不露锋芒,暗地里发奋经营自己的势力。身为天子,有如此的隐忍力,皆源自于心中的自信,正如当代清史研究者张研、牛贯杰所说,决定康熙优良品质和卓越才能的基础,是他在汉文化氛围中,自信为“天子”、唯我独尊的心理状态。只有拥有这种自信的人,才能低下头为一击即中做万全的准备。

康熙一方面以自己对其有所忌惮的假象来麻痹鳌拜。一次,鳌拜称病不朝,康熙亲自到鳌拜府中探望。他径直来到鳌拜榻前,发现席子底下藏有利刃。按律,大臣面圣时,不许携带任何凶器,否则以图谋不轨论处。对此事他不但不加责怪,反而安抚说:“满洲勇士,身不离刃,乃是本色。”为了进一步减轻鳌拜的戒心,康熙对他更加的敬重,甚至到了对他言听计从的程度。

另一方面康熙以与同龄贵族子弟嬉戏为幌子,下令挑选了十余个身体强壮的男童入宫,让他们天天练习和表演角斗,暗中筹划并练习制伏鳌拜的办法。结果,在他的精心筹备下,兵不血刃,一举拿下鳌拜,将其送入大牢。

接着康熙下令康亲王杰书等进行审问,列出主要罪行三十款,朝廷大臣议决应将鳌拜革职、立斩;其亲子兄弟亦应斩;妻并孙为奴,家产籍没;其族人有官职及在护军者,均应革退,各鞭一百。鳌拜死党穆里玛、塞本特、纳莫、班布尔善、阿思哈、噶褚哈、泰必图、济世等主要罪犯,一律处死刑。曾经被鳌拜陷害的大臣都恢复了名誉。短短十天之内“声色不动而除巨匿”,权力更迭而不株连,将影响降到最低,波澜不惊地将大权过渡到自己手中。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竟能于自身处于劣势的情势之下,一举除掉权臣且未引起朝堂震动,足见其胸怀谋略和临机果决的政治家风范,而这与其所处的汉文化氛围有极大的关系。他从小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自然懂得要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必须要弘扬儒家文化,重用汉族文人。

于是,康熙大力提倡程朱理学,把其奉为大清官方的意识形态,明令将朱熹所著的四书五经列为科举考试的必备内容,收罗一些理学家,纂修《性理精义》等书,颁行天下,将理学中的“忠”、“孝”思想加以推广。此外,还专为二程、朱熹、张载、周敦颐等宋代名儒各自设立专祠。

清政府还采取尊儒重文、挟以武力的文化政策。他们诏封孔子后代并予以官职,恢复科举,诏令举荐“山林隐逸,怀才抱德堪为世用”之士,进一步笼络汉族文人。两开博学鸿词科,对一些硕学鸿儒给予特殊礼遇,比如黄宗羲,虽然坚决不与清政府合作,但是清廷仍予礼尊,做到了“此中自己用汉人”。一时间,天下人才荟萃,盛况空前,大有唐太宗曾言的“天下英雄尽入我吾彀中”之兆。大清江山随之渐趋稳固。

阎崇年先生说,康熙作为清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在清朝前六代皇帝中承上启下,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当时的大清,朝虽立而国未盛、民未安,守成和创业同等重要。上继父祖鸿业,下开后世太平,实现民众康宁、国家熙盛,是康熙帝面临的时代课题。从智除鳌拜一事上,便可知康熙有能力担负起守成的使命,但他仍需要强化自己的皇权,下一个目标——撤三藩。

人物纪:

嗜书好学的康熙帝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嗜书好学的帝王。他5岁入书房读书,昼夜苦读,不论寒暑,甚至废寝忘食。他喜好书法,“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他读“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必使字字成诵,从来不肯自欺”。他深受祖母的教诲,又向苏麻喇姑学习蒙古语,向满洲师傅学习骑射,跟汉族师傅接受儒家教育。康熙的勇武与奋进,受到了满洲文化的影响;高远与大度,得益于蒙古文化的熏陶;仁爱与韬略,来自汉族儒学的营养;后来,他的开放与求新,则是受了西方文化的熏染。康熙帝吸收了中华多民族的、西方多国家的,悠久而又新进、博大而又深厚的文化营养,具有当时最高的文化素质。